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禁止网络借贷,杜绝网络诈骗,1523班 二一六年六月一日,网络借贷指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网络借贷分为b2c和c2c模式。 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什么是网络借贷,什么是网络诈骗。,何为网贷平台?,据了解,借贷平台不属于金融机构,成立一家网贷平台几乎没有门槛,只需拿到工商局的营业执照,并在工信部备案即可。说穿了,这就是普通民间借贷的“校园版”而已。,为何瞄准学生市场?,
2、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由于在校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拥有超前消费、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等理念,网络小额贷款这一方式在大学生中备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满足日常消费需求,如购买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我的同学就是我的客户。”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学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学院学生会干部,去年他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宝的校园代理,加入“二维码”推销大军,“大致在去年下学期,公司为提升APP装机量举行校园地推,那段也是搞这种兼职最挣钱的时候。”王安说,该公司要求用户下载APP后,还需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
3、如用户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这些收入是可以日结的,我身边有同学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我们还去宿舍刷楼,拉同学和朋友绑定,鼓动大家贷款,做成一笔借贷单子的提成,是装机之外另算的。”,校园网贷如何走进校园?,据媒体报道,“网贷平台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间”,但实际上网贷并非如广告宣称的“低息”。以借贷10000元为例,从借贷平台借款10000元,分12期还款,平台扣除2000元的咨询费,最终拿到手8000元,如果不逾期,这2000元最后是能够返回借贷者的账户。这0.99%月息是怎么得
4、来的,从财务专业角度看又有什么秘密?财务人员解释:“用932.3312-10000再除以12就可得出0.99%这个数据,但这0.99%跟实际还款产生的利息并没有关系,只是一般人发现不了其中的奥秘。说白了,这也是骗局外人的营销把戏,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规则了。”针对这贷款的2000元咨询费,多位财务人员表示,如果逾期,2000元的咨询费拿不回来。一年下来,你贷8000元,最后还款达到11187元。这实际年化更超出30%。“这2000元,对贷款的年利率特别大,相当于是你没有花这2000元,却一直在承担着2000元的利息。”,校园网贷为何“贷”出了人命?,日前据媒体报道,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因
5、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元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小郑为何要频繁网上贷款,又是如何屡次贷款成功最终债务缠身的?记者前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采访了解到,小郑在2015年暑假期间曾参与网络博彩并炒股,为此已欠下债务累计50余万元。小郑的室友小曹告诉记者,2015年9月,身为班长的小郑向同学借用身份证、学生证等,用来在网上“刷单”“做兼职赚生活费”。“我们很信任他,也看他平时生活很艰苦,所以没问具体是做什么用就把自己的信息给他了。”小曹说,“到了去年年底突然有贷款公司给我打电话让还款,我才意识到出了问题。”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网络小额贷款平台成了小郑
6、赖以“周转资金”的依靠。并且,为借到更多钱,小郑开始借用、冒用共计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住址等信息,分别在诺诺镑客、人人分期、趣分期、爱学贷、优分期、闪银等14家网络小额贷款平台,共计贷款5895万元。小郑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还债,但债务不断累积,一次又一次的“小额”贷款和利息,最终叠加成让小郑难以承受的“巨额欠债”。,大学生欠债50余万后跳楼自杀,一 、简要案情,1、以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帮忙贷款,拿到贷款后不知去向。2016年2月24日,某高校学生高某报警反映称,夏某等人在南京江宁大学城让其以自己的名义在“分期乐”、“名校贷”、“优分期”、“99分期”、“人人分期”、“拍来贷”
7、等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帮助其累计贷款3万余元,事后给了他2000元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夏某等人来还,但对方一直未还款,目前上述贷款平台多次以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催其还款,夏某等人联系不上,不知去向。,3、遭遇网上虚假贷款公司被骗。2015年12月3日,杨同学在百度上搜索“大学生创业贷款”,检索到一家无需抵押的公司,后杨同学加了对方QQ,对方介绍了公司贷款周期、利率等信息,并传真过来一张贷款合同书,要求杨同学缴纳3000元保险金。杨通过支付宝转账后,对方又以信誉不足要求再转8000元,杨同学又通过支付宝转给了对方,后对方要求再转9000元,杨同学产生怀疑,电话咨询上海银行本部,发现该公司为冒牌贷
8、款公司,银行未开通此项业务。,2、帮大学生成功贷款后,冒用大学生的身份继续贷款。2016年1月22日,南京学生吴某报警称,去年4月份通过一个姓王的男子办理了大学生贷款,事后发现该男子未经本人同意继续以其名义在诺诺镑克等网站多次办理贷款累计达35000元。被发现后,该男子声称无需吴同学偿还,自己会按期还贷,但随后销声匿迹。目前贷款网站要求吴同学还款,吴同学怀疑自己被骗。,4、以操作为“黑户”不用还钱为幌子,吸引大学生贷款。2016年2月25日,聂同学前往高新园派出所报警,称朋友告知其在南京进行大学生分期贷款可以操作为“黑户”,利用这一软件漏洞可以赚钱,1月23日其和朋友一起来到江宁义乌商品城找人
9、操作大学生分期贷款,主要方式就是贷款购买苹果手机,拿到手机后卖掉套现,并成功分红2000元,但事后贷款平台开始催其还款,此时聂同学发现可以操作为“黑户”不用还钱是虚假信息,但对方已不知去向。,1、作案手段: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发布贷款信息,以快速提供贷款、无抵押担保、给予好处费、无需还款为诱饵,利用大学生在校用钱心理,骗取大学生个人信息,利用其身份办理贷款,拿到贷款后便失去联系,或者帮大学生成功贷款后,冒用大学生的身份继续贷款,要么以提供贷款前需收取担保金、人身保证金为借口,反复要求受害人汇款。 2、案件特点:此类案件迷惑性强,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不法分子与受害人无过多正面接触,作案手段比
10、较隐蔽,待受害人上当受骗后便失去联系,使案件的侦破难度较大。且此类案件作案获利快,作案又不受地域限制,不法分子可反复、大范围作案。 3、原因分析:大学生对银行业务、金融知识了解不够,防备心理不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些大学生受物质诱惑,希望赚取好处费或者攀比用高档手机、电脑,辨不清真伪,目相信网上货款会帮其解决资金问题,是犯罪分子容易得手的关键所在。,二、特点分析,从以上列举的警情案例可以看出,利用大学生贷款衍生出来的诈骗手段五花八门,让想贷款创业、求学消费的大学生防不胜防,一旦被骗对手头并不宽裕的大学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为预防此类警情案件,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以提高防范意识,减少财产损失。
11、 1、加强防范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短信、法制课等形式,深入高校加大对此类诈骗手法的预警宣传,提高广大学生对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贷款观念,同时提醒广大学生要通过正规渠道贷款,不要随意将身份信息提供给他人,切莫贪图小利而向网络、地下等非法贷款公司贷款,防止上当受骗。 2、加强案件侦破。派出所要联合刑侦、经侦、网安、技侦等部门对本地及周边的同类型案件,加强梳理研判,结合银行账号、诈骗电话等信息,有条件地加以串并,从个人信息是否泄露、电话来源、银行账户等信息入手跟进查证,深挖犯罪源头,力争破获案件、震慑犯罪。 3、加强部门协作。公安机关要强化日常沟通联系机制,加强与高校、电信、银
12、行、网络服务等行业部门的相互联系和配合,形成有效的监管和打击合力,加大检查和查处力度;要深入高校积极开展防骗宣传工作,通过张贴防骗提示等手段降低大学生受骗的可能性。,三、防范建议,陷阱一:低息背后,实有高额服务费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贷款公司,在贷款到帐后,要收取“指标费用”,其实就是服务费,比如贷款10000元,可能就会收取百分之十的服务费,贷款人拿到的钱其实只有9000。陷阱二:分期还的少,其实是高利贷有一部分校园网贷的代理,在向同学介绍网贷的时候,一味的强调可以分期,没什么压力,某高校学生就透露,有代理向他介绍网络贷款,贷5000元,分12个月还清,每个月仅需偿还551,五百多听起来很划算,可
13、仔细算下来,12个月的话,该学生总共需要支付6612元,折合贷款年利率为26%,而事实上,年利率超过24%就已经属于高利贷了!,陷阱三:扣押“担保费”,本息还清才放款不需要任何征信记录就可以放款,听起来贷款平台有点像冤大头,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会在合同上告诉学生,鉴于对对方信用记录不了解,所以,需要扣押一部分借款,作为“担保费”等还清所有本息之后,扣押的钱会一分不少的返还给你。然而,一旦出现逾期,这部分钱平台就不需要再付。可将来却仍需要为这部分钱支付巨额逾期利息,哪怕不逾期,平台实际上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贷款利息。陷阱四:逾期后果很严重,容易引发“连环贷”网络贷款平台,不需要抵押,不需要征信记录等
14、等,就敢放款给学生,难道不怕学生逾期不还钱?有个做网络贷款的校园代理私下透露,其实不怕他们逾期,就怕他们不逾期,一旦逾期之后,那就是按天算利息了,利滚利,越滚越大,那网络平台就发财了,因为留的有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电话,可以先威胁他们要告诉老师,还不行那就直接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一般为了不让小孩背上不良信用记录,都会还的。再不济,不还可以走司法程序么?反正有合同,我们怕什么?而且有一部分学生不敢让家长知道,就“拆东补西”,很容易引发“连环贷”,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位买苹果手机的学生,本金仅仅3万元,最终滚到了70多万。,1.网贷平台野蛮生长,监管缺失,逾越法规,正凸显我国网贷平台在推广监管过程中的巨大漏
15、洞,银监、工商、公安等部门应当联合行动,对校园网贷中涉嫌违规、违法的现象依法进行调查、监管,避免再有悲剧发生。2.学校也应强化校园管理,引导、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消费观。3.家长则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注意学生的言行,防患于未然。4.大学生自己作为一个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更要提升自我修养和自律能力,不要被利欲冲昏了头脑,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和金钱观。未雨绸缪,多管齐下,方能杜绝小郑式悲剧的再度发生。,加强网络信贷监管宜早不宜迟,一、在校生要以学业为重,积累知识,切不可以铺张消费、创业资金周转等为理由进行网贷,严重影响学业的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二、如果实在需要贷款,一定要和家长商量好再做决定,可选择生源地国家、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或到正规银行机构、信用社机构办理贷款,并且要仔细阅读贷款合同,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问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三、按时还款,培养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贷款后一定要做到按时还款,否则拖延还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四、理性消费,拒绝攀比。一定要根据自己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消费,避免因跟风或攀比而开销过多。,因此提出如下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