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学习 初体验,第 一 单 元,赏析示例长恨歌,识记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大意,名师课堂 一点通,探究课文精要,直击高考考点,美文迁移应用,故事素材大观,知能提升 巧应用,拓展阅读积累,mu di l y nchng qing y p mi din shng chi b wi ln gn chu qn,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容颜姿色 封爵赐邑 可爱,可羡 凄楚缠绵的样子 天色微明的样子,热情而周到曲折绵延睡醒纵横微看只要,三、佳句诵读 1 ,六宫粉黛无颜色。 2 ,惊破霓裳羽衣曲。 3峨嵋山下少人行, 。 4夕殿萤飞思悄然, 。 5七月七日长生殿, 。 6在天愿作比翼鸟, 。 7天长地久有
2、时尽, 。,回眸一笑百媚生,渔阳鼙鼓动地来,旌旗无光日色薄,孤灯挑尽未成眠,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地愿为连理枝,此恨绵绵无绝期,http:/ 驾驶员理论考试 http:/ 安全文明考试 http:/ 安全文明网 http:/ 驾驶证考试网 驾考试题最新题库 2016年2017年科目一考试 科目四考试 驾照考试,说作者(一)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
3、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二)作品: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讽喻诗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三)评价:唐代诗人,初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寻背景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4、?”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诗。,链常识1歌、行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为最多,逐渐演变成一种诗体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较为著名的歌行作品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2新乐府开创这种新诗体的是杜甫,而运用的最为纯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白居易。新乐府还是白居易一组组诗的名称。组诗共50首,内容十分广泛,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叙事组诗。新乐府与古乐府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不再单纯模仿汉、魏、晋、南北朝乐府
5、诗歌体制,内容大多反映民间疾苦。, 览译文(教师用书独具),1长恨歌这首诗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为什么却从“重色”说起,并且还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请简要分析。提示:“重色”是“长恨”的原因,“长恨”是“重色”的结果。“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要“长恨”的原因。,2试结合诗中“归来池苑皆依旧”到“魂魄不曾来入梦”部分中的景物描写,分析它们是如何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
6、起来的。提示:(1)诗中极力将美景与萧条相映衬,通过两者穿插,形成强烈的反差,以烘托主人公极度的悲伤。如“春风桃李”与“秋雨梧桐”。,(2)诗中通过对当下的凄凉景物与昔日的欢愉景色相对比。如“池苑依旧”“落叶不扫”,突出了主人公此时的伤感。(3)诗中通过对孤独、凄凉景物的描绘,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孤寂、哀伤的情感。如“萤飞”“孤灯”。,3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之情的? 提示:从“黄埃散漫”到“蜀江水碧蜀山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之情。,4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
7、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提示: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用此句结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5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做皇帝写。认为此诗 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做凡人写。(3)双重主题说。就是以上两种观点都有。结合下面 “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看法。,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白居易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湘灵感情很好,但湘灵出身于城市贫民,
8、而白居易则是出身官宦世家,而白居易母亲的门阀观念相当强,绝不应允他们的婚事。贞元二十一年(804)秋,白居易已三十三岁,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在儿女婚姻上权威至高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白居易只是在搬家完毕,临走前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别。因为怕惊动别人,见面的时候二人既不敢说话,也不敢大哭。极度压抑的痛苦和愁闷于是尽数体现在了这首潜别离诗中,白居易写道:“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千百年
9、后,依然让人不忍卒读。,提示:虽然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初衷是“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在诗歌的前半部分,他对唐明皇的荒淫无度作了讽刺和批判,但是,写着写着,因为他也经历过一段绝望的爱情,所以到后来,就变成了对唐杨爱情的同情,到最后就变成了对唐杨爱情的歌颂。所以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挚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在把握诗歌主题时,需要知人论世的,应该深入探讨他们的生平和为人
10、,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一)把握古典诗歌的情感主旨,诗歌情感主旨的把握不仅关涉内容鉴赏,还关涉手法技巧的鉴赏和语言的鉴赏,因为诗歌的形式(手法技巧和语言)归根结底还是为情感主旨服务的。因此,读懂诗歌,迅速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和主旨,对于诗歌鉴赏至关重要。同时,对于古典诗歌情感主旨的把握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高考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 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 发问。,例1 (2011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 问题。 关 河 令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
11、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答:,解析 解答这题,可以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从上阕的“凄冷”“无雁影”能看到诗人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心情,下阕“寂静”“孤灯”“酒醒”“夜永”看到诗人长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答案 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
12、深一层。,例2 (2012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 江 南 宋 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 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 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 玉花:喻雪花。,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答:,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诗句通俗易懂,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考生只要抓住“空旷”“茅舍”“欢笑”等关键词,作者所蕴含的情感便十分明显了。,答案 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
13、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一)解题思路1诗贵有眼,诗眼先行诗眼是指诗歌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诗人写诗,逐字逐句推敲吟哦,我们读诗评诗若轻易放过,就不能领悟诗家的妙处。从词性上看,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往往是诗眼所在;从表达上看,抒情议论性的句子能更多更直接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透过诗眼,我们能快速准确捕捉到诗人心理的脉动、情绪的色彩和思想的痕迹。,2因文识象,由象悟道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形象性是诗歌的重要特征。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必须借助新鲜而独特的意象。由于意象在诗歌中被反复使用
14、,因而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具有比较固定的文化含义。通过文字来识别诗歌的意象,经由意象来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内容鉴赏的必由之路。如上面例1中“雁”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往往是思念亲人和羁旅伤感情绪的代表。,3命题有意,注引宜鉴为了帮助考生初步读懂诗歌的大意,命题者一般会对作家的朝代、籍贯、身份、官职、主要行事、观点或主张作言简意赅的介绍,或对作品的创作背景、目的等作简要的交代,或对生僻的词语、典故作必要的解释。有些古诗在正文之前还有一小段引子,这是作者用来交代写作内容、缘由的文字。这些注释和引子,不仅是理解诗歌意思的重要凭借,更是我们推知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心理背景的重要抓手。命题者为考
15、生有意设置了阅读鉴赏的桥梁,借助这些桥梁,我们就能快速地到达把握诗歌主旨的彼岸。如上面“典例示范”中两个例题均有注释,这些注释或对作者作了介绍,或对重要意象作了说明。,4品读玩味,读懂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诗歌的标题也是探明诗歌内容主旨的窗口。诗歌的标题不仅可以交代写作的对象、内容和题材的时令特征,还可以点明作品的感情基调,明示作品的分类和体裁。仔细玩味标题,便能初步探明诗人的思想感情脉络,进而比较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如南浦别这个标题明显就是写别离的诗;咏怀古迹这个标题也流露出借古抒怀,引古论今之义。,5感时生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理念,也是探秘诗歌主旨的重要方法。所谓“知人”
16、就是在阅读诗歌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倾向、风格流派及创作动机等;所谓“论世”就是指要联系与该诗有关的时代背景去考察作品的思想内容。诗人的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的,诗评家称之为“感时生情”。,6借助手法,拨开迷雾诗言志,但诗歌主旨的表达总是借助于各种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探秘诗歌主旨,还须借助于对各种手法技巧的理解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明晰词义句意,而且还可以洞察作者想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二)答题步骤1概括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
17、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轻 肥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1“轻肥”一词取自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生活。诗中是如何描写“内臣”们的骄奢生活的?答:,答案:首先描绘内臣们赴军中宴时的耀武扬威,以揭露其“骄”;接着用“军中宴”的盛况表现其“奢”; “夸赴军中宴”以下四句便揭露了以内臣为代表的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的生活。,2本诗又题“江南旱”,为什么诗歌的主要篇幅不描绘江南旱情,反而描绘“内臣”们的
18、行乐图?答:,答案:诗的主要篇幅写内臣们的酒池肉林的欢宴图,而在最后用“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一句勾勒出民间的惨况,从而使两种社会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说明统治者荒淫腐朽的生活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参考译文:达官显宦们骑马赴宴,骄横的神气充满了道路,他们所骑的马,肥壮润泽,金鞍闪闪,像镜子一样可以照见尘埃。凡是官印上系着红丝带的,都是大夫;系着紫丝条的,都是将军。路上车马如云,他们在马背上炫耀自己说,是去赴军中宴会。宴会上,壶杯中盛着九酝美酒,盘碟里装着水陆八珍,既有江苏太湖洞庭山特产的橘子,又有切成细片的天池鳞鱼。他们在酒足饭饱后,还自鸣得意,骄态横生。然而,在达官显贵大吃大喝的
19、时候,江南一带干旱,庄稼没有收成,一片饥荒,正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34题。 读长恨辞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3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两诗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答:,答案: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一致。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4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答:,答案:是一致的,都采用
20、了对比的手法。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袁诗将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二、语言运用 5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 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造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答:,答案: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美丽与哀愁 一个真实的杨贵妃那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年代,那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年代,那是一
21、个情欲潮涌的年代。生在那个年代她没有选择,身为一个女孩她也没有选择,她的命运与大唐帝国的荣辱兴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她喜欢音乐,喜欢舞蹈,喜欢普通人的生活,喜欢侠肝义胆的英雄。可她成了孤女,成了寿王妃,成了太真道妃,更成了唐明皇的贵妃。,美文迁移应用,她在王府里挣扎,她在梨园里困惑,她在华清池惊慌,她在太真观犹豫,她在芙蓉园憧憬,她在骊山宫期盼,她 在长生殿感动,她在兴庆宫陶醉,她在马嵬坡告别,告别 了一生。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她美,美得“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她媚,媚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她艳,艳得“一枝红艳露凝香,云
22、雨巫山枉断肠”; 她丽,丽得“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她娇,娇得“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她柔,柔得“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她尊,尊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她贵,贵得“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她享受过“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时的相识, 她享受过“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时的相恋, 她享受过“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时的相守; 她经历过“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时的震惊, 她经历过“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时的悲伤, 她经历过“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时的思念;,她感动过“君王掩面
23、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时的不忍, 她感动过“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时的不舍, 她感动过“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时的不弃; 她憧憬着“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时的重逢, 她憧憬着“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时的温馨, 她憧憬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时的永恒。,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她美丽,生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杆露华 浓”,君王得她如获至宝;她哀愁,落得“一抔黄土 收艳骨,数丈白绫掩风流”,红颜青丝泪别爱郎。,不管人家怎样传说,她就是她,只是一个女孩,她喜欢美丽,她渴望宠爱,那天空中布满五彩花朵;不管
24、历史怎样评说,她就是她,只是一个女人,她享受爱情,她爱慕英雄,这世界里荡漾九宫神韵。 历经千年,洗尽铅华,她还是她,只是一个女孩,她还是她,只是一个女人:诉说着永恒的美丽与哀愁。,故事素材大观(教师用书独具),白居易与顾况白居易自小聪明,生下来刚六七个月,就能辨认“之”“无”两个字,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大概在他十五六岁那年,他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那时候,正是朱泚叛乱之后,长安遭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连年战争,到处闹粮荒,长安米价飞涨,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当时,长安有一个文学家顾况,很有点才气,但是脾气高傲,遇到后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到顾况的名气,带
25、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 顾况听说白居易也是个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送上名帖和诗卷。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贵,只怕居住不容易!”,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说白家的孩子怎么了不起。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也就在长安出了名。不到几年,他考取了进士。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马上提拔他做翰林学士,后来又派他担任左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