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概述,基本特点 基本框架 基本要点,21世纪社会发展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 标准要求的纯知识的内容总量减少,删除了过于繁难或陈旧的成分,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 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中设计学习主题 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创设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
2、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映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 从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力求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3、化学和社会发展,科学探究 物质构成的奥秘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问题1: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什么? 问题2:课程内容标准的五个一级主题是 如何确定的?有什么内在联系? 问题3:课程标准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哪些新的处理? 问题4:课程标准对于概念原理知识是否只有降低和减少?有哪些新的处理? 问题5:课程标准对于“双基”是如何界定的,如何处理的?,问题6:课程标准对于实验的要求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问题7:课程标准的强制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弹性和灵活性是如何体现的?问题8:课程标准对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4、是如何考虑的? 问题9:课程标准是如何处理能力培养问题的?问题10:课程标准为什么要设置探究活动建议和学习情景素材?,抓住新课程的精髓,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 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评价打破教材中心、超越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初中化学新课程最大的挑战,科学探究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初中花学新课程所要求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学设计的新理念,知识定向 多元定向 内容定向 活动定向 结果定向 问题、过程定向 教师定向 学生定向或师生交互作用定向 学术定向 实际问题定向 单一课时设计
5、 单元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 课内外结合的设计 教案完成 活动任务及组织方式的设计,新的教学设计范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的组织管理及其评价设计,学习情景的设计 探究任务和驱动性问题设计 学生活动和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的内容、组织和管理形式的设计 探查学生已有的相异认识 了解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座位安排问题 教师活动的设计(如何与学生活动进行配合) 教与学的材料的设计与准备,教学活动过程的新理念,教学活动的开放性 信息交流的多向性 学生活动的优先性 教师参与的多样性 突出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和进步,新的教学活动行为,设
6、置有效的学习情景 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组织安排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学生活动 调控、管理学生的分组合作活动(时间、纪律、方向、突发情况、实验安全等) 了解、参与、指点、帮助学生的分组活动(进程、观点、困难、错误、闪光点),新的教学活动行为,组织学生的组内交流和组间交流 引导不同观点的争论 整理、精致学生的各种认识和探究结果 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教学的目标要求 拓展必要的知识内容 评价、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的参与态度、探究过程与方法、合作情况、实验技能、活动记录、组内交流讨论情况等),教学反思的新理念,行动研究动态发展的反思与评价不求十全十美,但求有所突破不怕出现问题,就怕不研究和解
7、决问题 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将教学实施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整理,特别是学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观点。教师对上述各方面进行反思。,教师角色的转变,教材的被动执行者 课程的设计者 权威、领导 有经验的合作伙伴 旁观者 参与者 批评者 帮助者、指导者 评价者 诊断、指导、促进 监督者 组织与管理者 完成任务 发现、欣赏、共享、发展 被评价者 研究者 评说者 行动者,初中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一、评价的整体导向 由唯认知性评价转向对科学素养的评价 由要素性评价转向综合性整体性评价 由静态结果性评价转向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 由只针对个体的评价转向个体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 由甄别与选拔为主要目的转
8、向以激励和促进发展为根本宗旨的评价 由追求客观性和唯一标准答案的评价转向重视个体的认识和理解的相对性评价,为了实现上述转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主要的矛盾和关系:,平时的评价与中考和高考评价的关系平时的评价与中考和高考评价有密切关系,但不是指对性的、线形的对应关系。这其实是发展性评价与升学评价的关系。从现在开始,从实验区开始,改革平时的教与学的评价是更重要的,是优先要做好的。,现行的评价观念和方法体系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念和方法体系的关系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现行的评价观念和方法体系不是可改可不改,而是无论遇到多大的现实阻力和困难,都必须改变。,教师与新的评价体系的关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行化
9、学教与学评价的设计并认真实施应该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的内容之一。每一位教师自己就是评价的研究者、改革者和实践者。,评价行为和方式与教学行为和方式的关系。评价行为和方式与教学行为和方式是既“等”又不“等”的关系。二者既应该融合统一,又不能相互替代。评价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二者是既“等”又不“等”的关系。不是每项标准都要评价,更不是都要用认知的纸笔测验来评价。不能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教的学的应该比考的多。,二、新课程所要求的评价方法,1 以学生学科学业成长档案袋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自我评价 2 以学生的活动行为表现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能力和情感态度评价 3 以学生的纸笔测验为主
10、要手段的认知评价 (具体要求和示例,见标准),认知评价重点的变化,过去的评价重点 现在的评价重点 内容上: 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的记忆 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解释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能够自己制取气体进行简单 的复述和是非判断 的性质探究活动 每一个知识点孤立评价,或人为进行 对核心的具有组织性的重点 综合 内容组块的整体考查 概念定义的背记、针对定义关键字词 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有关事实 的是非判断 和现象 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强调具体规范和细节 在实验活动中考查操作,重视操 作的活动功能和目的 化学计算追求形式和数学化 用反应事实、化学概念和数 学方法模拟解决真实的问题,过去评
11、价的重点 现在评价的重点题目形式上: 选择题、是非判断题 分析题、解释题、说明题 占绝大比例 、设计题将占相当 比例题目数量很大 题目数量将减少,与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相比,多样化评价策略更有利于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发展,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多样化评价的若干问题,7.2,学习档案袋是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学生喜欢且能够与教师共同建立并利用好学习档案袋;,活动表现评价能够更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探究能力和水平以及学生的发展;,纸笔测验的内容和形式必需因应课程、教与学的改变而发生彻底的变化。,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多
12、样化评价的若干问题,7.2,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多样化评价的若干问题,7.2,三、评价设计与实施的工作框架,1评价的目的和功能 评价的目的和功能是:选拨、诊断、教学、促进、管理? 被评价的主体是: 学生、教师 / 个体、群体? 评价实施的主体是: 自己、他人 / 同级、不同级?,2。评价的内容和目标评价的内容和项目是:单项、综合?评价的内容是学生在什么方面的发展?评价的预期目标是:课程总目标、主题目标?具体内容和目标应该依据课程标准。,3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纸笔测验活动行为表现评价档案记录评价4评价的实施 课堂内、课堂外;教学过程中进行、独立进行;“隐性评价、显性评价”5评价
13、的标准或指标 常模参照、目标参照、无参照。,6评价结果的呈现、分析及反馈方式 定性、定量;即时、延时;等级、分数、描述、评语7评价工具 试题、活动任务、项目 (内容性评价目的的内容性、评价工具的内容性、评价指标或标准的内容性)。8评价的时间间隔 随时、课、单元、学期、学年;天、星期、月、年,对于中考化学改革的思考,中考与评价的关系中考命题的改革中考模式的改革,2002年中考化学试题内容的 主要特点和问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过程、方法的考查
14、试题形式多样化,主观、开放性试题适当增加,注意尽量图文并茂。,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命题理念虽有积极的变化,但是仍有一半以上地区的试卷反映出命题导向和命题理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有距离。还有不少地区命题人员的理念转变了,但是缺少体现命题理念的良好的命题策略和经验。2试卷的整体难度仍然偏高、题量普遍偏大,仍然存在超纲题、偏题和怪题,不少试卷采用高中教材和教学内容编制所谓的信息迁移题,这些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3在考查能力的试题中,过去用过的旧题略加改进的居多,新编题偏少,部分试卷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比例不够合理。对于学生能
15、力特别是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过于集中在个别知识点上,对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数量很少、质量不高、形式单调。,4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基础知识与现代科技发展联系不够,缺少鲜明的时代特点。有些试题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恰当,较普遍地存在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或人为编造的现象。 5开放程度不够,好的开放性试题不多,缺乏给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开放性试题的内容、方式及其评分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差距。,目前中考化学命题层面上存在的问题(1)联系实际还只是体现在题目素材上 (2)能力立意还只是体现在实验题中 (3)考查探究还只是体现在实验设计方面 (4)试题的考查内容在知识内容方面比较具体,而对过程方法
16、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内容和目的仍然过于模糊、宽泛。 (5)如何考查学生对自然和化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7)命题思路需要拓宽,关于中考命题改革的思考 1、关于考试的难度和区分度问题 (1)为什么要提高难度? 区分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难是一回事吗? (2)提高难度一定要通过设计复杂的题目信息来体现吗? (3)难度、区分度与试题形式的关系2、关于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问题 (1)整个试卷一定要覆盖教学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吗? (2)覆盖的应该是维度、主题和核心内容,而不是所有的知识点。 (3)如何覆盖?是用人为堆砌的方式吗?,4、,关于知识迁移、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把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以信息题的形式放到中考试
17、题中来是否合适?增加考生的阅读量,把简单或单纯的考查点负载上繁杂的背景信息究竟是否合适?5、关于突出试题考查目的的思考目前体现出来的似乎只是考查内容的设计或是知识点,或是泛泛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目的。,我们认为应该将每个试题的考查目的明确化、纯粹化以及具体化。不应为了联系实际去联系实际;为了开放而开放;为了综合而综合;为了能力而能力。,6、几点最基本的要求 (1)正确导向 (2)杜绝超纲 (3)减少偏、怪试题 (4)减少不真实的联系实际试题 (5)不宜盲目追求难题、综合化试题和活题 (6)命题人员应该长期地、深入地进行研究( 7 ) 多为学生考虑考虑(多一些铺垫、细致再细致一些),关于
18、中考模式的改革(1)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的关系毕业考主要考知识、升学考主要考 能力?毕业考难度低所以应以选择题为主,升学考试难度高所以应以开放性试题为主?毕业考就可以不重视了吗? (2)实验操作考还要吗?如何搞? (3)还可能有其他的中考模式吗?,关于教师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角色的积极转变;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教师反思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 重点和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拥有怎样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最重要的是教
19、师是否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是否愿意并善于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调整和发展自我?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尽管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反而是更高了。例如,教师的语言、讲解功底如何?教师的板书、书写技能高低?教师能否清楚流畅和重点突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是否善于发现、概括别人的观点?教师的演示和实验技能如何?,两个评价基准:一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和全面发展为基准以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为基准;二是以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为基准。,教师课堂教学的高级教学策略水平:是否善于提出驱动性问题、引发和组织讨论?是否善于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是否善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
20、与、控制和减少课堂中的无关行为?是否善于引导学生或驱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收集处理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得出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推论?是否善于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及时、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恰当、有效的评价和指导?是否能够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和策略揭示和了解学生的先有认识和观点?是否能够运用有利有力的事件事实、问题情景、实验证据、模型推理等方法策略使学生的现有认识和观点发生积极的转变和发展?,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更注重上述各方面,而不是教师是否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和收获多少、发展和变化有多少,而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说了多少做了多少。,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活动时是否积极和有序?课堂上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还是由教师提出的?是否鼓励学生自己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学生有无针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假设?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吻合相关?教学是否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等来帮助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除此之外,还应该评价教师为了课堂教学做了哪些准备?为了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做了哪些努力?为学生做了哪些辅导和服务?选择制作了多少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与课时和学生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