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节 浮力的大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浮力,通过类比法、观察法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教学仪器:石块、弹簧测力计、盛有水的水杯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浮力 1、调查:洗澡时进入浴盆,感觉自己身体变轻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学生参与) 绝大多数同学参与并认同有这 样的感觉;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很久以前跟你们有同样的 感受; 2、将一个小木块放进水里,它会漂起
2、来:引导得出浮 力概念:这种能让物体浮起来的力叫做浮力;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识到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3、如果我们游泳时 ,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浸没水中,我们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进行实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演示实验,如图 10-2-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 一步一步引导得出结论;受不受到浮力,我们直接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变化就能知道; 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等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 那么就没有浮力; 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大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存在浮力; 4、引导学生陈述自己对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5、进一步讨论这个实验:物体受
3、到浮力的大小与 F 1 和 F 2 有什么关系?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我们分析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分析力的示意图开始; 对第一个图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 F 1 和重力的作用; 对第二个图中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 F2 、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两个图中,石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静止状态意味着平衡,平衡意味着相等关系,列出关系式,最后的结果是用 F1 和 F2来表示 F 浮 ; 平衡导致了浮力必须和重力在一条直线上; 浮力向上且与重力在一条直线上,那说明浮力的方向是与重力恰好相反,那么浮 力的方向是什么? 6、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了哪几条有用的结论,并归纳
4、出来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复习: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升力,作用在鸟 身上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2升力是由于鸟翼上方和下方的压强差产生的。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浮力 与升力有共同的特征 “能使物体上升。升力是由压强差产生的,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升力类似,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让学生自己根据理解,在卡片或笔记本上写出浮 力产生的原因;3、通过实验观察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演示实验:将两头带橡皮膜的直桶玻璃管竖直伸入水中,让同学们观察现象;观察到玻璃管下面橡皮膜比上面的凹陷得厉害; 根据你的理解,写一写你从这 个实验中得到了什么有用的结论。4、思考:沉没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受到浮力了吗?(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判断一下)得出结论:像沉船那样与水底紧密结合的物体不受到浮力 的作用,因为它的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强 。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必须要上下表面的压强同时具备的时候才能产生浮力。三、物体的沉浮条件1、上浮:FG 漂浮:FG( 物 液 )2、悬浮:FG( 物 液 )3、下沉:FG 沉底:FG( 物 液 )四、课堂小结 1、认识浮力,是一种能使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它的方向竖直向上;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产生的;3、得到一种浮力的计算方法: F 浮 =F1-F 2 四、作业 根据需要布置作业。五、实践活动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阿基米德以及死海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