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徐晓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一、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源于何处现已很难查明,但可以认为最初是源于课程整合的概念。整合一词,来源于英语的“integrative”意为:“使结合(with) ;使并入(into) ;使一体化,使其成为一体”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
2、指的是,考虑到各门原来割裂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目前,国内许多学者根据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由此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扩大化。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为便干广大中小学教师理解这一概念,这里用图来进行说明。图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图上图展示了四个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l)信息技术与学科教
3、学的整合图 l 左侧的“整合 1显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即信息技术用于教的特征,这一层面的整合结果包括:CAI、 Web 一 based CAI、CMI 、校内闭路电视、卫星传输教学节目、电影、幻灯等利用信息媒体展示教学信息而开展教学的模式。(2)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图 l 右侧“整合 2”显示了“信息技术与活动课程的整合 ”即反映出信息技术支持学的特征,这一层面整合结果包括:CAL、CSCL、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讨论、在线会议、利用视频会议开展网上讨论学习、在线答疑等模式。与(l)不同的是,这一层面的整合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只是作为呈示教学信息和抽象知识的载体,它更多地是作为教与
4、学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特点(3)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整合上述(1) 、 (2)两方面共同构成了目前大多数学者和中小学教师认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同时,图 l 下面 “整合 3”部分显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国外“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这两种课程形态由截然分开和彼此对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熔于一炉,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程 ”。结合活动开展学科教学,在我国一些学校也有所实施。但著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的是下述(4)的内容。(4)教育的信息化一信息技术与学科以及实践活动的整合图 l 中间“ITE 与学科整合 ”显示,信息技术教育(
5、ITE)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以及活动课程的整合,它反映了整合后的综合课程的特征,又指明了在真实活动或学习共同体中体验性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同时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支持这一学习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之间的整合。其结果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真实活动的系统化知识技能的主体学习活动。可是,知识是无穷尽的,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一个理想方法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建构结构化的知识。学科技能是有限的,可以通过分析学科专家的活动行为使之结构化。根据上述的讨论,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果即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也就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学习。比如,将信息技
6、术与语文学科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整合首先我们要考虑语文科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任务是通过演练使学生学会利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而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任务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信息教育,如,通过 E 一 mail 与远离自己的其他学校小朋友交换信息,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将两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整合,其结果就变成:利用信息技术工具 E 一 mail 开展校际交流,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一过程中既需要用到信息工具,又需要熟练的语言文字的交流、表达的技能。2、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谈到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不了要对信息技术的定位问题进行一番论
7、述。本篇论文也不例外。究竟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什么?需要在此明确表明看法。著者认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它同语言文字等工具具有相同的功能。既然把信息和信息技术看成是工具,它就应该共享着其他工具所共有的特征。美国教育学家 Brown Collins Dugid 在著名论文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文化中说到:工具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获取工具,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学校教育的重点就是提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解决问题的环境,而不是反反复复地教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操作教育也需要,但不是专门脱离开实际运用来教,需要给学
8、习者提供一个真实活动机会,在解决问题中反复地使用这一技术才能达到目标。假如你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信息技术技能的习得,不是在学校课堂中由老师教的,而是在与学习伙伴、家长等交流中学到的,或者是在自己反复尝试错误中学到的。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如何教会学生使用技术:给学生一个“与远离自己的小朋友开展交流”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他只好学习 IE 的使用方法。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TWFrick 教授曾经提出一个技术与工具的应用准则:技术在教育中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技术最好用在那些没有了它就难以进行的教与学活动中。读者在下述的“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将会看到这一准则的充分
9、体现。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结果以综合学习形式出现。归纳起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综合学习(integrative study)的教学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一 based learning)基于方案的学习(Project 一 based learning)基于主题的学习 (Topicbased learning)基于专题的学习(Theme based learning)基于作业的学习(Performancebased learning)基于 GBS 的学习(GBSbased learning)这之中,“基于方案的学习” ,是由杜威的弟子
10、 WHKilpatrick 开发的,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研究性学习” ,它是对主题和专题作深入研究的模式。“基于主题的学习”与“基于专题的学习”类似,只是, “主题”可以是一个宽泛内容的讨论,而专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或更为具体的讨论。比如:主题为“食物”的话,专题就应该定为“营养” 。通常,专题需要较多的计划,专题的发展即变成主题。 “基于作业的学习”是一种展示作业和表现活动的学习,我国学校教育中开展的少先队等团队活动就属此类。“基于 GBS(Goal 一based Scenarios,简称 GBS 即基于目标的学习计划)的学习” ,是由美国著名人工智能专家 RSchank 创造的,是以获取现
11、实的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它是一个基于情境化学习理论开发的、提供了一种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学习环境。以上这些课程类型,虽然各有不同的学习步骤,但都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又可统一概括为“基于问题的学习” 。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 20 世纪 70 年代流行于美国,它是以难于结构化的现实问题为对象的活动课程,它包括模仿、学徒制、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表 1 列出了上述主要模式的学习过程。表 1 综合学习的课程类型表 1 综合学习的课程类型方案学习 作业学习 主题学习 专题学习 GBS 学习1、收集信息 阅读 调查 采1、提供线索2、展示期望1、设定主题2、头脑风暴1、设定主题2、发现问
12、题1、确定目标2、制定需要访 见学打听 访问 上网2、加工信息 分类整理 描绘轮廓 概括推论 找出模式 建立联系3、应用信息 建立模式 反复推敲 修正精炼 客观评价 综合评价 总结报告的结果3、共享评价基准4、在学习情境中进行指导说明演示反馈作业、表现回顾5、发表6、整体回顾收集与主题相关字词3、比较类似词句4、归类并制定专题5、建立专题网络6、发现问题(包括指导)7、为解决问题开展调查活动(回顾、反馈)8、报告会(包括指导)2、为解决问题开展调查活动(回顾、反馈)3、报告会目标技能才能完成的任务3 从众多的任务中选择焦点任务4、设计包含焦点任务的主题故事5、制定行动计划6、分工与角色扮演7、
13、在活动中进行评价8、建构支持目标技能的学习环境式出现。归纳起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综合学习(integrative study)的教学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方案的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主题的学习 (Topic-based learning)基于专题的学习 (Theme-based learning)基于作业的学习 (performance-based learning)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运用当中经常是几种类型相互结合起来使用。比如基于方案学习与主题学习或专题学习的结合,其基本学习过程包括:确定
14、主题、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制作并展示创作成果。根据上面的(4)的整合理念,著者对灵活运用信息的技能进行了归纳、整理和系统化,并试图通过 GBS 方式,即以灵活运用信息的技能的结构化目标为学习对象,以活动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协商合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二、一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以下将向读者介绍著者根据上述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所开展的一项信息技术教育活动。1开发“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展校际协作学习呢?当初,设计并开发“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目的有两个:(1)通过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信息技术教育。(2)通过校际协作学习实现“校校通”工程的
15、目标。读者都知道, “校校通”的目标是:“在未来的 5 一 10 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可是,在当时,大多数人并未真正理解这一目标的实质。有些人认为,只要硬件设备安装到位,或只要因特网联接到学校,甚至像日本那样联接到教室,也就实现了“校校通”的目标。但著者并不这样认为。因为,虽然“校校通”的实施依赖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但“通了”之后的软环境的课程以及资源建设甚至比前者所要做的工作还要多。另外,还有些人认为, “
16、校校通”最终是让学生学习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著者认为,除了网上以符号形式表征的教育资源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开展交流活动,最终达到利用网络开展共同学习、交流学习、协作学习的目的,这才是“校校通“的目标,也是网络技术的最有效利用。因为,只学习网上知识即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的抽象概念性的知识,以及整天阅读电子书本,这种基于知行分离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并不能改变我国学生学习以及教育质量的。关于“做中学”的理念,最早由杜威提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这种看法。近年,心理学的种种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特征反映出“知”和“行“不能分离。Schon 指出,许多专门行业的知识、技能、行规术语,无法完全用文字或语言详
17、细进行表述。要想获取这一专业技能以及专家的风范和气质,惟一的办法是进入专业情境,成为一名学徒,身临其境亲自观察、亲身体验和参与才能有所收获。所以,Schon 提出了“在行动中求知(knowing in action) 、在行动中反省(reflection in action) ”的学习概念,这就是近年来认知科学中强调的有关情境学习理论的重要内涵之一。被学术界公认为人机界面研究的第一人的 Suchmon,通过观察人们操作复印机时行为发现,大部分的人并非先阅读完使用说明书后再操作机器,而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再查阅说明书或直接请教有经验的人。所以 Suchman提出了“情境行动(sitiuat
18、ed action) ”的观点,强调知识若脱离使用情境,则学习就变成玩抽象符号的游戏。况且,知识中的许多概念及规则必须透过实际的经验来琢磨,在付诸实际行动中才能够理解其真正的含意。上述研究成果说明了,人类知识的获得不能脱离知识产生的情境,也不能光靠人的大脑对符号的加工来实现这一事实。由此也很好地说明,20 世纪 80年代以后为什么人工智能研究出现停滞的原因。就连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RSchank 也强调它的重要性,并开展一些现场认知的研究和以情境认知为指向的教育实践研究。GBS 教学设计模式,就是 RSchank 开发的一个实现情境化学习的典型例子。总之,学习是埋藏于情境中的、是一种实践活动。所
19、以,真正的学习不是在大脑中对抽象符合的操作,而是参与真实世界的文化实践活动。基于网络的学习必须根植于实践活动。所以,有必要设计一些体现这一理念,使得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系统开发的教育产业和教育研究工作者可借鉴的典型课程,供大家参考。这也是开发这一“综合学习网络课程”意图之一。另外,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展基于网络的共同学习研究和教育活动,为了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迅速赶上发达国家,也是为了培养适应 21 世纪的人才,推进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综合媒体学习环境的建设,需要我们开发一些利用先进的学习技术开展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2、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定义和内容基
20、于上述想法,我们决定开展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实验研究。为了体现上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以及知识的综合化、学习的情境化等理念,由著者策划与设计,并由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参与开发了 5 门课程:小灵通信息台 、儿童自然探奇 、爱迪生学校 、全球华语学校协作学习 、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其中一是针对小学生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教育、培养发现的能力和态度,开发儿童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掌握发散性思维技能、国际理解教育等课程,是针对中学生开展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课程。我们称课程名为:“integrative study network p
21、roject”,意为“整合性学习” ,但正式名称定为“综合学习网络课程(http:/www .isnet .org .cn) ”。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于 2000 年 12 月开发,2001 年 9 月作为由中央电教馆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和实践” (负责人王珠珠等)的专项研究,在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的87 所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开展实验。为了使读者了解这一研究的宗旨和设计开发,以及如何开展这类学习活动的方法下面将对 5 门课程中的一门“儿童自然探奇”课程、作简要介绍,在此之前有必要明确几个概念。协作学习:处于相互作用这一
22、环境中的人或集体,其中一方一旦达到目标,同时也会助长他方达到目标,这种相互依存的助长关系,一般被称为 “协作(coperation ) ”。在学习中采用这一理念构建学习活动的形式,就是协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 。基于网络的共同学习:处于远距离的学校之间利用因特网和视频会议系统在设定共同学习课题情况下开展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也称为远距离共同学习” 。例:在相同时期的语文课中开展同一单元学习(或教学)的学校之间定期地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就环境、植物生长问题互相交换数据、信息和情况,如:酸雨、气候观测、南瓜种植比较等都属于基于网络的共同学习。基于网络的校际交流学习:以相互介
23、绍自己班级和学校特色、发表学习成果为主的远距离学习一般叫做基于网络的校际交流学习。与长期持续性地开展同一主题学习的基于网络的共同学习不同之处,它是短期的、一次性的、可以是很多不同主题的学习。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利用因特网开展校际共同的主题学习活动,并关注在不同学校间学习的差异性,并相互利用这一差异开展学习,由此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相互认识,并开展共同的调查研究或作品创作,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形式的学习。在具有这种特征的学习活动中,参加学习的伙伴之间表现出一种相互协调、互相补充和合作的关系,由此一般称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 ) 。那么究竟
24、远距离校际协作学习的教育和学习的效果是什么呢?图 2 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概念图简单地说,利用因特网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可以实现传统教育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比如,即使是今天,现实中很难实现与远离我们地区或跨省市的其他学校同学之间开展的交流学习。然而,利用因特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开展实时交流和信息的交换学习。正因如此,由于利用因特网可以开展分散于各地同学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和对话等学习活动,因此把它叫做“远距离协作学习” 。至少在分工、互相补充这一点上,表现出协作学习的特征。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学校教育和教学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不管对方距离我们有多么远,我们与对方都可以很容易地开展交流,几乎
25、跟距离没有关系,所以有时简称做“协作学习” 。归纳起来,在协作学习中,儿童可以体验到以下的经验。信息量大。针对同一主题,几十所甚至几百所学校共同开展调查,他们所获取的信息量与以一所学校为单位所收集到的信息量相比,相差悬殊,同时师生可以体验共享大量数据和信息的经验。主题的共同性,地区的差异性,使得调查结果的差异变得明显化。结果的多样性这一差异将引发出进一步学习的课题。协作学习使因特网上集结的学习活动结果信息增加了现实感。即,由于知道全国其他学校的小朋友在和自己开展着同一活动,学生由此可以亲身感受到收集信息的真正价值。促进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及理解。由于支撑这一协作学习的环境是计算机及网络,要想完成协
26、作学习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就能体验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及作用。综合上述特点,在协作学习或交流学习中,学生们由于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信息表现的方法会有所不同这种同伴连带学习,会有意识地使得自己的学习尽善尽美,会充分地展示学习的成果。这样的学习活动单一学生或教师很难独立完成。因此知识整合必须通过合作完成这个互动学习过程既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得以实际应用,又可以锻炼思维、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模式属干真实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怎样去学习,最初设计这一课程的目的是基于: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科学的发现都是从观察开始的:而差异可以提供进行发现的线索,导致学习的发生、发展、
27、深化。差异可以使学生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开拓视野、提供看问题的新视角,由此加深理解。另外,差异可以促使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即关注自己的思考,分析自己的思考,并进行调整和修正,或认识自己的倾向性。可以说,校际协作学习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方法。著者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恢复这种开展观察、发现问题、建立假说、进行探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由此积累知识的生产性学习的活动。当然,上面提出的教学模式,只不过是众多有效模式中的一种而已。著者建议教学改革从打破旧模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入手。如果广大的教育实践一线的教师都能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目标,以自身的教育实践改善教学,创造新型教学模式为己
28、任,那么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将充满希望。最后,著者用 Theodore WFrick 教授的话来与读者共勉:预测未来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创造未来。参考文献:1 John Seely Brown,Allan Collins, Paul DuguidSituate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 989 No18(1) ,P32 一 412丁邦平,顾明远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离还是融合,教育研究 2002(10)P31 一 35。3 高文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 http:/ 刘茂森20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十五”课题专项研究开题报告会文献南京5 全国教育技术学校综合学习网络课程项目简介 http:/ www. isnet .org .cn本文原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 年 12 期 22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