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患者男71岁 主诉: 家属诉呼吸困难3小时 现病史:家属诉呼吸困难3小时,心跳快,神志恍惚,患者卧床4个月 既往史:老年痴呆 消化道出血 查体:BP:95/67mmHg,P:114bpm,SPO2:82%,体温36.6度,神志恍惚,问话不答,查体欠合作,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律不齐,无杂音,腹软,未触及包块,双下肢无浮肿。 阳性检查: 血常规WBC12.7*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90.2% RBC5.29*1012/L,血红蛋白150g/L 血小板98*109/L,案例讨论,大家初步判断:,这个患者有可能是什么系统的病?,是呼吸系统疾病! 紧急检查:动脉
2、血气分析,血气分析知识:PH值:7.357.45PaCO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的指标。可以反映肺泡CO2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PCO250mmHg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重要标志之一。判断有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PaCO26.67 KPa(50 mmHg):呼吸性酸中毒 PaCO24.67 KPa(35 mmHg):呼吸性碱中毒 ,判断有否有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PaCO2,可减至10 mmHg 代谢性碱中毒:PaCO2,可升至55mmHg 。,再次判断:呼吸衰竭!,PaO2为反映机体氧合状态的重要指标,对于缺氧的诊断和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动脉血氧分压 正常值(80 10
3、0mmHg) 结合Pa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PaO260 mmHg,PaCO235 mmHg:型呼吸衰竭 PaO260 mmHg,PaCO250 mmHg:型呼吸衰竭 血氧饱合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系统重要的生理参数。正常值:95%-98%碳酸氢根(HCO3)实际碳酸氢根AB:2227mmol/L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呼吸性碱中毒:HCO3,ABSB代谢性酸中毒:HCO3,AB=SB正常值代谢性碱中毒:HCO3,AB=SB正常值 可以判断:型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
4、,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诊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呼吸衰竭的概念,1,O2,CO2,O2,CO2,O2,CO2,(肺脏)外呼吸,(血液)气体运输,(细胞)内呼吸,正常呼吸过程三个环节,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按发病机制分类,三,按病程急缓分类,分类,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1.气道阻塞性病变炎症 肿瘤 异物阻塞气道 2.肺组织病变肺炎 重度肺结核 肺气肿 弥散性肺纤维化肺水肿 ARDS 3.肺血管疾病肺血管栓塞 肺梗死等 4.胸廓胸膜病变胸廓外伤 畸形 手术创伤 气胸 胸腔积
5、液等 5.神经肌肉疾病脑部炎症 出血 外伤等 脊髓灰质炎 重症肌无有机磷中毒 破伤风及严重钾代谢紊乱等,呼吸衰竭的病因,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肺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耗氧量增加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病因及发病机制,PACO2(mmHg),肺通气不足,肺泡通气量(L/min),肺通气不足引起PAO2降低和 PACO2升高,弥散障碍:通常以低氧为主,通气血流比值失衡 正常V/Q0.8,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肺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耗氧量增加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病
6、因及发病机制,CNS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酸碱平衡、电解质,临床表现,O2 注意力不集中 O2 烦躁不安、意识障碍 CO2 中枢兴奋 CO2 中枢抑制 肺性脑病,CNS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酸碱平衡、电解质,PaO2 ,HR 收缩 CO Bp,动脉收缩肺动脉高压肺心病,PaCO2 ,心、脑、毛细血管扩张,肾、脾、肌肉血管收缩,循环系统,CNS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酸碱平衡、电解质,O2 反射性兴奋 O2 直接抑制 CO2 兴奋 CO2 抑制、麻痹,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其他,PaO2 ,损害肝细胞,ALT,肾血管收缩,肾功能受损,胃粘膜缺血,应激性溃疡,代酸、高钾、低氯,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 60mmHg 伴或不伴 PaCO2 50mmHg 若PaCO2 增高, pH正常为代偿性呼酸 若PaCO2 增高, pH 7.35为失代偿性呼酸肺功能检测:VC、FVC、FEV1、PEF等胸部影像学检查:X、CT、肺通气/灌注扫描,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气分析,诊断要点,1,2,3,4,5,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抗感染,治疗要点,病因治疗,呼吸兴奋剂:必须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使用。主要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所致的呼衰,不宜用于以换气功能障碍为主所致的呼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