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3421921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一一、项目概况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从其悠久的城建历史来看,鄂州城市发展一直和长江航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国后,因其他主要交通方式的发展,鄂州的城市发展重心向内陆偏移,滨江老城区的功能正在被慢慢转移。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鄂州成为湖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国家确定的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在此背景下,作为环境景观形象突出的鄂州城市滨江地带也纳入了重点规划建设的视野。2006 年,鄂州市政府组织编制了鄂州市城市滨江带概念性规划 ,将西起樊口大闸,东至池湖港十公里长的滨江地带,规划为“生态鄂州、

2、古城鄂州、人居鄂州、花园鄂州、港口鄂州”五大功能区段。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西起古城路,东止五丈港码头,南至沿江大道南侧,北至沿江岸线,全长 4460m。北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南临居住用地及公共绿地。根据项目任务书的定义,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是人居鄂州的滨水开放空间,是展示花园鄂州的魅力窗口,是城市的沿江生态景观长廊,是弘扬鄂州历史文化和塑造现代开放文化的载体。二、上位规划解读2.1湖北省鄂州市滨江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位:文化娱乐、健身游憩、旅游居住等复合功能集聚带城市风貌展示带和城市新的形象聚焦带 带动城市沿江发展及旧城更新的增长带 规划目标:(1)完善城市滨江公共空间,打造活力地段。通过现有用地的

3、功能置换,满足城市功能需求,营造宜人滨江公共活动空间,恢复地段活力。(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长江孕育了鄂州的文明与发展,设计中要体现对于自然的尊重,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3)以线带面,梯度发展。滨江地带环境的改善和功能的恢复,促进周边土地的级差效益,使周边成为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4)打造滨江旅游品牌,再造城市滨江名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襟江抱湖枕名山”的框架,山、水、园林、城浑然一体是城市特有的景观格局。本次规划要打造一个鄂州城市滨江名片,使之成为高档的滨江旅游品牌。(5)合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充分挖掘鄂州吴、楚文化底蕴,妥善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地段内地历史遗存,加强现代和历史的

4、对话和交流,使人们身居其中,赏自然山水,感吴楚遗风。2.2 其他业主提供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最高水位25.62 米最低水位9.27 米规划解读小结: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位于上位规划中“人居鄂州、花园鄂州”段,应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滨江公共活动空间,在满足城市功能及生态需求的同时,表现城市现代文化及历史遗风。三、场地现状分析3.1 交通现状基地南边紧邻沿江大道,若干支路及鄂州长江大桥与基地相连。3.2 空间视线3.2.1 外部空间视线黄冈市对滨江带沿江面的整体景观视域鄂州长江大桥往滨江带方向的视廊3.2.2 内部空间视线沿江大道对滨江带内侧的整体景观视域各之路往滨江带方向的视廊3.3 竖向驳岸3.3

5、.1 现状竖向防洪堤顶面标高在 28.3 左右,堤坝北侧滩涂标高最高处约为 23,自南向北、由高向低往水面延伸。3.3.2 现状驳岸防洪堤为规整的石砌堤坝,与长江之间由滩涂自然过渡。部分场地为码头功能,临水为硬质直立驳岸。3.4 限制因素3.4.1 植被绿化原滨江带绿地中存在部分较好林带,可保留利用。3.4.2 防洪堤防洪堤形态自由不可调整,且坝顶不可种植乔木,对区域内地形标高和绿化设计有较大影响。3.4.3 水位长江近年来最高水位为 25.62 米,最低水位为 9.27 米,水位落差大。3.4.4 鄂黄大桥鄂黄大桥穿过场地,桥体对景观空间连续性有一定影响。3.5 场地现状综合评价场地沿江展开

6、,视野开阔。堤坝内外为荒地及待搬迁工厂,限制性因素较少,为设计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现状水岸为工厂或荒滩,制约了人们的亲水活动,亟需再改造。.四、设计总则4.1 设计依据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湖北省鄂州市滨江地带控制性详细规划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任方案征集文件鄂州市设计项目方案征集招标答疑业主提供其他相关资料4.2 设计原则满足功能性原则综合考虑市民休闲、旅游休闲对场地功能上的相关要求。景观生态性原则方案充分考虑对水源、水质保护,注重对滨江景观界面生态性的打造。景观特色性原则与一、二期景观风貌上做到统一中求变化,结合鄂州城市发展定位及历史文化,形成鄂州滨江带的地域特

7、色和艺术特色。经济性原则在保证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整体景观品质的前提下,方案充分考虑建设成本以及后期运营的成本,体现经济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突破传统设计形式,强调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体现创新性原则。4.3 设计目标江滨生态型休闲长廊服务市民休闲,提升生活品质鄂州市居民日常户外休闲活动丰富,休闲人群多样,然而沿江城市现状的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却存在滨水景观匮乏的问题。因此,作为功能转型中的滨江地带,服务城市居民,提升生活品质,是其建设的重要目标。创建滨水生态,展现城市形象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鄂州作为现代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经济及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发展目标成为了社会共识。而鄂州城

8、市形象缺乏识别感与地域感,滨水城市的格局及沿江形象展示带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与协调。因此,作为沿江城市重要形象之一的滨水带,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五、设计重点功能方面:合理布局,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活动需求。文化方面:提升江滨休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景观方面:塑造江岸景观形象的完整性,突出滨水特征性。六、总体设计.6.1 规划理念蓝绿奏古韵,悠活谱新章(方案一)“蓝”指长江之水,强调场地的滨水特征。 “绿”指滨水绿化,强调沿江生态的连续性。 “悠活”及“古韵”则体现现代休闲文化的提升及历史文化的传承。方案以生态性、文化性和艺术性为指导,创造独具创新的现代都市滨水新景观。6. 2 总平面图6.

9、 3 整体布局结构两带三区多点通过对现状及上位规划的解读,方案一将本段滨江景观带概括为“两带三区多点”的景观结构。两带:指沿江大道与滨水飘带。沿江大道为滨江区快行景观体验带。滨水飘带为联系沿江各功能区块的慢行景观体验带,采用立体式交通,在丰富空间体验的同时,增强滨江带的交通引导性及景观标识性。三区:按场地功能需求及周边用地性质,分为吴风主题衔接区、城市风尚休闲区、生态怡情休闲区;多点:包括秀水广场、水上浮岛、戏水平台、望江眺台 。分区名称 平时功能 主要服务人群 景观风貌吴风主题衔接区主要为相对静态的观景休闲区。休憩、临湖观景、茶饮市民、游客中所有年龄群连续舒缓时尚温馨城市风尚休闲区主要为动态

10、的体验性结合趣味的群体类活动的集中区和器械康体活动区戏水(各类新颖的雾森、喷泉、浅水漫步) 、休憩、临湖观景、茶饮、舞蹈跳操、感受城市休闲生活羽毛球活动市民、游客中所有年龄群开敞大气复合层级活力变幻生态怡情休闲区主要为相对静态的户外类活动集中区滨水垂钓、太极拳剑、下棋打牌、溜狗玩鸟、练声吊嗓、亲水游戏、市民中的中老年人群、儿童及其家长、部分爱好自然生态的游客、生态创意宁静惬意趣味亲和备注 散步遛弯、慢跑轻骑贯穿在整个秀水广场中活动市民、游客中的中青、老年人群.6. 4 景观视域与空间界面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的空间界面以外部紧邻沿江大道的城市界面及沿江岸的滨江界面为主。整个区域有三段较开敞的广场空

11、间,其余为封闭或半封闭的绿化空间。使沿江大道对外视线呈通透、半通透及不透的交替效果,改善滨江段狭长空间带的景观单一的视觉感受。由长江方向往滨江带看,通过绿化的连贯种植,减少道路交通对滨江景观的影响,使滨江界面与城市界面形成整体的鄂州沿江景观效果。望江眺台设置的临江眺望塔,在丰富沿江观景方式的同时,成为沿江带的至高点,成为符合山水尺度的雕塑景观。6. 6 景观空间组织滨江带的景观空间因其用地条件和功能布局而呈现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西往东分别表现为狭长通透的城市临水空间、多样立体的广场开放空间、自然疏朗的林下半通敞空间、林地变化起伏的围合空间、和面向水湾的滨江开敞空间。各单元空间通过滨水飘带形成分隔

12、与联系。无论以何种路线通行其中均给人以变化丰富的体验。除了城市临水空间和广场开放空间外,其它各单元空间有着较为宜人的尺度。城市临水空间通过导入区仿木质台阶的分段来调整本身狭长且受开荡湖湾大尺度的影响带来的空荡感。广场开放空间对大功能区之间采用适量适当的绿化分隔处理来调整整个广场空阔的大尺度。6. 7 休闲活动空间类型滨江带景观空间根据休闲活动空间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广场活动空间、台地活动空间、疏林草地活动空间、廊架活动空间以及水上活动空间。为形成丰富多样且富于特色的活动功能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6. 8 交通组织滨江带的交通组织主要内容包括对外交通组织和内部交通组织。6.8.1 对外交通组织外部

13、主要通过沿江大道路进入滨江景观带,本着还江于民的原则,充分考虑滨江带的导入性和可达性的最大化,在沿城市道路出入口设置上考虑了三个主入口、四个次入口、七个辅助入口和一个导入区。主入口的选点综合考虑了功能需求、景观的导向以及场地的条件,而其他三类入口的设置也希望体现滨江带真正对城市开放的特点。6.8.2 内部交通组织滨江带的内部道路可分三个等级:主园路、次园路和游憩小路。主园路主要对接外部交通以及场地内各功能分区。次园路为各功能分区内的主要道路,而游憩小路多结合.地形设置,分布于场地中以完善场地交通的可通达性。6.9 分区设计6.9.1 吴风主题衔接区吴风主题衔接区有一个导入区和休闲茶吧。导入区考

14、虑该段场地进深较小,设计导入区为城区与江滨最直接对话的区段。而通过设置干净、现代的观景台阶,使场地内部整体下沉,实现城区与江面视线无阻,滨江带最大限度的开放。休闲茶吧为该区的一个重要服务点,设在导入区外侧场地略宽处。景观处理简约、现代,通过绿化围合和阳伞茶座的设置,整体呈现阳光、时尚、休闲的氛围。吴风主题衔接区是一期与四期景观的过渡带,设计注重历史文化与人的交流互动,在人可亲近的尺度范围内,通过铺装、雕刻、雕塑小品、功能设施等形式,阐述鄂州的历史文化。6.9.2 城市风尚休闲区城市风尚休闲区由秀水广场、戏水平台、商业建筑、水上浮岛、亲水大台阶组成。秀水广场是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的主入口之一,是滨

15、水飘带的起点,也是鄂州滨水开放城市的有力展示。戏水平台以水为主题,提供雾森、喷泉、浅水漫步等新颖的戏水体验,增强市民的参与性,为滨水带增添无限活力。商业建筑利用场地高差,将建筑与绿地完美结合,营造了低调、惬意的休憩空间,是体验品质休闲生活的最佳场所。水上浮岛可随长江水位变化自动调节,采用无边际泳池概念,提供泳池和舞台混合利用的模式。使泳客在安全的基础上真正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结合浮岛两侧阶梯式休憩草坪,可形成以自然江景为衬托的小型表演舞台,做为民间文化团体自由交流的理想空间。c形态舒展、景观纯净,是满足在不同水位情况下亲水、休憩、观景需求的现代滨水景观。城市风尚休闲区开敞大气,地形变化丰富,为

16、市民及游客提供了活力变幻的休闲场所。6.9.3 生态怡情休闲区生态怡情休闲区由望江眺台、立体花园、亲水栈道组成。望江眺台是生态怡情休闲区的开放场地。反向的台阶设计,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活动交流场地。结合城市的沿江天际线及鄂黄大桥的对景,设登高观景的望江楼,增强地块的识别性。立体花园将鲜花景观与立体地形相结合,其独特的花园造型既丰富了市民的游.赏体验,又营造了独特的桥头绿化景观。亲水栈道为游人提供感受沿江水湾宁静惬意的生态环境,场地种植水生植物,形成一片水上花园,为市民提供滨水垂钓、闲情漫步的幽静场所。生态怡情休闲区是宁静惬意、富有创意及亲和力的生态场所,是具有特色的城市门户景观。6.10 建筑设计

17、在临江开放的大环境下,设计新建建筑服从景观环境的整体需求,简约、低调、开敞,与周边的景观和谐共处,并能满足功能上的使用需求。滨江带主要布局的建筑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商业休闲服务类(休闲茶室、售货亭和流动售货车) 、公共服务类(公共厕所、管理用房) 。商业休闲服务类的休闲茶室主要围绕活动集中区域分布,主要为区域内的活动人群提供休闲茶饮服务。主体建筑为一层,建筑风格简约、立面通透,屋顶为自然草坡形式,与滨水飘带结合,茶饮的同时也可观景。售货亭和流动售货车主要为场地内的露天茶座服务,建筑形式为钢结构设计造型简洁现代、立面开敞通透,售货亭主要设于桥架下,造型与桥架很好结合。流动售货车主要在节假日期间布

18、置于各功能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公共服务类建筑中的公共厕所和管理用房风格简约、现代,在场地的东、西、中三处布置,形成理想的服务半径。6.11 种植设计6.11.1 种植原则生态上的科学性:立足场地条件,以乡土植物为主,做到适地适树。功能上的综合性:发挥植物柔和硬质景观、生态遮荫、围和空间、引导视线、等作用,同时提供了可进入的休闲活动场地。配置上的艺术性:采用现代园林艺术手法,孤植、丛植、列植等相组合,植物配置寓情与景,烘托主题。6.11.2 种植理念种植设计遵循总体设计“引江接城” 的理念,将植物作为自然环境元素与空间变化元素的载体分为“江” “岸” “城”三个种植主题印象区。6.11.3 种

19、植分区植物主题区植物气质特性植物空间特征植物种植手法 特色代表植物“江”印象区温婉清新 自然生态的纯净空间片状自然式种植 水杉、睡莲、菖蒲、鸢尾.“岸”印象区简约生动 简洁流畅的带状空间列植、自然式带植垂柳、池杉、枫杨、珊瑚树、木槿绿篱、观赏草“城”印象区时尚温馨 互动舒适的冠下空间列植、组团式群植、整形带植、悬铃木、香樟、无患子、白玉兰、银杏、桂花、鸡爪槭6.11.4 种植形式6.11.5 道路绿化6.11.6 苗木表6.12 竖向设计6.12.1 设计原则和基本内容防洪原则:原有大堤线性及高度不可调整,临沿江大道场地标高控制为 28.5米。商业建筑标高在 26.5 米以上,高于历史洪水位。

20、滨江带的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提升景观原则:利用竖向地形变化,塑造亲水活动空间,调整整体界面景观效果;竖向处理加强景观视线的穿透引导(导入区) ,提升景观效果;设计景观制高点(望江楼) 、俯瞰点(秀水飘带)和标志性地形景观(水广场跌水) 。6.13 小品设计6.13.1 设计理念:整体以人性化、景观化和艺术化为小品设计的指导理念,在功能层面满足广场活动基本所需,体现人性化;在处理手法上,小品设施风格、材料和色彩的设计符合各分区的主题定位,满足景观塑造的需要,并体现艺术性。在吴风主题衔接区应体现亲和、复古的风格气质;城市风尚休闲区应体现现代、时尚的风格气质;而生态怡情休闲区应体

21、现自由、活泼的风格气质。6.13.2 设施小品设计1)分类序号 设施类型 主要设施名称 备注1 公用设施 休憩座椅、公共厕所、公共电话亭、垃圾桶、饮水器、报警、照明设施2 信息服务设施(非商业) 标识路引、电子问询台、大型电视屏幕、意见箱3 交通设施 路障、自行车停放设施、人行天桥.4 娱乐健身设施 游乐器械、健身器械、舞台5 商业设施 售货亭、流动售货车、自动售货机、自动存储机6 无障碍设施 坡道、盲文指示器、盲道、专用座椅2)意向图:3)设计图:6.14 照明设计6.14.1 设计理念:以“印象鄂州”为照明主题,在宏观层面重点勾勒滨江带主要构成元素广场、绿岛、空中飘带及岸线的照明,在微观层

22、面强调照明效果与水之间的联系,突出滨江带照明城市与自然融合的特色,并提倡绿色环保的照明手段和绿色节能的照明技术。6.14.2 设计原则“意”原则:意境的塑造和体验“景”原则:景观符号的表达和营造环境“绿”原则:自然生态、绿色节能“明”原则:使用功能和安全的满足6.14.3 照明设计滨江带整体照明强调点、线、面的结合。面的效果整体呈现生态与城市效果的动态变化,通过大小和密度不同的多点式光源手法来实现。照明设计中考虑沿江带有一个城市道路照明的背景层次,所以沿江带广场地面的效果强调地面泛光式和星点式的运用,底部泛光式强调片林的林缘或绿化的基脚部位和地面灯光的变化,整体灯光柔和、均致,呈现浮岛效果。而

23、滨水飘带的线状照明效果结合扶手和台阶主要通过曲线带状式结合线状的底部泛光式的手法实现。整体灯光活力、休闲,富于节奏和层次。在秀水广场的景观照明中除了考虑一般的形式主题的照明手法外,还提出仿自然主题的照明方案,包括月光主题、星河主题、果实主题和绿篱主题,并针对性地运用于秀水广场的不同区位。其中绿篱主题结合吴风主题衔接区的滨水茶座周边的场地分隔带,营造精致简约、时尚浪漫的环境氛围。月光主题以城市风尚休闲区的林荫活动区作为主要运用区域;星河主题主要广场为主要运用区域;而果实主题以生态怡情休闲区的立体花园为主要运用区位;运用色彩艺术照明的手法,表达“彩色套印”的主题,将是国内最前卫的照明艺术效果。七、

24、 专题研究7.1 水广场专题7.1.1 景观特色:(1)开阔无边、融合自然山水。水广场总长 95m,最宽处 50m,面积共计 4750 m ,注水时广场上布上一层薄薄的水膜,宛如一面镜子可以倒影周边的景物,无边无际与湖光山色浑然一体。 (2)灵活可变、展现多样景观。水广场具有灵活可变的特性,大部分时间它是一处聚集.人气的开阔场地,可以在此进行多种休闲活动,随着时间季节变化辅以水景控制,可以感知阴晴雾雨等变化中的景观。7.1.2 功能特色:(1)清凉亲水体验:水广场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安全亲水的活动场地,蓄水时水深只有0-20 公分不等,人们可以在清凉的广场上漫步,薄雾中观景,涌泉边闲聊,十分惬意。

25、(2)动态水景艺术:广场上结合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分区设置了雾森、喷泉、涌泉、水帘、叠水等动态水景,同时结合音乐和灯光效果,可形成新颖多变的艺术效果。(3)兼顾各类活动: 平时水广场既是一处市民活动的旱广场,每年夏季炎热干燥的时节,白天便开始对广场注水,为市民提供清凉活动场地,到了傍晚人群活动的高峰,定时开展具有仪式感的喷泉、雾森的表演,表演结束对部分场地进行放水,露出场地供市民跳舞健身,同时保证戏水区和叠水区仍然有水可玩。7.2 水岸景观专题长江水位随季节气候影响高差变化大,因此合理根据人们滨水活动季节的特征结合该季节水位变化的特征,结合现状水岸条件和沿湖功能区的特征,因势利导形成多样的水岸

26、景观效果和空间界面,整体上与广场功能区的布局和城市界面在视线通透与遮挡上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并形成统一而具有变化,享人以亲水、知水的滨水岸线。水岸设计从西至东呈现从城市到自然过渡的景观特征,并提供石滩亲水式,分层平台式和土石自然式的多样休闲水岸景观。7.3 水上浮岛专题7.3.1 功能特色泳池和舞台功能混合利用采用无边际泳池概念,提供泳池和舞台混合利用的模式。使泳客在安全的基础上真正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结合浮岛两侧阶梯式休憩草坪,则可形成以自然江景为衬托的小型表演舞台,做为民间文化团体自由交流的理想空间。7.3.2 景观特色无边际泳池、水上舞台水上浮岛的无边际泳池概念的实现,使泳客在安全的基础上

27、真正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而作为水上舞台使用时,可以拥有以自然山水作为天然背景的特色。八、指标估算8.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用地规模 数值(平方米) 所占比例规划用地 755519 100%铺装场地 105394 15%绿化用地 434353 57%道路通道 97385 13%.附属建筑占地 39885 5%8.2 工程造价估算序号 名称 单项 工程量 单位 单价(元) 合价(元)一、工程直接建设费用茶室 473 平方米 1000 473000覆土建筑 3298 平方米 2500 8245000观景楼 1 个 1000000 1000000园路 97385 平方米 200 19477000木栈

28、道 20445 平方米 200 4089000一建筑(不含装修和室内陈设)空中廊道 15472 平方米 550 8509600花岗岩石材 82536 平方米 280 23110080塑木 15283 平方米 120 1833960三 硬质铺装弹石 7575 平方米 240 1818000四 绿化 绿化 434353 平方米 200 86870600石岸 20296 平方米 280 5682880五 驳岸草坡入水 4018 米 80 321440六 驳坎 驳坎 2862 米 500 1431000七 特色喷泉 4235 平方米 400 1694000八 水体 自然水体 54168 平方米 80

29、4333440挖方 36701 立方 20 734020九 土方填方 592828 立方 20 11856560十 总计 181479580二、工程其他费用 给排水工程 直接建设费用12% 21777549.6十一 管线工程电力电讯工程 直接建设费用3% 5444387.4电缆、配电箱 直接建设费用6% 10888774.8十二 景观照明灯具 直接建设费用6% 10888774.8环艺小品 直接建设费用3% 5444387.4十三 小品设施小品 直接建设费用3% 5444387.4十四 管理费 直接建设费用10% 18147958十五 不可预见费 直接建设费用10% 18147958十六 合计

30、 277663757.4.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二一、规划理念碧潮涨绿带,滨水闲生活 二、景观结构本方案以长江水位涨落为启发,在竖向上将场地分为 3 个层次,满足不同水位情况下市民的活动需求。第一层与沿江大道齐平,为都市活动延伸带,满足城市居住区和滨江联系的场地需求。第二层为都市活动延伸带与水岸的过渡段,丰富市民的休闲体验。第三层亲水绿地,通过自然的水岸形式,强化滨江带的生态特性和功能。平面上:结合实际地形,通过对自然江岸曲线的提炼,形成简洁有韵律,层次分明的景观形态。三、总平面图四、整体布局结构方案一将本段滨江景观带概括为“一轴二带三区” 的景观结构。一轴:沿江大道景观轴

31、二带:两个标高的城市休闲活动带三区:文化展示区、公共休闲活动区、生态花园休憩区五、景观视域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的空间界面以外部紧邻沿江大道的城市界面及沿江岸的滨江界面为主。对应连接滨江带的城市道路,沿江带设有五段较开敞的广场空间,增强沿江区块道路对景, 。其余为封闭的绿化空间,使沿江大道对外视线呈通透及不透的交替效果,改善滨江段狭长空间带的景观单一的视觉感受。六、休闲活动空间类型滨江带的景观空间因景观结构,呈现风格统一的景观征。结合功能布局及场地条件,场地可分为简洁硬朗的廊下半通敞空间、多样立体的广场开放空间、狭长通透的城市临水空间、地形变化起伏的围合空间。场地和绿化相互交织,各活动空间自然衔接

32、,形成连贯变幻的空间序列。七、交通组织秀水广场的交通组织主要内容包括对外交通组织和内部交通组织。7.1 对外交通组织.外部主要通过沿江大道路进入滨江景观带,本着还湖于民的原则,充分考虑滨江带的导入性和可达性的最大化在沿城市道路出入口设置上考虑了三个主入口、三个次入口、六个辅助入口。主入口的选点综合考虑了功能需求、景观的导向以及场地的条件,而其他三类入口的设置也希望体现秀水广场真正对城市开放的特点。7.2 内部交通组织滨江带的内部道路可分三个等级:主园路、次园路和游憩小路。主园路主要对接外部交通以及场地内各功能分区。次园路为各功能分区内的主要道路,而游憩小路多结合地形设置,分布于场地中以完善场地

33、交通的可通达性。八、分区设计文化展示区:承接西面已建成的一期开放空间。有一个次入口、两个辅助入口、历史文化展示廊及亲水栈道。次入口及辅助入口通过绿化夹合增强引导性。历史文化展示廊衔接一期景观风格,空间狭长,沿江打开。通过地面铺装、雕塑小品等,阐述鄂州的历史文化内涵。亲水栈道该区的重要亲水点,沿水岸呈带状分布。公共休闲活动区:以满足动态活动的场地需求为主,延续城市公共空间,设置亲水平台、商业建筑、戏水长廊,提升滨江带的人气,营造富有空间变化的社区休闲活动的最佳场所。亲水平台通过木质平台、连贯的台阶、水上栈道,提供不同的亲水体验。商业建筑曲线形的建筑体,与场地地形相呼应。建筑间留景观通道,减弱建筑对场地的影响,增强交通的引导性。戏水长廊简洁现代的钢结构廊架,为游客提供不一样的廊下戏水空间。生态花园休憩区:以满足静态活动的场地需求为主,营造自然、主次分明的植物景观。由盆景园和水生植物园,花镜走廊等组成。花镜走廊通过不同季节及色彩搭配的植物,梅花,红枫,菊花等当地植物营造观赏性较强的花园式景观。水生植物园结合滨水栈道及水生植物及高大的水杉,为市民提供自然宁静的休闲漫步场所。总结: 方案二侧重建立整体、统一的景观形象,通过模拟水浪流畅的线条,及分层级设置的地形,增强鄂州滨江带的特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