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7.数学广角16.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343404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7.数学广角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7.数学广角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广角“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 张、2 张、3 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 3 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本课教学中,我突出了以下几点: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方法。教学时我先通过一个设疑“家里的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

2、烙,烙熟一张饼的一面需要 3 分钟,怎样才能让一家三口尽快吃上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理解题意,有学生说出了 9 分钟这个答案,这时部分学生说不行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说可以的。我就顺势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代替饼,让学生先独立操作演示。然后让他们同桌演示,有困难的互相讲解帮助。这样,几乎全部学生都理解了这个优化过程。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到烙饼的策略。2、渗透数学方法的同时,顺势进行理性地提升。在教学怎样烙饼省时时,学生通过操作后掌握了三个饼的烙法,但是光有这些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怎样让学

3、生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提升呢?我让学生来说说怎样表示刚才的操作方法,有的学生用写过程的方法,这时我就给学生提示了用流程图的方法,正正反正反反 9 分钟,学生通过流程图来表达过程,对烙饼的策略有了进一步理性的提升。在进一步寻找规律时,也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要求学生操作后通过想像和思考来得出烙 4 张饼、5 张饼、6 张饼、7 张饼的策略。3、让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总结规律。在学生得出烙 2 张饼、3 张饼、4 张饼所需的时间后,下一步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谈谈发现的规律并加以总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我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规律: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可以两张两

4、张地烙;如果要烙的张数是单数,就先两张两张地烙,剩下的就用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来烙。每多烙一张,就多用 3 分钟。烙饼的张数和时间的规律:用饼数乘 3 就可以知道烙饼的时间。以上是我自己对本堂课教学之后的一些感想。当然,从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自己深思。例如:(1)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有较好的帮助,但有时也有负作用。例如,在小组交流“三个饼如何烙,能尽快吃上饼?”时,有位小朋友竟这样问我:其中一个饼烙了一面后拿下,过了 3 分钟就要冷了,再烙另一面 3 分钟就不够了。还有一个学生说可以用两个过锅的,因为家里面能同时烧两口锅。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但若把它当成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时,这些就忽略不计了,这就

5、是数学与生活的区别。所以对这种情况,我私下及时对他作出回应,并给予解释。(2)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更是严谨的。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每一个细节,从而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提升烙饼的时间与所烙饼的个数的关系时,我应该及时提问:“烙 2 个饼需 6 分钟,烙 3 个饼需 9 分钟,每个饼需 3 分钟,有没有不符合规律的?”而事实上是有特例的:当饼的个数是 1 个时,就不符合此规律。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应抓住时机拓展延伸,从而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并通过辨析来修正此规律。总之,重新创造和使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要在优于教材上提供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资源。至于所上的课,我不管失败还是成功,只要自己努力钻研了,其结果并不重要。我总相信这样一句话:不磨高一尺,怎能道高一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