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_有趣的汉字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78992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_有趣的汉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_有趣的汉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_有趣的汉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_有趣的汉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_有趣的汉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趣的汉字,崔惠婷小组,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有趣的谐音,字 谜,1、二人同工( ) 2、并无两点( )3、上山下厂干到底( )4、一字两个月,不可猜作朋( ) 5、四面不透风,一人在当中,若是 猜囚字,其实没猜中( )7、什么字,两个口?( ) 什么字,三个口?( ) 什么字,四个口?( )

2、什么字,五个口?( ),巫,开,岸,用,因,回或吕,品,田,吾,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谐音笑话,汉字的由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

3、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将来人们饿肚子。 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 这就是文字的由来。一个伟大的苍颉,我特别佩服他。,汉字的历史,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4、)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汉字的变化,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 骨 文,在中国文字

5、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 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小 篆,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 角变成有 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 书,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

6、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楷书和行书,“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草书和印刷字体,让我们看看,街头的错别字吧!,汉字的演变,中国书画,清明上河图,汇报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