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十二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姓名:_ 班级:_ 限时:_分钟一、选择题1(2018东营垦利模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 )2(2018大庆中考)此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场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双方共伤亡 70 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此战役是( )A雅克萨之战 B萨拉托加战役C凡尔登战役 D太平洋战争3(2018江西中考)“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
2、中的“大屠杀”是指( )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4(2018东营区模拟)“大战历时 4 年多,将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5 亿人口卷入,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双方死伤达 3 000 余万人,经济损失 3 400 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这场“大战”的 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 这场“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 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A B C D5(2018东营河口模拟)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及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
3、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所说的革命和战争分别是( )A二月革命和克里米亚战争B 二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C十月革命和克里米亚战争2D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6(2018陕西中考)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 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 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 1789 年更为深远。”“1917 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7(2018东营一模)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
4、,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是( )A开展赫鲁晓夫改革B实施新经济政策C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D形成斯大林模式8(2018聊城中考)下边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方的观点。双方辩论的是哪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A列宁领导下的苏俄B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C罗斯福执政时的美国D卡达尔领导下的匈牙利9(2018荆州中考)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 1913 年的 42%上升到 77%,工业生产水平由 1913 年的世界第 5 位、欧洲第 4 位上升为世界第 2 位、欧洲第 1 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两个五年计划
5、的完成B赫鲁晓夫的改革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3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0(2018泰安中考)“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11(2018福建中考改编)1919 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安排战后和解,却留下了痛苦的遗产。“痛苦的遗产”是指(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12(2018南充中考)近年来,中美摩擦一直不断,美国狼子野心
6、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 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13(2018东营胜利一中模拟)历史课上,两位同学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两极对峙格局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D世界多极化趋势14(2019原创题)一位 20 世纪的历史人物,在从事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力行展现了“只有完全实现非暴力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真理”,而他的宿愿就是“要使动摇的人皈依真理和非暴力”。该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玻利瓦尔 B甘地C扎格鲁尔 D章西女王二、非选择题415(2018河北中考)阅读下列
7、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 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摘编自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二 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表名称 数量(人)拿破仑战争(17901815) 233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1 075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518普法战争(18701871) 876日俄战争(19041905) 292巴尔干战争(19121913) 1 94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5 509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
8、大战材料三 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516(2019改编题)大国兴衰是历史研究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20 世纪苏俄(苏联)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它独具特 色的发展道路启迪着我们的今天,也影响着我
9、们的未来。材料一(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它的领导者是谁?这一事件之后,在俄国建立了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材料二 1920 年,战 火平息后,农民开始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动时有发生。因此,苏俄实行了更灵活的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废除余粮收集政策,实施粮食税。停止配给制度,允许商品买卖。放松贸易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2)材料二中“更灵活的政策”指的是什么?该政策取得了什么效果?6材料三 1928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1928 年 1932 年 1937 年工业总产值 5 3 2 2 1机器制造业 4 2 1
10、2 1电力 10 7 4 3 2煤 6 4 3 4 3钢 5 5 4 3 3(3)观察上表,结合所学,说明 19281937 年苏联取得工业化成就的主要原因。材料四 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全球通史(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 出苏联在取得工业化成就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2019改编题)“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为解决该问题,列宁所推行的
11、政策特点是( )A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 商品经济D优先发展重工业2(2018扬州中考)1940 年与 1913 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 14.5 倍,轻工业只增长 3.9 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 41%,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状况与下列哪一政策或模式有关?( )7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3(2019原创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有学者评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主要是因为该体系( )A出于反共反苏的目的订立B依据各
12、国现有实力而确立C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掠夺之上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12019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5 周年22019 年是巴黎和会召开 100 周年4(2019改编题)19 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说:“让别的 国家分割大 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里,德国针对的最主要的“别的国家”是( )A法国 B英国C俄国 D意 大利5(2018连云港中考改编)如图为参加某次会议的主要人物,他们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条约,该条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 制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C德国须支付 大量赔款
13、8D“委任统治”德国海外殖民地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C 2.C 3.C 4.B 5.D 6.C 7.B 8.B 9.A 10.B 11.A 12.B 13.A 14.B15(1)交战双方遭受了惨重损失。(意思相近即可)(2)每天死亡人数最多。战争规模大;杀伤力大的远程大炮等新式武器的使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长期扩军备战;凡尔登等惨烈战役的进行等。(意思相近即可)16(1)十月革命。列宁。社会主义。(2)新经济政策。效果: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国家经济恢复,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任写两条即可)(3)两个五年计划或优先发展重工业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写出两条即可)(4)农、轻、重比例不平衡;无视工人生活水平或工人积极性下降;忽视经济发展规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写出两条即可)【加练预测】1C 2.D 3.D 4.B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