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342851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一年级下册第 78 页例 5 及相关练习教材简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如画图等。本课时是“减去相同数”的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具有挑战性。用学生以往掌握的两数相减的方法不能直接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解决过程,并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在呈现画图策略的基础上,又呈现倒着连减等方式。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丰富了解题的策略。对“减去相同数”的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减法的意义。有了这样的经验基础,为今后能将减法与除

2、法有机联系起来,对认识除法的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究“可以装满几袋”这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题型的基本策略。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合作交流,辨析比较及优化意识的能力。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学具。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掌握减数相同连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减去相同数”的策略。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复习引入(一)数一数。(课件出示)1两个两个地数,从 10 数到 20;2五个五个地数,从 70 数到 100。(

3、二)说一说教师:像刚才这样数数,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或者你也这样数过吗?学生汇报。(三)想一想。出示印章图片。(课件出示)教师:这些印章小朋友们都很熟悉,老师每次给表现好的同学盖一个印章,每 5 个印章可以换一个小苹果,贴在教室里“比一比,谁的进步大”的展示栏里。出示明明小朋友得到的印章图。(课件出示)教师提出问题:这位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小苹果?你有什么办法算一算。学生汇报:每 5 个苹果圈起来,看有圈了几个圈,就能换几个苹果。教师肯定方法,但不及时反馈结果,为新知学习做孕伏。【设计意图:通过数数复习,结合身边熟悉事例,在谈话交流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个相同的数”的意义,为新知的学习积累感性经验。

4、】二、引导探究,形成策略(一)情境引入,解读信息1读懂主题图,了解信息和问题教师:勤劳的小猴子来到果园,采摘一些橘子。准备把橘子装回家,却遇到了数学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呈现教材第 78 页例 5 主题图。要求演示中先呈现小猴,再出示橘子,最后出示问题。陆续的出现让学生对情境有想象的空间,对情境的描述有层次感。)引导学生观察。教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表述题意。教师追问:“装满”是什么意思?可能会有学生回答:每袋都要装 9 个,才能算装满。如果一袋中比 9 个少就是没装满。教师: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给学生思

5、考空间和时间,说说自己想解决这题的思路。引导学生结合上节课探究“相同数连加的问题”过程,可能会有:画图、列算式、列表格,圈一圈等方式。【设计意图:课件的层次演示,让学生对情境图有了浅层的数学故事的意识,为解决问题提供研究的素材。信息和问题的出示让学生从情境图抽离,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考空间。对于“装满”意义的理解源于生活经验,学生易表达易接受。】(二)尝试解决,方法多样1动手操作,直观感悟学生活动:要求:同桌合作,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1)摆一摆请同学们可以借助自己准备的学具,把你的方法试着摆一摆。(2)圈一圈。有学生会仿照刚才记录印章的方法进行思考。(3)数

6、一数。倒着数的方法。2分析研究,初步形成策略交流学生的作品,在分析比较中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观理解“相同的数”“9 个”。学生汇报结果,预设情况:方法一:摆出的方法,如下:一行 9 个,摆了 3 行,能装满 3 袋,还余 1 个。方法二:圈出的方法,如下:在数学书上每 9 个橘子圈一起,能装满一袋,圈了 3 次,就能装满 3 袋,还多 1 个。方法三:计算的方法。如下:28-9=19, 19-9=10,10-9=1连续减 9,减了 3 次,最后等于 1,说明可以装满 3 袋。还多 1 个。教师引导学生减 3 个 9 用算式过程图把表示出来。每次都减“9”。可以写成方法四:列表法。在上节课连加

7、的经验基础上会尝试列表法。个数 28 19 10每次减 9 -9 -9 -9还剩个数 19 10 1每次都减 9,减了 3 次,最后等于 1,说明可以装满 3 袋。还多 1 个。【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对问题解决的过程,直观呈现方法多样化,体现学生参与中加强对“9 个橘子摆一行,圈一个圆,减相同数”的理解,初步建构了解题策略,也为符号表征的理解奠定了基础。】(三)分析比对,内化解题策略1对比分析,再次体会教师:为了让全班小朋友看得更清楚,老师用电脑把小朋友几种方法记录下来。请看大屏幕。(课件呈现前 3 种方法,动态演示。)在演示过程中,请学生说说各种分橘子的过程。指导学生在交流中,读懂、听懂他

8、人的想法,还应帮助学生完善表达不清的地方,感悟分橘子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倾听、交流、互助以及表达能力的习惯。教师追问:这些方法中,你发现什么相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9 个”橘子。感悟相同减数的含义。师生小结:小猴把 28 个橘子装满 3 袋,还剩 1 个。2回顾反思,检验结果教师:这样装的结果正确吗?有学生可能会提出要检验。教师追问:有什么方法检验?可能会出现:(1)用加法检查。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9+9+9+1=28(个);(2)用数的方法。一个一个数数完 3 袋再加 1 个,共 28 个。【设计意图:把学生操作的方法通过课件呈现,完善学生思考的过程。丰富学生对相同减数概念的理解

9、,检验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强化检验的意识,教给学生基本的检验方法。】3变式促疑,引发冲突(1)图示练习。教师:要求“明明小朋友的印章能换几个苹果”你打算怎么解决?试着在稿纸上列式子。(课件出示印章图)先数出共有 18 个印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汇报交流。可能出现解决的方法有:(课件出示)圈一圈,每 5 个圈一次圈了 3 次,还剩 3 个。可以换 3 个苹果。用连减的方法。(2)文字练习。问题: 有 25 个苹果装入纸箱中,每箱装 8 个,可以装满几个纸箱?教师:要想很快解决这个问题,你会使用哪种方法?师生小结:画图能使小朋友直接看出分成的结果,但是利用连减的算式能快捷简便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两种题型比对,理解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中,让学生能辨析在具体解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策略,方便快捷完成思考的过程。丰富学生对相同减数概念的理解,也是为今后学习除法奠定基础。】三、巩固练习,应用体验(课件出示)12口算接龙。3【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第三题属于文字题型,没有出现全部 18 根羽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允许方法多样化,但鼓励运用连减的方法进行解答。】四、评价反思,收获小结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