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五首,词,又称长短句, 能自由的表达个 人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一、在诵读中了解古人的情怀,二、能背诵和默写词五首,词始于唐,盛于宋,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是长短句,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两大流派,豪放派,望 江 南温庭筠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筠,jun,脉脉,m,pn,二、揣读诗歌,弄懂大意,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
2、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 派”。,学习第一首,一、了解常识,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凭栏眺望。,看看那当年同爱人分手的白频洲,不由得愁肠寸断。,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思念的人的归舟,斜阳夕晖脉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说说词的大意,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伤心“肠断”。,“梳洗罢”这三个字能
3、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 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 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 心碎。,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 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 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渔 家 傲,范仲淹,天塘中学 谭永清
4、,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zhng,qing,Mi,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下阕抒情,异,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抒发思乡报国之情,泪,借景抒情,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赏析,赏析诗
5、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不寐,壮志难酬,思乡忧国,感慨,情怀,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帅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同样也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小结,写作训练,赏析: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描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塞外落日孤城图,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
6、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苏轼,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谴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擎,裘,鬓,qing,qiu,bin,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
7、,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狂,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 知人民跟随去看,二狂:出看而须“倾城”,三狂:猎必射虎,四狂:自比孙郎,武 陵 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舴 艋,Z mng,学习第四首,作者简介:,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她
8、的词活泼灵动,语言清丽,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词作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其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游赏,只怕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我内心的沉重的哀愁。,解说大意
9、,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首句: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衬出风之狂暴。,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于梳头,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 。,三四句:直抒胸臆,美好东西已尽皆丧失,无一留存 ,欲哭泪先流。,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赏析,作者内心对故人的思念、浓郁的忧愁。,1、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2作者内心浓重的愁绪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提示:通过典型细节来抒情。作者利用“日
10、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作者用形象的说法形容愁苦之重。,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你能概括出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的共同特点吗? 1、内容上以儿女之情为题材; 2、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 3、风格委婉,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4、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11、 5、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 离愁别绪,凄惨心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出来。,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 弃 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
12、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麾,霹雳,hu,pl,破 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在梦中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拉着气势极强的雕弓。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1)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塞下秋景: 寒冷荒凉 戒备森严,打猎: 雄壮开阔,回忆军旅生活: 豪放激烈、 具有英雄气概,思乡,爱国, 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被重用, 为国效力, 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壮志未酬的 抑郁愤慨,相同: 1、感情上都与爱 国紧密联系; 2、风格上豪放开阔、 雄壮。不同:感情的 侧重点略不同,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陆游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