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词两首,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任职,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太守。后因“乌台诗案”获罪贬黄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于常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 轼,【题目】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1、作者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人生如梦,2、这种
2、感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慨叹。这首词具有 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上阕: 描绘赤壁的景色。下阕: 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整体感知,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咏赤壁,怀周瑜,发感慨,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
3、纶巾,故国神游 多情笑我 早生华发,即景 (江山如画),抒怀 (人生如梦),写人 (风流人物),小结,提问:上阙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或你脑海中的意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提问: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但却能感受到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来,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用词的艺术。你觉得上阙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味道,为什么? 明确:三个词淘、穿、卷。,( 1 )淘 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
4、。多少英雄人物,多少英雄的故事,一个“淘”字,一下子如过电影般推到了我们的眼前。读到这样诗句,让我们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三国演义中的那首卷帘词。(一起背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以这样说滚滚东流的江水已经超脱了物理意义上水的概念,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2 )穿 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3 )卷 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柳永的望海潮中也有一个“卷”字。“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个“卷”字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可谓有声有色。,这个周瑜怎么样啊?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有关周瑜的片段。1、称呼: 公
5、瑾、周郎 (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2、婚姻: 小乔初嫁了 我们平常说“出嫁” 。 考虑一下,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出嫁”与这边看到的“初嫁”,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 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小乔刚刚出嫁”,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如果按实际情况选择了“出嫁”这个词语的话,小乔已为老乔,那么便不够美了,而周瑜同样的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艺术嘛,为了表达需要,有时可以虚构的。,3、长相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你看一下,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
6、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4、作战能力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樯橹”点出了水战,“灰飞烟灭”点出了火攻的特点,精确地概括整个战争的胜利场面。),到这边我们可以看到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 周瑜苏轼 年龄: 34 岁 47 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7、 壮志未酬 周瑜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并娶了江东美女小乔,34岁为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而苏轼呢?,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很有才华的,诗歌方面与江西诗派的核心人物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人提豪放派必提“苏辛”;书法方面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散文方面又列于“唐宋八大家”。可见他是十分有才华的。,但是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苏东坡来黄州之前,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受非议与妒忌,他是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
8、矛盾,也难怪苏轼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作者没有被这种惆怅和失意所困住,他把它消解在了酒当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他真的消极吗?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想得开,“人生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 因此,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由开始的激昂慷
9、慨,到后来的惆怅失意,最后趋于平静。,豪放词风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表现在对赤壁之景的描写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画面波澜壮阔,雄奇壮美。另一方面表现在作者的人生态度上,通过塑造功成名就的周瑜,表明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 这就是苏轼的全词了,上半阙写景,景物烘托出了下半阕的人周瑜,由周瑜想到自身,抒发出了自己壮志难酬之情。 作业:背诵全词。,读诗词-掌握要领1.读准字音 吟啸xio 同行xng 一蓑su烟雨 料峭qio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
10、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3.读出感情,2.读出节奏,导疑:,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 已第三年。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词来,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写作背景:,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
11、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思考:,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闲适、轻松、自如,点拨:,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 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
12、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导评:,伟大的灵魂在艰苦的跋涉,无声的探索,无歌无喜,无风无雨。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
13、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课内拓展,赏析苏轼的江城子 记梦回答问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选取某一个方面进行赏析。,王弗,江 城 子(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