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某局长任职考察材料县 XXX 局长任职考察材料XX 同志,男,汉族,19XX 年 X 月出生,199X 年 X 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 XX 县住建局党组书记、第 XX 届县委委员。该同志 X 度下派基层、X 次抗震救灾、X 届评为优秀党委书记、经过 XX 个不同岗位历练,均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担任县城管办主任、执法大队长、县治理办主任以来,带领单位干部职工,将自己的身心深深的凝聚到了全县的城乡治理事业当中,率先垂范,积极努力,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事的高度赞誉和群众的深度认可。一、勤学善思,锻造过硬素质他始终把纯洁党性、服务群众、提升能力作为工作基石,不断强化学习、拓
2、宽视野,开动脑筋、拓展局面。在平常工作中,采取立体学习方式,外出交流跟进学、对接发展主动学、深入街头实践学,强化知识积累。并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县治理办和县城管办支部党建制度,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过程中的领导示范作用。同时,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积极组织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自觉践行“ 三严三实”,切实坚定理想信念。二、创新机制,打造常态长效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将转观念、树理念、理思路、建机制、促行风作为主要抓手,围绕“建成繁荣美丽新宣汉”,努力实现“法制城管、效能城管、智慧城管、全民城管、
3、和谐城管”五大目标。一是突出宣传。建立了“城管发布”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工作动态,营造氛围。XX 网、市城管局、市治理办转发宣汉城市管理及队伍建设做法 30 余篇次。二是强化三项建设。即: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印发了XX 县城管系统日常监管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城管系统每一名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为城市管理打下了智力基础。三是创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方式。分别建立“XX 城管办 ”和“XX 治理办” 工作交流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建立县城区环境治理“黑名单”制度,引导商家“诚信”经营,严格遵守“门前
4、双三包” 责任监管机制,强有力地推动了城管工作的常态长效。三、务实开拓,铸造满意业绩在工作中切实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突出重点,带动全面。今年来,他分别带领城管办和治理办同志,积极开展第四届 XX 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印发白色督办卡 3 期,将XX 新桥街、永安大道、XX 商业街成功创建为 XX 市十佳街区。扎实推进省市环境优美示范乡镇、村(社区)创建工作,将XX、XX 等乡镇成功入围省市“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创建。他牵头负责的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治”工程,荣获 XX 市“五治工程”一等奖中的第一名。二是猛攻难点,彰显亮点。为了彻底根治生活垃圾裸露主要街道的治
5、理难题,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由常态治理提档升级,多次带领城管办同志到省内外其他城市交流学习城市管理经验,回后,在县城区修建了 10 个“地埋式”垃圾中转库,并亲自在现场苦口婆心劝返了不明真相的 100 多名上访群众;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运处大宗餐厨垃圾;设置花箱护栏;对车辆乱停、马路市场、早夜市摊点占道、乱倒垃圾等进行了重点整治,取得了扎实效果,并在县城区新增公厕 6 座。同时,XX 县、XX 区等 12 个县市区来宣学习城市管理经验做法,XX 手机报XX 晚报等宣传媒体纷纷转载这一惠民经验做法。三是重视热点,促进和谐。采取主动、客观公正的工作方式,帮助小商贩找摊设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你赶我跑
6、,你走我来”是城市流动商贩对付城管人员惯用的手法,城管执法队员与城管小商小贩的关系渐行渐远。社会和市民的反映愈加强烈,城管队员的执法环境和执法难度越来越大。为此,他积极在全系统倡导开展人本化执法,实施服务型管理活动,积极推行首次违章不暂扣、不罚款,实施违章登记档案管理制和弱势群体帮其开辟专营便民服务场点,规范经营等措施,彻底杜绝了因程序不合法、用语不文明、行为不规范造成的各类矛盾和纠纷。四是脱贫攻坚,帮扶到位。县城管办、治理办分别联系的 XX 镇 XX 村和 X 镇 XX 村,除工作时间开展帮扶以外,他多次利用周末、“五一”等时间蹲点督导,了解分析帮扶村、结对帮扶户亟待解决的问题,集思广益为帮扶村谋发展。个人资助贫困户优秀学生(XXX )每学期 3000 元直至大学毕业,现场资助 XX 村贫困户 85 岁老人 XXX500 元,为其修缮房屋常年漏水现象。四、刚强正气,塑造清廉形象XXX 同志坚持把陶冶道德情操、锤炼党性修养作为立身和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把脚踏实地、勤勉敬业、清正廉洁作为对工作的起码要求。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完善自己,深深的感动着每一位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触动着城市发展的每一根神经,切实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和“班长”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