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亲人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儿的勇敢及兄妹间的亲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男孩儿的内心变化。教学课时 两课时1 平 分 生 命2 由于父母早逝,十岁的小男孩儿贝贝和妹妹相依为命。本句作为开头, 有什么作用?然而, 灾难 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句导读 :是什么灾难又要加在这两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呢?读到这儿,读者不禁为这两个不幸的孤儿揪心了。 3这句话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妹妹染上重病 ,需要输 (sh)血。尽管医院已经免去了手术费 ,但血 浆(jing)太昂(
2、ng)贵了,贝贝没有钱支付( f)这笔费用。“昂贵”之前用“太”修饰,是不是重复多余?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贝贝的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4 作为妹妹唯(wi) 一的亲人,贝贝的血型正好与妹妹相同。 “血型相同”意味着什么?医生问他是否 (fu)有勇气抽血给妹妹,贝贝开始有些犹豫。 句导读: 贝贝为什么会犹豫呢?是怕疼吗?可能很多人会这样想。后面的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他终于点了点头。 在抽血这个问题面前,贝贝在心理上起了什么变化?段导读: 5第 2 自然段写贝贝决定给妹妹输血。 抽血时,贝贝静静的不发出一点儿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贝贝为什么“只是微笑”?抽血
3、后,贝贝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6“一动不动”意味着什么?医生给1 知识点详解 2 概括介绍了贝贝的家庭情况。灾难:天灾人祸造成的苦难。3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血,读 xu,不要读 xi。不重复,这样修饰起强调作用 ,强调这笔钱太多。4 意味着血浆这笔昂贵的费用可以得到解决。犹豫,心存顾虑;一番认真的思考,权衡利弊得失; 终于点了点头,经过认真思考后作出了决定。5 重点句解析 :说明贝贝一心希望妹妹输血顺利,手术成功, 所以不敢有一点儿大意,连一点儿声音都不发出;微笑是对妹妹的安慰与鼓励。6 贝贝认为自己有生命危险, 等待死亡。重点句解析:说明他处于疑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产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是贝
4、贝对输血知识的无知,与上文他的“犹豫”和最终“ 点了点头”相照应。妹妹做完手术,贝贝停止了微笑,声音颤(chn)抖地问:“医生 ,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贝贝为什么“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医生正想笑贝贝的无知 ,但转念间又被他的勇敢 震撼(hn)了:在年幼的贝贝的大脑中 ,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 但他仍( rng)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瞬(shn)间,贝贝做出的是付出生命的决定。 句导读:这两句写医生对贝贝恐惧心理的反应:震撼。因为不懂得输血常识,贝贝误以为自己会死;但是无论如何 ,他确实是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抉择。这对一个十岁的孩子而言,太残酷了,而他做出的决定无疑是让大人都肃然起敬的。7段导
5、读:第 3 自然段写贝贝输血给妹妹,他误以为输血会死。 医生的手心渗(shn) 出了汗,他握紧贝贝的手说:“放心吧, 孩子,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渗出了汗”“握紧”说明了什么?“ 真的?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8两个问号说明了什么?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还能再活一百年,小伙子。你很健康。” 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9段导读:第 4 自然段写医生告诉贝贝输血不会丢掉生命,并且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贝贝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 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伸出了胳膊 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 起头,郑(zhng) 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
6、,让我们每人都再活五十年!” 句导读:平分生命,贝贝再一次用充满爱和勇气的童言震撼了人们的心。他郑重其事地说出了那番话,说明他和抽血时一样, 是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的。分一半寿命给妹妹,这又何尝不是一个重大的、令人为之动容的决定呢? 文章就此收尾,耐人寻味。 10 贝贝的话作为文章的结束,有什么作用?段导读:第 5 自然段写贝贝听了医生的话后,无比高兴,要再次输血 ,和妹妹平分生命。第二部分(第 25 自然段):写贝贝给妹妹输血前前后后的表现。无知:没有知识;不懂事理。 勇敢 :有勇气和胆量;在危险、困难面前不退缩。 7 说明医生被贝贝的心灵所震撼,以及对真爱的感动与敬畏。8 说明贝贝已不担心会
7、失去生命, 但对存活的时间还有疑问。9 重点句解析:这是医生充满爱的语言,是对贝贝的安慰和鼓励。昂:仰起(头 )。 10 重点句解析:再一次表明贝贝对妹妹伟大的爱 ,也紧紧扣住了课文的题目:平分生命,使文章的主题再次得以升华。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词语的意思,扩展词语。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生字卡片。一 审题质疑1.板书“平分”。请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平分”,世界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2.老师板书:生命。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质疑。(谁和谁平分生命? 怎样平分生命?)3.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个年仅十岁的男孩儿在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生病急需输血,而医院的血液又太昂贵时
8、,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对兄妹,去感受这浓浓的兄妹亲情。二 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1)自由读课文。(2)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课文先写了男孩儿贝贝与妹妹相依为命,然后写妹妹生病了, 需要输血,男孩儿因为没钱只好献出了自己的血液,最后写男孩儿得知抽血不影响生命后 ,提出要与妹妹平分生命。)三 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2.同桌之间重点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3.集体认读。出示生字卡片:4.请学生分析字形,说说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5.理
9、解词语的意思。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的态度非常认真严肃。昂贵:价格很高。 唯一:独一无二。 震撼:震动;摇撼。6.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费:上下结构,注意上宽下窄。 钱:左右结构,右半部是两个“横”,一个“撇”。仍:左右结构,右半部不要多写一“捺”。四 朗读课文1.朗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2.请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1.教学时,以问题导入新课比单纯的叙述更吸引人。这样可以引发学生质疑,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寻找答案的热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贝贝的犹豫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针对他的犹豫提问,将对这
10、些问题的解决作为串接课文的“珠子”。 在实际教学中, 这种抓重点词、句的方法收效很大。一是学生能全部集中过来,带着疑问探索如何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是在人物角色、口吻、心理活动的捕捉等方面显得准确了很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男孩儿的内心变化,感受男孩儿的勇敢。3.激发热爱亲人的情感。投影。一 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分生命这一课。(板书课文题目: 平分生命)2.出示词语、短语,读一读。染上重病 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高兴得又蹦又跳3.用上这三个短语加进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 精读课文,感悟内容1.让我们走近这对相依为命的兄妹,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2.读第一
11、自然段。(1)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妹?思考问题,理解词语“相依为命”。(2)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3)老师:本来这对兄妹已经很可怜了 ,现在妹妹又染上重病, 这真是雪上加霜啊!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4)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3.老师引读第二自然段。(1)“犹豫”是什么意思?( 拿不定主意。 )(2)贝贝刚开始是犹豫的,怎么后来又点了点头 ?他究竟在犹豫什么?4.理解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2)和同桌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共同讨论理解。(3)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4)谁来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男孩儿内心的变化。(
12、5)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贝贝说话时的心情。投影出示句子: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6)学到这儿,你知道男孩儿一开始在犹豫什么了吗 ?(请学生说出男孩儿内心的想法。)(7)引读。老师:在年幼的贝贝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学生接读:在那瞬间(8)理解“瞬间”。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9)引导说话。时间如此之短,决心又如此坚定,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你觉得男孩儿怎么样? (勇敢。)(10)是的,医生也被男孩儿的勇敢震撼了。是什么让男孩儿如此勇敢?(亲情,爱的力量。)(11)齐读第三自然段。5.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默读第四、五自然段,说说男孩儿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13、,从哪儿看出来的。(2)理解句子。投影出示句子: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 让我们每人都再活五十年!”“郑重其事”是什么意思?(说话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从贝贝的语言、神情中看出了什么?(对妹妹真挚的爱。)(3)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感受贝贝对妹妹浓浓的爱。三 总结全文1.总结。是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人面对死亡时都无所畏惧?(感悟人间真情。)正是这种浓浓的亲情让兄妹俩相依为命,心连着心。我相信,假如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会像文中的贝贝那样勇敢。2.此时,你也许有很多感受,请你用一两句话说出来。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心理的变化,通过贝贝从犹豫到做出决定再到害怕, 最
14、后决定抽一半血给妹妹这一系列的变化,揣摩贝贝的心理,让学生再次深刻体会到贝贝对妹妹无私的爱。2.本课讲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故事中所蕴含的贝贝对妹妹的真挚的爱, 却是三年级的孩子不容易体会到的。因此,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爱”这一情感中心,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1.比一比,再组词。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画出来。尽管(jn jn) 降临( jing xing) 仍然(rng rng) 唯一( wi wi)3.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昂贵(便宜) 失去(得到) 开始 (结束)犹豫(坚定) 停止(继续) 死 (生)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5、1)贝贝高兴得 。 (2)贝贝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终于 。 (3) ,需要输血。 5.有些人不珍惜生命,以自杀的方式轻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生活中, 你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呢? 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吗?提示: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我们要珍惜生命。一 献血的好处1.献血对心脑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 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 ,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3.
16、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4.适量献血可延年益寿:坚持适量献血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 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不断增加血液中年轻红细胞的比例,另外体内产生的年轻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病毒素的能力,能起到防癌的作用。献血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二 一名健康的公民一生可以献多少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献血年龄为 18 岁到 55 岁, 两次献血间隔为六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 200 毫升到 400 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 400 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 74 次, 累计献血量 3 万毫升。三 献血后会贫血吗只要按规定的间隔时间参加献血,是不会引起贫血的。因为献血只会使人体内可以再生的血液暂时减少,不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再生功能,献出的少量血液很快就会恢复。经常献血会刺激造血器官,增强器官的造血功能,有益于细胞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