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吨的认识1.首先施老师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和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吨、千克、克, 让学生明白理解了质量单位的意义和应用范围。教师的教学手法新颖、有特色,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2.后面的练习设计更为精彩,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让学生去探究、去巩固。基本练习题是让学生体会单位的大小,通过让学生填单位名称,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清了单位之间的不用重量,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中间施老师时时的询问学生“你是怎么判断的?”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3.在巩固练习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施老师出示的是小狗、熊猫、大象、鲸这四种动物,让学生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
2、连起来。用线连接其实是很简单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寻求多种解题的方法是难点,在这里施老师把这难点突破的很轻松,不仅鼓励学生说出了自己做题的方法,而且还适时的总结了出了排序法、分类法和排除法,教学效果非常的好。4.最后的练习题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采用了卡车运送材料:黄沙、石子、砖头、水泥、钢材。发散了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叙述,介绍自己的想法,真正拓展了学习内容,为这节练习课的教学划上了圆满的句号。5.在课堂总结后,教师出示了拓展题:小明的“数学日记” ,其间出现了大量的质量单位,如“3 千克的大象” 、 “80 千克的香蕉” 、 “100 克的熊猫”等,让学生改错。这些都是联系实际生活的话题,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一会儿就找出了各种错误。并且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重量单位的数学日记。这样,既内化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施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了施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真正实现了学生从认知规律学会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为进一步构建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