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鲁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生寓言(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寓言,归纳寓意2. 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 探究课文,理解寓意2. 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教学手段:朗读 探究 表演 写作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短小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可能是人、狼、羊、神等等,这些故事情节往往很简单,但结尾总是给人一些启示。比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等等。大家都看过吗?这些文章是什么体裁呢?其实这就是寓言。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二.题解:1.关于寓言: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2、。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23. 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 年 7 月生于上海。196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 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 年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3、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4. 题解:本文两则寓言均是谈论人生哲理的寓言。三.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皎洁(jio):(月亮)明亮而洁白。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心旷神怡(kung):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嬉戏(x):游戏,玩耍。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今泛指智慧。慷慨(kng ki):不吝惜。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 2 个。闲适:清闲安逸。心痛如割:形容心里痛苦
4、的样子。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出现。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撤销:取消。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3禀告(bng):旧时称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厄运():不幸的遭遇。突如其来:突然发生。异国他乡:外乡,外地(就做客的人而言)。行乞(q):向人乞讨。正色: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落难:遭遇灾难,陷人困境。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2.口述故事情节:提示:人物、事件、结果四.课文探究:朗读白兔和月亮,探讨下列问题:1. 概括课文内容:白兔拥有月亮又放弃月亮拥有权的故事。2. 拥有月亮前后白兔的心理有和变化?明确:拥有月亮以前: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
5、洁的月色,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拥有月亮以后:闲适心情一扫而光,牢牢盯着月亮,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3.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在拥有月亮之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所以她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4. 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4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
6、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5. 归纳寓意: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6. 探究质疑:文中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讨论并归纳:我们的主人公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而人类则相反,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贪得无厌,如一些贪官,接收了别人的巨额贿赂,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被举报,获得判刑坐牢的下场。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五.课外延伸:白兔放弃月亮的拥有权后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想象一
7、下,口述它之后的生活。六.布置预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白兔拥有月亮本是好事,但事与愿违,最后只好放弃月亮。看来好事也会变成坏事,那坏事是是不是也会变成好事呢?你可别不信,还真有这样的事哦!一起去看看落难的王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二.朗读课文:1. 概括课文内容:写王子落难后边坚强的故事。2. 探究问题:(1).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5讨论并归纳: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2).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讨论并归纳: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
8、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炼,比如,登山、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是可以锻炼人的。(3)归纳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三.探究质疑:这则寓言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1)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编造的故事,而是亲身见闻。(2)人物事件的极端设计。人物,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拟定一个多愁善感的王子;厄运也往极端方面去编,国破家亡,又当奴隶,终成残废,行乞度日。通过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3)“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四.表演:白兔与月亮落难的王子五.小结:6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待好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六.编写一则寓言:要求:1. 寓意要深刻、具有时代意义2. 表达要清楚、情节要简单而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