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传染第八版配套课件 08蠕虫06钩虫病.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7986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第八版配套课件 08蠕虫06钩虫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传染第八版配套课件 08蠕虫06钩虫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传染第八版配套课件 08蠕虫06钩虫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传染第八版配套课件 08蠕虫06钩虫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传染第八版配套课件 08蠕虫06钩虫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 体 寄 生 虫 学 (Human Parasitology),,钩 虫 hookworm,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特点。成虫寄生肠道引起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 ),主要表现为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为严重。,一、生物学分类及主要虫种 (Classification and Species),1、分类线形动物门 (Phylum Nemathelminthes)线虫纲 (Class Nematoda)圆线目 (Order Strongylata)钩口科 (Family Ancylostomatidae),一、生物学

2、分类及主要虫种,2、寄生人体的主要虫种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A.d )美洲板口线虫 ( Necator americanus N.a ),二、形态(Morphology),1、成虫(adult) 形状:A.d呈“C”字形,N.a呈“S”形。 大小:虫体细长,约1cm。 颜色:活体半透明,肉红色,死后灰白色。,二、形态,1、成虫 结构特点: 顶端有一发达口囊(buccal capsule)。 A.d在口囊腹侧缘有钩齿2对; N.a在口囊腹侧缘有板齿1对。,二、形态,1、成虫雄虫末端形成交合伞(copulatory bursa),内有肌性辐肋,其中背辐肋的

3、分支特点是虫种鉴定的重要依据。(A.d:1,2,3; N.a:0,2,2),两种钩虫成虫的鉴别,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钩虫(A.d) 美洲钩虫(N.a)体 型 前端与后端均向背面弯曲 前端向背,后端向腹 体呈“C”型 体呈“S”型 口 囊 腹侧前缘有2对钩齿 腹侧前缘有一对板齿交合伞 撑开时略呈圆形 撑开时略呈扁圆形背辐肋 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 基部先分2支,每支远端3小支(1,2,3) 再分2小支(0,2,2)交合刺 两刺呈长鬃状,末端分开 一刺末端呈钩状,包套于另一刺的凹槽内 尾 刺(雌虫) 有 无,二、形态,2、幼虫(larva) 通称钩蚴,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二、形态,3、虫卵(

4、egg) 椭圆形,中等大小,壳薄,无色透明。 随粪便排出时卵内细胞多为 4 个。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钩 虫 卵 细 胞 分 裂 过 程,三、生活史(Life cycle),钩 虫 生 活 史,三、生活史,蜕皮2次 蜕皮2次成虫 虫卵 杆状蚴 丝状蚴 成虫人 土壤 人,三、生活史,(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1、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 方式:经皮肤主动钻入(为主要的感染方式);经口食入;经胎盘输入,三、生活史,(一)、在人体内的发育2、幼虫移行丝状蚴 皮下组织 小静脉 随血流至右心咽 小支气管、支气管 肺泡 肺 食管 胃 小肠,三、生活史,(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钩蚴的迁延移行(pers

5、isting migrants)人经皮肤感染A.d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253d),此时,虫体发育很慢或暂停,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三、生活史,(一)、在人体内的发育3、寄居阶段:成虫部位:小肠上段寄居方式:以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食性: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习性:经常更换咬附部位产卵量: A.d: 1-3万个/日/;N.a :0.5-1万个/日/寿命: 3年,钩 虫 咬 附 于 肠 壁,钩 虫 咬 附 于 肠 壁,三、生活史,(一)、在人体内的发育4、离体阶段:虫卵 方式:随粪便排出。,(二)

6、、在外界的发育 1、过程:虫卵 第一期杆状蚴 第二期杆状蚴 丝状蚴 (感染期幼虫),三、生活史,24h,48h蜕皮,5-6d蜕皮,三、生活史,(二)、在外界的发育 2、适宜条件 温暖(2530)、潮湿 (相对湿度60-80%)、 荫蔽、有氧的疏松土壤(如沙土),三、生活史,(二)、在外界的发育 3、寿命在感染季节可存活15周或更长(根据我国气候条件),冬季因气温低而自然死亡。 4、丝状蚴三大特性,向湿性、向上性、向温性,四、致病 (Symptomatology and pathology ),1、幼虫的致病作用钩虫幼虫在侵入人体皮肤时,可引起钩蚴性皮炎,移行经过肺部时可引起钩蚴性肺炎。,钩虫感

7、染与钩虫病 (hookworm infection and hookworm disease),四、致病,1、幼虫的致病作用 钩蚴性皮炎(dermatitis caused by hookworm larvae)俗称粪毒。钩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后,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局部皮肤出现烧灼、针刺或瘙痒,接着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天内出现红肿和水疱,抓破后会流黄水,有时还会继发细菌感染,一般在一周后结痂痊愈。钩蚴性皮炎多见于与土壤接触的脚趾和手指间、脚背、手背等部位。,四、致病,1、幼虫的致病作用 钩蚴性肺炎(pneumonia caused by hookworm larvae)钩虫幼虫移行到肺以

8、及穿过肺部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都可以引起局部出血和炎症病变。病人可出现咳嗽、痰多、痰中带血、哮喘以及发烧等表现,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呼吸道症状一般经几天到十几天后自愈,个别可持续23个月。,四、致病,2、成虫的致病作用 消化道症状(symptoms in alimentary canal)一般消化道症状,初期表现为上腹不适及隐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异嗜症”(allotriophagy)。 ”异嗜症”的发病原因不明,似与患者体内铁耗损有关,多数通过服用铁制剂后症状自然消失。,异 嗜 症,四、致病,2、成虫的致病作用 贫血(anemia)钩虫的主要危害是引起贫血。患

9、者长期慢性失血,导致缺铁性贫血,血象呈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一般每条美洲钩虫每天所导致的失血量约为0.020.10ml,十二指肠钩虫因虫体较大,排卵量较多,所引起的失血量也比美洲钩虫高67倍。,2、成虫的致病作用 贫血(anemia)临床表现: 皮肤蜡黄、黏膜苍白、眩晕、乏力、心慌气促、浮肿等。,四、致病,四、致病,2、成虫的致病作用 贫血(anemia) 钩虫导致宿主失血的途径:虫体吸血(钩虫边吸血边很快从肛门排出血液);咬附点渗血;移位伤口渗血(虫体不断更换咬附部位,移位后原伤口在凝血前仍会渗血);偶尔出现的肠段大出血。,四、致病,2、成虫的致病作用 婴儿钩虫病(infantile hook

10、worm disease) 病儿年龄大多在一岁以内,由于婴儿血量少,处于生理性贫血期,且肠粘膜柔细,被钩虫咬附后容易出血,故常呈严重贫血。婴儿钩虫病 预后差,病死率为3.6-6.0%。,五、实验诊断(Diagnosis),1、病原学诊断 粪检直接涂片法:简便,但易漏诊。饱和盐水浮聚法:为首选方法。钩蚴培养法:可鉴定虫种。 查痰 痰液查钩蚴(感染后的2-3天) 2、免疫学诊断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可用于钩虫产卵前的早期诊断。,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vol 15(8) P.221,钩虫病误诊1例分析,患者,女,35岁,山东肥城山区农民。因“手足奇痒、咽痛、咽痒、咳嗽、上腹痛”,于1989,7

11、-1994,9先后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皮肤过敏、急性咽炎、肺炎、慢性胃炎”,对症治疗效果不佳。1998年4月到肥城市计划生育站就诊。既往史:发病前曾赤足下地浇菜,当即手足部奇痒,十几天后出现咽痛、咽痒、咳嗽,一年后出现乏力、上腹痛、闭经等表现。5-6年前得一特殊“怪癖”,喜食灶房熏黑的墙皮土,大便有时发黑。查体:反应迟缓,皮肤微黄,黏膜苍白,十指指甲扁平;血常规:RBC 2.81012 /L, Hb 70g/L, WBC 10109 /L。大便镜检见钩虫卵,集卵法(+),大便潜血试验(+)。诊断: 钩虫病、继发性贫血。经药物驱虫、治疗贫血,并适当增加维生素、叶酸及足量蛋白质等,患者痊愈出

12、院。半年后随访,患者精神好,月经正常,血常规正常,大便镜检钩虫卵阴性,潜血试验阴性。,六、流行(Epidemiology),1、地理分布钩虫病的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感染率较高。在我国,除西北和东北的少数干寒地区外,其他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以南方流行较严重,大部分地区都有两种钩虫混合感染,但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六、流行,钩 虫 在 我 国 的 分 布 情 况,六、流行,2、传染源 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钩虫病的传染源。 3、流行因素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A.d 钩蚴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226,N.a 钩蚴为3135。在温暖潮湿的海南和广东几乎全年都有感

13、染机会,而北方的山东则在8月份为感染高峰,9月份便下降。,六、流行,2、传染源 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钩虫病的传染源。 3、流行因素 与农作物的关系:与钩虫病传播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是夏秋季节施用人粪的旱地作物,如红薯、玉米、蔬菜、桑、烟草、棉花、甘蔗等。最易受感染的时间一般是在施肥后不久,雨后初晴或久晴初雨,这时如赤手赤脚下地劳动,很容易受到感染。,七、防治(Treatment),1、查治病人和带虫者,控制传染源驱虫主要用各种咪唑类药物,如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噻苯达唑等。对严重贫血的病人应注意补铁矫正贫血。 2、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 3、注意个人防护尽量不要赤脚下地劳动,必要时可涂防护剂,如含咪唑类药物的软膏或酒精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