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教考试培训,教育理论,1.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和。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3.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多变性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4.历史上出现过两种对立的教学思想和 教师中心论 儿童中心论 5.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错误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的产生。学校 7.庠、序、学、校是中国最早的名称。学校,8.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 四书 9.中国古代
2、学校的“六艺”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10.在儿童的发展中其前提作用的是 遗传 11.独立教育学的标志是写的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1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其中说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13.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 宫廷学校 14.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 政治经济制度 15.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16.看见路上的垃圾车便绕道走开是条件作用 逃避,17.人的智力呈分布 正态 18.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是 发散性思维 1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 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自我实现 20.望梅止渴属于,谈虎色变属于
3、 第一 第二,2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是 A理想国B教育漫话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 22.历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3.下属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4.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25.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家庭 26.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是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引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动机 27.下面成语中哪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28.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A长时记忆B内隐记忆C操作记忆D形式记忆,迁
4、移的分类,学习迁移的分类可归纳为6种: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阻碍 零迁移:两种学习间不存在直接的互相影响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与特殊迁移 一般迁移:一种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或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一种学习中的具体特殊性经验直接运用到另一种学习中,近迁移、远迁移与自迁移自迁移: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中的任务操作 近迁移: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景相似的情境中 远迁移:把所学的经验迁移
5、到与原初学习情景极不相似的情境中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水平迁移: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互相影响 垂直迁移: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互相影响 低通路迁移与高通路迁移低通路迁移:反复练习的技能自动化地迁移 高通路迁移:有意识地将习得的抽象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记忆内容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的变化,记忆的类型有: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情绪记忆型和动作记忆型。 、形象记忆型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主要的记忆类型。 、抽象记忆型也称词语逻辑记忆型。它是以文字、概念、逻辑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抽象化的记忆类型,如,“哲学”、“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等词语文字,整段整篇的理论性文章,一些学科的定义、公式等。 、
6、情绪记忆型,情绪、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种体验是深刻的、自发的、情不自禁的。所以记忆的内容可以深刻的牢固的保持在大脑中。 、动作记忆型动作记忆是以各种动作、姿势、习惯和技能为主的记忆。动作记忆是培养各种技能的基础。,感知器官的分类,视觉记忆型是指视觉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记忆类型。视觉记忆中,主要是根据形状印象和颜色印象记忆的。 、听觉记忆型是指听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 、嗅觉记忆型是指嗅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嗅觉记忆是常人都具备的一种记忆。 、味觉记忆型是指味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味记忆也是常人都具备的一种
7、记忆。 、肤觉记忆型是指肤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 、混合记忆型是指两种以上(包括两种)感知器官在记忆过程中同时起主导作用的记忆类型。,保持时间的分类,科学家们根据信息论的观点,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保持的时间长短不同,将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保持阶段。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进一步将这两个阶段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四种。,意识类型的分类,按心理活动是否带有意志性和目的性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其中的“意”,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指“意识”,意识问题很复杂,我们在这里将他解释为“意志性”和“目的性”,仅为了掌握。)结合记忆过程,还可以进一步分为:
8、无意识记、无意回忆、有意识记和有意回忆四种。,29. 2003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放校园何来“红领、蓝领”?的专题片: “流动人员的孩子在城市上学,是一个难题,缴纳一笔借读费自不待言。”在四川成都市温江区某中学,多交借读费的学生穿的是红校服,而按规定数额交借读费的学生穿蓝校服;交费多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所有教室有VCD、电视、新课桌;而其他借读生只能在校外买饭吃,在均为旧桌椅的教室上课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教育原理,对这种现象加以评析。,教育平等: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 义务教育 农村存在的情况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人人有责,波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波波又没做作业
9、,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防止波波自己偷偷跑了,临走时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很多,后来张老师就把波波的事忘了。天越来越晚,波波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来越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了,窗户上有铁栏杆。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了起来,天很晚了,波波的爸爸才找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请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不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
10、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 张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只是因为情节比较轻微,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的话,非法拘禁他人要负刑事责任的。在义务教育不断的普及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教育的美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同样相信在法制教育社会,老师与学生融洽成长。,31._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惟一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2.我国的学制体系由、组成。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33.学制是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
11、类学校的 学校教育制度 总体系 3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有两种片面的理论是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35.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年。 1957 36.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的 分配 37.西方古代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苏格拉底 38.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放映在他的著作中 政治学,39.中国近代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和1903(或1904)年的 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 40.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奏定学堂章程又称 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 41.壬寅和癸卯学制是参照的学制。 日本 42.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壬戌学制,43.1903
12、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基纳C华生D布鲁纳 44.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科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 45.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相近的的字读错,这说明小学生 A记忆力不深刻B注意力不健全 C感知能力不成熟D思维能力有欠缺,46.建国为民,教学为先说明的的关系。 A教育与政治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文化D教育与科技 47.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48.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49.下列迁移错误的是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 C知识技能迁移D气
13、质迁移,50.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是 A巴普洛夫B艾宾浩斯C斯基纳D冯特 51.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 52.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 53.下列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感知觉B记忆C情感D注意,54.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 55.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5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 B1986 C1987 D1995 57.吃过糖后再吃橘子,觉得橘子特别酸,这说明了现象。 A感觉适应
14、B感觉对比C感觉后效D联觉,58.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出来赚钱。遂于2008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老师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我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反主体是谁? 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3.李某与个体户,4.义务教育法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
15、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59.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
16、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 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60.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
17、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61.王力是一个15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请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61.教师的的劳动特点是由其和决定任务 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62.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专业人员 63.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只体现了教育的。 永恒性 6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教育,65.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分为和; 欧洲封
18、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和 官学 私学 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 66.课堂的三大要素包括、 学生 学习过程 学习情境 67.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是、。 基础因素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68.小学学习的技能主要是、。 智力技能 动作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 69.希腊6世纪形成了的教育和教育 雅典 斯巴达,70.前苏联教育家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加里宁 71.态度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 顺从 认同 内化 72.现代教育学认为和是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 教师 学生 73.失明者的听力比较好就是因为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7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B教书育人C发展智力D提高技能 75.教学策略的基
19、本特征有。 A综合性B可操作性C概括性D灵活性 76.首次提出实验心理学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B梅伊曼C拉伊D杜威 77.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是在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 78.儿童不遵守行为规范称之为 A心理异常B不适应表现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79.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是在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80.生成性学习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B不同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表象 81.课堂三大因素组合的稳定模式是 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 82.是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
20、目标 83.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A后勤职工B行政干部C学生D教师,84.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政策是 A以国家课程统一使用管理 B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 C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实行校本课程教学为主 85.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以检查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 B综合学科考试成绩 C学科考试或考查成绩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86.阅读时学生的行为。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D单一化 87.苏霍姆林斯基主要教育思想是 A建构主义B全面和谐C多元智力D存在主义 88.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本次课改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精神和探究能
21、力 D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89.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学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 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
22、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捡到的。数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受到一封信,里面夹着 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 1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寒,母亲抱病,无钱买来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儆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表现了崇高的师德,令人敬佩。(2分) 2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在整个事件的
23、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育效果是可靠的。(5分),3老师也没有采取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的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的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2分),老师的做法并不妥当。因为: 1老师出于保护学生的心理,动机无可厚非,但老师为此而不惜自己做假,当众隐瞒了自己完全知道的事实,这样做并不好,至少有了不讲诚信、欺骗学生之嫌。(2分) 2学生无论有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做不道德
24、的事情,而老师过于强调客观原因而忽略学生行为失当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更大的危险,基本上只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表面的善良可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自掏腰包的做法并不可取。(5分),90.一位教师在公开课时教具没有粘稳,学生上讲台,擦着学生的肩膀,学生和老师都吓了一跳,当马上这位老师镇定自若,仿佛无事一般,后将教具用力粘稳后继续上课,也没有管同学是否受伤。这堂课精彩完成,好评如潮。请您用新课程的理念进行论述。,(1)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2)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受的惊吓,未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抚慰,会留下阴影,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3)教师备课时未能充分想到课堂之突发情况,说明备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