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示儿》教案.doc

上传人:繁花静 文档编号:3354729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示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示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示儿》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示儿》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示儿》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示儿一、教学课题示儿二、教材分析 示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 、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诗人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 “元知” ,本来就知道;“万事空” ,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 ,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

2、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 ,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 ,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2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三、教学方法 对于

3、这首爱国诗篇,深入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是关键。教学时,我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朗读比赛,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就行。读示儿的语速宜慢些,一、二句要读出无奈与遗憾,三、四句应读得语重心长。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示儿。2、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五、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2、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六、教学时间:一课时3七、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定奠定悲壮的基调。【百度视频】满江红视频http:/ 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

4、,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道岳飞生活在哪个朝代?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你熟悉那段历史吗?我这里有一分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课件出示资料 ,学生轻声阅读) 【百度搜索】靖康之变http:/ 北宋 1127 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之前的灭亡的宋朝史称北宋。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

5、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同学们,刚才你看了这段历史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简介陆游 是啊,当时岳飞等一批爱国志士,义愤填膺,他们纷纷站起来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而呼喊、战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当时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板书)(出示陆游像)4【百度图片】陆游图片http:/ 在他岁临终之时还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出示诗并板书课题)欣赏名家朗诵片段:【百度视频】王斑朗诵陆游绝笔诗示儿中华经典诵读晚会 “端午篇”http:/ 同学们,古诗文比起我们现代文来说是比较难懂,那些字词你读懂了,那些字词还不理解呢?大家来交流交流。52、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那么你根据自己的理解

6、,同学们的交流,并结合下面的注释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可以自己说,也可以说给同桌听),指名两人说3、诗的意思理解了,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三、感悟诗情1 、知生平,悟诗情 同学们,这首诗可以说是陆游的一份遗嘱,我们说一个平常人在生命快要终止的时候,在亲人面前,一般会说些什么呢?(财产分配,牵挂家人健康等家常话)而陆游在临死前,牵挂的却是祖国的统一,念念不忘北定中原,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份陆游的生平介绍,相信你看了之后,一定会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课件出示资料 ,指名读)【百度搜索】http:/ 岁临终之时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2、读了这份资料,你再读示儿,你体会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

7、心情呢?(自读)同样的爱国情怀,杜甫在诗中表现得是那样的欣喜若狂,喜极而泣,陆游在诗中却(悲愤不已)他为什么而悲?(板书:悲)请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说一说。6a.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为国土沦丧整整 84 年而悲,山河破碎,国家分裂这让老师想到了杜甫写的一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示诗)不同的诗人,一样的爱国情怀,都是为祖国的破碎而悲伤。b.为沦陷区的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而悲,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正如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的那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敌手,沦陷区的老百

8、姓眼泪都流尽了,流干了,他们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一年一年地盼望着朝廷军队来解救他们。c .请你再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看看诗人还为什么而悲?为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而悲,正像林升在诗中所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们把杭州当作了曾经的首都汴州,不思收复中原,歌舞升平,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d.为自己不能继续为祖国效力,驰骋疆场而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连做梦都在想着自己年轻时候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场景,是何等的盼望“九州同”啊。4、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

9、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7的统一而悲,让我们带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师生齐读)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怎样的节奏来读?(指名读)(低沉的语调,舒缓的节奏)5、除了悲伤、悲愤,我们再来读读后两句,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师生一起高昂地读)(盼望祖国统一,对祖国统一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板书“信心”)6、让我们连起来这首诗,读出他的遗憾与悲痛,读出他坚定的信心。7、看图练笔:(出示绝笔图)【百度图片】陆游绝笔图http:/ 儿(陆 游) 悲 信心八、教学思路一 “悲 ”一 “喜 ” 爱国绝唱谈示儿的教学思路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10、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两首古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推向了高潮。两首诗“悲”“喜”对照,堪称爱国诗篇的绝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基调轻快活泼、爽朗奔放,而示儿全诗则字字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9下面主要谈谈示儿的教学思路。示儿这首诗通俗易懂,写出了诗人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示儿为陆游绝笔之诗。此诗言简意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领略陆游的爱国思想,颇有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紧扣诗眼“悲”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具体步骤为

11、:一、认识诗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说岳飞,介绍陆游,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这部分主要从史实材料来引导学生认识到:1、陆游出身书香门第,幼年时正值金兵侵犯中原,而饱尝流离之苦。2、“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 在陆游诗中看到的,首先就是一生不忘统一、反抗女真贵族压迫的战斗精神和乐观精神。3、85 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因没有目睹祖国统一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二、学生诵读,理解诗歌内容。“诵读,不仅能领会汉语语言之妙,更能深刻理解每篇课文的深刻 内 涵 。 ”因 为 “诵 读 也 是 一 种

12、 模 仿 。 它 模 仿 的 是 作 者 喉 舌 筋 肉 活 动技 巧 , 久 而 久 之 , 作 者 的 神 气 音 节 就 在 读 者 的 喉 舌 筋 肉 上 留 下 痕 迹 ”。10 只要指导学生用心来诵读,诵读也就成了感知、想象、分析、推理、挖掘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效途径了。三、借助史实材料,感悟诗人为什么而悲。1、结合时代背景和生平介绍读诗,感悟诗人为什么而悲?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时在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2、除了悲伤、悲愤,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对祖国统一充满了必胜的信心。3、然后用心诵读

13、,体会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感 受 诗 作 中悲 壮 的 艺 术 力 量 。4、 学生汇报搜集的其他爱国诗人的爱国诗篇,通过诵读,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四、延伸课外,升华爱国情感。在学生整体感受到诗作中那悲壮的艺术力量后,老师问:“陆游的遗愿到底实现了没有?此问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猜一猜之后,再出示相关材料或让学生上百度查资料自己解决,使学生的认识和爱国情感在掩卷沉思中得到升华。九、教学反思11古诗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

14、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我沿袭一贯的古诗教学手法:情境导入,了解诗人 -读通全诗,理解诗意 -感悟诗境,体察心情。整首诗,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教学后,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一、创设情境,充实体验 针对这样的一首古诗,学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诗句“但悲不见就州同”中的“悲”,根据词语手册与书本上的注释,能够体会的就是诗人陆游因见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份遗憾,与自己不能参与抗金复国的悲哀。学生作为个体经验不丰富的,情感却极其敏锐的一个群体,让他们在学习时,走进文本,走进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中,往

15、往比枯燥的、生硬的反复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如在上述片段中:当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悲哀”的心情,我就选取了当时陆游的生活背景作为补充材料,补充了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林升的题西林壁、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受四个不同层次的“悲”。 以古诗补充古诗,以古诗拓展古诗。这种拓展,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12“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在过渡引导后,学生能根据当时的背景,诗文的内容,了解陆游当时还有“悲痛”、“悲愤”之情。如此一来,学生对句子“但悲不见就州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二、引导朗读,巩固体验 感情朗读能使学

16、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上述片段中的陆游对儿子的最后遗嘱“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最后一段话,对儿子的千叮万嘱,让学生朗读时犹如自己就是诗人,怕儿子忘记自己的话,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吟诵。感情朗读,还借助一定的朗读设计。在本案中,为了体现陆游的悲愤之情,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读,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每个层次的悲都不一样。这样的朗读,不但有新意,而且对文本也更有加深,甚至还增强了学生朗读时的气势,效果下来不错。三、展开想象,丰富体验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

17、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过程,而这都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儿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时期。古诗的内容虽然短小,但是情感却不亚于抒情散文。古诗的教学,忌讳的是过多的教师语言,死板的用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本课中,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听满江红,教学过程中还为学生展示一幅陆游晚年的,苍老的肖像,为整堂课奠定好基调:悲。13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当时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人所看到的画面。我问学生:“你能看到陆游所看到的画面吗?”有的学生说:“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听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丰富的想象,唤起了学生内心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九、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江苏省 学校: 京口区实验小学 姓名:杜学涛职称: 小教高级 1993 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一直任教中高年段语文,至今快二十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孩子们烂漫的微笑、纯洁的心灵、圣洁的情意,激起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使我每天努力地工作,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甘甜苦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