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发布天气 一、教材分析本课在学生建立了小小气象站,并经历了两周观测之后,围绕发布天气消息这一主题设计两个活动。其中活动 1“天气消息发布会” ,是以论文交流发布的形式,对学生两周的观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展示,进一步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测、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苦性和复杂性。活动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则是一个总结性活动,在学生经历一个模拟的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以后,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气象工作者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对气象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从中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工作的影响,体会到科学技术
2、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紧密联系。本课重点是以论文的形式发布天气消息;本课难点是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二、教学建议活动 1:天气消息发布会教师提起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观测的结果为基础,完成一份研究论文或天气观测研究报告。要求每组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观测结果进行总结。然后由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小组的汇报有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比一比,哪个小组汇报的更好。在锻炼学生总结交流能力的同时,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由于学生观测的实际水平所限,可能结果与实际天气变化或权威天气预报有差异。但是,科学研究是尊重依据,依据观测事实的活动。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真实说出自己的观测感受和研究结果,这样才能发现观测中或处理方法的失误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活动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体验了天气预报的各个环节。从制定计划、制作仪器、2建立小小气象站,到进行观测、记录、总结,再到发布消息,每一个过程都是学生加深了对天气预报制作各个过程的了解。在活动 2 中,教材采用图片的形式把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呈现了出来,希望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和图片的启示,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成几个阶段。这个活动具有总结和整理思路的功能,教师不需太多讲解,可以由学生独自进行思考和分类。通过活动学生可在分类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分析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