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基础梳理,综合拓展,基础梳理,基础梳理,综合拓展,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考点聚焦 考点一 科技成就,1“两弹一星”: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成功;1964年10月,第一颗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的“神舟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2005年“神舟六号”裁人飞船发射成功)。,原子弹,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2籼型杂交水稻:197
2、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誉为“_”。袁隆平 3科学技术的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而且引起了全球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的培育等科技成就及其应用,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杂交水稻之父,基础梳理,综合拓展,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考点二 社会生活,1. 衣食住行的变迁,基础梳理,综合拓展,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基础梳理,综合拓展,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2.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铁饭碗,就业制度,基础梳理,综合拓展,
3、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保障制度,基础梳理,综合拓展,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袁隆平 D雷锋,针对演练,C,解析,C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基础梳理,综合拓展,1.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重大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海军装备了核潜艇
4、C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A,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基础梳理,综合拓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成就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故选择A项。,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基础梳理,综合拓展,2下图中飞船的成功发射( )A实现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 B标志着我国开始掌握了飞船发射技术 C标志着我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 D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送人上太空的国家,A,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基础梳理,
5、综合拓展,解析,由图示可知是“神舟五号”飞船。这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故选择A项。,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基础梳理,综合拓展,综合拓展,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成就:“两弹一星”研制成功;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科学家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原因: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钻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重难解读,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基础梳理,综合拓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1)根据上述言论,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领域的成就硕果累累,试举两例说明。,应用示例,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基础梳理,综合拓展,解析,第(1)问注重识记层次的考查。第(2)问注意角度的选取,主要从“科技角度”进行举例说明。,第15课时中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生活,答案 (1)要点:准确体现言论、人物及事例的有机联系;个人认识表达清楚、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基础梳理,综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