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课件血液循环(175p).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347533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75 大小:8.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血液循环(175p).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医学课件血液循环(175p).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医学课件血液循环(175p).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医学课件血液循环(175p).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医学课件血液循环(175p).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主讲:张玉芹,本章主要内容: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脏的泵血功能 血管生理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器官循环,概述: 循环系统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血液、心脏和血管。血液周身运动,称血液循环。如果循环被中断,细胞很快就会死亡。,The circulatory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majoy parts: the blood ,the heart and the blood vessels. Blood flows round the body, forming a circle-like movement. Suc

2、h a movement is known as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If the circulation is cut off, all of the cells will soon die.,血液循环模式图,图 大循环和小循环,Blood travels round the body through two major routes. The lesser circulation, from the right ventricle to the left atrium, is called the pulmonary circulation. The mor

3、e extensive circulation, from the left ventricle to all parts of the body and the return to the right atrium, is known as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or general circulation.,一. 循环系统的功能运输 1.运输O2和营养物质 2.运输代谢产物 3.运输调节物质 4.运输热量和防御物质二. 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一)心脏的功能 1、泵血 2、内分泌 (二)血管的功能 1、血流通道 2、分配血液,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概述1. 心肌

4、细胞分类工作细胞 working cardiac cell 包括心房肌、心室肌细胞。 自律细胞 rhythmic cardiac cell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cardiac conduction system的细胞。,2.心肌组织的特性兴奋性 excitability自律性 autorhythmicity 传导性 conductility收缩性 contractility,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和形成机制1. 静息电位为 -90 mV 下图RP产生机理K+向细胞外扩散K+的平衡电位动力:膜 内外K+浓度差钾通道.exe阻力:膜两侧电场力,图 静息电位的记录,2、动

5、作电位 (1)AP的记录及波形,去极化过程 0 期 2个过程5个期复极化过程 1,2,3,4期,(2)各期形成机制0期:Na+通道开放,Na+内流,When the cell is activated, gNa rapidly increases to several hundred times its resting value. The allows sodium ions to move into the cell down their electrochemical gradient(梯度),and the membrane potential changes very rapidly

6、 from 90mv to about +30mv. This rapid upstroke of the action potential is phase 0.,1期 : K+外流After phase 0, the positive potential declines slightly and then plateaus at around the zero potential level. 2期: Ca2+、Na+ 内流和K+外流The plateaupltu is unique for heart muscle and may be maintained for several h

7、undred milliseconds.,3期: -K+外流4期(静息期):排Na+、吸K+、运Ca2+, 恢复膜 内、外原有离子浓度差。4心肌AP.exe,(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1、浦肯野细胞(1)波形及特点:4期膜电位不稳定,能自动去极化,(2)4期自动除极机理4自动除极.exeIf电流,随时间而增强自动去极化K+ 外流,随时间而减弱If电流又称起搏电流 pacemaker current,2、窦房结细胞 (1)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波形特点:最大复极电位仅-60-70mv;去极化幅度小,很少超射;无明显1,2期;4期自动除极快;,产生机理: 0期: Ca2+内流可被异搏定、M

8、n2+阻断3期: K外流Ik电流逐渐减弱,4期: If电流逐渐增强,Ca2+内流 4自动除极.exe,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形成机制,根据电位变化将心肌细胞分为四类:快反应自律细胞自律细胞 慢反应自律细胞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非自律细胞慢反应非自律细胞,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一)兴奋性1、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1) RP水平 (2) 阈电位水平 (3) 0期去极化通道的状态,2、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ERP (兴奋性消失的时期)从去极化开始3期-60mv,200-250ms从去极化开始到3期-55mV为绝对不应期absolute

9、 refractory period,产生原因:Na+通道失活 inactivation 。 意义 :不能使心肌连续兴奋和收缩,保证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 2)相对不应期(兴奋性恢复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从3期-60mv-80mv,阈上刺激可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 正常。 原因:Na+通道在复活过程中。(3)超常期(兴奋性较高期)supranormal period,3、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1)心肌动作电位与心脏收缩的关系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处于有效不应期,所 以心脏不发生强直收缩,图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Pre

10、mature systole and compensatory 【pre mtju】,(二)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 1、定义组织细胞在无任何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自动地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用AP 次/min表示 心脏内特殊传导系统具自动节律性(结区除外),2、自律性产生的原因 :4自动除极.exe自律细胞4期能自动去极化,3、各部位自律细胞自律性高低:窦房结 100次/min房室交界区 50次/min浦肯野纤维 25次/min4、正常起搏点与潜在起搏点窦房结是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normal pacemaker,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sains ri m由

11、窦房结控制心脏活动的节律潜在起搏点:latent pacemaker 由窦房结以外的起搏点称潜在起搏点。异位心律: 由窦房结以外的潜在起搏点控制的心脏活动节律。,5、窦房结控制潜在起搏点的方式抢先占领 capture 4抢先占领.exe超速驱动压抑 overdrive suppression6、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4期自动除极化速度4自律影响.exe,(三)心肌的传导性1、传导性 ( Conductility)定义2、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途径及特点心房肌(1) 途径:窦房结优势传导通路房室 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枝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2)特点:1)各部分传导速度不同,图

12、心脏的传导系统,最快: 浦肯野纤维 4m/S 保证两心室同步收缩 最慢: 房室结 0.02m/S 房室延搁 atrioventricular delay意义:保证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病理情况发生传导阻滞conduction block2)有优势传导通路 preferential pathway3)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4传导性.exe,3、影响传导的因素4传导影响.exe1) 解剖因素 细胞直径大小2) 生理因素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三、体表心电图 (一)心电图定义 (Electrocardiogram, ECG)从体表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的图形(二)心电图记录方法

13、(下图),心电图图导联,(三)心电图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AP ECG来自一个细胞 来自整个心脏电变化 细胞内记录 体表记录 膜内、外电位差 体表两点间电位差 可记录到静息电位 不能记录静息电位 每种细胞只记录一种 因导联不同记录多种,(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五)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六)心肌动作电位和心电图的关系,Summary working cardiac cell rhythmic cardiac cell action potential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relative ref

14、ractory period supranormal period Premature systole and compensatory,autorhythmicity rhythmic cardiac cell pacemaker current normal pacemaker sinus rhythm latent pacemakerconductility atrioventricular delay electrocardiogram, ECG,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图 心泵,图 心泵的构成,图 心脏泵血,The heart is a muscular organ that wei

15、ghts approximately 250-350 gm in the adult. It has four chambers: two atria and two ventricles. The right atrium receives blood from the superior and interior venae cavity and empties into the right ventricle through a valve called the tricuspid valve.,The left atrium receives blood from the pulmona

16、ry veins and empties into the left ventricle through the mitral valve(二尖瓣).,一、心肌收缩特点 1、对细胞外Ca2+浓度依赖性大 2、“全或无”式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二、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一)心动周期的概念与特点1. 概念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 Cardiac cycle 2. 特点: (1)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 (2)左右两侧心脏活动同步 (3)全心舒张期 (4)心动周期长短受心率影响,图 心动周期,收缩期,舒张期,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 正常值: 60100次/分 心动过速: 安静时超过100

17、次/分 心动过缓: 低于60次/分,我受不了啦,HR 150次/分,(二)心脏泵血过程心房收缩-初级泵血泵血 心室活动 -主要泵血,1、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 收缩期 (systole) 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1)等容收缩期 心房 心室压力大动脉 isovolumic contraction phase,心室压力 增 加 房 室 瓣 关 闭 动 脉 瓣 关 闭 血 流方 向 无 心 室容 积 不 变 时 间 0.0 5秒,(2)射血期 ejection phase 心房 大动脉,房 室 瓣 关 闭 动 脉 瓣 开 放 血流方向 心 室 动脉心室容积 减 少 时 间 0.25 秒,2、心室舒张期

18、等容舒张期 舒张期 (diastole) 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1)等容舒张期心房 心室压力大动脉 isovolumic relaxation phase,房 室 瓣 关 闭 动 脉 瓣 关 闭 血流方向 无 心室容积 不 变 时 间 0.08秒,(2)充盈期filling phase 心房 心室压力大动脉,房 室 瓣 开 放 动 脉 瓣 关 闭 血流方向 心房 心室 心室容积 增 加 时 间 0.32 秒,表 心脏泵血时压力瓣膜容积血流方向的变化,时 相 压 力 房 室 瓣 半 月 瓣 血流方向 容 积等容收缩期 房室室 主A 开 闭 房 室 ,心脏泵血机制:,根本动力 :是心肌的收缩和舒

19、张 直接动力:是心房与心室,心室和大动脉之间的压力差。瓣膜开闭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左、右心室的泵血机制相同。,(三)心房在泵血活动中的作用,在心脏泵血活动中,心室起主要作用。心房收缩射入心室内血液仅占心室充盈量的25%。,(四)心音的产生,心音(Herart sound):心脏机械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声音。正常心音有4个。心音图(Phoncardiogram):用换 能器将心脏机械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描记下来的图形。,1、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发生机理 心室开始收缩时房 心室舒张开始时动脉室瓣突然关闭的振动 瓣关闭引起的振动 临床意义 标志心室收缩期开始 标志心室

20、舒张期开始音响反映心室收缩力 音响反映大动脉压力音质反映瓣膜功能 音质反映瓣膜功能 性 质 音调低,时间长, 音调高,时间短,音响大 音响弱 听诊部位 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胸骨旁第二肋间,2、第三心音:发生在快速充盈期末,血液快速流入心室,使心室壁产生的振动。可见于部分儿童及青少年。 3、第四心音:发生在心房收缩期,由于心房收缩血液进入心室产生又称Atrial sound 。一般不可听及。,三、心脏泵功能的评定,(一)心脏的输出量1. 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射入大动脉的血量。正常值=70ml=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2. 射血分数 (ejecti

21、on fraction)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值60%,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 1)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指每分钟从一侧心室射入大动脉的血量 心输出量=SV心率 正常值5L/min(2)心指数 (cardiac index)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正常值 3.0-3.5L/m2,(二)心脏作功量(了解) 每搏功: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 用每次心脏射出的血液所增加的动能和压强来计算。 每分功搏功心率,四、心脏泵功能的贮备(一)定义 :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又称心力储备。(cardiac reserve)(二)贮备方式 收缩期储

22、备1、搏出量贮备备舒张期储备,(1)收缩期贮备=安静状态下收缩末期容积余血=75ml-20ml=55ml ( 2)舒张期贮备=最大舒张末期容积安静时舒张末期容积=160ml-145ml=15ml 2、心率的储备,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一)前负荷前负荷(preload)指心室舒张末期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初长度加长心肌收缩力量加强搏出量,机制-异长调节肌小节长度 收缩张力1.5m 5%2m 80% 2.2m 100%当肌小节长度为2.2m时,粗、细肌丝处于最理想的重叠状态,起作用的横桥数目最多,收缩张力最大。,Ventricular function curve,对照,2. 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对搏

23、出量的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指心脏由心脏兴奋收缩偶联各个环节决定的内部功能状态,与初长度无关。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ATP钙离子等可增加心肌收缩能力。,3.后负荷(after load)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室后负荷指大动脉血压。 后负荷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减少。 (二)心率对搏出量的影响在搏出量不变的情况下,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多。但在安静时心率超过180次/min或低于40次/min,心输出量都会下降。,cardiac cycle heart rate isovolumic contraction phase ejection phase isovolumic r

24、elaxation phase filling phase herart sound stroke volume,SV,ejection fraction cardiac output cardiac index Starling mechanism preload Ventricular function curve contractility afterload cardiac reserve,第三节 血管生理,一. 各类血管结构和功能特点 (一)大动脉 (弹性贮器血管)1、结构特点:富含弹性纤维,扩张性好,称弹性贮器血管(Windkessel vessel) 2、功能 缓冲动脉血压保证血

25、液连续流动起到第二心脏作用,图 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每搏输出量70ml 25ml流走(动能)45ml贮存(势能) 心室舒张大动脉回位,势能转成动能。,(二) 分配血管 distribution vessel指中动脉,动脉中膜平滑肌较多(三)阻力血管 resistance vessel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前阻力血管结构特点:富含平滑肌,神经支配密度大。 (四)毛细血管前括约肌precapillary sphincter,(五)交换血管 exchange vessel指毛细血管 (六)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 (七)容量血管capacitance vessel指静脉结构:管壁薄,管腔大。功能:贮存血液

26、,占总血量70,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一) 血流量(Q)单位时间内通过血管某一横载面积的血量,又称容积速度。(二)泊肃叶定律:Q=(P1-P2)r4/8L (三)层流与湍流(下图),图 层流与湍流,(二)血流阻力resistance of blood flow 1. 概念:血液在血管内流动遇到的阻力包括中心阻力和外周阻力 R=8L /r4 2. 血液粘滞度的影响因素(1)红细胞比容(2)血流的切率(3)血管口径(4)温度,(三)血压(Blood pressure)1.血压的概念: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 壁 的侧压力,又称压强。2.各种血管内的血压不同3.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mean cir

27、culatory filling prssure)约7mmHg,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1.动脉血压的形成前 提:足够的血液充盈根本原因:心脏射血产生的心输出量基本条件: 外周阻力存在peripheral resistance辅助因素: 大动脉弹性,2. 动脉血压正常值 (1)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 心室射血时动脉中最高的压力。正常值13.3-16.0 kPa (2)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 心室非射血期间动脉中最低的压力.正常值8.0-10.6 kPa (3)脉压(pulse pressure,pp)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28、正常值4.0-5.3 kPa,图 收缩压和舒张压,SYSTOLIC PRESSURE,MEAN PRESSURE,(4)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P) 心动周期中,动脉中的平均血压. MP=DP+1/3PP说明:动脉血压因性别、年龄不同而不同3. 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图 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4、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 Stroke volume: 每搏输出量收缩压舒张压 脉压 (2)heart rate: 心率收缩压舒张压 脉压 (3)peripheral resistance : 外周阻力收缩压舒张压脉压,(4)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 大动脉弹性收缩压舒张

29、压 脉压(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比例不适应,血压改变。(二)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自学),四. 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1. 外周静脉血压(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各器官的静脉血压称外周静脉压。2.0-2.7 kPa2.中心静脉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1)概念:指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压力。0.4-1.2 kPa(4-12 cmH2O) (2)决定因素 a、心脏射血能力 b、静脉回心血量 (3)临床意义 a、反应静脉回心血量 b、反应心功能 c、是控制输液速度的指标,(二)影响静脉回心血

30、量的因素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2.心脏泵功能3.呼吸运动(呼吸泵功能)4.骨骼肌泵功能5.重力和体位改变,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一)定义: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二)组成 微动脉(总闸,前阻力)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 七个部分 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后闸,后阻力),图 微循环,(三)血流通路 及功能1 、迂回通路 实现物质交换2、直捷通路 导血回心3、A-V短路 调节体温 (四)调节1.神经作用2.激素作用3.局部化学物质作用,(四)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31、 扩散diffusion: 溶质、气体交换的方式 2. 吞饮pinocytosis :蛋白质等大分子交换方式 3. 滤过和重吸收 filtration and reabsorption: 水的交换方式,六、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一)组织液的生成 动力: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毛细血管血压 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管外组织液静水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静水压)有效滤过压A =(30+15)-(25+10)= +10 mmHg有效滤过压V =(12+15)-(25+10)= - 8 mmHg,

32、(二)影响组织液生成回流的因素 1. 毛细血管血压2. 血浆胶体渗透压3. 毛细血管通透性4. 淋巴回流,summary Blood flow Resistance of blood flow peripheral resistance blood pressure Systolic pressure Diastolic pressure pulse pressur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P=DP+1/3PP,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Stroke volume heart rate peripheral resistance 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33、,Central venous pressure Microcirculation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静水压) 影响组织液生成回流的因素,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 nerve regulation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1. 心脏的神经支配(后图) (1)心交感神经 4心活动.execardiac sympathetic nerve起源:T1-T5侧角,在星状神经节颈交感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心脏各部分,作用: 正性变时心交感神经兴奋 正性变传导 正性变力机理:心交感

34、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与心肌细胞膜1受体结合使细胞内cAMP 蛋白激酶激活普遍提高心肌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强If电流心率,传导,收缩力。,作用特点:有紧张性,心得安可阻断。心迷走神经 起源:延髓迷走核或疑核心内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到心脏(到心室的纤维极少)负性变时 4心交作用.exe 作用及机理: 负性变传导 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负性变力有效不应期缩短,机理: 迷走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与心肌细胞膜上M型受体结合使细胞内cAMP提高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 K+外流增加,抑制钙通道和4期If电流Ca2+

35、Na+内流减少心 率-负性变时传 导负性变传导收缩力负性变力4心迷作用.exe 作用特点:有紧张性,阿托品可阻断 (3)心脏的肽能神经元,2. 血管的神经支配(1) 交感缩血管纤维vasoconstrictor fiber 起源:T1-L3侧角椎旁或椎前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到血管平滑肌。 分布特点:广泛a. 大动脉大静脉神经分布少;微动脉分布最多;毛细血管无。b. 皮肤血管骨骼肌、内脏血管脑血管。,作 用: 该神经兴奋时,血管收缩外周阻力作用机理: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肾素 与受体结合Ca2+内流 血管收缩作用特点:有紧张性,指交感缩血管神经经常发放低频冲动(缩血管紧张)1-3次/S vaso

36、motor tone,(2) 舒血管纤维 vasodilator fiber1) 交感舒血管纤维 起源:大脑皮质运动区下丘脑、中脑、脊髓等处换神经元支配骨骼肌和面部血管作用: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与M受体结合血管舒张。 作用特点:无紧张性,运动前该神经发放冲动 引起骨骼肌血管舒张。,2)副交感舒血管纤维起源:脑干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段,节后纤维支配消化腺、外生殖器血管。递质:Ach 3)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递质:P物质,ATP?轴突反射:通过轴突外周部位完成的反射 4)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二)心血管中枢 cardiovascular center 概念:控制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元在中枢集中的部位称

37、心血管中枢。1.延髓(基本中枢) 缩血管区:控制交感缩血管神经和心交感神经的活动。 舒血管区:抑制(1)区活动 传入神经接替站:指孤束核 心抑制区:控制心迷走神经的活动。,2.延髓以上心血管中枢下丘脑:重要的整合中枢。大脑边缘系统: (三)心血管反射1.窦弓压力感受性反射bororeceptor reflex压力感受器 bororeceptor: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血压在60 mmHg-180mmHg变化时最敏感。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更为敏感对搏动性压力变化敏感, 传入神经窦神经:沿舌咽神经传入中枢主动脉神经:沿迷走神经传入中枢 (3)中枢效应抑制心交感中枢紧张性抑制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增强

38、心迷走中枢紧张性(4)传出神经及心血管活动改变,(5)反射过程及效应,(6)反射的意义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7)反射特点经常起作用;对血压迅速变化敏感2.心肺感受器反射感受器及传入神经感受器位于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细管壁中,适宜刺激是机械扩张,传入神经在迷走神经中。,反射效应:当血容量、血压升高时心肺感受器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增多心交感紧张心迷走紧张肾排水.排Na+血压 意义:维持体液量相对稳定3.化学感受性反射 (1)化学感受器 chemoreceptor (2)传入神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 (3)反射过程,反射效应 呼吸加深加快,心输出量外周阻力,BP。意义:平时主要调节呼吸,维持血PO2

39、, PCO2 H+ 相对稳定。在缺O2、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 可提高心输出量,重新分配血液。(四)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二.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1. 来源 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管紧张素I(十肽)肺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八肽) 血管紧张素酶A血管紧张素(七肽),2.血管紧张素的作用 直接缩血管 促进交感神经释放NA 使交感中枢紧张加强 促进醛固酮合成、释放 在失血、缺O2、 BP时,该系统活动增强。,(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epinephrine、norepinephrine) 1.来源:

40、 E 80%肾上腺髓质分泌NE 20%。2. 作用对心脏作用 与1受体结合心输出量对血管作用 与受体结合,血管收缩,与2 受体结合,血管舒张,受体分布皮肤、粘膜内脏血管较多;骨骼肌血管2 较多。结合能力 E与2 受体结合强;NE与受体结合强。 对BP的影响 肾上腺素:强心,心输出量,BP 轻度升高,可作 强心药。 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 BP大幅度升高整体内由于反射可使心率可作升压药。,心率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血压- E - NE -(三)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六)心房钠尿肽,本节重点,心脏的神经支配、作用及其

41、机理 血管的神经支配作用及其机理 cardiovascular center 心血管反射 bororeceptor reflex chemoreceptor reflex,humoral regulation renin-angiotensin epinephrine norepinephrine vasopressin,第五节 器官循环,一.冠脉循环(一)冠脉结构特点 1、起始主动脉根部,血流止右心房 2、分支垂直插入心肌 3、 吻合支细小,侧支循环少,易梗塞,图 冠状动脉,(二)血流特点 血流量大 占心输出量4-5% 血流快,血压高 耗氧量大,A-V脉氧压差大 血供主要在心室舒张期,二.肺

42、循环 Pulmonary circulation (一)肺循环特点1、 低压低阻2、 血容量变化大3、 无组织液生成,(二)肺循环的调节1 . 神经体液调节2.局部化学因素的调节PO2 PCO2 肺血管收缩。,三.脑循环 (一)结构特点 1. 脑组织位于颅腔内,血管活动受限。2. 毛细血管与神经元之间有胶质隔开,构 成血-脑屏障。 (二)血流特点1.阻力变化小血流量取决于颈动脉血压。2.血流分布与功能相适应,(三) 脑血流量调节1.自身调节 血压在8.0-18.6 kPa(60-140mmHg)范围 内变动时,脑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2. 局部化学因素调节PO2 PCO2 脑血管舒张。 H+、

43、K+、腺苷扩张血管 3. 脑代谢对脑血流量的影响4. 神经调节,(四)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1. 血-脑屏障 血液和脑组织液之间的屏障功能: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结构基础: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星状胶质细胞 血管周足等2. 血-脑脊液屏障结构基础:无孔毛细血管壁和脉络丛细胞中载体系统。功能:防止有害物质侵入,The end,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ANa+内流、Cl-外流BNa+内流、K+外流C. Na+内流、Cl-内流DCa2+内流、K+外流E. K+外流、Ca2+外流 (1996,1997) 2.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 心脏是机能上的合胞体B心肌

44、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会自动舒张D. 心肌是“全或无”收缩E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1996),3.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大大减漫 D. 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 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 (1991) 4.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 心房肌 B房室交界 C希氏束 D浦肯野纤维 E. 心室肌 (1992),5.下列哪一项变化可以在心电图中看到? A. 窦房结去极化 B. 心房肌去极化 C. 房间束去极化 D. 房室

45、结去极化 E. 希氏束去极化 (2000 ) 6.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6.降低可引起下列哪一项增加? A. 动脉收缩压 B.动脉舒张压 C.动脉平均压 D.动脉脉搏压 E.心排出量 (2000),7.当动脉血压骤降时可引起 A. 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 B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心迷走钟经紧张性增加 C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 D.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加 E.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减少 (1993),8.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房室瓣开放 B房室瓣关闭 C动脉瓣开放 D动脉瓣关闭 E心室壁振动 (2003),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