1、苏轼咏月 诗文,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4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作者简介,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
2、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写作背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赏析,“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
3、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总结:,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空灵、皎洁,抒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乐观,潇洒、达观,水 调 歌 头,苏 轼,文体知识:,1、词:又叫长短句,也有的又叫“曲子词”、“乐府”等、词是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
4、),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阙“,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2、小序:,是交待了写作时间、背景,写作的缘由等这类说明性的文字。,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5、婵娟。,给下列蓝字注音:,1、宫阙 2 、琼楼玉宇 3、朱阁 4、绮户 5、无眠6、婵娟,qe,qing,g,q,min,Chn jun,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主要的心愿?,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这体现了苏轼屡受打击后的徘徊困惑心态。,水调歌头
6、明月几时有,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主要的心愿?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这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你能吟诵几句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吗?,写月诗词拓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