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5

类型辽宋夏金元史基本史料.pptx

  • 上传人:dzzj200808
  • 文档编号:3319124
  • 上传时间:2018-10-12
  • 格式:PPTX
  • 页数:45
  • 大小:1.83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辽宋夏金元史基本史料.pptx
    资源描述:

    1、辽宋夏金元史基本史料,辽代基本史料,一、辽史 辽史是记录辽朝史事的纪传体史书,元顺帝时宰相脱脱奉敕撰,116卷,其中本纪30 卷,志32 卷,表8 卷,列传45 卷,另附国语解1 卷。辽史是一部官修史书,由宰相脱脱任都总裁,其下有总裁官,包括铁木儿塔识、贺惟一、欧阳玄、揭傒斯、张起岩及吕思诚等人,他们都是知名当世的文人。而实际担当纂修工作的,则是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和陈绎曾等四人,由他们担任纂修官。,辽史的特点,辽史的特点是列表较多,共有八表,辽史的表多,减少了立传之繁,省却了许多篇幅,弥补了纪、志、传记载的不足。其中的游幸、部族、属国三表,是辽史的创新。通过列表,使读者对各部族、各属国的情

    2、况,以及与辽朝中央的关系,都一目了然。 在辽史的志书中,新创营卫志,记载了契丹营卫概况、各部族的建置和分布等;把兵志改为兵卫志,记述了辽的军事组织情况,包括御帐亲军、宫卫骑军、大首领部族军、众部族军、五京乡丁、属国军、边境戍兵等等。这两种志书对了解和研究辽代的政治、军事和民族情况有很大帮助。 辽史的最后有国语解一卷,对书中用契丹语记载的官制、宫卫、部族、地名等分别加以注释,为阅读辽史提供很大方便。,南宋叶隆礼的契丹国志, 全书27卷,包括帝纪12卷, 后妃、诸王、外戚、群臣列传 7卷,书、表、语录、杂记等8 卷。记录了契丹初兴、建国始 末,搜集了契丹与后晋、宋、 西夏等政权的交往文书。它是 宋

    3、朝所存有关契丹的材料的总 汇。,二、契丹国志,宋代史料中的辽朝史实,南宋李焘所纂续资治通鉴长编,为编年体北宋史,其中涉及辽事也多有记载,可考订辽史的舛误和补充辽史的不足。 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250 卷,记事起自宋政和七年(1117),终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在记宋金和战事时,对辽末形势,北辽和辽、宋、金三方交往事也有较多记载。 南宋王称的东都事略有契丹专传可资参考。,宋代史料中的辽朝史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契丹人的早期活动、辽的建立、辽与中原五代各政权的交往以及辽朝某些制度的记载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宋大诏令集、文献通考、通志、册府元龟、宋会要辑稿、武经总要北蕃地理以及宋人使辽语录

    4、、宋人行记、宋人文集、诸臣奏章等也多有关于辽朝史事的专门或零星记录。,明代史料中的辽朝史实,明代朝鲜史臣郑麟趾编纂的高丽史中也有大量关于辽朝和辽与高丽交往的史料。,金代基本史料,一、金史 金史元脱脱奉敕撰。全书135 卷,本纪19 卷,志39 卷, 表4 卷,列传73 卷,近百万字。记载了上起金太祖收国元 年(1115年)阿骨打称帝,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 蒙古灭金,共一百二十年的历史。 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 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 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都因义例难定未付诸实 行,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 统”,

    5、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翌年十一月, 金史告成,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金史是宋、 辽、金三史中编撰得最好的一部,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 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儿塔识、张起岩、 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 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 属笔。从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开始编撰,至第二 年十一月成书。,二、大金国志记述金代史事的纪传体史籍。四十卷。宋宇文懋昭撰。全书纪二十六卷,开国功臣一卷,文学翰苑二卷,楚国张邦昌录和齐国刘豫录各一卷,册文等一卷,天文、地理、制度、风俗等七卷,许奉使行程录一卷。书前有经进大金国志表,表末署“

    6、宋端平元年(1234)正月十五日,淮西归正人改授承事郎、工部架阁臣宇文懋昭上表”。但据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分析,该书应是伪托宇文懋昭之名,缀集诸书而成,编者当系元中叶书铺中人。在编纂体例上有冗杂失次,轻信伪书的缺陷。尽管如此,它将金太祖至哀宗共一百一十七年金国事迹汇集编次,保存了不少史料。所载制度、服色等或为他书所不载。可与金史相参考,是研究金史的重要著作。,金人撰述,有佚名的大金弔伐录,是一部难得的有关金宋关系的文书资料汇编。此书是荟萃朝廷案籍编纂而成,起金太祖天辅七年(1123)金宋交割燕云,迄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立刘豫,宋高宗南渡。收录金宋往来国书、誓诏、册表、谢表、文状、指挥、牒檄等

    7、161 篇。其中49 篇见于三朝北盟会编,详略互异,足资校用,而此书所录都是原文,作为研究金史的资料,更是可贵。,金人撰述,大金集礼40 卷,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礼部尚书张玮等进,是我国古代被保存下来的礼志的重要文献之一。是书依尊号、册谥、祠祀、朝会、燕飨、仪仗、舆服等门类编次而成,为元修金史的礼志、仪卫志、舆服志等所本。此书可据以补订金史诸志,是金朝掌故的总汇。,金人文集,王寂拙轩集6 卷,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20 卷,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45 卷,王庭筠黄华集8 卷,蔡松 年明秀集3 卷,段克己、段成己二妙集8 卷,元好 问遗山先生文集40 卷、中州集10 卷,李俊民庄 靖集10 卷

    8、,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14 卷。志有王寂 鸭江行部志、辽东行部志,刘祁归潜志4 卷, 元好问续夷坚志4 卷。遗事有王鹗汝南遗事。 其中有的是由金入元之人,有的非写于金时,但多记有金事 或多存金时某一方面的史事,是研究金史所必备的。,宋代史料中的金朝史实,主要有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此书是载金代女真、社会、金 宋关系以存录金代史事最为丰富的一部史书,其资料多为他书所 不载。 熊克中兴小纪、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载金朝史事 亦不少,亦足资参用。 宋人使金所写的书有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洪皓 松漠纪闻正续各1 卷、楼钥北行日录2 卷、范成大揽辔 录1 卷、周煇北辕录1 卷。诸书有关金代女真、金

    9、朝杂事、 史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有记载,是对金史研究有重要价 值的资料。 在宋人的文集、笔记中亦多有关于金朝史事的记载,如洪皓的 鄱阳集、洪迈的容斋随笔、周密的齐东野语、岳珂 的桯史等等,不胜枚举。,元人著作中的金朝史料,文集方面有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其中不少碑、记涉及 金代史事,特别是金末战乱的情况,文集最后的玉堂嘉 话,是研究金朝文献及史事的重要资料。在耶律铸双溪 醉隐集中,有些轶事和宫室制度为金史所不及。郝经 陵川集,其中碑、记、序及诗,亦有不少涉及金代史事。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刘因静修文集、魏初青崖 集、苏天爵滋溪文稿、虞集道园学古录、姚燧 牧庵集、许有壬至正集等,均是研究金史所

    10、必须参 用的。陶宗仪辍耕录亦有关于金朝的记事。 从元典章中可以探求金泰和律的逸文。,西夏基本史料,记载西夏史料最为丰富的,如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后人编辑的 西夏史书多取材于此。 其次,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是现存宋代史料最重要的一种,特别 是其中兵、方域、蕃夷等门类,保存了丰富的西夏史料。 托名曾巩撰的隆平集、王称东都事略,前者多记载西夏习俗和 制度,后者专述西夏立国前后至北宋末与宋朝有关的史事。 此外,大量的宋人文集、笔记小说中都有不少的西夏史料,如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张方平乐全集、余靖武溪集、司马光温国 文正司马公文集。 笔记如沈括梦溪笔谈、司马光涑水纪闻、魏泰东轩笔录、 陈师道后山谈丛、

    11、田况儒林公议、曾布曾公遗录等。 类书如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政书有彭百川太平治绩统类及宋 人编的宋大诏令集等,都含有各种不同的西夏史料。,辽金史料中的西夏史实,西夏与辽、金并存,关系密切,辽、金的史籍如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归潜志、闲闲老人滏水文集,都有涉及西夏史事的记载。,元人著述中的西夏史实,元代脱脱主持修撰宋、辽、金三史,各有夏国传或西 夏记、西夏传,是与本朝有关的比较集中、比较系统 的西夏史事记载。“三史”虽然修于元末,但它主要取材于 宋、辽、金三朝的国史、实录、日历及当代著作,这些史籍 现在几乎全部失传,因此“三史”保存的资料有相当重要的 史料价值。“三史”中以宋史夏国传最为详细,内容也

    12、 较丰富。辽史西夏外记最为简略,内容基本是本纪中有 关西夏史事的摘录。金史西夏传主要依据金代历朝实录。 此外,“三史”的本纪、志、表、列传中也包含有相关的西 夏史事。,西夏建国前的党项族,早在唐末已建立地方割据政 权。党项族的兴起与建国前的历史,主要见于新、 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的党项传, 五代会要的党项羌传及册府元龟、 资治通鉴等史籍中。西夏灭亡后,元代西夏人 (唐兀氏)的活动主要见于元史及大量的元人 文集与有关著作中。,西夏文史料,西夏在元昊建国前夕创制了西夏文字,汉文史书称为“蕃书”。西夏文文献流传下来的为 数不少。黑水城遗址(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的西夏文书,其中有官私文书、法律文献、

    13、 语文著作、文学作品、历史、医卜、佛经以及译自汉文或编译成书的汉籍译著,这些都是 第一手的西夏史料。 政治、法律史料法律著作有六七种,其中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共20 章,是西夏仁宗天盛 年间(11491169)制定的法典,它规定了西夏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国家政治机构及国家 各阶层所应遵循的准则。 军事法典有夏崇宗贞观年间(11011113)制定的贞观玉镜统。 职官制度的记载,有一份西夏官阶封号表,列举西夏官阶七品,以及皇后、公主、嫔 妃、诸王、国师、文武大臣的封号。这些都提供了研究西夏国家机构和职官制度的重要资 料。 社会经济史料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第十章司次行文门中列有国家设立的管理手工业 生产的机构司

    14、、院有七八种以上。 西夏文韵书文海,字典蕃汉合时掌中珠、要集,词书圣立义海、义同 一类,记载西夏时期的各类词语,反映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都可当作史料来利用。,俄藏黑水城文献,俄藏黑水城文献按汉文文献(1-6)、西夏文世俗文献(7-14)、西夏文佛教文献(15-24)和其他民族文字文献分编出版。汉文文献依俄藏编号顺序编印,西夏文世俗文献参考传统分类方法按内容分类,依次为语言文字类、历史法律类、社会文学类和古籍译文类;西夏文佛教文献参照经、律、论三藏分类。,英藏黑水城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除记录大量西夏文献外,还有为数可观的藏文、回鹘体蒙文等文献,内容广泛涉及官府文书、军法兵书、典当契约、韵类辞书、

    15、日用杂记、诗歌文艺、医学药方、星历占卜、佛经等,写卷书体主要有行书、草书、楷书、篆书等。其丰富的内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研究西夏时期的政治、军事、民族、语言、文学、科技、考古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中国藏西夏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丛书由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全国二十几个文博与学术单位整理编辑出版。该书共分北京、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新疆、台湾、金石等8编17卷,分装18巨册。中国藏西夏文献所收的西夏文献有写本、刻本,也有现存世界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和泥活字印本;既有西夏文,也有汉文、藏文。内容除大量佛经外,还包括辞书、字典、医方、日历、

    16、题记、便条、请假条、欠款单、户籍文书、军抄装备文书、审案状等,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宋史,元丞相脱脱和阿鲁 图先后主持修撰,元至正五年成, 历时二年半。全书有本纪47卷, 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 共计496卷,约五百万字,是正 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宋史对于 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动在 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 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两宋三 百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宋史基本史料,宋会要辑稿:清嘉庆时, 徐松自永乐大典中收录 的宋代官修宋会要加以 辑录而成,全书366卷,分为 帝系、后妃、乐、礼、舆服、 仪

    17、制、瑞异、运历、崇儒、 职官、选举、食货、刑法、 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 门。内容丰富,十之七八为 宋史各志所无,是研究 宋朝法律典制的重要资料。,原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作者李焘(11151184)字仁甫四川眉州丹棱人累迁州县官实录院检讨官修撰等。 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於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宋代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二百卷,记述了建炎元年(1127)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共三十六年的史事。作者李心传 (11671240),字微之,四川井研人。要录一书,记录了

    18、宋高宗一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也记录了金太宗完颜晟、金熙宗完颜亶、金海陵王完颜亮三代的史事,为研究宋金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作者还著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与要录互为经纬。,宋代史学名著,二百五十卷,该书自政和七年(1117)宋遣使与金订“海上之盟”开始,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被杀,次年宋金恢复和议止,共书四十五年事。“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作者徐梦莘 (11261207),江西清江人。,宋大诏令集:宋人于南宋初 年编成,原240卷,今存196卷

    19、。 分帝统皇太后妃嫔亲王 皇女宰相典礼政事等17门, 分类辑录北宋八朝(无钦宗朝) 诏令3800余篇。1962年中华书局 校印出版。,庆元条法事类:南宋谢深甫等奉诏编辑,存36卷,16门。嘉泰二年(1202年)成书,为当时现行法令汇编,保留了一些已经不再实行的北宋法令。门下分类,按敕、令、格、式、申明排列,“申明”内载有时间。自元祐七年(1092年)至嘉泰元年。,文献通考:马端临撰,348卷。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书。分24门,门下分目,为典制通史,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 对宋代典制记载尤详。职官分纪:北宋孙逢吉撰,50卷,官制通志,分官列职,下迄哲宗元祐年间,尤详于宋

    20、代政制(北宋)。武经总要:北宋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前后两集,各20卷,庆历四年(1044年)成书。书为军事通志,分制度、边防、故事、占候四部,尤详于北宋前期。介绍兵法、条令、战阵、训练、编制、装备,附有武器、战阵等插图,介绍了三种火药配方。,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200卷,存197卷; 王存元丰九域志10卷;欧阳忞舆地广 记38卷。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200卷, 存169卷,祝穆方舆胜览70卷。 现存宋元地方志近40种,几乎覆盖今苏南、 上海合浙江的杭、嘉、湖及宁绍平原。如今 江苏南京(建康志)、镇江、常州 (毗陵志)、无锡、苏州(吴郡 志)、昆山(玉峰志)、常熟(琴 川志),上海松江(云间志)

    21、,浙江 杭州(临安志)、嘉兴(嘉禾志)、 海盐澉浦镇(澉水志)、吴兴、绍兴 (会稽志)、宁波(四明志)、浙 江定海(昌国志)、临海(赤城 志)、建德(严州志)、嵊县(剡 录),福建福州(三山志)、仙游 (仙溪志)、长汀(临汀志),城市志:记载北宋都城开封的有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南 宋临安的有吴自牧梦粱录、 西湖老人繁盛录,周密武 林旧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 胜,为记载两城经济、文化以 及社会风俗的史料。,宋人文集、笔记多达数百种, 保存了大量史料。历代名臣奏议:明黄维、 杨士奇编辑,350卷,分64 门,分类辑录,宋代占十之 七,许多为他书所未载。 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邓 广铭先生藏明

    22、永乐刊本影印, 附有篇名目录和作者索引。,元代基本史料,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等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国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元典章是至治二年(1322)以前元 朝法令文书的分类汇编,全名大元 圣政国朝典章。在元成宗时期曾 规定各地官府抄集中统以来的律令格 例,作为官史遵循的依据。元典章 就是地方胥吏汇抄法令的一种坊刻本。 全书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 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十大类,共六十卷,记事至延祐七年 为止;又增附新集至治条例,分 国典朝纲以及吏户礼兵刑

    23、工六部共 八大类,不分卷,记事至至治二年止。 各大类之下又有门目,目下列举条 格事例,全书共有八十一门四百六 十七目二千三百九十一条。,元朝政府颁行的法令文书汇编大元通制 中的条格部分。大元通制于元英宗至治 三年(1323)刊行。全书八十八卷分制诏 条格断例以及别类等四部分凡二千五百 三十九条其中条格断例部分的篇目和编 排分别仿效金泰和律令和泰和律 义。大元通制具有法典的性质。全书 今已不传现存仅明写本通制条格残卷 1930年由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出版共二 十二卷包括户令学令选举军防仪 制衣服禄令仓库厩牧田令赋役 关市捕亡赏令医药杂令僧道 营缮等十九个篇目。元代条格大体上相当 于唐金两代法律体系

    24、中的令是元代在民 事行政财政等方面的重要法规。虽然其 中不少条款形式上属于临事制宜的个别指令 或记录公文但它们作为单行法也具有普遍 的法律效能。,蒙古秘史是蒙文的汉译名称。 古代译为忙豁仑纽察脱卜察 安,又称元朝秘史,简称 秘史。原书用畏吾体蒙古文 即古蒙文写成的,年代大约是十三 世纪,作者佚名。 秘史的内容 极其广泛,涉及蒙古古代游牧社会 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时间上 讲,从蒙古民族图腾、成吉思汗的 远祖,一直写到成吉思汗的儿子 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从地域角度, 横跨蒙古高原。全书内容共分12章 282节,大致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一是成吉思汗先祖的谱系;二是成 吉思汗本人一生的活动历史,三

    25、是 窝阔台汗的活动历史。,有关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远征国外的历史 著作。撰者为 13世纪波斯史学家志费 尼。该书第一卷共四十一章主要记述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窝阔台贵由术赤 拔都察合台等的事迹。其中第五至 七章则为畏兀儿史第八至十章为哈剌 契丹末期史。第二卷共三十二章第一 至二十五章为花剌子模王朝史(其中第 十章为哈剌契丹史)第二十六至三十 一章记1229至1256年初统治波斯地区 的蒙古长官(成帖木儿阔里吉思阿 儿浑等)历史。第三卷共十六章。前七 章为拖雷蒙哥旭烈兀史後九章记 亦思马因派王朝史。该书是研究13世纪 蒙古史的基本资料之一。史料价值最高 的部分是第一卷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史 第二卷二十六至三

    26、十一章波斯地区蒙古 长官史以及第三卷前七章拖雷蒙哥 旭烈兀史。,又名集史。波斯文。波斯伊利 汗国宰相拉希德丁(又译拉施特) 奉第七代伊儿汗合赞之命主持编纂。 成书于13001310年间。内容主 要包括世界各民族史,尤其是蒙古 帝国史,以及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 族历史。书中所述14世纪以前蒙古 族的历史,是极为丰富的第一手材 料。全书共分3部:第1部为蒙古史, 共3卷。第1卷为突厥蒙古部族志、 成吉思汗先祖纪及成吉思汗传记。 是研究中世纪蒙古、突厥及中亚、 中国各民族历史、民族关系史、地 区史、伊斯兰教史的重要文献。,元代行记,耶律楚材:西游录 刘祁:北使记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 (宋)孟珙:蒙

    27、鞑备录 (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 张德辉:纪行 刘郁:西使记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汪大渊:岛夷志略 徐明善:安南行记 刘佶:北巡私记,元代笔记小说,山居新语、 静斋至正直记、 农田余话、 草木子、 南村辍耕录等等。,元代政书,宪台通纪,官修,编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本书系元代有关御史台的典章制度的汇编,主要记载世祖至元五年到顺帝至元二年的御史台建官定制、司属沿革、员额损益及有关诏敕等。为研究元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史料之一。 南台备要,刘孟琛等撰。本书是南御史台的有关典章制度的汇编。 秘书监志,王士点、商企翁编。本书记述秘书监及其所属各机构的组织、规模、官吏、工匠的题名、待遇,天文阴阳人

    28、员的考试程式等。对研究元代科技文化、中外文化交流有很高价值。,元代地方志,元一统志、至元嘉禾志32卷、大德昌国州图志7卷、延祐四明志20卷、齐乘6卷、长安志图3卷、至正金陵新志15卷、无锡志4卷、至顺镇江志21卷、至正四明续志12卷、至正昆山郡志6卷、至正重修琴川志15卷、大德南海志20卷(存5卷)、类编长安志10卷、元河南志4卷、析津志1种。,元代诗文集,元文类元朝诗文选集。本名国朝文类。元苏天爵编, 七十卷。该书成于顺帝元统二年,共收窝阔台时期至元仁宗 时期约八十年间名家诗、文八百余篇,按文体分作四十三类, 故名。 元诗选 ,清人顾嗣立编选。本书分初、二、三编,每编 再分为甲集至壬集,另以癸集收录零篇断章和不成卷帙之作。 此书每编包括100位诗人的诗集,三编合附见者共选录元代 诗人340家。另有癸集收2300多家,其中籍贯时代不明者420 家,共收作家2600多人。元诗选为保存元诗最丰富的总 集 。书中所收录各家都有小传,并附评语,对于研究元诗, 颇为有用。,元人文集,西方史料,卡尔平尼蒙古史、 卢布鲁克行记、 柏朗嘉宾行记、 伊本拔图塔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 鄂多立克东游录等等。,朝鲜史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辽宋夏金元史基本史料.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331912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