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心电图,衢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俎德玲,P波,P波反应左、右心房的电激动过程,也叫心房除极波。其起点表示窦房结激动心房开始,终点表示两心房激动结束。 方向: avR导联波形倒置(首要条件); 、V5、V6各导联应直立向上;、avF不一定。 时间:小于0.12秒。 电压:肢体导联小于0.25mV,心前导联小于0.20mV。,P-R间期,是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的间隔时间,它表示激动从窦房结发出经结间传导束房室交界区心室肌兴奋所需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0.20秒。,QRS波群(QRS complex),QRS综合波是心室的除极波,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变化。QRS波群可由一个或多个成份组成。 时
2、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 电压: 1、Q波:深度小于同导联R波的1/4,时间小于0.04秒。 2、R波:RV1小于0.1mV,RV5小于2.5mV. 3、S波:V1、V2呈rS或是QS波形。,S-T段(ST segment),S-T段为QRS波群终点J点与T波起点之间的一段。常呈水平或平缓倾斜,并逐渐过渡为T波。其正常值范围为:1、肢体、左侧胸导联抬高小于0.10mV;2、右侧胸导联抬高小于0.30mV;3、任何导联水平压低小于0.05mV。,ST段类型,抬高:上斜型、凹面向上型、弓背型、单向曲线型、水平型、墓碑型、穹窿型或马鞍型、巨R型抬高 压低:上斜型、水平型、下垂型压低,T波
3、(T wave),T波和ST段一起代表左右心室复极过程,是一个幅度较低而占时较长的波。T波形态可以为单向(正向或负向)、双向(正负双向和负正双向,其定义同P波。),T波改变,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中未被抵消的心室复极电位差。 观察T波应注意: 1、方向: 2、形态:直立T波正常形态是园滑而有个顶端,双肢不对称,上升肢较下降肢缓慢。 3、高度。正常人的I、II标准导联中T波几乎都直立,aVR导联T波倒置。V1-V3导联T波可倒置,其深度不超过0.4mV,而V4及左胸导联中不应有倒置T波。若V3的T波为倒置,则V1、V2不应有直立T波。,U波 (U wave),位于T波之后的小波,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
4、U波极性常与T波相同,以V2,V3,V4导联U波较显著。,心电轴测量目测法,心电图分析要点,P波心房除极 QRS波心室除极 两者有无关系,一、节律(起源、主导),1、窦性 2、房性 3、房室交接性 4、室性 5、人工起搏,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P波在aVR倒置;I、V5、6直立); P-R间期:0.12-0.20秒; 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规定为60-100次/分钟。同一导联中P-P间期差值应小于0.16秒。,心房颤动-心电图表现,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形态不一、波幅不等、时距不等、方向各异、波间无等电位线的f波,在V1导联波幅最大,频
5、率极快,达350-600bpm。2、 RR间期绝对不规则,平均心室率多在60-180bpm 。3、 QRS波群形态正常,长短间期后可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蝉联现象。,心房扑动-心电图表现,1、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方向、振幅、间距相等F波、波间无等电位线,在II、III、aVF、V1导联明显,呈锯齿波或波浪样的扑动波,频率:240-430bpm。2、 RR间期相对规则,多呈2:1-4:1传导,心室扑动与颤动,(三)心室扑动与颤动(室扑、室颤):室扑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分,心脏失去排血功能室扑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
6、转为室颤而死亡。往往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电图上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达200-500次/分。,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秒 ,心室律基本匀齐,频率为140-200次/分。2、偶见窦性P波,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传导关系(房室分离现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R-R间期规则,频率范围为150-240次/分;QRS波群时间正常,或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可有逆行P波或P波辩认不清。分类: 1、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4、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非
7、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呈室上型,频率为70-130次/分。可见逆行P波,即P波在、avF、V5、V6导联倒置,在avR直立,在QRS波前,P-R小于0.12秒。,房性期前收缩,1、提前出现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一致, 有时P波重叠在T波上使T波变形。不论其后是否有QRS-T波群,均可作出房性早搏诊断。 2、 PR间期大于0.12秒。 3、多呈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4、 P波形态不一致而联律相等,为多形性房早, P波形态不一致而联律不等,为多源性房早。 5、阻滞型房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1、提前出现P-QRS-T波群, 2、 P-波在、V5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P-R间期小于
8、0.12秒,R-P-0.20s。不能上传者可以无P-波 3、QRS波群形态正常。 4、早搏后代偿间歇一般完全。,室早二联律,室早三联律,部分呈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QRS-T波群,时限大于0.12秒,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2、其前无相关P波,其后偶有P-波,R P- 间期小于0.20秒。3、代偿间歇多数完全,若有P-波出现,则可为不全性代偿间歇。,室性并行心律,I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在成人若P-R0.20s,则可诊断为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阻滞的部位多在房室结以上,II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分为两种类型。
9、型:文氏型,亦称Morbiz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的绝对增加数递减的)。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漏搏后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恢复,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伟文氏现象。,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型:又称Morbiz型,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全部P波不能下传;心房由窦房结控制,频率多较快,而QRS波群由次级节奏点控制,频率较慢,常伴有交界性(多见)或室性逸搏。 ;P波频率大于R波频率;P波跟QRS波群不相关。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也
10、应该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故传导阻滞多见。 心电图表示如下:(1)QRS波群时限:0.12s为界;(2)QRS波前半部接近正常,后半部在多数导联,如、aVL、aVF、V4、V6等表现为具有宽而有切迹的S波其时限0.04s;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最有特征性变化的是V1导联,呈rsR型的M波形;(3)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动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 心电图表现: QRS时限:0.12s为界; 、V5、V6导联q波减小或消失,V1、2导联 常呈QS型,或有一极小r波,主波(R或S波)增 宽,顶峰粗顿或有切迹,后支较前支为迟缓,、V5、6导联常无S波,心电轴有不同程度的左偏趋势; ST-T可有继发性改变。,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电轴左偏:-30- -90度。2、QRS波群在1、avl导联呈qR型,但Q1、avl不超过 0.02秒;RavlR1、avR,QRS、avF呈rS型;S S , S SavF。3、QRS不增宽或轻度增宽,一般不超过0.11秒。,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2、V1-V5导联ST段压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