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99795 上传时间:2018-10-2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 (共25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课件,无为一中 张树朋,说课流程图,教 材 简 析,学 情 分 析,教 学 目 标,教 法 学 法,重 点 难 点,教 学 设 计,一、教材简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理论的基础。本节在前面已学的运动学、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材为什么这样安排就是要引导学生由表面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感性认识引入到物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运动的思考中来,符合高一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情况。牛顿第一定律又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乃至整个动力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在前后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二、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如何落实:1、学会推理,掌握理想斜面实验的探究精髓。 2、深入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意义,并通过实例巩固、理解。 视频与实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强化对惯性的认识,总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如何落实: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 。,如何落实: 1、通过flash动画逐步推理出力与运动的关系.展示了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精髓:合理假设,渐进推理,得出结论。 2、通过实例、图片、视频对实际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的释疑和学生抢答,巩固学生对惯性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通过介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如何落实: 1、展示表格,分析力和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让学生知道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并非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

4、对的,是人类不断探索,付出艰苦努力形成的,并明白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和科学家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2、通过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探究,领会科学探究精髓。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次上)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力和运动到底有什么关系”(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转换)“建立理想模型后的逻辑推理”(跳跃型思维)“分析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未必能活 学活用),如何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1、了解和关注学生的认识情况,列举新鲜生活事例,借助视频、动画模拟演示实验,增强信息的表达能力和教学的直观性。 2、注意知识的逐层深化和科学研究

5、方法的建立,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启发,引导学生归纳,灵活应用知识进行释疑。使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更深的理解。,四、教法、学法,教法: 模拟实验探究法、实例分析法、逐层分析引导法、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法。学法: 阅读、猜想与假设,论证、分析归纳、学生抢答、搜寻、体验等。,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力量(包括教师)和必要的学习资料 ,建构体系,学会学习。,理论依据:物理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教学中尽量多创设情景,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注重师生间的协商、对话、交流。,五、重

6、点、难点,重点: 、了解人类探索力和运动关系的历史,理解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实例学生抢答也是围绕重点展开。,如何突出重点:,1、引导学生体验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精髓:合理假设,建立理想模型,逻辑推理,得出结论。,2、分4点逐层分析,突出学生易混淆的地方。讲清讲透重点:牛顿第一定律。,3、视频解释: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学生易懂,突出重点。,难点: 、力和运动的关系,明确“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观点是错误的。 、对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的理解。,六、重点、难点,五、重点、难点,如何突破难点: 1、课件演示

7、:理想斜面实验感受其科学研究方法,更好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动画直观演示理想斜面实验,突破难点。,2、视频解释: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学生抢答分析加深理解,突破难点。,新课引入,提问:抛出的球(水平方向不受力)为何能与车一同匀速前进?,再问:力和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古人是如何研究?,新课教学,六、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然过渡,引入古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 理论依据:好奇心是探究开始的。,一、回顾历史(学生阅读、总结),相距19个世纪,相距半个世纪,相距半个世纪,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艰巨性,实事求是的对待历史,科学客观评价古人的成就。落

8、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着重强调伽利略创建了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自然过渡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实验室中类似的器材,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 渐进实验启发思考(小球滚动到右端接近左端高度)理想模型(假设阻力没有)进行逻辑推理得到结论、规律。 伽利略的时代找不到没阻力的斜面,这一实验实际在实验室没办法进行。,课件演示:理想斜面实验,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通过图片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强调方法的精髓:合理假设,建立理想模型,逻辑推理,突出重点,设计意图:感受科学研究方法,更好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动画直观演示,突破难点。,二、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

9、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 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学生合作、交流,进一步归纳规律。,说明:,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含义:,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一条实验定律,它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自然界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但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某一方向受力为零的情况大量存在,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合作、交流、归纳结论。通过设问牛顿得到怎样的结论自然过渡到本节重点内容,牛顿?,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2、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说明:,4、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10、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设计意图:逐层分析,突出学生易混淆的地方。讲清讲透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同时也为下一步介绍惯性概念作铺垫。,设计意图:通过现代先进的仪器进一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消除学生的疑点。,气垫导轨近似地验证,三、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用来描述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3、明确: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自问自答: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什 么?设计意图:简洁过渡到下一重点内容的教学。,举例:静止、运动物体都有惯性,由特殊到一般,4、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防止,有些

11、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对我们有利,如锺头松动时,我们可以将锺柄往地上一磕,锺头会安得更牢,有些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对我们有害,如刹车时,车不能立即停下,故行驶中车速不能太大,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车距。,设计意图:简单介绍,拓展知识面,实例分析,1、为什么要求骑摩托车的人不能超载?(质量增大,想停不停。),2、战斗机投入战斗前为何仍掉副油箱?(质量减小,想飞就飞。),巩固重点: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学生抢答,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做到“思维共振”。,3、他们俩谁先倒呢?,设计意图:举例 要生动、有趣, 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让 学生主动参与 分析 。,设计理论依据:学生主体地位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12、才能实现。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要摔跤一定要找廋子,千万别找胖子。,学生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结帮助学生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作业,1、乘坐公交车,体会惯性,2、让学生撰写“惯性的利用与防止”小论文,搜寻阅读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等伟人的生平贡献。,设计意图:作业加深巩固学习成果,撰写小论文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副板书部分,主板书,板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 一、回顾历史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意大利):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2、说明 三、惯性 1、定义: 2、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谢谢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PPT模板素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