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肥胖症内科学讲课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06353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胖症内科学讲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肥胖症内科学讲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肥胖症内科学讲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肥胖症内科学讲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肥胖症内科学讲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篇 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第二十四章,肥胖症,肥胖症(obesity)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超重和肥胖症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已达到流行程度。据估计,在西方国家成年人中,约有半数人超重和肥胖。我国肥胖症患病率也迅速上升,据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32.1,肥胖率为9.9。,肥胖症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分之一,与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和某些肿瘤密切相关。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可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使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缩短,成为重要

2、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肥胖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称为继发性肥胖症,约占肥胖症的1。,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能量平衡和体重调节能量平衡调节是由外周和中枢信号相互作用的复杂生理过程,包括脂肪、骨骼肌、肝脏、胃肠道、胰腺、中枢神经系统等共同参与,成人体重维持是能量摄入和消耗平衡的结果。,体重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双重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控制饥饿感和食欲、影响能量消耗速率、调节与能量贮存有关激素的分泌,在能量内环境稳定及体重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加食欲下丘脑弓状核 抑制食欲,传入神经信号 激素信号 下丘脑食欲中枢 代谢产物,上述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经过整合后通过神经-体液途径传出信号到靶器官,

3、通过调控胃酸分泌量、胃肠排空速率、产热等,以保持个体近期或长期能量平衡。,体内参与调节摄食行为的活性物质包括:减少摄食的因子:肾上腺素能受体、多巴胺、血清素、胰升糖素样多肽-1(GLP-l)和瘦素等。增加摄食的因子:-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神经肽Y、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elin)、增食因子(orexin)、甘丙肽(galanin)等。代谢产物如血糖水平等。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CB)系统由内源性大麻素及其受体组成,可调节摄食行为,激活后引起摄食增加。,机体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生热作用、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以及适应性生热作用等。人体脂肪组织分为两种,白色脂肪组织的

4、主要功能是贮存脂肪,而棕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消耗。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棕色脂肪组织,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脂肪分解及促使产生热量。,(二)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肥胖症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病因未明,被认为是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脂肪的积聚总是由于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即无论多食或消耗减少,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肥胖,但这一能量平衡紊乱的原因尚未阐明,肥胖者这些因素与正常人的微小差别在统计学上未能显示,但长期持续下去则可能使脂肪逐渐积聚而形成肥胖症,肥胖症有家族聚集倾向,但遗传基础未明,也不能排除共同饮食、活动习惯的影响。,某些人类肥胖症以遗传因素在发病上占主要地

5、位,近来又发现了数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肥胖症。但上述类型肥胖症极为罕见,绝大多数人类肥胖症是复杂的多基因系统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中主要是饮食和体力活动。坐位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少、体力活动不足使能量消耗减少;饮食习惯不良,如进食多、喜甜食或油腻食物使摄入能量增多。饮食构成也有一定影响,在超生理所需热量的等热卡食物中,脂肪比糖类更易引起脂肪积聚。文化因素则通过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而影响肥胖症的发生。此外,胎儿期母体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或出生时低体重婴儿,在成年期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时,也容易发生肥胖症。,遗传和环境因素如何引起脂肪积聚尚未明确,较为普遍接受的是“节俭基因假说”(Nee

6、l,1962)。 节俭基因指参与“节俭”的各个基因的基因型组合,它使人类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能有效利用食物能源而生存下来,但在食物供应极为丰富的社会环境下却引起(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病理生理】,(一)脂肪细胞和脂肪组织 脂肪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可以贮存和释放能量,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能分泌数十种脂肪细胞因子、激素或其他调节物,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血管紧张素原、瘦素、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和游离脂肪酸(FFA)等,影响局部或远处组织器官,在机体代谢及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脂肪

7、组织块的增大可由于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增生型)、体积增大(肥大型)或同时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增生肥大型)。,(二)脂肪的分布 脂肪分布有性别差异。男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和上腹部皮下,称为“腹型”或“中心性”肥胖。女性型脂肪主要分布于下腹部、臀部和股部皮下,称为“外周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较大,而外周性肥胖者减肥更为困难。,(三)“调定点”上调 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体重增加后,即使恢复正常饮食,也不能恢复到原先体重。持续维持高体重可引起适应,体重调定点不可逆升高,即调定点上调。可逆性(轻度和短期)体重增加是现有细胞大小增加的结果,当引起脂肪增加的情况去除后,脂肪细胞减少

8、其平均大小而体重恢复原有水平。不可逆性(重度和持续)体重增加可能伴有脂肪细胞数目增加,因而变化将是恒定的。,【临床表现】,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女性较多见。多有进食过多和(或)运动不足病史。常有肥胖家族史。轻度肥胖症多无症状。中重度肥胖症可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以及焦虑、忧郁等。,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常同时发生,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即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以及某些癌肿(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男性前列腺癌、结肠和直肠癌等)发病率增高等

9、,且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增高。肥胖可能参与上述疾病的发病,至少是其诱因和危险因素,或与上述疾病有共同发病基础。,肥胖症及其一系列慢性伴随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正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和寿命。严重肥胖症患者精神方面付出很大代价,自我感觉不良及社会关系不佳,受教育及就业困难。,【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包括个人饮食、生活习惯、体力活动量,肥胖病程,肥胖家族史等。引起肥胖的药物应用史、有无心理障碍等,引起继发性肥胖疾病史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肥胖症的评估包括测量身体肥胖程度、体脂总量和脂肪分布,其中后者对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更为准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

10、ex,BMI):测量身体肥胖程度,BMI(kg/m2)=体重(kg)/身长(m)2。BMI是诊断肥胖症最重要的指标(详见下文)。,理想体重(ideal body weight,IBW):可测量身体肥胖程度,但主要用于计算饮食中热量和各种营养素供应量。IBW(kg)=身高(cm)105或IBW(kg)=身高(cm)1000.9(男性)或0.85(女性)。,腰围或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反映脂肪分布。受试者站立位,双足分开2530cm,使体重均匀分配。腰围测量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臀围测量环绕臀部的骨盆最突出点的周径。目前认为测定腰围更为简单可靠,是诊断

11、腹部脂肪积聚最重要的临床指标,CT或MRI:计算皮下脂肪厚度或内脏脂肪量,是评估体内脂肪分布最准确的方法,但不作为常规检查。其他:身体密度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测定法、双能X线(DEXA)吸收法测定体脂总量等。,(二)诊断标准,根据所测指标与危险因素和病死率的相关程度,并参照人群统计数据而建议,目前国内外尚未统一。2003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以:BMI值24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男性腰围85cm和女性腰围80cm为腹型肥胖。201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中肥胖的标准定义为BMI25 kg/m2。,应注意肥胖症并非单纯体重增加,若体重增加是肌

12、肉发达,则不应认为肥胖;反之,某些个体虽然体重在正常范围,但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有易患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的倾向,因此应全面衡量。用CT或MRI扫描腹部第45腰椎间水平面计算内脏脂肪面积时,以腹内脂肪面积100cm2作为判断腹内脂肪增多的切点。,(三)鉴别诊断 主要与继发性肥胖症相鉴别,如库欣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下丘脑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药物引起的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糖皮质激素等病史。,对肥胖症的并发症及伴随病也须进行相应检查,如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痛风、胆石症、睡眠中呼吸暂停以及代谢综合征等应予以

13、诊断以便给予相应治疗。,【治疗】,治疗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的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继发性肥胖症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各种并发症及伴随病应给予相应处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减肥目标极为重要,体重过分和(或)迅速下降而不能维持往往使患者失去信心。一般认为,肥胖患者体重减轻510,就能明显改善各种与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一)行为治疗 通过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肥胖症及其危害性有正确认识从而配合治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自觉地长期坚持,是治疗肥胖症最重要的步骤。,(二)医学营养治疗 控制总进食

14、量,采用低热卡、低脂肪饮食。对肥胖患者应制订能为之接受、长期坚持下去的个体化饮食方案,使体重逐渐减轻到适当水平,再继续维持。只有当摄入的能量低于生理需要量、达到一定程度负平衡,才能把贮存的脂肪动员出来消耗掉。,饮食的合理构成极为重要,须采用混合的平衡饮食,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分别占总热量的6065、1520和25左右,含有适量优质蛋白质、复杂糖类(例如谷类)、足够新鲜蔬菜(400500g/d)和水果(100 200g/d)、适量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避免油煎食品、方便食品、快餐、巧克力和零食等,少吃甜食,少吃盐。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非吸收食物及无热量液体以满足饱腹感。,(三)体力活

15、动和体育运动 与医学营养治疗相结合,并长期坚持,可以预防肥胖或使肥胖患者体重减轻。必须进行教育并给予指导,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适合患者具体情况,注意循序渐进,有心血管并发症和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必须更为慎重。尽量创造多活动的机会、减少静坐时间,鼓励多步行。,(四)药物治疗 医学营养和运动治疗的主要问题是难以长期坚持,中断后往往体重迅速回升,因此也倾向于对严重肥胖患者应用药物减轻体重,然后继续维持。但长期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因而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衡量可能得到的益处和潜在危险作出决定。目前对减重药物治疗的益处和风险的相对关系尚未作出最后评价。减重药物应在医生指

16、导下应用。,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试用),药物减重的适应证为:食欲旺盛,餐前饥饿难忍,每餐进食量较多;合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脂肪肝;合并负重关节疼痛;肥胖引起呼吸困难或有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BMI24 kg/m2有上述合并症情况,或BMI28 kg/m2不论是否有合并症,经过36个月单纯控制饮食和增加活动量处理仍不能减重5,甚至体重仍有上升趋势者,可考虑用药物辅助治疗。,下列情况不宜应用减重药物:儿童;孕妇、乳母;对该类药物有不良反应者;正在服用其他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1.非中枢性作用减重药奥利司他是胃肠道胰脂肪酶、胃脂肪酶抑制剂,减慢胃肠道中食物脂肪水解

17、过程,减少对脂肪的吸收,促进能量负平衡从而达到减重效果。,配合平衡的低热量饮食,能使脂肪吸收减少30,体重降低510,并能改善血脂谱、减轻胰岛素抵抗等。,治疗早期可见轻度消化系统副作用如肠胃胀气、大便次数增多和脂肪便等。需关注是否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推荐剂量为120mg,每天3次,餐前服。,2.中枢性作用减重药 主要通过下丘脑调节摄食的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血清素通路等发挥作用。,包括拟儿茶酚胺类制剂,如苯丁胺等;拟血清素制剂,如氟西汀。可引起不同程度口干、失眠、乏力、便秘、月经紊乱、心率增快和血压增高等副作用。 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慎用。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不齐或卒中患者禁用

18、。 西布曲明兼有拟儿茶酚胺和拟血清素作用,因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退市。,3.兼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减重作用,但尚未获批用于肥胖症的治疗,但对伴有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有效。可给予0.5g,每日3次,其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乳酸酸中毒较少见。,(五)外科治疗 可选择使用吸脂术、切脂术和各种减少食物吸收的手术,如空肠回肠分流术、胃气囊术、小胃手术或垂直结扎胃成形术等。手术有一定效果,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疗效,术前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或治愈。,但手术可能并发吸收不良、贫血、管道狭窄等,有一定危险性,仅用于重度肥胖、减重失败而又有严重

19、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可能通过体重减轻而改善者。术前要对患者全身情况作出充分估计,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肺功能等,给予相应监测和处理。,根据中国肥胖病外科治疗指南(2007),手术适应证为以下之一者,同时具备情况的,可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确认出现与单纯脂肪过剩相关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脂代谢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且预测减重可以有效治疗。,腰围:男90cm,女80cm;血脂紊乱:甘油三酯1.7mmol/L和(或)空腹血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0.9mmol/L,女性1.0mmol/L。,连续5年以上稳定或稳定增加的体重,BMI32kg/m2(应

20、指患者正常情况下有确认记录的体重及当时的身高所计算的系数,而如怀孕后2年内等特殊情况不应作为挑选依据)。,年龄1665岁,65岁以上者,由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顽固且复杂,应根据术前各项检查权衡手术利弊,再决定手术与否。16岁以下青少年患者要综合考虑肥胖程度、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以及是否有家族遗传性肥胖病史、本人意愿。,经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者。 无酒精或药物依赖性,无严重的精神障碍、智力障碍。,患者了解减肥手术术式,理解和接受手术潜在的并发症风险;理解术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改变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并有承受能力,能积极配合术后随访。,【预防】,肥胖症的发生与遗传及环境有关,环境因素的可变性提

21、供了预防肥胖的可能性。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早期发现有肥胖趋势的个体,并对个别高危个体具体进行指导。预防肥胖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尤其是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MS的中心环节是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其主要组成成分为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病因、发病机制,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是复杂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胰岛素抵抗是MS的中心环节,而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

22、外源性或内源性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是脂肪代谢异常,脂肪异常分布、过度堆积。,胰岛素抵抗是MS的基本特征,与MS的其它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2型糖尿病。2.高血压.3脂蛋白代谢异常。4.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5血液凝溶异常。6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临床表现,包含的各个疾病及其并发症、伴发病的临床表现,如肥胖症、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见于相应章节,诊断,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的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1.体重指数25.0kgm2 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2.空腹血糖6.1mmolL及或糖负荷后2h血浆糖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3.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4.空腹TG1.70mmolL及或空腹血HDL-C:男性0.9mmolL,女性1.0mmolL。,防治原则,1.生活方式干预 2.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等选用相应药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内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