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查房,了解髋关节的解剖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概念及适应症,掌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查房目标,掌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问题及常见并发症,解剖生理,概念,股骨头置换术:是通过植入人工半髋关节假体治疗髋关节疾患的外科技术, 是成人髋关节成形术中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关节活动好,下床早的优点。,人工股骨头外形,适应症,1、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股头颈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愈合有困难。 2、股骨颈头下型粉碎性骨折。 3、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股骨颈已被吸收。 4、不能配合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人,如偏瘫,帕金森氏病或精神病人。 5、成人特发性或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范围大,而髋臼损
2、伤不重,用其它手术又不能修复。 6、不应行刮除植骨术的股骨颈良性肿瘤。 7、股骨颈原发性或转移的恶性肿瘤或致病理性骨折,为减轻病人痛苦,可以手术置换。,影像学资料,术前DR,术后DR,1.焦虑 2.疼痛 3.躯体移动障碍 4.有血容量不足的危险 5.自理部分缺陷 6.有便秘的可能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8.有感染的危险 9.潜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护 理 问 题,焦 虑, 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住院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或减轻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疼 痛, 倾听患者主诉,正确评估患者疼痛性质、类型
3、指导减轻疼痛的方法:转移注意力,保持情绪稳定,取舒适体位 根据疼痛评分,遵医嘱予塞来昔布、曲马多、氟比洛芬酯等止痛治疗,躯体移动障碍, 指导病人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锻炼等,预防关节僵硬 。 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等。 移动患者躯体时,动作稳、准、轻,以免加重躯体损伤。,有血容量不足的可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1.密切观察有无皮肤湿冷、口唇紫绀、脉搏细速及意识和精神状态情况. 2.严密观察尿量,定时记录. 3.了解术中出血及输血情况. 4.遵医嘱予补液扩容、输血、吸氧等对症治疗,自理部分缺陷,备呼叫器,常用物品置病人床旁易取到的地方。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做好日常生
4、活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 知道病人及家属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有便秘的可能,指导患者腹部环状按摩协助排便。 饮食和饮水:鼓励病人多吃富含粗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 药物排便 肛门注入开塞露;灌肠,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梯形垫)定时更换体位 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 加强宣教,告知保持皮肤完整性的重要性,鼓励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钾丰富的饮食。,术前30分钟予以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必要时检查血常规。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变化。 患者做扩胸运动和深呼吸,鼓励咳嗽排痰。协助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每
5、日两次会阴护理,并嘱患者多饮水,定时夹放尿管,防止泌尿系感染。,有感染的危险,潜在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1.严密观察患肢疼痛肿胀、感觉及活动情况。 2.指导患者主动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同时鼓励健侧肢体适宜活动。 3.遵医嘱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 QD,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牙龈出血及伤口情况。 4.术后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cm,避免腘窝部垫枕或小腿单独垫枕。 5.术后早期使用下肢正负压治疗仪,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条件允许可采取逐级加压弹性袜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7.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踝趾关节的屈伸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
6、以利静脉回流。 8.病情许可鼓励患者多饮水2500-3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潜在并发症:髋关节脱位, 患肢外展30,右下肢外展中立位穿丁字鞋皮牵引,双腿内置梯形枕,防止患肢外旋内收。 术后放置便盆时应从健侧放入,防止脱位,可以侧卧时,一定要在两腿之间放置一软枕。,术后13天指导患肢行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功能锻炼,术后410天 直腿抬高运功,屈髋、屈膝运动。,功能锻炼,11天1个月 由卧位到坐位、由坐位到扶拐站立,由站立到行走,功能锻炼,髋关节屈曲小于90度,内收不超过中线,避免过度屈曲、内旋、内收,避免不良姿势。防止髋关节脱位。髋关节限制一般要3个月,定时复查,
7、注意个体差异。,髋关节防脱位注意事项,注意,“五勿” 勿交叉双腿 勿侧卧于患侧(如卧健侧应双膝间放一软枕) 勿坐低沙发和矮椅子 勿弯腰拾物 勿做盘腿动作,坐位练习 坐的时间不宜长,每天4-6次,每次20分钟。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的体位。如果术中关节稳定性欠佳,应放弃坐位练习。,坐下之前做好准备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加坐垫,倒退时看好位置双手扶稳,缓缓坐下,屈髋不能超过90度,要坐较高的椅子,体位指导,出院指导,体位指导: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侧卧。术后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大于90。遵循“三不”原则: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屈膝而坐。 功能活
8、动指导:术后3周内可用助行器、拐杖行走,3个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但拐杖的使用应坚持双拐单拐弃拐原则。晚上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患肢应尽量外展。完全康复后可进行散步、骑车、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游泳、跳舞等活动,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做对人工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冰、打网球等。 日常活动指导: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穿需要系带的鞋,在穿裤和袜时应在伸髋屈膝位;加强营养;避免体重过度增加而加重对假体的负担;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若外出时最好使用手杖,既可保护自己,又可向周围暗示以获帮助。在进行一切活动时,均应减少对患髋的负重。 复诊时间: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术后6个月内,每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若有髋部疼痛或活动后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