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产业经济学ch3-市场集中与进出壁垒.pptx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3351672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ch3-市场集中与进出壁垒.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产业经济学ch3-市场集中与进出壁垒.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产业经济学ch3-市场集中与进出壁垒.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产业经济学ch3-市场集中与进出壁垒.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产业经济学ch3-市场集中与进出壁垒.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产业经济学 CH3 产业组织(2)市场集中与进出壁垒 (上海大学本科课程),上海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巫景飞博士 2010年9月,讨论,第十八条 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 (一)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 (二)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 (三)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四)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五)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 (六)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一)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

2、(二)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 (三)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 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大纲,市场集中进入与退出壁垒,市场集中,1,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2,3,4,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影响市场集中的主要因素,市场集中与利润率,第一节 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在经济领域,集中是指国民经济和部分产业中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通常可以分为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一

3、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若干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一般集中意味着少数大企业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经济事务拥有较高的影响力。,一、一般集中,第一节 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世界五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占当年全球GDP的比重?,作业:查找2005-2009年世界五百强名单,并分别计算上述指标,并给出相应的分析 要求:分组完成;电子邮件;时间下次上课前,二、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包括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由于买方集中仅限于某些特殊产业,因此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集中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卖方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的规模结构。,第一节 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第二节

4、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集中度概念假设企业数量以及企业的相对规模信息能够反映市场力量的集中程度,因而试图以一种简单的形式综合这两种信息。,一、判断市场集中度指标优劣的标准,只有恰当反映市场力量的集中度指标才是良好的集中度指标。豪和泰德曼(Hall and Tideman)提出了六个判断标准,罕拉和凯(Hannah and Kay)提出了七个判断标准。经济学家对这些标准的必性以及正确性存在一定的分歧。,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二、市场集中度指标,在产业经济学中,市场集中程度与企业数量、资源份额(包括运输量、产出、员工数量、资本、增加值、控制的技术等)的非均等程度两个基本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

5、都被看作决定竞争的主要因素。,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一)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均等的指标.绝对集中度指标最基本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通常用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企业的生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职工总量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CRn接近于0意味着最大的n个企业仅供应了市场很小的部分。相反地,CRn接近于1意味着非常高的集中程度。绝对集中度作为市场集中度指标使用得非常广泛。但是,绝对集中度指标仅仅反映了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单凭这一指标还难以把握产业内全部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

6、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最早运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对产业的垄断和竞争程度进行分类研究的是贝恩教授,他将集中类型分成6个等级,并依据这种分类对当时美国产业的集中程度进行了测定,见表33。,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表3-3 贝恩对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及实例(美国),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产业内企业的规模越是接近,且企业数越多,H指数就越接近于零。,2H.H.I即H指数,也称赫希曼赫菲德尔指数(A.O. Hirschman一O.C. Herfindahl Index) ,其公式为:,实际应用中,人们常用10000乘以份额平方和来便利地表达H指数。例如

7、美国司法部1984年公布的水平合并指南规定:对于HHI高于1800的市场,政府有可能对使指数提高50-100个点的合并进行干预;对于HHI在1000-1800之间的市场,一项合并若使指数提高100点,政府就要进行调查;对于HHI低于100的市场,政府不会对合并进行干预。,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计算CR4和HHI,并比较C二者不同点?,3E.I即E指数,又称熵、埃思塔罗比指数(Entropy Index)。其公式为:,市场的集中程度越是接近垄断和寡占,E指数就越小(一家企业,EI=0)。反之,越是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E指数就越大(N家企业,EI=logN)。,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8、,4R.I亦称罗森布拉斯指数(Rosenbluth Index),用公式表示为:,Si含义同前。与H指数相反,这个指数能敏感反映相对规模较小的下位企业群的变化。,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5CCI通常也称为包括性集中指数(Comprehensive Concentration Index),用公式表示为:,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二)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1相对集中度指标相对集中度是反映产业内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的市场集中度指标,常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表示。,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等于零时,即意味着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反之,当基尼系

9、数越大时,意味着阴影部分的面积越大。企业规模分布越不均匀。当两条不同形状的洛伦茨曲线所围的面积大小相等时,基尼系数相同。因此,基尼系数并不代表其特定市场中唯一的企业规模分布。,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3剩余: ,其中HI为赫菲德尔指数。,2相对熵: ,其中HI为赫菲德尔指数,HImax是最大的赫菲德尔指数。,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三)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人们可能想到用企业数量作为竞争程度的一个粗糙指标。,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四)反映共谋潜力1绝对集中度差分:MCR8。MCR8越大,共谋发生的机会少,共谋的效果差。2相对集中度差分:MCR8/C4。如果C4不同,那么

10、相同的MCR8的影响会有较大的差异。随着C4升高MCR8也升高时,MCR8/C4也可以看作与共谋潜力反方向变化。,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面对多种多样的市场集中指标,一些学者曾经调查了各种集中指标在统计上的关系。然而结果并不令人满足,这些市场集中指标的相关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市场集中度实证研究不能取代理论分析。,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中国与主要国家制造业平均集中度比较(1995年),三、测量市场集中度的程序,测量市场集中度还有一些技术性障碍,具体体现在测量操作程序中:(一)限定市场(或产业)的范围。对同类产品范围、市场地理范围的界定以及企业产品多样化程度等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市场集中

11、度。,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二)确定具体的资源变量。企业规模有多种不同计量基础,例如销售收入、总资产、员工数量等等。尽管不同的计量基础测量出来的集中指标可能高度相关,不同的计量基础仍然可能测量出不同的产业集中序列。,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三)确定具体的测定集中度的统计方法。具体采用哪种测定集中度的统计方法,应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来确定。由于各种衡量市场集中指标的性质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应尽可能综合地采用绝对集中度指标、相对集中度指标和H.I指数等进行测定,以正确反映产业集中的状况。,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一、影响市场集中的主要因素,一个产业市场集中程度的高低,是由该产业

12、的市场容量和企业规模的相对关系决定的。因此,市场容量和企业规模扩大的动因,是决定市场集中度动向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影响市场集中的主要因素,影响市场集中的因素中,既有促进集中的因素,也有限制集中的因素,主要有:1垄断动机的影响。2国家政策与法制因素的影响。3市场变化的影响。,第三节 影响市场集中的主要因素,二、影响市场集中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现实中改变产业集中程度的因素很多,总体来看类似于产业集中的因素:机会或者运气,技术原因或者基本条件包括市场规模、规模经济、稀缺资源、市场增长速度等,政府政策包括反垄断法、专利执照关税配额、并购政策、管制政策等,企业战略包括兼并、限制性行为、产品差异化等。一般

13、来说,并不存在适合所有产业的产业集中演变趋势。,第三节 影响市场集中的主要因素,第四节 市场集中与利润率,1. 数量关系1951年贝恩开创性地进行了有关行业集中度与赢利能力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在美国42个4位数行业中,8厂商集中度大于70%的产业,其税后利润占股东权益的比例平均为11.8%,高于集中度较低产业的平均水平7.5%。,布罗曾(Brozen)从两个方面批评了贝恩关于市场集中与利润率高度相关的观点:一是贝恩研究的产业可能处于非均衡状态;二是贝恩在他的一些研究工作中使用的主导企业的利润率(而不是整个产业的利润率)可能歪曲了其研究结果。,第四节 市场集中与利润率,2.因果关系即使实证研究发

14、现市场集中与利润率存在某种正相关关系,经济学家们对这种关系的具体形式尤其是理论解释也存在巨大的分歧。,第四节 市场集中与利润率,一种观点认为是垄断作祟。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寡头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集中度的高低而变化,集中度越高相互作用越明显。寡头市场上卖方集中度越高,卖方采取联合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的可能性就越大。,第四节 市场集中与利润率,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集中度利润率因果关系中集中度不是自变量而是因变量。相比于低效率的企业,高效率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赢得较高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市场集中度。,第四节 市场集中与利润率,思考:市场集中度计算的难度? “玻璃纸谬误”(cellophane

15、fallacy),案例:杜邦玻璃纸垄断案1956年,美国政府指控杜邦公司违反了反托拉斯法,其原因之一是杜邦公司生产的玻璃纸在玻璃纸的市场上占到80%以上的份额。然而,在这个案件中,美国司法部败诉,其原因是美国法院界定的相关市场的范围和司法部界定的市场范围不一样。美国法院在界定相关市场时考虑到和玻璃纸产品具有可替代性的其它产品,而在和玻璃纸具有可替代的所有产品的市场上,杜邦公司生产的玻璃纸只占18%的份额,这种情况下它就不是一个垄断性的企业,从而也不可能违反美国谢尔曼法的第2条。相关市场:柔软的包装材料,如铝箔、蜡纸、莎纶包裹和聚乙烯延伸阅读: http:/ “无论是法官还是立法者都缺乏足够的证

16、据断定一个企业到底是推动了竞争还是抑制了竞争。控制垄断的更有效的办法是鼓励竞争者进入行业,包括国外的竞争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1996年 “多年来,我对反垄断法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刚入行的时候,作为一个竞争的支持者,我非常支持反垄断法,我认为政府能够通过实施反垄断法来推动竞争。但多年的观察告诉我,反垄断法的实施并没有推动竞争,反而抑制了竞争,因为官僚总舍不得放弃调控的大权。我得出结论,反垄断法的害处远远大于好处,所以最好干脆废除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1998年,进入与退出壁垒,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一、 进入壁垒的含义,进入壁垒: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对进

17、入壁垒含义的理解存在分歧,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P65-66我们把进入壁垒定义为: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只有当一个产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它才是一个可竞争产业。,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已故的芝加哥大学教授,“信息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第十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斯蒂格勒(1968)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在位者与进入者之间成本不对称基础上的进入壁垒概念,认为进入壁垒

18、是指那些“新厂商进入一个市场所负担的、而这一市场中在位厂商不负担的生产成本”。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都不构成进入壁垒。他强调的是政府管制这一人为壁垒。,二、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的原因,第一,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第二,如果一个产业中企业数量很多、集中度很低,这就意味着几乎不存在限制企业进入的结构性因素,同时由于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大量企业的存在,使得单个企业很难通过策略性行为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中长期存在高集中度和高利润,那么这个产业中必然存在进入壁垒。,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三

19、、进入壁垒的类型,按照进入壁垒的成因把它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四、退出壁垒的含义,一般而言,某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其他企业击败,就应该退出该产业或市场,但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和制约,很难从该产业或市场中退出,这些妨碍企业退出的限制因素,就称之为退出壁垒。,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五、退出壁垒形成的原因,形成退出壁垒的因素多种多样,如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等。构成退出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是资产的专用性,即沉淀成本。沉淀成本的存在增加了原有企业对已占领市场的依赖性,也是努力阻击进入的重要原因。构成退出壁垒的行为性因素主要是管理者的行为。,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第二

20、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府管制等。,一、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的最小产量。在产业的市场需求有限 ,同时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在最小有效规模进行生产并获得经济利润,如果再有新企业以同样的产量进入,则所有企 业都可能亏损。,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图4-1 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产量,平均成本,A,B,M,C,D,LRAC,O,需求D,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二、必要资本量壁垒,必要资本量是指新

21、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新企业筹措资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高,因此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也就越大,这就是必要资本量壁垒。新企业很难筹集到大量资本或者新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在位企业高的原因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和风险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三、网络效应壁垒,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是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卡茨和夏皮罗(Katz and Shapiro)网络效应分为两种:“直接的网络效应”和“间接的网络效应

22、”。“直接的网络效应”: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就属于“直接的网络外部性”。“间接的网络效应”: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这种网络效应主要是由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腾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并基于此完成了业务布局,构建了QQ、腾讯网、QQ游戏以及拍拍网这四大网络平台,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在满足用户信息传递与知识获取的需求方面,腾讯拥有门户网站 腾讯总部腾讯大厦 腾讯网、QQ即时通讯工具、QQ邮箱以及SOSO搜索;满足用户群体交

23、流和资源共享方面,腾讯推出的QQ空间(Qzone)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个人空间,并与我们访问量极大的论坛、聊天室、QQ群相互协同;在满足用户个性展示和娱乐需求方面,腾讯拥有非常成功的虚拟形象产品QQShow、QQ宠物、QQ游戏和QQMusic/Radio/Live (音乐/电台/电视直播)等产品,同时,还为手机用户提供了多种无线增值业务;在满足用户的交易需求方面,c2c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已经上线,并完成了和整个社区平台的无缝整合。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腾讯即时通讯工具QQ的注册帐户数已经超过10.57亿,活跃帐户数超过4.84亿, 1亿同时在线账户,QQ游戏的同时在线人数达到8663万,腾讯网已

24、经成为了中国浏览量第一的综合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也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二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案例:腾讯在线服务综合平台,四、产品差异化壁垒,产品差异: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不完全性。产品差异主要来源于市场中的消费者对有关企业的产品在长期中所形成的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且还会因企业的广告宣传活动以及商标法、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的支持而得到加强。 在位企业的产品差异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位企业以专利或技术秘诀形式拥有在优良产品设计方面的有效控制权,使消费者把控制权与优良的产品等同化,企业成了高品质产品的象征,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第二,

25、在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在定价和销售服务等方面所树立的良好声誉,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第三,在位企业通过以往的广告宣传而建立的消费者忠诚以及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使得新进入企业在销售成本上处于劣势。第四,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信息对消费者存在着不对称性。由于消费者已经了解在位企业的产品质量,而新进入企业的产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是未知的,因此新企业就必须向消费者提供更高的销售折扣率或比在位企业支付更高的单位营销费用来吸引消费者试用自己的产品,新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成本上处于劣势,从而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五、政策法律制度壁垒,如果政府

26、认为一个产业中只适合少数几个企业的生存,为避免过多企业进入引起的过度竞争,政府就会实行许可证制度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由于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一般来说都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所以由此导致的进入壁垒是结构性进入壁垒。,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策略性行为是寡占市场中企业通过对影响竞争对手选择的资源进行投资从而改变竞争环境的行为。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是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的进入壁垒,对策略性进入壁垒的分析是建立在非合作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进入和进入阻挠被看成是一个原有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的博弈过程。由于原有企业拥有首先行动和信息上的优势,它可以通过进行不可逆

27、的投资或通过自己的行动向潜在进入企业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潜在进入者预期到进入后无法获得经济利润,从而主动放弃进入。,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根据原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影响未来收入预期的方式,可以把进入阻挠分为: 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 影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 影响潜在进入者对未来事件估计信念的进入阻挠。,分类,一、 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原有企业通过策略性行为对进入后的企业的相对成本结构产生影响,使进入者在寡占市场结构中处于成本劣势,利用这种成本上的不对称,原有企业发动的价格战很容易使进入者遭受亏损,当进入者预期到原有企业的价格战是可信威胁时,就不会进入。(一)过剩生产能力

28、投资(二)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三)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二、 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原有企业除了利用策略性行动来获取未来竞争的成本优势外,也可通过策略性行为增强消费者者对自己产品的忠诚度,从而使未来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已,由此可能锁定消费者偏好或市场需求,最终使进入者在寡占市场中的需求处于不利地位。原有企业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策略性行为主要有三种: (一)产品扩散策略(产品线延伸)(二)提高转换成本(常旅客计划)(三)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iphone套餐),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案例:可口可乐为何进入饮用水?,三、 影响进入者信念的进入阻

29、挠,在寡占市场上,市场上总是存在企业难以准确观察或预测的变量,而这些信息在原有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之间的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对进入后市场竞争的态势、进入后的利润做出预期,进而决定是否进入市场。 如:沃尔玛天天低价策略,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退出行为受多种因素制约,并不能单纯地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依据,而需要面对如下六种退出壁垒:一、 资产的专用性企业的退出决策也影响着企业的进入决策,企业退出越是困难,企业的进入决策就越谨慎。,第四节 退出壁垒,二、退出的固定成本企业退出现处行业时通常要支付给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专业人员高额费用,要向职工支付安置费用,要向毁约的一方支付

30、违约金,要承担宣布决定后客户退货、供应商取消优惠、职工生产率下降等损失。,第四节 退出壁垒,三、战略性退出壁垒实行多角化战略的企业要退出某一特定业务,可能会导致企业总体战略的损失。这一特定业务可能是企业标志和形象的中心,可能会损害企业与主要分销商的关系,可能会削弱企业总体购买能力,可能会妨碍企业销售其它产品,可能会动摇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信心引发市价的大跌,可能会影响企业纵向整合的其它环节等。,第四节 退出壁垒,四、信息壁垒由于企业多项业务之间共用资产和内部定价的大量存在,使得一项业务的失败可以被其它业务的成功所掩盖,一旦某项业务退出,则失败的信息被提供,因此经理们明知从经济上退出是合理的,却不愿

31、退出。,第四节 退出壁垒,五、管理和情感壁垒退出某一行业通常意味着企业的某种失败和企业认同感的放弃,使得决策者不愿放弃从理智上看非常合理的退出选择。六、政府和社会壁垒退出对工人而言意味着事业,对政府意味地方经济的衰退、财政收入的减少和财政支出的增加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因此,政府和社会(尤其是产业结构单一的地区)会设法阻止企业退出所处行业。,第四节 退出壁垒,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其实质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而退出壁垒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第五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一、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从效率增长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适度的进入壁垒

32、和产业集中度可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因此,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产业进入壁垒越高,进入越困难,进入的企业也就愈少,从而愈容易产生垄断。反之,进入壁垒越低,进入越容易,进入的企业也就愈多,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就较低。另一方面进入壁垒的存在又具有正面作用,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五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策略性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的评价则更为困难,策略性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假定:相互竞争企业的行为假定、企业之间竞争方式的假定以及有关信息的假定,对策略性行为的研究尽管从理论方法上有统一的模式,但这些研究模

33、型对现实竞争的解释能力依赖于其假定条件。因此对进入阻挠的福利效应分析缺乏清晰明确的结果,更多地是个案研究。,第五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二、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如果退出壁垒过高,企业退出的手段不成熟,不完善,将会直接导致产业调整的步伐受阻。,第五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案例:中国纺织“压锭”历史,1 9 9 3 年以来,国有纺织工业已连续5 年亏损,当年盈亏相抵后,净亏损为1 9 亿元,到1 9 9 6 年净亏损高达1 0 6 亿元。1 9 9 7 年经营出现恢复性好转迹象,亏损额却仍然在8 0 亿元左

34、右。二是历史负担沉重。国有纺织工业老企业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 2 以上,远远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平均负债水平;离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比例过高,在很多老企业中,离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之比一般为1 1 ,有的甚至高达2 1 。三是初加工生产能力过剩,人员过多,劳动生产率不高。以棉纺织业为例,与1 9 8 3 年相比,1 9 9 6 年棉纺生产能力增加了2 1 8 0 万锭,相当于1 9 8 2 年的2 . 1 倍,而社会需求量仅为1 9 8 2 年的1 . 3 倍,生产能力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需求的增长,约有1 0 0 0 万锭成为过剩能力。同时,冗员充斥、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同等规模和技术

35、水平的企业,我国国有纺织企业的用人比发达国家高出3 倍左右。过多的人员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且使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对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形成了严重制约,也使得生产过剩和结构失衡的矛盾越发突出。四是高档次、高效益的产品少,生产趋同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过度竞争,而且主要集中在低档和大路货产品上。更令人忧虑的是,近几年国有纺织工业的经济技术指标恶化。到1 9 9 6 年,资产负债率高于9 0 的企业已占到全部国有纺织企业的4 3 ,资不抵债的企业已占到2 6 ,全部国有纺织企业每百元成本可获得的利润是7 元,人均净资产仅1 . 3 万元。国有纺织工业摆脱困境已经刻不容缓。,作业,搜集资料,厘清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纺织工业“压锭”历史。 搜集资料,对比分析目前国内光伏产业危机。 结合退出壁垒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上述两个案例进行分析。重点关注 为什么要“压锭”,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是什么 为什么“压锭”不能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完成? 光伏产业如何解困? 要求:分组完成;1周上交;抽查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