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弓形虫_1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16623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弓形虫_1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弓形虫_1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弓形虫_1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弓形虫_1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弓形虫_1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 体 寄 生 虫 学 (Human Parasitology),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寄生虫学教研室,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引言(introduction),1908年法国学者Nicolle在突尼斯的一种啮齿动物刚地梳趾鼠的肝脾单核细胞内发现,其滋养体呈弓形,故名弓形虫。,弓形虫寄生在人及其他多种哺乳动物除红细胞外的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内,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孕妇在孕期感染可致流产、早产、死胎 、畸胎;后天感染常损害脑、眼等多种脏器,引起脑炎、癫痫、精神异常等。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往往引起严重的后果,如AIDS患者中有 510的人合

2、并弓形虫感染。是重要的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n)。,虫 种(Species),弓形虫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即刚地弓形虫(T.gondii)。但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宿主、毒力大小等差异将其分为许多不同的虫株,如世界上公认的强毒株RH株,弱毒株Beverley株。有些弓形虫虫株在实验室经小鼠腹腔传代次数太多而丧失了在猫体内形成卵囊的能力,称为不完全株。,一、形 态 (Morphosis),1、滋养体:呈香蕉形或半月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平均大小 1.5um5.0um 。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虫体较小,核稍偏后)。 2、包囊: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物,有坚韧囊壁,内有数

3、个至数千个缓殖子。 3、假包囊:在组织细胞内,内含数个至十几个速殖子。 4、卵囊:圆形或椭圆形,透明囊壁,内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新月形子孢子。卵囊是有性生殖的产物,而包囊是无性生殖的产物。,速殖子(tachyzoite),假包囊(pseudocyst),包囊(cyst),卵囊(oocyst),二、生活史 (Life Cycle),刚地弓形虫生活史图,在中间宿主体内,吞食,血流,中间宿主:除人外,尚有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与人关系密切的有牛、羊、猪、猫、鼠等),鸟类、鱼类、爬行类。,卵囊 包囊 假包囊,子孢子 缓殖子 速殖子,速殖子,假包囊(急性期),包 囊(慢性期),1、感染 :,(1

4、)阶段: 卵囊、包囊、假包囊、滋养体。,(2)方式:A. 猫粪中卵囊污染食物、水源、手;B. 食入动物肉类(猪、羊、牛)中包囊、假包囊;C. 孕妇体内的假包囊中的速殖子随血流经胎盘传给胎儿; D. 滋养体经伤口感染。,(3)途径:A. 经口(主要) B. 胎盘 C. 损伤的皮肤粘膜 D. 输血或器官移植,2、寄生:, 急性期:阶段:速殖子(假包囊)。部位:有核细胞内(脑、眼、淋巴结、肝、心)繁殖:内二芽殖、二分裂、裂体增殖 。(内二芽殖:无性增殖方式的一种,首先胞核前沿长出 2 个花蕾样突起物,逐渐伸展 形成 2 个子核,胞质一分为二,虫体分裂成 2 个滋养体)。,2、寄生:, 慢性期:阶段:

5、包囊部位:有核细胞内(脑、眼、骨骼肌)寿命:数月、数年、甚至终身。注:急性期与慢性期可因宿主的免疫状况而相互转换,在终宿主体内,卵 囊,子孢子,滋养体,假包囊,包 囊,裂殖体,裂殖子,配子体,配子体,配子,配子,合子,卵囊,裂体增殖,配子生殖,终宿主:猫及猫科动物(虎、狮),猫(既是弓形虫的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1、 发育部位:猫小肠上皮细胞(亦称肠内期)滋养体亦可进入肠外其它组织细胞(肠外期,此时猫为中间宿主)。,3、 卵囊排出量:1000万个日,持续1020天。,2、 发育时间:包囊从进入猫体到排出卵囊:310天假包囊、卵囊从进入猫体到排出卵囊:20天以上。,生活史小结,1、感染阶段多:

6、卵囊、包囊、假包囊、滋养体。,5、猫既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2、寄生的组织部位多:所有有核细胞,特别是脑、淋巴结、肌肉、心、肝、肺等。,3、中间宿主多:除人外,140多种哺乳动物,鸟类,鱼类。,4、繁殖方式多:内二芽殖、二分裂、裂体增殖、孢子生殖(无性); 配子生殖(有性)。,三、致 病 (Pathogenic),(一) 致病阶段:速殖子(急性期),包囊(慢性期),(二) 致病机制: 1、虫体毒力:(1) 强毒株(RH株)(急性感染)(2) 弱毒株(Beverly株)(多为隐性感染)(3) 弓形虫毒素有:a. 弓形虫毒素(toxotoxin)b. 弓形虫素(toxoplasmin)致畸作用

7、 c. 弓形虫因子(toxofactor, TF),(一) 致病阶段:速殖子(急性期),包囊(慢性期),(二) 致病机制:,2、宿主免疫状况: (1) 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速殖子在细胞内大量繁殖,破坏细胞,引起组织的炎症、水肿、单核细胞浸润。 (2) 包囊因缓殖子增殖而体积增大,挤压器官,可致功能障碍。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包囊活化、复苏、缓殖子转化为速殖子,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炎症。,(三) 临床分型:,1、先天性弓形虫病,一般只发生母体在怀孕期感染者。据统计,母体在孕 期感染者,约50的胎儿得先天感染。,只发生于初产妇。受染胎儿或婴儿多为隐性感染,有的出生后数月或数年才发病。,(1)妊娠早期

8、(前3个月):感染的胎儿病情较重,往往不能完成妊娠(流产、早产、畸胎、死胎)。,(2)妊娠中晚期:胎儿感染率相对较高(与早期比),但病损多数较早期轻,常见的有小脑积水,小脑畸形、脑钙化,精神障碍,眼球畸形,脉络膜视网膜炎及肝脾肿大合并黄疸等。存活的胎儿常因脑部损害,智力发育不全或癫痫。,2、后天性弓形虫病:大多数无临床表现而成为隐性感染者。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颌下、颈后淋巴结)其次累积脑、眼,表现为脑膜脑炎、癫痫、精神异常及脉络膜视网膜炎。,3、隐性感染急性发作: 免疫功能降低:AIDS患者,恶性肿瘤(白血病)、孕妇(美疾控中心报告14510例AIDS并发弓形虫脑炎者有508例

9、,大多在28月死亡)。 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三) 临床分型:,先天性弓形虫病(婴儿肠管外露),先天性弓形虫病(无脑婴儿),先天性弓形虫病(婴儿肠管外露),先天性弓形虫病(胎盘与头连在一起),视网膜脉络膜炎 眼底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灶,约1-3个视乳头面积大小,边界清楚,病灶内组织消失。,四、实验诊断 (Diagnosis of laboratory),1、 病原学检查:(检出率低),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扩增。, 动物接种或细胞培养(材料同 “ ” ),阴性肓传23次。, 组织活检:骨髓、淋巴结穿剌。, 涂片染色:急性患者的体液:腹、胸、羊水、脑脊液、血液离心浓缩后涂片。, 间接血

10、凝( IHA):特异性、敏感性均高,广泛应用。, 染色试验(dye test, DT):是检查弓形虫的独特方法,活滋养体与样本中异性抗体结合,不为美蓝着色,视为阳性;被美蓝着色者则为阴性。, ELISA:特异性、敏感性高,方便快捷,应用十分广泛。,2、 免疫学检查:,五、流行与防治 (Epidemic & prevention),其流行与生活习惯(如养猫)、生活条件、职业( 动物饲养员等)等因素密切相关,与地理、气候等自然 条件关系不大。,我国血清调查人群感染率为5,家畜1050, 我省11(均为人群抗体阳性率)。,1、 分布:本病呈世界性分布,血清学调查人群抗体阳性率为 25%50%,全球约

11、有10亿人受感染,多属隐性感染。且 为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家畜感染率亦高。,2、流行因素:,(6) 卵囊抵抗力强(室温3个月,常温湿条件下11.5年),(5) 卵囊排放量大(1000万个天),(4) 包囊可长期存活在中宿主体内,(3) 相互传播(终终,终中,中中),(2) 中间宿主的广泛存在(140多种哺乳动物),(1) 多个生活史期都具有感染性,3、防治: 药物治疗: 磺胺嘧啶乙胺嘧啶(首选) 孕妇初次感染螺旋霉素(毒性小) 若胎儿已感染:磺胺嘧啶乙胺嘧啶与螺旋霉素交替作用 疫苗研制,六、思考题 (Exercise),弓行虫部分思考题:1、 为什么弓形虫感染多为隐性感染?转为急性弓形虫病的条

12、件有哪些? 该虫呈机会致病原虫,免疫功能正常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可不致病,为隐性感染 a. 先天免疫功能缺陷者b. 后天免疫功能缺陷AIDS,恶性肿瘤c. 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功能抑制剂使免疫功能低下,3、 刚地弓形虫的感染宿主为:A. 人 B. 哺乳动物 C. 鸟类 D. 以上都是,2、 刚地弓形虫感染普遍的原因是什么?(6点),4、 刚地弓形虫的实验诊断:A.主要以检查血液包囊为主 B.主要以动物接种试验为主C.主要以体外培养试验为主 D.病原学检查成功率低, 多采用免疫学诊断E.以上都不是,5、刚地弓形虫寄生在人体的阶段:A.仅有滋养体 B. 裂殖体 C. 仅有包囊 D.仅有假包囊 E. 滋养体、包囊、假包囊,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PPT模板素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