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信息科技学院管理系主讲:宋若翔Tel:13517830700E-mail:,参考书籍,管理信息系统 宋远方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信息系统教程 陈晓红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薛华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 其它管理信息系统教材、主要期刊和网络资源,课程安排,学时学分: 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8学时,3学分 考核形式: 总成绩 = 笔试*60% +(作业+课堂讨论+点名)*20% +20%*实验 笔试采用闭卷形式、作业3-5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 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结构和功
2、能 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设计,使学生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的理解,课程基础及内容,课程基础: 计算机基础 管理学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 MIS基础:管理理论和计算机知识; 专题MIS; 开发:方法和步骤。,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在你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哪些信息系统 学习 图书管理系统 网上教务系统 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生活 银行个人帐户管理系统 食堂就餐信息管理系统 工作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好处?,案例:SABRE系统 50年代中期开发,63年首次使用机票控制系统,跟踪空闲位置 85000个电话,40000个预定信息,20000张机票
3、 制定飞行计划,搜寻空闲部件,安排机组人员时间表,76年,在一家旅行社安装了第一个SABRE系统 预定宾馆、出租车等 与旅行服务行业联合 SABRE系统如今一家分布45个国家14300个旅行社,高峰时期每秒处理2000条信息,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第一节 信息及其度量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第三节 信息系统和管理第四节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第一节 信息及其度量本节内容:一、信息的概念二、信息的度量 三、数据、信息与知识,管理,一、什么是管理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是艺术还是科学 管理是定性还是定量 管理是文科还是理科,泰勒 1911年科学管理原则 甘特 甘特图 基布雷恩 动作研究 法约尔
4、1916年一般工业管理 现代经营管理的创始人 14条一般管理原则,行为科学学派 梅约(霍桑实验) 数学管理学派,组织的涵义,组织是一个由人和其他各种资源所组成,为达到某一目标的集合体(即系统) 组织又是权力、特权、义务和责任的集合 组织与MIS,组织的特性,标准操作流程(SOP) 组织的政策 组织文化,。,一、信息的概念 - 1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信息的特征1.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气 温自然信息遗传密码生物信息企业报表管理信息事物不停变化(时间、地点、程度、方法)2. 信息是可以通信的。3. 信息形成知识。所谓知识:是反映各种事物的信息进入人脑,对神经
5、细胞产生作用后留下的痕迹。,二、信息的概念 - 2信息的分类 按照管理的层次(1267班)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按照应用领域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按照加工顺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按照反映形式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二、信息的概念 3(34班),信息的性质(属性) 1. 事实性 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 维护真实性、准确性、精确性和客观性 2. 时效性 3. 不完全性,4. 等级性,5. 变换性(转换性) 信息可以转换为物质,信息是有价值的 6. 价值性 7. 可压缩性 8. 扩散性 9. 传输性 10. 共享性 11. 增殖性,三、信息的度量
6、- 1,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能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的程度 可以利用概率来度量信息例如,现在某甲到1 000人的学校去找某乙,某乙所处的可能性空间是该学校的1 000人。当传达室告诉他:“这个人是管理系的”,而管理系有100人,那么,他获得的信息为100 /1 0001/10,也就是可能性空间缩小到原来的1/10。通常,我们不直接用1/10来表示信息量,而用1/10的负对数来表示,即log1/10 log10。,1数据资料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 )。A数据资料中数据的多少来确定的B数据资料的多少来确定的C消除不确定程度来确定的D数据资料的可靠程度来确定的,三、信息的
7、度量 - 2信息量的单位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BIT,是二进位制数字Binary digit的缩写)。一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在这种单位制度下,信息量(熵)的定义公式:i=1,2,3,n,信息的价值,信息的价值 按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V=C+P 按使用效果来衡量,信息的生命周期,1. 什么是信息的生命周期? 2.信息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存储 信息的维护 信息的使用,诺兰模型(12班),四、数据、信息与知识,信息与数据、知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
8、符号和数字,指客观实体属性的值。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总之: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作是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数据直接来自感应的仪器,反映了变量的测定值。数据是根据某种测度而给出的事实。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从而具有了意义。知识则进了一步,它能够预测,给出因果关系,并指导进一步要做什么。,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本节内容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二、信息系统的类型三、信息系统的发展,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 1 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9、诸多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要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 相关性 结构性 动态性 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系统的构成要素 系统的各个部件及属性 系统的环境及边界 系统的输入与输出(5867班),系统的分类,按照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来划分,现实世界中的系统可分为:,系统性能的评价,目标明确 结构合理 接口清楚 能观能控,系统的一般模型,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 2信息系统的概念(34班)从系统角度从企业管理角度,从系统的角度(回顾系统的模型) 案例:一个食品
10、公司的系统组成,产品 利润 ,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产品制造 质量检验 市场营销 物料管理与控制 采购 人力资源 财务 ,原材料 人 机器 钱 能源 ,信息系统是由许多部件组成其基本功能是在组织中收集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来输出结果。,(人员、软件、硬件、通信与网络设备、数据),处理数据是指用一定的规则把数据转换成信息(计算、排序、查找、替换、分类汇总、存储等),案例 采购信息系统,相关人: 硬件: 软件: 数据: 通信与网络设备:,采购员、供应商、会计、仓库人员、质检等。,pc、服务器、扫描器等。,程序。,订单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仓库数据库等,电话、传真、互联网相关设备等。,输出:,买到的原材料
11、、各种报表、显示状态 (供应商是否发货,采购商是否收到等),采购信息系统,从企业管理角度理解信息系统 案例 福特公司在1985年面临的挑战 来自日本的价格挑战 日本马自达采购决算中心5人 福特的采购决算中心500多人裁员裁员增效方法一:使用会计电算化使原来的500多人减少到400多人,分析福特公司的业务流程,如何使三单不一致的情况不发生解决方案是:去掉一个单据仓库接收:根据订单接收,若数量不一致就不接收。,新的业务流程,优化了业务逻辑, 使用信息系统使400多人缩减到125人。,问题:,1、若一个信息系统支撑这样的业务流程需要哪些功能?存储哪些信息? 2、在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业务流程与没有使用信
12、息系统的区别?(组织与管理上的变化),1、若一个信息系统支撑这样的业务流程需要哪些功能?存储哪些信息?,物料采购 仓库管理(入库、出库等) 物料信息 供应商信息,2、在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业务流程与没有使用信息系统的区别?(组织与管理上的变化),运作权限的变化(仓库人员需要负责任) 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评价衡量标准) 各部门的任务目标协调起来(信息分享) 信息的规范化(数据的标准化) 信息的及时、准确 新的企业文化(员工做事的方式) ,信息系统定义(从企业角度),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面对环境所提出的挑战时,基于信息技术对组织和管理的解决方案。例如:福特公司面临的挑战是:裁员增效基于这个挑战发现哪些问题
13、,从哪里优化,这是一个解决方案。如果面对的挑战不同,解决方案也不同,信息系统也就不同。,二、信息系统的类型,组织层次,信息系统类型,信息系统典型应用,TPS,MIS、DSS,ESS,1.TPS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事务处理系统,面向企业操作层的管理活动,对企业日常运作所产生的事务信息进行处理。,2.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面向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活动,以报告或联机的方式向管理者提供当前工作 状况或历史记录信息。善于进行企业基本活动的总结性报告。,3.DSS (Decision Support Sy
14、stem)决策支持系统,4.ESS (Excutive Support System)经理支持系统(高层主管支持系统),面向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活动,主要用于分析数据,针对某个确定的决策问题。,面向企业战略层的管理活动,帮助高层领导解决一些不断变化的宏观、 战略方面的问题 。,练习,1.人事档案的录入,2. 本月工资总额,3.月生产产值统计报告,4.月生产产值分析报告,5.如果本月销售额翻倍,将会对生产进度产生什么影响?,6.一个企业要开辟产品专卖店,需确定最佳地理位置。,7.企业扩建规划,8.是否与某企业合作或者联营,9.销售订单输入,10.本年度华南地区的销售总额,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人,第三
15、节 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 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管理者信息对于管理之重要在于“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1)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2)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3)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4)支持计划的优化,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1. 微观经济理论,2. 交易成本理论,3. 决策与控制理论(12班),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1)行为控制(2)人员素质控制(3)质量控制(4)库存控制(5)生产进度控制(6)成本控制(7)财务预算控制(8)产量、成本和利润的综合控制(9)资金运用控制和收支平衡
16、控制,第四节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本节内容一、决策和决策过程 二、决策的科学化三、决策问题的类型,一、决策和决策过程, 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 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情报活动阶段 设计活动阶段 选择活动阶段 实施活动阶段,二、决策的科学化,发展方向 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三、决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非结构化决策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半结构化决策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62,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