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眩晕与耳蜗循环障碍,眩晕(Dizziness,Vertigo),对自身或周围物体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的移动感运动幻觉。 可伴平衡障碍、自主神经症状,无意识障碍。 病变部位可在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小脑。 大脑和脊髓后索病变可产生间接影响。 神经系统、耳、眼、骨科疾病,全身各系统病均可能为原发病。,耳蜗的解剖、生理螺旋器:感音器官,产生听觉冲动 半规管:感受头、颈、躯干的空间位置觉,参与平衡调节 VIII颅神经Auditory and vestibular nerve蜗神经传导听觉前庭神经传导空间位置觉,前庭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半规管:水平、上、后,双侧对应,3600空间感受。 骨迷路-外淋巴-膜迷
2、路-内淋巴-纤毛壶腹嵴顶空间旋转冲动。 椭圆囊和球囊耳石上下和水平运动冲动。,冲动传导路径 耳蜗N:螺旋器螺旋N节双极细胞耳蜗N内耳孔部分经绳状体入小脑,大部分经桥脑耳蜗N核换元外侧丘系四叠体下丘及内侧膝状体内囊听放射颞横回听中枢。前庭N:半规管前庭N节前庭N内耳孔桥脑前庭N核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小脑等处。,眩晕的发病机制,机械刺激 炎症 血液循环障碍 迷路淋巴循环障碍 耳毒性药物 功能性,眩晕的鉴别诊断要点,发病、进展、病程 症状及体征:晕动、旋转、呕吐、耳鸣、眼震、共济失调 程度 伴随症状:听力、视力、运动、感觉、吞咽、语言、意识、头痛、抽搐、发热等 诱发、加重及减轻的因素,眩晕的鉴别诊
3、断要点,前庭周围性眩晕症状重,眼震快相多向病侧,可伴听力减退和耳鸣。常见于:Meniere Syn、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突聋、耳毒性药、晕动病等。,前庭中枢性眩晕症状相对轻,波动大,伴随症状多,眼震快相不固定,可出现垂直眼震。常见于:PCI、脑干及小脑梗死、后颅窝占位或炎症特别是小脑病变、脱髓鞘病、眩晕性癫痫发作、环枕畸形等,假性眩晕晕动感或仅有头昏、不清醒、头重足轻感,无旋转感,恶心呕吐少见,无共济失调,无听力减退,无眼震。可有原发病表现,见于多个系统疾病,也可见于神经症患者。,耳蜗循环障碍的概念 耳蜗循环障碍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是一组疾病症侯群共同的病因及病理
4、机制 出现这组症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疾病 不同的疾病影响到耳蜗可有相似的病理生理机制,耳蜗的血液供应 内听动脉:属于后循环系统,可来自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基底动脉。其中耳蜗支供应螺旋器,前庭支供应半规管。 耳蜗循环的特点:供血动脉路径长,侧支循环少,间质支撑少。耳蜗组织处在密闭的骨性腔内,结构功能复杂,对微环境要求高,易发生缺血缺氧或淤血性缺氧,也易发生有害物质的蓄积。,耳蜗循环障碍机制 核心:动脉灌注不足及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微循环障碍血管痉挛低灌注综合因素,耳蜗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蜗支:螺旋器及蜗神经功能障碍 耳鸣、耳深部感觉异常、听力下降。前庭支:半规管及前庭神经功能障碍 眩晕、平衡失调、眼震、自主神经障碍。,耳蜗循环障碍的常见病因动脉缺血:PCI、内听动脉血栓、低血压等感染:中耳炎、乳突炎、前庭神经炎等 中毒:药物、毒素、酒精等外伤:颅脑外伤、震荡伤等 占位:听神经瘤、胆汁瘤、转移瘤等环境因素:气温、气压、污染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眩晕及耳蜗循环障碍的诊断 病史,详细的体检,耳鼻喉科专科检查 过度换气和Dix-Hallpike检查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耳蜗电图 眼震电图 病因方面的检查:生化、影像、超声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蜗循环障碍的治疗病因治疗改善血液灌注改善组织氧供疏通微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保护神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