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信息系统规划方法.ppt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3349229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信息系统规划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专题:信息系统规划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专题:信息系统规划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专题:信息系统规划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专题:信息系统规划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概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 长远发展的规划,也称为战略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总体规划是决策者、管理者和开发者共同制订和共 同遵守的建立信息系统的纲领,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的信息系统,都要经历由初级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诺兰总结了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在1973年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在1980年完善了这一理论,人们称之为诺兰模型。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分为六个阶段,总体规划的时机 (诺兰模型),购置第一台用于管理的计算机,初始,蔓延,集成,数据管理,控制,信息管理,面向数据库建立 稳定的全局数据模型,实行了全企业的信息资

2、源管理, 信息的“倍增剂”作用增强,信息系统的开发跟上企业的发展, 信息就是资源在企业中成为提高 竞争力、促进其发展的动力,发展速度缓慢, 投资费用受到控制, 子系统功能完善,硬件、软件投资 和开发费用 急剧增长,总体规划的时机 (诺兰模型),初始阶段 从企业引进第一台计算机开始,一般都现在财务、统计、物资等部门开始使用,随着企业对计算机应用认识的深入,人们体会到计算机应用的价值,开始学习、使用、维护计算机,总体规划的时机 (诺兰模型),蔓延阶段 随着计算机在一些部门见到成效,从最初的一些应用部门向其他部门扩展,大量的人工数据处理转向计算机处理,人们对计算机的热情增加,需求增长。但对于整个组织

3、来说,无整体的信息系统。需要大量的投资,总体规划的时机 (诺兰模型),控制阶段 人们对计算机的需求增长,造成支出大幅度上涨,企业领导不得不对之进行控制。控制阶段是实现从计算机为主转向以数据管理为主的关键,一般发展较慢。 集成阶段 经过第三个阶段的分析后,引进数据库技术,在开发网络的条件下,系统应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建立集中式数据库。该阶段的投资费用再次迅速增长。,总体规划的时机 (诺兰模型),数据管理阶段 通过集成、综合之后才有可能进入有效的数据管理,实现数据共享,这时的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信息管理阶段 信息系统成熟表现在它与组织的目标一致,从组织的事物处理到高层的管理与决策都能给

4、予支持,并能适应任何管理和技术的新变化,总体规划的时机 (诺兰模型),诺兰模型反映了一定的发展规律,跳跃阶段不可能,但可压缩时间,特别是蔓延阶段的时间。,总体规划的时机:控制阶段或集成阶段,早:条件不成熟,会导致规划出的结果无指导意义,晚:建立的分散系统多,改造代价高,影响进程,总体规划的时机 (诺兰模型),企业信息特征法(BICS) 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战略集合转移法(SST),信息系统规划方法,20世纪60年代中期,IBM公司提出建立规范化的方法以指导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 1996年,IBM成立了一个负责该系统企业信息系统

5、控制和计划的部门,企业系统规划法就是他们的成果 IBM公司在1970年建立BSP项目组帮助客户开展工作。并作为商品出售,受到社会欢迎,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是通过全方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订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由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在信息系统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基本思想:信息系统为企业目标服务;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信息要 求,并向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信息系统由多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以集成的方式构成,并且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

6、系统结构。,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基本思路:识别企业目标和战略 确定企业业务和企业数据 分析业务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根据业务和数据的聚合关系导出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构成和结构。,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基本思路:,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基本思路:,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先自顶而下的识别和设计,再自下而上的设计。 BPS对于大型信息系统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顶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再“自上而下”地分布设计系统

7、,这样既可以解决大型企业信息系统难以一次设计完成的困难,也可以避免自下而上分散设计可能出现的数据不一致问题。,准备工作 定义业务过程(定义管理功能) 定义数据类 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 形成最终研究报告,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定义业务过程企业的业务是管理各类资源的各种相关活动和决策的组合。管理人员通过管理这些资源支持管理目标。BSP方法强调识别管理功能应独立于组织机构,从企业的全部管理工作中分析归纳出相应的管理功能。这样设计的信息系统独立性强,可以减少体制变动对其影响。 三类主要来源:计划/控制、产品/服务、支持资源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与这三个方面有关,定义业务过程,资源的

8、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取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 产生阶段 对资源的请求、计划工作等活动,如人事需求计划、设备需求计划和招生计划等 获得阶段 资源的开发活动,即获得资源的活动。如产品的生产、学生的入学,人员的聘用等,定义业务过程,服务阶段 指资源的存贮和服务的延续活动,如库存的控制,学生的在校学习等。 归宿(退出)阶段 指终止资源或服务的活动或决策,如产品的销售,学生的毕业等,资源的生命周期,计划和控制:在准备工作阶段收集到的有关计划,关键的成功因素和他们的度量标准等信息。,识别管理功能,产品/服务:某个汽车配件厂的产品/服务的例子,识别管理功能,支持资源:BSP将支持资源描述成企业为了实现其目

9、标的消耗品和使用物。,识别管理功能,在总体规划中,把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信息归纳成一种类型,称为数据类,如客户、产品、合同等都可以称为数据类。 识别数据类的目的:了解企业目前的数据状况和数据要求,查明数据共享的关系,建立数据类/功能矩阵,为定义信息结构提供基本依据。,识别数据类,功能/数据类矩阵,定义数据类的方法,实体法,功能法,识别数据类,在分析中把与企业有关的可以独立考虑的事物都可以定义为实体 如客户、产品、材料、现金和人员等 每个实体根据资源的管理过程,可将其分解为计划型、统计型、文档型和业务型四种,实体法,实体法,实体法,在系统中每个功能都有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类 对每个功能标识出其输入

10、、输出数据类 与第一种方法得到的数据类比较、调整 最后归纳出系统的数据类,功能法,功能法,功能法,数据类和业务过程都被识别出来之后,就可以定义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工作就是划分子系统。 BPS方法是根据信息产生和使用来划分子系统的,它尽量把信息产生的功能和使用的功能划分在一个子系统中,从而减少了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BSP法的分析工具U/C矩阵 是规划新系统的功能子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合理分布的有利工具之一。 U表示使用,C表示产生。U/C矩阵不但适用于系统规划阶段,在系统分析阶段也可以使用。,U/C矩阵,U/C矩阵及其建立将数据类作为列,功能作为行,功能与数据类交叉点上

11、的符号C表示这类数据由相应的功能产生,交叉点上的U表示这类功能使用相应的数据类,空着不填的表示功能与数据无关。,U/C矩阵,功能数据类矩阵,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表中的功能或数据项的划分是否合理,以及符号U,C有无错填或漏填。 完备性检查具体的数据项必需有一个产生者(C)和至少一个使用者(U),功能则必须有产生或使用发生。,U/C矩阵,正确性检验 一致性检查数据项必须有且仅有一个产生者。如果有多个产生者的情况出现,产生了不一致的现象,带来混乱。无冗余性检查表中不允许有空行和空列。,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检查功能这一列是否按功能组排列 ,功能组的排列顺序按管理阶段模型进行,每一功能组中的各功能则按资

12、源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排列 排列“数据类”这一行,使得矩阵中C靠近主对角线 在调整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调整功能组,在这张表中,字母C被大致排列 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矩阵对角线上,调整功能/数据类矩阵,功能数据类矩阵,用粗实线框出功能组(字母C应该尽量被圈入方框内),在求解后的UC 矩阵中划出一个个的方块,并给功能组起一个名称,每个功能组就是一个子系统 方框的选择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和实际经验,可参照系统的逻辑职能来划分 方框代表着逻辑信息系统的划分,负有产生和维护系统内数据类的责任,划分子系统,主要子系统划分,对同一个U/C矩阵调整出来的结果, 子系统的划分不是唯一的。,主要子系统划分,信息系统结构

13、图,企业系统规划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 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有两大类,一类是全面调查的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法就属于之一类方法。另一类是重点突破法,即首先抓住影响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组织的需求。 战略集合转移法,信息系统规划方法,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在MIS模型中使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决定MIS成败的因素。经过10年发展,MIT教授John Rockart把CSF提高为MIS的战略规划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

14、s,CSF),关键因素企业所在行业的成功因素;企业自身的成功因素;行业的特殊结构;竞争策略;环境因素;暂时性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由于CSF在不同的企业中的定义不同,即使相同或相似的企业也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CSF。,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步骤 了解企业目标 识别关键成功因素 识别性能的指标和标准 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优点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优点是能够使所开发的系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较快地取得收益。应用关

15、键成功因素法需要注意的是,当关键成功因素解决后,又会出现新的关键成功因素,就必须再重新开发系统。应用工具 用“因素结果”图(或称树枝图、鱼骨图)列出所有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战略目标集转换法,战略目标集转换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 背景 战略目标集转换法是威廉金1978年提出的,他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目的、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的复杂性、重要的环境约束)等组成,其基本出发点是将该集合转换为MIS战略与目标。,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要根据企业和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此外,还可以把三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先用CSF方法和SST方法确定企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用BSP方法校核两个目标,并确定信息系统的结构,这样补充单个方法的不足。,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