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格分裂 之,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以往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MPD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版)中的定义如下: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最基本的特点是,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身份或人格 。,基本介绍,创伤性生活事件(尤其是受虐)成长过程中预防能力的习得逐渐积累的不良因素分离性因素(包括在意识中无法将个人的记忆、知觉和身份统一,某些遗传因素)缺乏外部支持等,形成因素,DID 是一种防御的症状群,创伤、冲突和缺陷均在DID行程中起了
2、作用,创伤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患者使用分裂和分离的防御方式来保留“好的自身”和“好的方式”。分离了不相容的心理内容。 分离是一种人类自发地适应环境的 极端表现形式,即原始性分离。,心理动力学派观点,形成机制,分离性身份的发展,1 在分离的初级构建性阶段创伤性经验给儿童造成了经验上的极端状态。当照管者变得危险或者具有危险性的时候,儿童依恋系统的一致性受到依恋甚至崩溃。“依恋混乱”是分离发展的第一步。导致儿童使用分离的防御方式。儿童身上离散的个人化“行为状态”同时得到发展。他们发展起来之后,就能封存那些无法忍受的创伤性记忆和情感,减轻他们对全部心力发展的不利影响。维系儿童与照管者之间的关系。“照管
3、者与儿童之间受损的依恋与抚育”进一步破坏儿童整合跨情境经验的能力,加剧了分离。,2 在分离的次级构建性阶段那些离散的个人化“行为状态”经过发展,形成了具有各自特性的替身。儿童以此就能管理和应对各种生活事件。这一阶段,对DID的形成非常关键。3 替身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各自脱离并不断发展,最终形成DID。以上出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心理病理机制和临床评估 王铭,江光荣 华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分离性身份的发展,照管者,儿童,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有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加强安全感,稳定感,使病人足够坚强,面对创伤性经验和人格问题.对人格系统的发掘是为了计划以后进一步治疗. 第二阶段,帮助病人回忆痛苦
4、的经历,将对丧失和创伤的痛苦体验表达出来. 当病人分离性症状原因被解除后,治疗进入最后阶段.这时对病人的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进行连接,整合和修复.有些整合可以自发实现,但大多数需要对人格进行重新组合和构筑,或者必须借助想象和催眠促成.整合完成后,病人还必须对其余留进行治疗.,治疗,诊断标准,A 、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一种有自己相对持久的感知、联系以及思考环境和自身的方式)。 B至少有两种身份或人格状态反复地控制着患者的行为。 C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信息,其程度无法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 D这些障碍不是由于物质的直接的生理作用所致(如,酒精中毒时暂时的意识丧失或混乱行为)或一般的医学情况(如复杂部分发作)。,人格分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人类精神症状。在世界当代人中,有不少部分都有轻微的人格分裂。典型的如突然的大喜、大怒。经常性的感到无聊,郁闷。都是轻微人格分裂的症状的表现。 现代人们经历的高压力生活,高压力学习和高压力工作以及世界集体化、合作化、知识爆炸化导致越来越与降低个人的作用,都会使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在某时某刻产生人格分裂的想法。,当然,这些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就如社会的发展有其两面性一样。大部分轻微或着轻微以下的患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可以自行治愈的。不过,同其他精神病一样,这种精神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了也不好。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电影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