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1把交流电的电压_或_的装置叫做变压器,,它是根据_的原理制成的,降低,电磁感应,2变压器由_和_组成的3变压器的线圈由_绕成,与_连接的称为原线圈(又称为_),与_相连的称为副线圈(又称为_),绝缘导线,初级线圈,负载,次级线圈,升高,闭合的铁芯,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电源,4用一理想变压器向一负载 R 供电,如图 231 所示,当增大负载电阻 R 时,原线圈中的电流 I1 和副线圈中的电流 I2,之间的关系是(,),C,AI2 增大,I1 也增大,图 231,BI2增大,I1 却减小CI2 减小,I1 也减小DI2 减小,I1 却增大,_.,知识点 1,变压器与
2、远距离输电,1给变压器的原线圈加上交变电流,使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进而使穿过的副线圈中产生_2 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比与原副线圈的匝数成,_比,即,U1 U2,正,电磁感应,不能,3 变压器是根据 _ 的原理制成的 ,所以_(选填“能”或“不能”)产生直流电压,感应电动势,1如果 n2n1 时,则 U2U1,这时变压器起升压作用,这种变压器叫做升压变压器;如果 n2n1 时,则 U2U1,这时变压器起降压作用,这种变压器叫做降压变压器,2理想变压器只改变电压,不消耗电能,因此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3远距离输电时,减少输电线路电能损失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减小导线电阻,二是减小输
3、电电流利用减小导线电阻的途径减小电能损失很有限,实际中多采用减小输电电流,4高压输电原理:为了减小输电线的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就要减小电流,又不减小输送功率,由 PIU 知,只能提高输电电压,故远距离输电要采用高压输电原理示意图如图 232.,图 232,【例1】如图 233 所示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为 21,初,),级线圈接上电压为 3 V 的干电池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图 233A次级电压是 1.5 VB次级电压为 0 VC通过副线圈的磁通量是个变量D通过副线圈的磁通量为零,解析:接干电池使得初级线圈上的电流为恒定电流,故激发出的是恒定的磁场,对于副线圈,磁感应强度 B 不变,线圈面积 S
4、不变,故副线圈的磁通量BS 是个固定值,所以 C、D 错,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是:穿过电路的磁通量要变化,所以 A 错,B 正确,答案: B,【触类旁通】1理想变压器在正常工作时,原、副线圈中不相同的物理,量是(,),D,A每匝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B交变电流的频率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副线圈的输出功率D原、副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知识点2,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及其他应用,1 ABS 系统由_ 、_ 和,_组成,电子控制模块,电磁阀,2ABS 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是通过_测量,车轮的转速的,电磁感应现象,轮速传感器,1轮速传感器的作用是采集车轮转速信号;电子控制模块的作用是把这个信号转换为反映
5、车轮转动情况的信号,并据此向电磁阀发出指令;电磁阀的作用是根据指令调节制动器的制动力,图 234,2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制动系统提供足够大却又不至于把车轮抱死的制动力,有效避免了前轮丧失转动功能和后轮侧滑的现象,3电磁感应原理还有很多应用,如发电机、电话、录音机、,漏电保护开关、磁悬浮列车、电磁炉等,【例2】(多选)现代汽车中有一种先进的制动系统,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至于完全刹死滑行,而是让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经研究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制动,它有一个自动检测车速的装置,用来控制车轮转动,其原理如图 235,铁质齿轮 P 与车轮同步转动,右侧有一个绕有线圈的磁体,M 是一个电流检测器当车轮
6、带动齿轮转动时,轮齿靠近线圈时被磁化,使磁场增强,轮齿离开线圈时磁场减弱,磁通量变化使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将这个电流放大后用于控制制动机构,可有,效地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以下说中正确的是(,),图 235,AABS 防抱死系统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ABS 防抱死系统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车速越快产生的电流越大 D车速越快产生的电流越小,解析:齿轮的每个铁质轮齿在靠近磁铁端点时被磁化,相 当于一个磁铁,各个铁质轮齿交替通过线圈端点时改变线圈内 的磁通量,从而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故 ABS 防抱死系统利 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 B 对车速越快,磁通量变化越快,产 生的感应电流就会越大,故 C 对,答案:BC,【触类旁通】2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下面列,举的四种器件中,在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B,A回旋加速器C质谱仪,B日光灯D示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