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 5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演进方向演进时间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百万年 5000年 300年 21世纪初人畜力机械力再生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生 态 文 明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以及 “ 能源危机 ” 的冲击,在世界
2、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1972年 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 “ 人类与环境会议 ”,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 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 。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各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做法健全法律体系: 瑞典政府制定了 水法 、 自然保护法 、 禁止海洋倾废法 等众多环境法规;德国制定了 保护空气清洁法 、 垃圾管理法 等。倡导绿色理念: 澳大利亚设立 “ 可持续发展办公室 ” ,德国积极引导人们自觉接受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教育。发展生态经济: 西方发达国家正积极倡导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普遍推行 “ 绿色新政 ” ,引领可持
3、续发展。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 “ 生态文明绿皮书”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 (ECI 2014)中国环境竞争力得分为 48.3分,在全球 133个国家中排在第 85位。生态环境竞争力:排名 倒数第九 ,为第 124位。中国的空气质量:排名全球 倒数第二 。细颗粒物( PM2.5)、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位于 全球第四差、第二差、第三差 。 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 2015)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 30年的发展中就集中暴露出来。可以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
4、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二)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可持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资源约束趋紧能源供应 约束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水资源 约束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联合国列出的 13个严重贫水国家之一。土地资源 约束 :我国可利用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 1/3,人均占有土地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3。国内能源资源匮乏探明可采储量的保证程度大约:煤炭 80年、石油 15年、天然气 30年 ,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1/3和 1/2。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超
5、过环境容量的 81%。酸雨污染区面积已经占到国土面积 1/3。水污染: 我国废水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的 82%。七大水系污染严重, 2800公里河段鱼类灭绝。垃圾污染: 全国城市生活垃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 10%。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我国与部分国家能耗和资源消耗比较2012年我国 GDP占世界11.6%,钢铁消耗占世界45%,水泥消耗占世界54%,能源消耗占世界21.3%,单位 GDP能耗约为日本的 4.5倍 、美国的2.9倍 。 中国单位 GDP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气污染加剧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土地生态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问题 :我
6、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56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 :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 27.3%。 50%-60%天然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拥有的物种总数的 15%-20%。河床抬高、湖泊淤积洪涝灾害频繁全国 200个贫困县 87%分布在水土流失地区黑河源头草场退化为黑土滩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不能再对自然肆意盘剥、掠夺,必须呵护自然、善待自然。其前提是必须把人看作与自然是平等的主体。这是发展理念上的 革命 。十八大报告: “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
7、代 ” 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工业文明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农业文明 :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原始文明 :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生态文明人类 自然平等意识价值观行为尊重呵护善待按自然规律行事,实现人类的价值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党的十六大 “三位一体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党的十七大 “四位一体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二、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8、。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 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于美丽中国的设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于美丽中国的设想)“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的生态文明理念,把 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李建华、蔡尚伟: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及其战略意义, 四川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13( 05)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医学养生、棋艺茶道,无不展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合关系,无不表现着深刻睿智的生态文明,无不浸润着天地人文的和谐美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毋竭川泽 ,毋漉陂池 ,毋焚山林。 礼记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易传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