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09265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6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抗结核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环内酯类 (macrolides),共同结构:具1416碳大内酯环结构。,2,分类,14元大环内酯类:-红霉素(erythromycin),罗红霉素 15元大环内酯类:-阿齐霉素(azithromycin) 16元大环内酯类:-麦迪霉素(medecamycin),3,药代动力学特点,1.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吸收少, 新大环内酯类不易被胃酸破坏 2. 分布较广,但不易通过BBB,肺、痰、胆汁、前列腺、皮下等组织内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 3. 红霉素、阿奇霉素主要自胆汁排泄,克拉霉素主要经肾排泄,4,一、抗菌作用,抗菌谱: 多数G+菌(产酶葡萄球菌)、厌氧菌、部分G-菌(嗜肺军团菌、弯曲菌)、

2、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枝杆菌 新型大环内酯类增加、提高了对G-菌的活性抗菌活性:抑菌、高浓度杀菌,5,Mechanism of action,Macrolides inhibit bacterial protein synthesis by - binding to the 50s subunit of the bacterial ribosome - interefering with the transpeptidation and translocation. bacterial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are inhibited,6,7,耐药机制,1.

3、产生灭活酶(酯酶、葡萄糖酶、磷酸化酶、乙酰转移酶、核苷转移酶) 2.靶位结构改变:靶位结构甲基化 3.摄入减少、外排增多,8,大环内酯类共性,临床应用:作为青霉素过敏者的替用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多 ,有一定的肝毒性和变态反应,9,红霉素 (erythromycin),体内过程:不耐酸,分布广、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强,在肝脏中代谢主要经胆汁排泄,血药浓度低,组织浓度较高(痰,皮下,胆汁中血液)。,10,红霉素 (erythromycin),抗菌谱:G+菌,G-球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而较弱;G-杆菌:对大部分需氧G菌无效;百日咳、流感、布氏、军团菌、空肠

4、弯曲杆菌作用强。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有效。 对病毒、酵母菌及真菌无效。,11,红霉素 (erythromycin),抗菌机制:作用于50S亚基,可能与P位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及mRNA移位,影响蛋白质合成。 耐药性产生机制: 细菌对红霉素的通透性下降 细菌改变了红霉素的靶位 细菌产生了红霉素水解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间存在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12,红霉素 (erythromycin),临床应用:1、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致婴儿肺炎,结肠炎;弯曲杆菌致败血症,肠炎及军团病的首选药。2、耐青霉素G的金葡及对青霉素G过敏者作为青霉素G替代药。,13,红霉素 (e

5、rythromycin),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少见。 胃肠道反应 过敏反应 酯化物引起肝毒性,14,红霉素,常用剂型乳糖酸红霉素依托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耐酸,在硬酯酸红霉素 体内释出琥乙红霉素 红霉素,15,新大环内酯类特点,抗菌作用; 对胃酸较稳定,生物利用度,组织 内药物浓度,t1/2延长; 胃肠反应少。,16,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特点:1.抗菌活性红霉素( 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2.耐酸,口服易吸收,但首过消除明显3.分布广泛,组织中浓度血中浓度4.不良反应发生率红霉素,17,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特点:1.抗菌活性(对G-菌)红霉素(

6、肺炎支原体)2.耐酸,口服易吸收,分布广,组织浓度高3. t1/2长(3548hr)4.大部分以原形由粪便排泄,18,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lincomycin) 克林霉素(clindamycin) 两药抗菌谱和抗菌机制相同,克林霉素优于林可霉素 ,临床常用。,19,林可霉素类,体内过程: 1.克林霉素口服吸收较好,生物利用度高,受食物影响小 2.骨组织浓度高,可透过胎盘屏障,但不能通过正常BBB 3.可以原形经胆汁排泄,但尿药浓度低,20,林可霉素类,抗菌机制:与红霉素相似,作用于核蛋白体50S亚基,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与红霉素竞争结合部位。,21,林可霉素类,抗菌谱:对G+菌(包括耐青霉素金

7、 葡菌),多数厌氧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有效。,22,林可霉素类,临床应用:用于敏感菌引起的骨髓炎,关节感染。混合感染。克林霉素是金葡菌骨髓炎的首选药。 不良反应 : 胃肠反应,假膜性肠炎。,23,万古霉素 (vacomycin),24,万古霉素 (vacomycin),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肌注剧痛,只宜静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由肾排泄。 抗菌机制:抑制胞壁粘肽合成,对G+菌有强大杀菌作用,对G-菌无效。不易产生耐药性。 临床应用: 用于G +耐药菌(耐青霉素金葡菌)的严重感染;口服治疗假膜性肠炎。 不良反应 : 毒性大耳、肾毒性,过敏性反应。,25,替考拉宁 口服吸收少,血浆蛋白结合率

8、高,以原形经肾脏排出 抗菌谱、抗菌机制、临床应用与万古霉素相似。 肾毒性较万古霉素小。 利奈唑烷 口服吸收迅速,分布广,以原形和代谢物从肾排出。 与50S亚基上的23S亚基结合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对阳性菌作用强,用于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耐万古霉素的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26,多粘菌素类(polymyxins),多粘菌素A、B、C、D、E、M 是一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抗菌机制:破坏细胞外膜的脂质双层结构,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抗菌谱:只对G-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应用: G-杆菌感染,包括绿脓杆菌感染,口服用于肠道术前准备和消化道感染 不良反应:肾毒性、神经毒

9、性、过敏反应,27,杆菌肽类,抗菌谱: G+菌、 G-球菌、螺旋体、放线菌 抗菌机制:阻碍细胞壁合成,也可损伤胞浆膜 应用:肾损害严重,仅用于局部抗感染,28,四环素类 (tetracyclines),29,四环素类,天然四环素: 四环素(tetracycline) 土霉素(terramycin) 半合成四环素: 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米诺环素( minocycline,二甲胺四环素),30,四环素类特点,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受乳制品及金属阳离子的影响。 浓集于骨骼、牙齿、肝脏及生长迅速的组织,脑脊液中浓度低。胆汁排泄,有肝肠循环。,31,四环素类

10、特点,抗菌机制: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与30S亚基结合,阻止始动复合物的形成,抑制aa-tRNA在该位连结,使肽链延伸受阻。,32,四环素类特点,抗菌谱:广谱,快速抑菌药。对G+和G-球菌、杆菌,厌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原虫等均有效。对绿脓杆菌、病毒、真菌无效。,33,四环素类特点,耐药性:渐进性,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天然四环素类之间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但对天然四环素耐药的细菌对半合成四环素可能仍敏感。 耐药性产生机制 药物内流减少或主动外排增多 存在核糖体保护蛋白 四环素被灭活,34,四环素类特点,临床应用 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鹦鹉热等特效; G+和G-菌引起感

11、染,耐药菌多,仅对兔热病、 布鲁菌病、霍乱等首选,余为次选药; 肠内阿米巴病; 放线菌病,气性坏疽,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35,四环素类特点,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 对骨、牙生长影响 其他(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36,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菌群间的生态平衡,使肠道内敏感菌株受到抑制而耐药菌株乘机繁殖,而造成的再感染 常见感染 真菌病:表现为口腔鹅口疮,假膜性结肠炎,用抗真菌药治疗 产毒厌氧芽胞梭菌属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表现为严重腹泻、发热、肠壁坏列、体液渗出,失水或休克,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治疗,37,多西环素(doxycycl

12、ine) (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但抗菌作用强210倍,对耐药金葡有效,耐药菌株较少,脂溶性高,分布广,脑脊液中浓度也较高。,38,多西环素(doxycycline),口服吸收快而完全,食物对其吸收影响较小,因刺激性较强,宜饭后服。 t1/2长, 达1618小时。 肾功能损害者可选用。,39,米诺环素 (minocycline,二甲胺四环素),抗菌作用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最强的;对耐药菌有效;脂溶性高,吸收完全,且不受食物影响。t1/2长(14小时),分布广,胆汁和尿中浓度比血中高1020倍,排泄慢。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与剂量有关。,40,氯霉素 (Chloromycet

13、in),41,氯霉素,体内过程:脂溶性高,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易透过血脑屏障。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效,大部分从肾排出。,42,氯霉素,抗菌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使肽链延伸受阻,抑制蛋白质合成。氯霉素是抑菌剂。,43,氯霉素,抗菌谱:广谱抑菌剂。 对G+杆菌、球菌均有效; 对G-菌作用强: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它抗生素强; 对立克次氏体,沙眼衣原体,螺旋体有效; 对G- 厌O2菌有效。,44,氯霉素,临床应用: 伤寒、副伤寒:首选药; 立克次体感染; 滴眼:治疗沙眼、结膜炎等; G-菌的严重感染,尤其 CNS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等。,45,

14、氯霉素,不良反应: 造血系统的毒性 可逆的造血功能紊乱 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灰婴综合征(grey baby syndrome) 其他: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胃肠道反应。,呈现与剂量相关的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变减少和出现显著贫血,伴有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与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无相关性,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全血细胞不可逆性减少。,是新生儿、早产儿应用大量氯霉素产生的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患儿服药后数日出现腹胀、呕吐、呼吸不规则、进行性苍白、紫绀,以致呼吸、循环衰竭,并可能在出现症状数小时内死亡。死亡率约40%,但恢复者常无后遗症。,46,抗结核病药,第一线抗结核药:药物:异烟肼、利福平

15、、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特点:疗效好,毒性低,能有效治疗大部分结核病人。,47,抗结核病药,第二线抗结核药:药物:对氨水杨酸、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利福定等。特点:或疗效较差、或毒性较大,用于对一线抗结核药产生抗药性或不能耐受的患者。,48,异烟肼(INH,isoniazid, 雷米封rimifon),抗菌特点:对结核杆菌高度选择性,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对其它菌无效。 抗菌机制:抑制胞壁分枝菌酸合成。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结核药联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49,异烟肼体内过程特点,口服,注射均易吸收; 分布广,脑膜炎时,脑脊液浓度可与血浆浓度相近; 穿透力强,也易透入细胞内起作用 肝

16、脏乙酰化代谢失效:快代谢型/慢代谢型。,50,异烟肼临床应用,各种类型结核,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51,异烟肼的不良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外周神经炎及CNS兴奋,精神失常或惊厥等,与Vit B6缺乏有关。 过敏反应 肝损害:老人及快代谢型者,嗜酒者多见。 其他:变态反应、胃肠反应。,52,利福平(rifampin, RFP),高效,低毒,口服方便三优点。 抗菌作用:广谱,杀菌药,抗菌作用强 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抗菌作用强 对G+球菌(耐药性金葡菌)抗菌强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G-杆菌:大肠、变形、流感、绿脓杆菌 沙眼衣原体 某些病毒,厌氧菌,53,利福平作

17、用机制、体内过程,机制:特异性抑制细胞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分布广,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 在肝代谢,可诱导肝药酶,从胆汁排泻肠肝循环。,54,利福平应用、不良反应,应用: 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于各型结核。麻风病的治疗。耐药金葡菌的感染及其它敏感菌所致的感染。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损害;其它。 同类药:利福定、利福喷汀、,55,乙胺丁醇(ethambutol),特点:毒性小,抗药性产生慢 抗菌作用:繁殖期的结核杆菌作用较强,可杀菌。对链霉素、 INH耐药的结核杆菌仍有效。细胞内/外均有抗菌作用。

18、 应用:主要与利福平或INH等合用,单用也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最严重的毒性反应球后视神经炎,56,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PZA),体内过程:易吸收;分布广;穿透力强(细胞内,脑脊液) 抗菌机制:进入吞噬cell内,转化成吡嗪酸杀菌,对静止期缓慢生长的结核菌有抑菌作用。酸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强。,57,吡嗪酰胺,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非典型的分支杆菌和结核病的反复治疗。宜与其它第一线药合用。 不良反应:.对肝脏毒性高(3g,15%患者出现).诱发急性痛风。,58,对氨水杨酸( PAS) 特点:,仅有弱抑菌作用,单用价值不大; 不易产生耐药性; 抗菌机制与磺胺类相似; 与链霉素、INH等合用,增强疗效,延缓抗药性产生。 吸收快,分布广,但不易入脑脊液及细胞内; 毒性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59,链霉素,特点: 在体外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在体内仅有抑菌作用,是第一个有效的抗结核病药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和细胞膜 结核杆菌对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与基它抗结核药使用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60,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早期用药 联合用药 坚持全疗程规律性用药 适宜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PPT模板素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