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念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目标范围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以杀灭细菌的繁殖体为标志。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目标范围内所有微生物的方法。以杀灭细菌的芽胞为标志。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要领。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消毒多用于卫生防疫方面,灭菌则主要用于医疗护理。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asepsis):目标范围内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消毒与灭菌的概念,一、
2、热力消毒灭菌法附: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二、辐射消毒杀菌法 三、超声波消毒杀菌法 四、滤过除菌法,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1、干燥:干燥可使细菌繁殖体脱水、盐类浓缩,阻碍细菌代谢,最后导致细菌死亡。高浓度糖或盐处理食物,可使细菌脱水,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生理干燥 2、低温:(1)大多数细菌对低温耐受力较强,只有少数病原菌(如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耐受性低。(2)低温环境下,细菌代谢缓慢,可抑制其生长繁殖。但仍保持生命,一旦温度等条件适宜,即可恢复繁殖。可保存在04,干燥、低温抑菌法,(一)干热灭菌法: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 (二)湿热消毒灭菌法:灭菌效果好。原因为:1、湿热比干热穿透力强,可较
3、快提高物体内部温度2、湿热中病原体易吸收水分,促进Pro的凝固变性3、热蒸汽接触物品变为液态可放出大量的潜热。,一、热力消毒灭菌法,两种方法的比较,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的比较,(一)干热灭菌法,1、焚烧法:用于被污染的废弃物、尸体。 2、烧灼法:用于紧急情况时耐热物品的消毒及接种环、试管口等。 3、干烤法:干烤箱(160170,12h),用于玻璃器皿、粉剂等。 4、红外线:用于医疗器械,玻璃器皿等。,红外线,红外线辐射是一种0.771000微米波长的电磁波,有较好的热效应,尤以110微米波长的热效应最强。 红外线由红外线灯泡产生,不需要经空气传导,所以加热速度快,但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
4、因此不能使一个物体的前后左右均匀加热。 红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干热相似,利用红外线烤箱灭菌的所需温度和时间亦同于干烤。 人受红外线照射较长会感觉眼睛疲劳及头疼;长期照射会造成眼内损伤。因此,工作人至少应戴能防红外线伤害的防护镜。,1、高压蒸气灭菌法: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适用于耐高温和耐潮湿的所有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蒸馏水等。 2、煮沸法:用于食具、刀剪、玻璃注射器等消毒。 3、流动蒸气消毒法(常压蒸气消毒法):多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4、巴氏消毒法:用于牛奶、酒类、饮料等,(二)湿热消毒灭菌法,1、高压蒸气灭菌法,用高压蒸汽锅进行。 在103.4kPa
5、 蒸气压下,温度可达121.3,经1520min ,可杀灭全部微生物。 适用范围:除了那些不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外所有的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蒸馏水等。 注意事项:物品摆放勿过满;锅内冷空气排尽后,再加压;压力降至“0”时,方能开盖。,2、煮沸法,条件:100 ,5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100 ,12h可杀死细菌芽孢;如加入2%Na2CO3,可提高沸点到105 ,还可防止金属生锈。 适用范围:用于食具、刀剪、玻璃注射器等。,3、流动蒸气消毒法,利用蒸笼或阿诺蒸锅进行。 条件: (1)100 水蒸气,1530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2)用间歇灭菌法可使芽孢发育为繁殖体后
6、被杀灭。 适用范围:多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丰富的培养基。,间歇灭菌法,将物品经流动蒸汽加热后,置37温箱过夜,使细菌芽孢发育为繁殖体后,次日再经流动蒸汽加热,反复三次。,4、巴氏消毒法,由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创立。 条件:加热61.662.8,30min或71.7,1530s(瞬时消毒)。 特点:用较低温度杀死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又不破坏被消毒物品的营养成分和气味。 适用范围:用于牛奶、酒类、饮料等。,1、日光与紫外线:波长265-266nm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穿透力弱,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的消毒对眼睛角膜和皮肤均有损伤作用。应遮盖患者的这些部位 2、电离辐射:高速电子、X射线、射线等可
7、产生游离基,破坏DNA。不使物品升温, 称“冷灭菌”。且穿透力强,用于不耐热物品的消毒,如药品、塑料(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 3、微波:波长10-110-9m或更短的电磁波。常用于药品和食品灭菌。微波长期照射可引起眼睛的晶状混浊、睾丸损伤和神经功能紊乱等全身性反应,二、辐射杀菌法,不被人耳感受的20千Hz/秒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可使细菌细胞裂解而死亡,但往往有残存的活细胞。对G-菌效果最好,葡萄球菌最差。 主要用于粉碎细胞,提取其中的化学成分。,三、超声波杀菌法,将液体或空气通过含有微细小孔的滤器,只允许小于孔径的物体如液体和空气通过,大于孔径的的物体不能通过。 主要用
8、于一些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空气等除菌。一般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和细菌的L型。,四、 滤过除菌法,滤器的种类,滤膜滤器:由硝基纤维素制成薄膜,装于滤器上,其孔径大小不一,常用于除菌的为0.22um。硝基纤维素的优点是本身不带电荷,故当液体滤过后,其中有效成分丧失较少。 蔡氏滤器(Seitz):是用金属制成,中间夹石棉滤板,有石棉K、EK、EK-S三种,常用EK号除菌。 玻璃滤器:是用玻璃细砂加热压成小碟,嵌于玻璃漏斗中一般为G1、G2、G3、G4、G5、G6六种,G5、G6可阻止细菌通过。 实验室等处应用的超净工作台,就是利用过滤除菌的原理去除进入工作台空气中的细菌。,第二节 化学
9、消毒灭菌法,一、消毒剂的应用范围(重点) 二、消毒剂的作用机制(了解) 三、消毒剂的种类和选用: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烷化剂。 四、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重点),一、消毒剂的应用范围,由于消毒剂对人体细胞也有毒性作用,故不能内服。 主要用于人体体表、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及周围环境和医疗器械的消毒。,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如重金属盐类、醇类、醛类、酸、碱等。 2、干扰或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如某些氧化剂(H2O2、高锰酸钾、过氧乙酸)、重金属盐类(氯化汞、硫柳汞、硝酸银等)可与细菌酶蛋白中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活,致细菌代谢障碍。 3、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
10、性:使胞质内代谢产物逸出,导致细菌死亡。如酚类、表面活性剂等。,二、消毒剂的作用机制,三、消毒剂的种类和选用,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3、温度及酸碱度 4、有机物的影响,四、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1)消毒剂的性质不同,消毒效果不同。,各种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小也差异。例如表面活性剂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灭菌效果比对革兰氏阴性菌好,龙胆紫对葡萄球菌的效果特别强。,但乙醇只有7080%有消毒作用,95%的主要用于固定组织标本 有些消毒剂高浓度会损伤人体,如高锰酸钾超过0.5%会烧伤皮肤、黏膜。,(2)在一定范围内,
11、消毒剂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不同微生物种类对消毒剂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微生物的数量越多,消毒剂的浓度应越高,消毒时间也应越长。,对细菌而言,G-菌G+菌,有荚膜菌无荚膜菌,细菌的芽胞细菌的繁殖体,老龄菌幼龄菌,对其他而言:病毒因种而异,真菌多不敏感,3、温度及酸碱度,在消毒过程中,随温度升高而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如2%戊二醛对炭疽芽孢杀灭作用,20需15min,56仅需1min 。 PH值也可影响杀菌作用:可通过改变消毒剂的溶解度和分子结构起作用。也可直接对微生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如季胺盐类化合物的戊二醛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杀灭微生物效果较好;酚类和次氯酸盐药剂则在酸性条件下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较强。,4、有机物的影响,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可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护层;可影响消毒剂的溶解度; 可与消毒剂作用,使其对微生物的作用浓度降低; 可可中和一部分消毒剂。 有机物主要影响重金属类、表面活化剂等,而对戊二醛、漂白粉、酚类化合物等影响较小。 消毒皮肤和器械时,需洗净后再消毒,对痰、粪便等的消毒应选用受有机物影响较小的消毒剂,如生石灰、漂白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