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和 9 的加减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的教学设计注重情境的目的性,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学生熟悉的情境相联系,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科学原理。通过熟悉的跳绳游戏导入新课,朴实简洁的导入,贴近孩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习新知识铺好路。二、注重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说中学,动中学,培养合作交流精神。新课程创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本课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跳绳”一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在“画一画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接下去画,组织孩子们同桌合作。一节课中,孩子们并没
2、有刻意调整自己注意力在举动,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努力动手操作,踊跃发言,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三、困惑与不足:在列出所有的有关 8 的加法算式时,孩子们仍然兴致勃勃,不断地提出新的发现。我没有适当地加以调控,导致孩子无节制地一直说。如果这时我机智地加以引导,把时间留一些探讨 8 的减法的话,孩子的学习会更完整。我从来没有教过数学,这个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级的数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责任促使我做好工作,无怨无悔的做好工作。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快两个月过去了,很有
3、必要小结一番。一、我觉得做得较好的地方1、不局限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例如:教学“第几”,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猜第 5 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 5 个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一致。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 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 5 种组成方法,还会把 5 种方法并成 3 种。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各种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
4、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人按男女分,上厕所时男的上男厕,女的上女厕。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二、不足与困惑1、我虽然参加了过培训,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2、像好多课得准备很多的材料,但平时上课,自己本来就很忙,不可能一一去准备的。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没有配套的课件等。4、一年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这在我们学校显得更为严重,农民工子女较多)。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