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流行病学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22513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流行病学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流行病学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流行病学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流行病学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流行病学复复习,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施 榕,基本概念(单选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基本技能(计算题),流行病学概述 疾病分布 描述性研究,一、概念和目的 (一)概念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确定范围的人群进行疾病或其他有关健康因素的调查。由于所收集的有关资料都是当时的情况,称为现况调查。,现况调查所用的主要指标是现患率,故称为现患调查(prevalence survey)。 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收集,如同时间的一个横断面,故又称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3由于所调查的疾病或健康状态与某些特征或因素是同时存在的,即在调查时因与果并存,故在病因

2、分析中只能提供线索,而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第一节 基本原理,一、概念与结构模式,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无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是否与疾病有关,如病例组的暴露比a/a+c ,大于对照组的暴露比b/b+d,且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意义,则暴露与疾病有联系。,二、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2、设立对照3、观察方向由“果”及“因”该研究是在疾病发生后回顾追查其原因,是一种由果及因的调查,故又称回顾性研究。4、较难证实因果关系,三、种类 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第三节 资料的

3、整理和分析,实例 2 表1 钩体感染与脑脉管炎病例对照调查,(二)统计推断和分析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1).统计学检验,X2=,(adbc) 2n,(a+b)(c+d)(a+c)(b+d),=,(23+1)(12+60)(23+12)(1+60),(2360121) 296,=48.7,(2)求比值比(odds ratio,OR)采用OR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 强度。比值指某事物发生的概率与不发 生的概率之比。,P0.01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 X2 0.01(1)=6.63,病例组的暴露比值,a/(a+c),c/(a+c),a c,对照组的暴露比值,b/(b+d),d/(b+d

4、),b d,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称为比值比。,OR =,a/c,b/d,ad,bc,RR,a/(a+b),c/(c+d),如发病率很低(肿瘤)时,a和c均很小。用OR估计RR的大小,其意义同RR。,RR,a/b,c/d,=,=OR,ad,bc,比值比的含义是指暴露组的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当OR1时,说明病例组的暴露概率大于对照组,即暴露有较高的发病危险性,称为“正”关联;反之,当OR1时,说明病例组的 暴露概率低于对照组,即暴露对疾病有保护作用,称为“负”关联。疾病与暴露联系愈密切,比值比的数值愈大。,表-3 OR数值范围对暴露与疾病关联的意义,OR值范围 00.3

5、 0.40.5 0.60.8 0.91.1 1.21.6 1.72.5 2.6,关联意义 高度有益 中度有益 微弱有益 不产生影响 微弱有害 中度有害 高度有害,(3)计算比值比的可信区间,OR的95%可信区间,U =1.96 OR的90%可信区间,U=1.645,(1U/ x2),ORL,ORU=OR,实例2中,OR=,ad bc,=,2360 121,=115,OR的95%可信区间=115 =28.9457.9,(11.96/ 48.7),队列研究,一、概念及设计原理将特定的人群中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成几个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多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该

6、暴露因素与某病联系的假设。,第一节 基本原理理,如果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高于非暴露组,且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意义,则表示该病与该因素有联系。,队列研究示意图,若a/a+b c/c+d, 并有统计学差异,则疾病与暴露有联系。,病例 非病例 合计 发病率,暴露组 a b a+b a/a+b,非暴露组 c d c+d c/c+d,a+c b+d,二、特点 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2、设立对照 3、观察方向由“果”至因 4、能确切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统计学检验发病率高,可用U检验发病率低,可用二项分布或泊松分布也可用X2检验(四格表) 例2,df=1 P0.01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

7、adbc|) 2n,(a+b)(c+d)(a+c)(b+d),=,(|12817351|) 21181,131168363818,=321.1,X2 X2 0.01(1)6.63,4. 联系强度的测量 1)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也叫危险比(risk ratio)或率比(rate ratio)。是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的比值,简称RR。,RR= =,Ie Io,a/a+b c/c+d,RR说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为非暴露组的倍数。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为正联系,暴露可能是危险因素;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为负联系,暴露可能具有保护意义。,相对危险度与联系强

8、度,例2 RR=3.31/0.12=27.6 联系很强,0.6,1.6,0.5,1.7,2.5,0,2.6,2) 特异危险度(attributive risk) 简称AR,也称归因危险度,或称率差(rate difference, RD),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差值。AR表示完全由暴露因素所致的危险度。,例2: AR=3.31-0.12=3.19%,AR= = ,IeIo,a a+b,c c+d,4)特异危险度百分比 ARP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又称病因分值(etiologic fraction,EF),指暴露人群中归于暴露的发病或死 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9、。,ARP= 100%,IeIo Ie,ARP= 100%,RR1 RR,例: 暴露组肺癌发病率Ie为0.96,非暴露组肺癌发病率Io为0.07RR为13.7 AR=0.96-0.07=0.89 ARP=(0.96-0.07)/0.96100%=92.7% 或ARP=(13.7-1)/13.7100%=92.7%,筛检试验 1、定义1975年美国慢性疾病委员会定义:“应用快速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对未被识别的疾病或缺陷作出推测性鉴定。筛检试验是从可能无患某病者中查出外表健康而可能患病者。筛检试验不是诊断性的,阳性者或可疑阳性者应当指定就医,进一步诊断和必要的治疗。”有普通筛检和选择筛检两种,2

10、、筛检的目的 (1)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和早期确诊例如用检查尿糖筛检糖尿病,尿糖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查血糖以确定诊断,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2)研究疾病的自然史,或开展流行病学监测。例如筛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筛检的实施原则 (1)被筛检的疾病是当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被筛检的疾病应有恰当的治疗方法。 (3)被筛检的疾病,应有可识别的早期客观指征。 (4)有合适的筛检方法,易为群众接受,筛检试验必须具有快速、经济、有效等特点。,(5)对被筛检出的疾病应提供进一步确诊的条件。 (6)对确诊的病例,应提供治疗,并有统一的治疗方案和标准。 (7)必须考虑筛检、诊断与治疗等的经

11、济效益。 (8)筛检工作是按计划定期进行的连续过程,而不是查完了事。每次筛检的间隙长短,应根据各种疾病的自然史特点决定。,(一)评价真实性的指标,病例 非病例 合计诊断+ a(真阳性) b(假阳性) a+ b试验- c(假阴性) d(真阴性) c +d合计 a+c b+d a+ b +c +d,(1)敏感度(sensitivity) 正确识别病人的能力。又称真阳性率。 (2)特异度(specificity) 正确识别无病的人的能力。又称真阴性率。,敏感度高和特异度高表示该项诊断不仅对于疾病的识别能力强,遗漏的病例少,而且对有病和 无病的鉴别能力较强,很少误诊。,(3)(4)(5)Youden

12、指数正确指数=(a/a+c + d/b+d)100%,(6)似然比,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阳性似然比=真阳性率/假阳性率=敏感度/1-特异度 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阴性似然比=假阴性率/真阴性率=1-敏感度/特异度,例:,敏感度=27/37100%=73% 特异度=77/112100%=69% 假阴性率=1-0.73=27% 假阳性率=1-0.69=31% Youden 指数=42% 阳性似然比=2.34 阴性似然比=0.39,喉拭培养(金标准)阳性 阴性 合计 临床+ 27 a 35 b 62 诊断- 10

13、c 77 d 87 合计 37 112 149,(二)可靠性评价 在计量资料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影响可靠性的因素 1. 实验方法本身或仪器的变异 2. 观察者测量变异 3. 调查对象的生物学(个体)变异,在计数资料用符合率评价可靠性,(三)预测值表示试验结果的实际临床意义1.阳性预测值 PPV试验阳性者属于真病例的概率PPV=a/a+b100%2.阴性预测值 NPV试验阴性者属于非病例的概率NPV=d/c+d100%,3.影响因素敏感度 愈高,假阴性,-PV高特异度 愈高,假阳性,+PV高患病率 愈高,+PV愈高,病例 非病例 合计 诊断+ a(真阳性) b(假阳性) a+ b 试验- c(假

14、阴性) d(真阴性) c +d 合计 a+c b+d a+ b +c +d,Disease + -+ 18 40 58Test- 2 940 942 20 980 1000,Se : 0.9 Spe : 0.959 Prev : 0.02 = PPV : 0.310,* Test + 0.9 (18 ) 0.018,* Dis + 0.02 (18),* Test 0.1 (2 ) 0.002,* Test 0.959 (940) 0.940,* Dis 0.98 (980),* Test + 0.41 (40) 0.040,Pop 1.0 (1000),Total Test + : (0.018+0.040) = 0.058 Total Test + 1 Dis + : 0.018 PPV = 0.018 / 0.058 = 0.310,实验流行病学 病因及病因推断 偏倚 传染病流行病学 性传播疾病 慢性病流行病学伤害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