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apter 6 Conformity 从众,本章内容提要What is conformity?What are the classic conformity studies?What predicts conformity?Why conform?How can we resist social pressure to conform?,导入新课,琼斯镇事件越南战争马莱村事件,琼斯镇事件,20世纪60年代末,吉米 琼斯在加利福尼亚的北部建立了一所教堂,名叫人民圣殿,来宣传种族之间的宽容和忍让。1977年,由于社会上发表了一篇谴责该教堂的文章,琼斯和他的团体转移到了圭亚那的一片荒芜人烟的丛林
2、中,在那里建造了“琼斯镇”。在“琼斯镇”,琼斯成了跟随者崇拜的“偶像”。他要求所有的人都忠诚于他、服从于他。他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人对他的忠诚、服从。后来从那些教堂的背叛者口中获悉,琼斯对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都实行强硬的惩罚,包括从轻微的当众侮辱到严重的肉体惩罚。,1978年12月,国会议员Ryan乘飞机到琼斯镇,经过调查后,指控琼斯违背教堂成员的意愿而把他们幽禁在那里。出于这个原因,当Ryan和他的随从上飞机离开的时候,遭到了埋伏在那里的教堂持枪者的暗算,包括Ryan在内的5个人遇害。而在这场谋杀事件进行时,琼斯纠集了所有成员并告诉他们敌人无处不在,现在是到了“革命性自
3、杀”的时候。,于是,在他最忠诚的随从者的武装把守下,他分给其他人一些毒药,命令这些人中的家长先把药让孩子吃了,然后再自行了断。其中有些人试图与之争论,反对这场大规模的自杀事件,但遭到了团体中其他人的强烈反对。可悲的是,当政府人员到达现场时,他们发现的仅仅是大约800多具手挽着手的一群尸体。,思考:1。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造成琼斯镇事件的原因是什么?2。什么原因会促使人们跌入他人的影响之中?,越南战争马莱村事件,那是在1968年3月16日早上,处于越南战争的中期阶段,一队美国士兵登上了去马莱村的直升飞机,这些士兵忧心忡忡,因为他们从未上过战场,而且听说这个村庄被敌人的一支强大的部队把守着。当听
4、到一个飞行员说看到下面有越南士兵时,这些美国士兵在枪声的掩护下,跳下飞机。然而,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个飞行员看错了这儿压根就没有敌方的士兵。相反,美国士兵看到的是妇女、儿童及老人,他们在小火堆前做饭。,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连队的连长命令一个士兵杀死所有的村民,别的士兵也开始射击,屠杀慢慢地蔓延。他们把村民召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屠杀;把妇女和儿童赶进一个峡谷,然后一个个射杀他们,还扔手榴弹炸毁村民居住的草屋。尽管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死亡人数,但据估计,至少有450-500名可怜的越南平民被杀。,试思考:1。促使屠杀蔓延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当时一位士兵没有开枪,他会体验到什么样的压力?,本节课学习重点
5、,What is conformity?What predicts conformity?,I will work hard!,What is conformity? 一、什么是从众,Conformity: A change in behavior or belief to accord with others.从众: 在他人(数量,真实或想象中)的影响下,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服从: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从众行为。(实验,射击) 顺从:靠外在的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上课,让座) 接纳: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志愿者),讨论:主题:conformity and value judgeme
6、nt(从众与价值判断)时间:3分钟,从众是好还是坏?,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
7、“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Group size(群体规模) Unanimity(一致性) Cohesion(凝聚力) Status(地位) Public response(公开反应),Group size,Researchs found that three to five people will elicit Ilisit much more conformity than noe or two.35人比12人能引发更多的从众行为.,米尔格拉姆及其同事让1、2、3、5、10、15个人停留在纽约市繁忙的人行道上,并抬头仰望。过路人也抬
8、头仰望的比率在从1人增加到5人时也增加了。,Unanimity,一系列实验表明,如果有人破坏了群体的一致性,就会降低群体的社会影响力。Observing someone elses dissent-even when it is wrong can increase our own independence.,当有人做出正确回答破坏了群体的一致性时,个体的从众行为只有通常的四分之一。,Cohesion,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对成员的影响力就越大。The more cohesivekuhi:siv a group is ,the more power it gains over its memb
9、ers.群体之外的人提出的少数派观点对我们的影响要小于自己群体内提出的观点。青少年问题行为,Status,higher-status people tend to have more impact. People actually avoid agreeing with low-status or stigmatizestimtaiz people。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人们尽量避免与地位低的或受别人嘲笑的人的意见相一致。另外,米尔格拉姆发现,地位较低的人比地位高的人更愿意服从研究者的命令。,在24000个过路行人无意识地参与帮助下,对乱穿马路行为的研究显示,乱穿马路的基线比率为25%
10、,当遵守交通规则的同谋者出现时,行人乱穿马路的比率下降到了17%,而当另一个乱穿马路者出现时,该比率一下子上升到了44%。如果不乱穿马路的人衣着整齐高雅,对乱穿马路的人起的示范作用最佳。,Public response,人们在私底下更可能犹豫不决而在公开场合更不愿从众,免得自己看上去软弱胆小?People conform more in their public response than in their private.在实验中,被试在看到其他人的反应之后,如果写下自己的答案只供研究者看,他们较少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无记名投票,从众实验,人类天生喜欢人云亦云我们时常不假思索地相互模仿对方穿
11、衣的品味、谈话的口吻和态度。但是这种人云亦云究竟到达了什么地步?你是否认为自己可能会在模糊不清的时候否决自己的看法,而去附和别人呢?,从众实验心得,贝贝mami 发表于2008年05月06日 社会心理学讲到从众一章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决定带他们做一次实验。于是,自编实验材料,自导实验过程。虽然设计还不够严密,但看着学生们认真而快乐的样子,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实验过程中,让我最感动的是真被试的精神,他们三五成群地坐在教室外面静静地等候。假被试们个个都很认真,努力诱导我们想要的结果,实验者一连主持两个小时实验,沉着冷静,落落大方。跟我的学生相比,我逊色了很多。,一段插曲,年仅6岁的婷婷是毕
12、节城区某私立学校学前班的一名学生,入学两个月来,班主任徐老师发现她身上经常有青肿及疤痕。老师问她是为什么有伤痕时,婷婷总是对老师称是自己不小心摔伤的。 10月29日上午,来到教室里的婷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伤心地哭泣,神情非常痛苦。语文教师李老师看到后,以为婷婷受同学欺负了,于是上前询问满脸伤痕的婷婷,而婷婷却只是哭。,在李老师的追问下,婷婷才告诉李老师,爸爸用烧红的火钳烙她的屁股,她屁股痛得不能坐在凳子上,李老师说什么也不相信婷婷的话是真的,更不相信父母会用火钳烙自己的女儿。然而,当李老师把婷婷的裤子脱下后,立即被吓住了:婷婷的屁股血肉模糊。随后,李老师向校长报告了此事。同样震惊的校长立即将此事
13、向毕节市妇联反映。,得知此事后,毕节市妇联主席赶到学校。记者随同袁主席等人来到学校看到,婷婷从脸部到脚,到处都是伤痕,多处有明显烙伤的痕迹。更让人不忍目睹的是,婷婷的屁股已经被烙伤得不成样子,裤子与屁股上溃烂的肉已经粘在了一起。,当妇联及社区女干部准备将婷婷裤子脱下给她擦药时,婷婷大声哭喊着说:“痛,脱裤子痛!”婷婷边哭嚷边抽泣说:“爸爸妈妈用火钳烧红烫我罚我跪钉子把我按在桌子上用铁丝打我.”孩子的惨相让妇联、办事处和社区的一些同志当场流下了眼泪。她们一边将婷婷送到附近诊所进行治疗,一边向毕节市西派出所洪南警务区报案。,读完这则报道,你的感受是:无聊(1人)愤怒(937人)痛心(78人)搞笑(
14、2人),阿希( Solomon Asch)从众实验,这项由Solomon Asch为我们带来的入选十大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表明: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的看法。看看下面的图形。比较左边图中的线段和右边图中的三条线段:A、B和C。这三条线段中哪一条和左边的这条一样长?,很显然答案是C。然而在一项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中,76%的人至少一次地否定了自己的看法,而选择了A或者B。到底是什么策略施加了强暴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Asch带来了一些男大学生,每次带一个人进入一个房间,和其他8个假冒的被试一起(Asch, 1951)做实验。然后,他们看了和上面的两幅图类
15、似的图形,并作比较。被试被要求说出A、B和C中哪一条线和那条参考线一样长。这个过程重复了12次,期间被试观察了以上图片的改进版。,被试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其他坐在桌子边的八个人是在玩一个游戏。他们都是同伙,之前被实验者嘱咐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在一半的实验中他们给出偏短的线段作为答案,而在另一半实验中他们则给出偏长的线段作为答案。真正的被试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实际上是在五位故意给出错误答案的实验者的同伙之后第六个回答问题的。,实验结果十分引人入胜,而且出乎Asch的意料:在超过一半的试验中,50%的人和“假被试”一样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所有12次试验中只有25%的被试拒绝受到主流的、明显错误的判断的
16、影响。5%的人总是附和主流的错误观点(我们都认识这样的人,不是么?!)。在所有的试验中平均的附和率为33%。,因为对于被试为何附和主流意见感到好奇,Asch在实验后采访了他们。他们给出的答案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他们都觉得焦虑、害怕别人的反对而变得因顾虑他人的看法而显得不自然。多数人解释说他们和组里其他人看到的结果不一样,但是他们觉得别人是正确的。有些人说他们附和别人是为了避免引人注目,尽管他们知道组里其他人是错误的。 小部分人说他们和其他人的看法是一样的。,从众漫画,经典的从众研究,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Sherif,1935 ,1937)Sherifs studies of n
17、orm formation,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用“暗室光点”实验证明了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实验在一个暗室内进行,先让每一个被试者单独坐在里面,在他面前的一段距离内出现一个光点,几分钟后就消失了。然后,让被试者判断刚才的光点移动了没有,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了多远,但实际上光点根本没有移动。由于人在暗室里的视错觉现象,所以都感到光点似乎移动了。这样的实验反复进行了多次,结果被试者都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反应模式,即建立了个人的反应标准。,谢里夫根据这些各不相同的反应标准,然后又多次让所有被试者同时在暗室里观看光点,其结果所有被试者的反应标准逐次趋于致,最后形成了共同的反应标准,这就是群体规范的形成。这一
18、实验说明,群体的规范取代了个人的反应标准或模式,而这种规范的形成显然是受了模仿、暗示等心理机能的影响。,后来,谢里夫又把这些人分开单独实验,结果所有被试者都没有回到自己原来的反应模式上,仍然一致地保持着群体的反应标准。这说明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具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表现,甚至这种约束力并没有被人们所意识到。因而,群体的规范旦形成,就会成为群体成员的行为难则,自觉的或被迫的来遵守它。,由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评分 校风,经典的从众研究,阿希( Solomon, Asch)的群体压力研究Aschs studies of group pressure,经典的从众研究,米
19、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Milgram,1965,1974)Milgrams obedience experiments,Stanley Milgram的系列研究,在有控制的实验情境中建立起对权威的服从。 在第一项研究中,Milgram(1963)通过广告召集男性被试,有偿参加Yale大学一项关于记忆与学习的研究。被试来到实验室后,会碰到另一名被试(主试的同伙),这个人47岁,经过特别训练扮演这一角色的会计,他举止温和,讨人喜欢。,Stanley Milgram的系列研究(2),主试告诉被试,以往关于惩罚影响记忆的研究很少,所以本实验想做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请你们两位参加,一个人做教师,另一个当学生
20、,谁扮演哪个角色抽签决定。实际上,主试在抽签中做了手脚,使得真正的被试总是充当教师之职,而主试的同伙一直扮演学生角色。主试是一位31岁的生物学教师,穿件白色实验服,表情非常严肃。,Stanley Milgram的系列研究(3),教师(被试)的任务,是给学生读一张对偶联想词表,然后给出一个刺激词和四个备选答案,要学生选择其中正确的一个,并大声说出。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就按电击发生器上的一个开关,给学生一次电击。实验开始前,让教师(被试)感受一个轻微的电击,以便使他相信电击的真实性。实验中,要求教师(被试)在学生每次犯错误后增加电击量。电击为15伏450伏。一共40名被试。,Stanley Mi
21、lgram的系列研究(4),从一开始,学生(主试同伙)就出错,学生被试会 逐渐增加电击量。教师(被试)看不到学生(主试同伙),但可以听到他的声音。学生的反应被录在磁带上,保持标准化。 75伏嘟囔和呻吟 150伏要求退出实验 180伏叫喊痛不可忍 300伏拒绝再做任何回答(不回答也视为错答,继续实施电击),Stanley Milgram的系列研究(5),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都表现得非常紧张和沮丧,不时询问主试下一步该怎么办。每当被试不想再继续时,主试增加命令的强度,要被试听从。 请继续; 实验需要你继续; 你有必要继续下去; 你别无选择,必须继续。,Stanley Milgram的系列研究(6),
22、什么因素引起了服从?,1。受害者的情感距离教师听不到抗议声时,几乎所有的服从者都能镇定地把实验做完。若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房间,只有40%的 被试服从把实验进行到450伏。当要求教师把学习者的手按在电击板上时,完全服从的比例下降到30%。,2。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要求命令的发出者在空间距离上的接近性会增加服从率。权威必须被认为是合法的。(研究者的离开,护士过量注射药物),3。机构的权威性机构的声望会使服从变得合法化。4。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通过模仿反抗的同谋者,大部分被试释放了自己。,温故知新,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地方,十几岁的孩子经常做这样危险卤莽的游戏:他们在行驶的火车顶上,展开双臂随着火车的行进
23、来回摇摆。尽管在这项活动中,每年都有150人死亡,400 多人因从火车上跌下来或撞在3000伏的电缆上受伤,但这个游戏仍在继续。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师要求幼儿园的小朋友找出以下两张图中的不同之处,哪些小朋友最有可能出现从众的行为?,本节课学习内容,The power of situation on conformityWho will conform? How can we resist social pressure to conform?,I will work hard!,The power of situation on conformity 情境对从众的影响,1。当情境模糊不清时
24、当我们不确信自己怎样去做或没有合理的想法时,你会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你越不确信,越可能依赖他人。,2。当情境危急时当处于危急时刻时,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应采取哪种行为,于是,别人怎么做,我们便怎么做。,3。情境中有专家时在模糊情境中,一个人具备有关该情境的知识越多,他的行为对他人的指导作用就越大(咕咚)。,Who will conform? 谁会从众,你独自驱车到市中心购物,把车子停到了离商厦较近的繁华地段。当你从车上下来时,一个妇女在挡泥板上放了一张票,说停车费是5元。于是你便交了钱,继续走路,这时一个真正的停车人员挡住了你,告诉你那个妇女根本不是停车人员,她是一个靠此法谋生的骗子。,在
25、纳粹死亡集中营里,有些卫兵也会表现出仁慈,其他人则把活生生的婴儿作为射击的标靶或者把他们扔到火里去。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尽管主试以强制的方式要求被试继续完成实验,但被试的服从程度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从众跟人格有关吗?,During the late 1960s and 1970s,efforts to link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social behaviors ,such as conformity,found only weak connections.(Mischel,1968)Milgram concluded:I am certain th
26、at there is a complex personality basis to obedience and disobidence,but I know we have not found.,如果你想要知道某个人从众的程度,你会怎样做? A。详细了解他在相关情境中的反应 B。对他进行人格测验 C。结合A和C When social influences are weak, personality can predict conformity better.,Asch指出,低自尊的人更可能表现出从众行为。 Snyder研究发现,那些强烈需要他人认同的人更可能发生从众行为。(1985)Eag
27、ly等人的研究显示: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少的从众行为。,How can we resist social pressure to conform? 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1。 Reactance(逆反)2。 Asserting uniqueness(坚持独特性),1。 Reactance:a motive to protect or restore ones sense of freedom. Reactance arises when someone threatens our freedom of action. (减肥的小鸟)If social pressure becomes so b
28、latant that it threatens their sense of freedom, they often rebel.如果社会压力非常明显,以至于威胁到个体的自由感时,他们常常会反抗。,逆反案例,一高二女生。她和本班一男孩要好,都爱好文学,有许多共同语言,相互有好感。高一开始时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男孩在班上考了前三名,她进步了二十多名,但现在学习成绩都不理想了。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不时在一起玩,看电影或散步,并到过男孩家中。 其父母知道后,说她早恋,要求她不得再与这男孩在一起,否则限制她的活动。女生认为,既然父母说她早恋,她就要恋得轰轰烈烈,每次都千方百计地
29、去找男孩,真正的恋爱。,Experiments show that attempts to restrict a persons freedom often produce an anticonformity.实验研究表明,努力限制人们的自由常常会导致反从众现象。,用逆反理论分析:加拿大药物滥用中心对1824岁青年的饮酒状况调查发现,69%的达到法定饮酒年龄的人在过去一年中喝醉过,而不足21岁的人群中这样的比率却达77%。为什么?,Asserting uniqueness (坚持独特性),2。Asserting uniqueness:people feel better when they see themselves as moderately unique. Moreover, they act in ways that will assert their individuality实验表明:当个体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并且这种独特感是中等程度时会产生较好的自我感觉。,斯奈德(1980)的一个实验中,他让普渡大学的学生相信,他们的“10个最重要态度”与其他1万个学生的态度不同,或者与之基本相同。然后,让他们参加一个从众实验。那些认为自己没有独特性的被试在实验中倾向于以不从众来维护自己的独特性。而那些听到其他人表达的态度与自己相同的人,反而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