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态人与环境章末综合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3737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态人与环境章末综合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态人与环境章末综合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态人与环境章末综合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态人与环境章末综合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态人与环境章末综合测评苏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章末综合测评(三) 生态系统的稳态 人与环境(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6分,共 72分)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32570300】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 动物都是消费者 消费者都是动物A B.C D【解析】 细菌中自养的是生产者,寄生的是消费者,腐生的是分解者;真菌中寄生的是消费者,腐生的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属于生产者,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动物中捕食或寄生类型是消费者,腐生类型是分解者。【答案】 B2在制作生态

2、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动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B给予生态瓶一定的光照C向生态瓶中添加一些分解者D向生态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解析】 B、C 两项可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态瓶应密闭,不能从外界通入空气,但通入空气可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答案】 A3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 【导学号:32570301】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2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解析】 生长素类似物如 2,4D 等是

3、人工合成的具有一定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原理是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浓度较单子叶植物敏感,高浓度时可将其杀死,而对单子叶植物却促进生长,故不属于信息传递。【答案】 D4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解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平均只有 10%左右,故 A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可能只对捕食者有利;生态系统的

4、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大小没有必然联系。【答案】 A5(2016甘肃金昌一中模拟)下列各项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导学号:32570302】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D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解析】 引种应慎重,不能随意进行,否则会引起生态危机,A 错误;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不利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B 错误;野生动物园有利于濒危动物的繁育, C正确;引入天敌有可能产生新的物种入侵,D 错误。【答案】 C6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

5、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物种多样性上升3【解析】 杂草与水稻都是生产者,当把杂草全部清除掉,会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多,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故 C正确;杂草清除掉,生物种类减少,会使物种多样性下降,故 D错;由于水稻和杂草都是生产者,除草后营养级没有减少,故 B错误。【答案】 C7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养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水面上方黄瓜藤枝蔓茂盛。漂浮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大棚里同时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导学号:32570303】A只

6、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漂浮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漂浮蔬菜和黄瓜也可以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漂浮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解析】 该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很关键(灌溉、施肥、除草等),不是只需输入光能即可维持稳定;螃蟹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才能为漂浮蔬菜和黄瓜提供养分;群落是指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而不是只包含螃蟹、漂浮蔬菜、黄瓜;辣椒的驱虫作用显然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实现的。【答案】 B8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 )A增加 B.

7、减少C基本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解析】 在该食物网中,由于蚱蜢大量减少,必然导致蜥蜴和蛇的食源短缺,从而使其数量减少。鹰作为该食物网中的最高级消费者,由于失去了原先占有的一个营养来源,于是鹰将增加对兔和相思鸟的捕食,这样导致蜘蛛的天敌(相思鸟)数量减少,进而使蜘蛛的数量增加。4【答案】 A9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导学号:32570304】该食物网中共有 6条食物链 H 占据 3个营养级 G 和 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图中 A、E 均为生产者 一旦 H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 B. C D【解析】 该食物网中

8、共有 8条食物链。H 属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其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仍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答案】 D10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X 可代表化能自养型细菌BY 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 代表的生物一定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C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D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甲固定的能量的总和【解析】 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一些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等,故 A正确;丙是分解者,且丙中的 Y为非细菌的分解者,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真菌,故 B错误;甲能固定二氧化碳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9、丙是分解者,故 C正确;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故 D正确。【答案】 B511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 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32570305】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40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 15【解析】 图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 80 J/cm2a,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 20%计算,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400 J/cm2a,A 正确;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除去

10、呼吸消耗的能量,即 30 J/cm2a,B 错误;由于第三营养级能量只知道摄入量,不知道同化量,不能计算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C 错误;第三营养级摄入的能量是 15,不是同化的能量,D 错误。【答案】 A12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一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二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 a,流入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 b、 c、 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 b d B. a b dC a b d D a c d【解析】 一个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

11、能量是 a,即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 a,数值是最大的。这些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还有一部分沿着食物链流入一级消费者,除小部分能量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其余被一级消费者同化。能量依次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地传递下去。【答案】 B二、简答题(共 28分)13(14 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 A、B 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导学号:32570306】6时期 碳吸收量(kg Ca 1 ) 碳释放量(kg Ca 1 )

12、A 1.201014 1.201014B 1.201014 1.261014(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2)表中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导致大气中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

13、链:_。(2)碳元素在 A与 E之间的流动形式是_。(3)若生产者有 10 000 kg,按能量传递效率 10%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_kg。(4)图示过程表示_。(5)碳元素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完成过程的能量来源是_,但由于多数生命活动不能利用这种形式的能量,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的特点。【解析】 .生态系统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CO2,再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CO2。(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 A时期的碳吸收量与碳释放量相等,而B时期的碳吸收量小于碳释放量,即 B时期该生态系统会导致环境中 CO2含量不断增多,而7A时期该生态系统的碳能维持相对稳定。(3)当碳

14、过度排放到环境中时,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从而导致大气中 CO2增多,形成温室效应。(4)类囊体吸收光能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经发酵可转化为乙醇。.(1)根据生产者与大气中 CO2的关系,找到“双箭头”所在的位置。确定生产者是E,然后再依次确定食物链上的其他营养级的生物。(2)根据(1)知 E是生产者,则 A为大气中的 CO2,碳元素在 A与 E之间以 CO2的形式流动。(3)按能量传递效率 10%计算,生产者有 10 000 kg,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10 000 kg10%10%10%10 kg。(4)图示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5)为光合作用过程,其

15、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由于多数生命活动不能利用这种形式的能量,因而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 .(1)光合 呼吸 (2)A 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 (3)碳平衡 CO 2浓度 (4)光反应 有机物.(1)E F D B (2)CO 2 (3)10 (4)植物的光合作用 (5)光能(太阳光)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4(14 分)下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32570307】(1)完成过程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是_,异化作用方式是_,过程表示的是_作用,参与此过程的生物有_。(2)氮元素在生物圈中循环的物质形式有_。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不

16、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是_。在生产中,人类采取许多措施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有些措施对环境会有影响,请举一例:_。8(3)有些地区常在一块农田中同时种植大豆和玉米,这种做法的优越性表现在:_。(4)有些农民将大豆秸秆在农田中焚烧以提高土壤肥力。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_。【解析】 (1)为硝化作用(把 NH3 NO 、NO ),由硝化细菌来完成,硝化细菌2 3的同化作用方式是化能自养型,异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为固氮作用,包括物理固氮、工业固氮和生物固氮,参与生物固氮的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包括有固氮功能的细菌、蓝藻和放线菌。(2)氮循环的形式比较多,包括硝态氮、氨态氮、有机氮和游离氮。农田生

17、态系统的物质输出往往大于物质输入,所以为了维持其物质循环的平衡,往往要输入大量的物质。(3)玉米是强光照植物,比较高大,大豆是较强光照植物,相对矮小,将大豆与玉米间行种植能使光能的利用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大豆的根系上往往生活着固氮菌(根瘤菌),有生物固氮作用,能增加土壤的肥力。(4)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的污染,也会造成秸秆中氮素的损失。【答案】 (1)化能自养型 需氧型 固氮 固氮的细菌、蓝藻、放线菌 (2)硝态氮、氨态氮、有机氮、游离氮 农田生态系统中农副产品往往被大量输出,因此必须经常输入大量的物质,才能使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常进行 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污染;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污染,使害虫抗药性增强;塑料薄膜的使用造成白色污染(任选一项) (3)合理利用光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增加土壤肥力 (4)不正确。直接焚烧会使大豆秸秆中氮素损失,土壤肥力减弱,且污染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