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态心理学,第一章 概论,需要重点掌握和了解的内容,掌握心理异常的科学内涵; 掌握心理异常的诊断标准; 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学科性质; 理解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本章内容,第一节 心理异常 第二节 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 第三节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四节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 心理异常,一、关于心理异常的误解 二、心理异常的科学内涵 三、与群体相关的心理异常 四、关于心理异常的解释理论 五、心理异常的诊断 六、心理异常的治疗和预防,第二节 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一、界定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变态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意义,第三节
2、变态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古代社会: 异常和超自然 二、古希腊及科学兴起时期 三、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自然和超自然 四、18世纪及其后:精神病院 五、心理异常的非西方式治疗方法,第四节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一、科学的研究程序 二、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三、研究设计 描述性研究 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 发展性研究(即纵/横向研究),作业:,每人完成对 8 10 个大学生关于心理健康和异常心理与行为的认识和看法的调查,写出调查总结(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调查对于自己的启发及自己的看法,必要的参考文献等)。 2.阅读篇以上对于某一心理障碍的近期文章(或关于某一心理障碍的一本论著),写一篇读书报告(包括所读文
3、献的内容简介,文献的启迪,自己的看法,必要的参考文献等)。 (以上二其一完成,成绩:10 ;成绩评定:作业规范,包括所有作业要求的内容,按照相关心理学理论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一、界定,变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异常的实质; 解释心理异常的心理学理论;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的分类与其各自的症状表现和诊断标准。,三、学科性质和研究意义,学科性质: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分支学科。 相关学科 精神病学:精神病学是从医学角度研究精神疾病病因、表现、诊断和预防;而变态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
4、究心理异常的发生机制和原因。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之一。,研究意义 有助于探明和补充正常心理活动的变化、原因和规律; 能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基本命题提供科学的论证; 有助于促进人类精神健康事业的发展。,社会文化标准:社会准则 个人经验标准:个人经验 数理统计标准:群体样本的平均水平 行为适应标准 症状检查标准:症状是否出现综合诊断,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DSM- 修订版,轴:临床表现异常,其他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表现 轴: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轴:躯体情况 轴:社会心理和环境问题 轴:整体功能评估,通常在婴儿、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谵妄、痴呆、以往及其他认知障碍由躯体情况引起的,
5、在他处未提及的精神障碍;与物质有关的精神障碍与苯丙胺有关的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形障碍,做作性(或人为)障碍分离性障碍性及性身份识别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未在他处提及的冲动控制障碍适应障碍人格障碍可能引起临床关注的其他问题,ICD-10,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 心境(情感性)障碍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症 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通常发生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CCMD-3,0 器质性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或
6、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神经病:神经有器质性病变。 神经症:属于中度心理异常,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具有中度的精神症状、社会适应功能正常、具有良好的自知力。 精神病:属于重度心理异常,患者一般具有重度精神症状、社会适应功能严重受损、有明显的人格改变、没
7、有自知力。,七、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关于心理异常的误解,心理异常:远离常模和不良适应。 误解之处 心理异常患者行为一定是怪异的; 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是不同种类的; 整体来说,曾患有心理异常的人是不可预测的,也是危险的; 心理异常与个人的道德缺陷有关,所以患者自感羞耻; 对心理异常应有的态度是对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抱有畏惧。,二、心理异常的科学内涵,心理异常的诊断标准心理异常的实质,三、与群体相关的心理异常,不同人群对具体心理异常的发病率有所不同; 不同人群对心理异常的表达不同; 由于不同人群有自己不同的规范,可能在这个群体中很普遍的行为,在另一个群体中却古怪。文化差异 性别差异,四、关于心理
8、异常的解释理论,医学模式:生物上的功能损伤; 神经科学模式:从神经化学、神经解剖、神 经递质等角度; 心理学模式,五、心理异常的诊断,心理异常的诊断 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 国际疾病分类(ICD)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 评估方法(参考教材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 对诊断的批评,六、心理异常的治疗和预防,治疗 社会 如何解释心理异常? 预防 一级预防: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消除病因; 二级预防:对心理异常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三级预防:减轻对患者的损害,促进康复。,八、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简史,现代变态心理研究的变更历程 从黑暗到复兴:皮奈尔 从思辨到实验:克雷丕林 从外因到内因:弗洛伊德
9、 从医院到社区,总结,心 理 异 常,心理功能紊乱(dysfunction) 感到痛苦(dstress) 对自己无益,而且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非典型性反应 现实适应不良,心理异常的实质,心理异常的实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常态心理和异常态心理相同: 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区别: 表现形式不同:在常态中个体更多地受现实的逻辑法则支配,是对客观现实正确的反映;而在异常态中,个体则主要受生物社会本能支配,是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心理学模式,心理动力学:童年创伤和潜意识冲突; 行为主义:不良的学习; 认知理论:知觉偏差; 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混乱
10、; 社会文化理论:关注社会中影响诊断和治疗的歧视; 人本主义理论:自我实现受阻。,对诊断的批评,暗示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有本质区别; 降低了不同心理异常之间的区分度; 诊断提供了错误的解释; 诊断标签伤害了个人。,描述性研究,个案研究法 定义:描述个案在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尝试从过去的历史来掌握或分析目前的异常行为的本质与来源。 资料获得方式:交谈、观察、测量以及活动产品分析、病历等。 优点:能深入透视异常行为,并给予详细的描述,甚至提供病因解释。 缺点:非控制性;样本选择的非随机性;结论推广性差。,调查研究法 定义:主要用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在特定人群中,某种或某些心理
11、异常的发生概率及其分布清况。 流行度=发生率持续时间 优点:能提供有关事件的发生数目以及事件的流行率的有用资料;能使我们更好的预测心理异常的发展趋势和发作时刻等;可引导出病因假设。 缺点:调查价值视样本的代表性而定; 被试可能做出调查者或社会所期望、赞许的回答。,相关研究,研究目的:从多数人中确定某因素和某一异常行为是否有关系。 需要注意的两种设计 纵/横设计 纵向设计:主要以时间作为比较研究的基础,具有前瞻性; 高危险性设计:遗传、行为; 横向设计:主要以年龄作为比较研究的基础; 遗传设计:看遗传对异常行为的影响。 优点 缺点:不允许做任何因果关系的绝对性结论。,实验研究,两个变量:因自变量
12、,果因变量 研究目的:确定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优点:可确定因果关系; 缺点:控制变量不易,特别是团体测验。临床实验:用来研究治疗效果。 模拟实验:经常用于精神病学研究。 动物实验,发展性研究,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年龄或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被试进行研究; 纵向研究:在不同年龄或不同发展阶段对相同的被试进行研究。 缺点 横向研究不能得到具体个体变化的材料; 纵向研究在实施和设计上存在诸多困难:实施方面,获得充足的研究经费和资源并能长期保持,以及为获得有价值资料进行漫长等待等;设计方面,成熟效应、练习效应、环境影响、方法和理论过时等。,交互式研究法,快速纵向设计对多个组进行跟踪,每组都处在不同
13、的年龄或不同的发展阶段且相互有重叠,所有被试选择的被试组,在年龄分布上要跨越研究的时间框架,但不对任何一组进行全程追踪。不同年龄组的重叠,使研究者能把多个短期纵向研究,整合为一个单一的纵向研究。,一、古代社会: 异常和超自然,驱魔,水疗,驱魔:钻孔,二、古希腊及科学兴起时期,希波克拉底:西方变态心理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将心理异常归结为体液失衡,反映了变态心理研究的生物模式思想。 内经: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从整体观点出发,对人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治预防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三、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自然和超自然,黑暗时代:心理异常现象被看作是超自然或魔鬼力量的,各种驱魔方法进行治疗。 巫
14、术:对女巫的迫害,四、18世纪及其后:精神病院,17世纪一位作家如此描述贝特莱姆(Bethlem)医院:“任何人能在这里康复都是奇怪的。这里尖叫声、咆哮声、争吵声、撞击声、诅咒声、抱怨声、嘲笑声,响成一片,骇人听闻。这些不适帮助没有理智人或帮助失去理智的人康复,重新神志清醒。相反,足以使一个理智的人失去理智。”,精神病院,对精神病院的改革,对精神病院的改革,改革者:英突克和法皮奈尔 现代变态心理研究的变更历程 从黑暗到复兴:皮奈尔 从思辨到实验:克雷丕林 从外因到内因:弗洛伊德 从医院到社区,五、心理异常的非西方式治疗方法,明显区别于西方之处 亚洲和非洲将心理和精神内容相结合;而在西方,心理学
15、是科学的一部分;在非洲,心理学属于宗教。 亚洲和非洲认为治疗的重点是人际关系;而西方提倡个人主义。非洲:精神性 亚洲:强调内省,如安静疗法、内观法、森田疗法,改革措施,中世纪治疗手段,一、科学的研究程序,二、研究中的道德问题,被试必须是自愿的 知情同意 必须考虑对被试及社会带来的利弊、危害 ; 研究者有道德义务保护被试的隐私并为材料保密 ; 汇报 。,知情同意,对研究目的的过程、持续时间的解释,以便让被试做出是否需要参与的决定。 公开对被试有力的可选择的程序; 解答任何关于研究过程的问题; 被试可以在任何时候取消同意和停止实验; 声明收集的资料在多大程度上会保密; 如果被试对实验有任何其他问题可联系谁。,精神病院,横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