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价方法介绍,临床营养学内容,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趋势,近40年中,营养支持分四个阶段,每10年更改一次: 20世纪70年代,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静脉营养” 20世纪80年代,“当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周围静脉营养” 20世纪90年代,“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使用它” 当前,“应用全营养支持时,首选肠内营养(尽早使用),必要时肠内与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国内营养治疗现状,目前我国不规范、不合理营养治疗普遍存在:国外 EN:PN=10:1国内 EN:PN=1:5-15北京协和医院 EN:PN=1:3.7,营养治疗依据,以改善结局使患者获
2、益为目标需要解决两个根本性问题:什么人需要营养治疗?如何合理给予营养治疗?,什么是“营养风险”?,营养风险:是指现有或潜在的营养有关因素导致患者不利结局的风险。是以患者是否受益(结局)为终点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药物经济学生活质量生存率、死亡率不以患者是否发生营养不良为终点(营养不良不是结局),筛查与评定关系,筛查:确定患者是否有营养支持适应症评定:对要营养支持的患者制定个体化处方,采集的数据类别,基本信息情况:患者信息(ID、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活动情况等);病史及营养相关疾病情况及用药史 营养充足(膳食史;详尽的营养素摄入) 健康状况(人体测量和血液生化检测,体格和临床情况,生理和疾病状
3、态) 功能和行为状态(社会和认知功能,心理和情绪因素,生活质量的评估),营养评价常用指标,膳食调查 人体测量 实验室检查 临床检查 利用单一指标评价人体营养状况局限性强,误差大 多数学者主张采用综合性营养评价方法,以提高灵敏性和特异性,膳食调查,膳食摄入量的精确评估是必不可少的,膳食调查方法,食物称重法:精确,不易做到 饮食日记法:简便,需记录3-7天摄入量,数据不可靠 食物频率问卷法:是一种回顾性的分析食物摄入频率(即每天、每周或每月消费的食物)的方法。由此获得的信息是笼统的 24小时回顾法:通过询问了解患者膳食习惯及每天摄入量,初步判断各种营养素是否缺乏食物频率法和24小时回顾法同时使用(
4、即交叉核对)可提高评估摄入营养素的准确度,简单人体测量,身高、体重、 体围、 皮褶厚度、 肌力等测量与营养状况相关的解剖学上的变化,体重: 最简单,常用的指标 体质指数(BMI):简单、实用,可以粗略评估营养状况。 BMI体重(kg)身高(m2)判断标准:1.体重过低: BMI18.5 kg/m2 2.体重正常: 18.5 kg/m2 BMI24 kg/m2 3.超重: 24kg/m2 BMI28 kg/m2 4.肥胖: BMI28 kg/m2,体重改变,体重改变(%)=通常体重(kg)-实测体重(kg) 通常体重(kg) 100%,体重改变应注意以下情况,水肿、腹水等引起细胞外液相对增加,并
5、可掩盖化学物质及细胞内物质的丢失 巨大肿瘤或器官肥大等,可掩盖脂肪和肌肉组织的丢失 使用利尿剂会造成体重丢失的假象 每日体重改变大于0.5kg,往往提示是体内水分改变的结果,上臂围的测量: 1.首先使左臂自然下垂,用软皮尺 在右上臂中点处用软尺测量臂围 2.不要太紧,以免压迫软组织, 也不能太松,误差允许在0.1cm左 右 3.可反映肌蛋白储存和消耗程度。,腰围测量:腰围测量方法:被测者双脚分开25-30cm,体重均匀分布在双脚上。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吸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毫米,腰围的评定: 1.体重正常
6、者,男性腰围为85-95cm或女性腰围为80-90cm时,发病风险增加;男性腰围95cm或女性腰围90cm时,存在高风险。 2.超重者,男性腰围85cm或女性腰围80cm时,发病风险即增加;当男性腰围为85-95cm或女性腰围为80-90cm时,则存在高风险;当男性腰围95cm或女性腰围90cm时,发病风险极高。 3.对于肥胖者,当男性腰围85cm或女性腰围80cm时,即存在高风险;当男性腰围85cm或女性腰围80cm时,发病风险极高。,生化检查,间接反映内脏蛋白状况: 1.白蛋白 2.转铁蛋白 3.前白蛋白 4.视黄醇结合蛋白 其浓度降低可以认为是脏器蛋白缺乏,生化合成减低的缘故,白蛋白,白
7、蛋白做为营养评价指标的限制 急性反应期蛋白 应激时转入血管外池 受体液影响较大(如:脱水) 受肝脏功能影响较大 半衰期长(20 days) 在很多PEM 患者仍保持正常 并非良好的营养预测指标 是预测并发症和死亡率的良好预测指标。如当血清ALB20g/L,患者的死亡率几乎是100%。,前白蛋白,更为准确的预测营养的指标 受肝功能影响更小 受液体影响更小 半衰期短 (2 days) 在一些PEM患者常见较低,同时见于一些急性状态 同样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预测指标,常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主观全面评定法(SGA)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 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简易营养状态评估(M
8、NA),CSPEN推荐应用“NRS-2002”,依据: 1、以住院患者为对象 2、具有较强的循证基础*(128RCT) 3、相对简单易用客观 4、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推荐使用NRS-2002作为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的筛查工具* Kondrup等采用NRS2002分析了128个有关营养支持临床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经NRS2002评估发现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后临床预后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NRS-2002方法的不足之处,1、患者卧床无法测量体重2、有水肿或胸腹水时不能测得精确体重3、意识不清无法回答评估者的问题上述方面使该工具的使用受到限制,营养不良风险筛查(NRS-2
9、002),表1 : 开始评估 (第一步预筛查) Yes No 1 BMI 20.5? 2 患者在过去3月内有体重下降吗? 3 最近一周患者是否有进食的减少? 4 患者有重症疾病 ?(如重症监护治疗),是: 任何问题有“是“的回答, 进行表2的评估. 否: 所有问题, 患者需要在以后每周进行1次初步筛查。如患者准备进行大型手术, 需要考虑采用预防性的营养治疗计划,这样可以减少营养不良的风险。,营养不良风险筛查(NRS-2002),表2 第二步正式筛查,营养风险总评分,总分=营养状态受损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年龄评分 总分3分,患者处于营养风险,开始制定营养治疗计划 总分3分,每周进行一次营养预
10、筛查,采用NRS-2002筛查注意事项,适用对象: 18岁-90岁 住院过夜以上 次日8时前未进行手术者 神志清楚 愿意接受筛查的患者 可获得身高和体重值,采用NRS-2002筛查注意事项,若患者因严重胸水、腹水、水肿等得不到准确BMI值时用血清蛋白来替代(ALB30g/l且没有明显肝肾功能障碍,3分) 在营养状态受损评分中,各项评分取最高分作为该项评分 1周内进食量是否减少。询问近1周内进食量的变化,是减少了1/4、1/2、还是3/4以上。 近期(1-3个月)体重是否下降。先询问患者近期内体重是否有变化,是否下降,如果下降且超过5%,问清是在3个月内还是2个月内或者还是1个月内。 测量身高精
11、确到0.5cm,体重精确到0.5kg,BMI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采用NRS-2002筛查注意事项,疾病营养需要量程度评分:一般按照病历诊断给出评分;如果不同则向表中所罗列的诊断靠拢,给出评分。对于没有明确列出诊断的疾病可参考以下标准,依照调查者的理解进行评分。 1分: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患者虚弱但不需卧 床,蛋白质需要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和补液来弥补。 2分: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大手术后,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营养支持得以恢复。 3分:患者需在ICU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要量增加且不能被营养支持所弥补,但是通过营养支持可使蛋白质分解减少。,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