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 问题的研究与培训,余庆县城关一小 吴 宁,前言教育最大的问题往往是对“教学问题”视而不见,在我们的教学理念中,我们接受了新的教学观,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涛声依旧”?不少教学常见问题严重困扰着教师的教学,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教学改革掀起了10+30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高效课堂在新课程改革中成为课堂教学树立的理想目标。但多数教师能力素质还不够,“有效”教学就成了人们追求的重点:有效备课、有效设计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过程、有效上课、有效导入、有效提问、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管理、有效小组合作、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有效引导教学探究、有效教学反思等
2、。,问题1:你知道教师的职业定位吗?回答: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的,以学生为劳动对象的专业技术人员。问题2:你认为教师是凭什么吃饭的,或者说教师的核心专业技能是什么?回答:教师的核心专业技能是课堂教学技能。问题3:什么是课堂教学技能?问题4:你认为课堂教学技能应该有哪些?你目前具备哪些?,当前教育研究领域公认的九种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1、课堂导入技能、2、课堂提问技能、 3、课堂讲解技能、4、课堂演示技能、 5、课堂活动变化技能、6、课堂调控 技能、7、课堂反馈技能、8、课堂观 察技能、9、课堂结束技能。,1、什么是课堂? (1、)有人认为“课堂只是一种学生借助于 外来帮助的,特定
3、的学习过程”,所以,深入 浅出,课堂是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 (2、)学生的学习是课堂的中心,引导与启 发是教师的教,探究与交流是学生的学。 (3、)引导探究、启发交流就是课 堂的互动。,第一讲: 一、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课堂是师生相处、交流和互动的时空课堂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地方课堂是智慧生成的地方课堂是自由开放的空间,这就意味着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对师生关系 平等与和谐,自由与互动的新的时代要求。,2、什么是课堂教学技能?,教育心理学把“技能”定义为“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课堂教学技能又称上课技能,是指教师在一
4、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开展课堂教学,及时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自我表现(表演、表达、)能力;洞察-交流自省调适能力。,二、课堂教学技能的形成,1、教学技能的掌握既依赖于学习更有赖于实践。 (1)、教学技能的掌握要重视学习与实践的关系 (2)、掌握教学技能要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2、教学技能的掌握要在反思中建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师成长的一个标志,不可能依靠外部灌注或
5、重复练习而获得,它必然要在实践的反思中通过经验重构而形成具有“个人性”的“实用理论”。,3、教学技能的掌握依存于教师的整体素养。教师本人的素养,即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知识能力、道德修养、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等一系列极具个性化内容的外显。两者之间是互为表里,内隐与外化的关系。课堂上教师的每一点行为表现,都受制于其个人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情操。,如何获得课堂教学技能呢?,“案例学习”、“行为跟进”、“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合作反思”、“教师叙事”等等,新课程下在职教师培训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好的方法。,正像学记中说的那样:“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6、强也。故日:教学相长。”,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演说能力 2、板书能力 3、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 4、沟通能力 5、再设计能力(随机应变能力) 6、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能力 7、评价能力 8、作业设计能力 9、教学手段(仪器、计算机等)的运用能力 10、演示能力 11、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渗透能力,第二讲:一、课堂导入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在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前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 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生 的思维兴趣,引
7、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 烈探求。,二、导入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激趣学生学习动机 2、集中注意,打开知识殿堂之门 3、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建立知识链接 4、明确学习目的,调整学习思维,三、导入的类型不同的课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同一课型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 (1)、 复习导入(2)、悬念导入(3)、情景导入(、实物和图像、动作(活动)、“背景”、问题、)(4)、激疑导入(5)、演示导入(6)、,四、导入的要求1、激发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的兴趣2、设计新奇巧妙,吸引学生注意3、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4、恰当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温故而新合适的课堂导入应该在5分钟左右,过长,反而
8、会让人觉得头重脚轻,主次颠倒。“万事开关难”,授课亦然。,第三讲:一、课堂提问技能,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 1、提问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学生思维 (3)、获取反馈信息,二、提问的类型我们从认知层次和提问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认知水平分类 (1)回忆提问。 (2)理解提问。 (3)分析提问。 (4)综合提问。 (5)评价提问。 2、根据提问技巧分类 (1)诱导提问。 (2)疏导提问。 (2)疏导提问。 (4)迂回提问。,三、课堂提问的要求1、 突出问题中心2、符合学生认知能力3、语言简明易懂4、
9、重视提问后的应答方式5、教师应答以肯定为主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第四讲一、课堂讲解技能,1.讲授技能含义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它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感知事实,理解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2.讲授的特点 (1)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传授。 (2)讲授中
10、,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 (3)讲授中,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以听讲的方式进行学习。 (4)口头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 (5)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6)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3、讲授的基本形式讲授通常有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 基本形式。如果用一句话简单地说就是:讲述是陈述 知识;讲解是分析知识;讲读是读解知识;讲演是 发挥知识。,讲述:1、按使用分类:(1)、概述式 (2)、例证式 (3)、比喻式 (4)、形象式 (5)、进程式 。2、按表达方式分类(1)、叙述式 (2)、描述式。讲解的方式有:1、解说式 2、解析式
11、3、解答式 (A、原理中心式、问题中心式)讲读的五种方式:1、范读评述式 2、词句串讲式 3、讨论归纳式 4、比较对照式 5、辐射聚合式讲演:讲演是讲授的最高形式。,4、课堂讲授的优缺点 (1)、课堂讲授的优点 、简捷高效。、经济有效。、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育职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恰当的设疑,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主导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 (2)、课堂讲授的局限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欠缺。、讲授通常面向全体学生,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之间的矛盾。,5、讲授技能的原则与要求 (1)、讲授技能的原则 、
12、启发式原则、精通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学媒体的直观性。教学语言的直观性。、感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科学的内容。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语言。 (2)、讲授的要求 、讲授的准备要充分、目标要明确。、讲授要生动、形象。、讲授要简洁。、讲授要通俗。、讲授要有系统性。、讲授要注意和谐性。、讲授要适时。、讲授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授要与板书相配合。、授要注意教态、仪表。,第五讲:一、课堂教学的演示技能 1、体态端正自然,目光亲善真诚,表情坦然从容。 2、吐字清晰,声调适中,快慢结合,辅以适当的手势。 3、不重复,不结巴,没有口头禅。 4、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调整。 5、语言
13、风格与场合相适应。,二、课堂教学演示中板书(粉笔的、电子的) 作用及要求,1、体现教材(作者)思路、教师“教路”、学生的“学路”。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记住知识。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启迪学生思维。 5、布局合理,书写工整,色彩搭配合理。 6、条理清晰,有层次。 7、精炼,具有启发性。 8、形象,具有趣味性。 9、突出主题,避免喧宾夺主。,二、课堂教学板书“五要”“七忌”,“五要” 1、要有计划性。 2、要有规划性。 3、要有完整性。 4要有针对性。 5、要有艺术性。 “七忌” 1、忌缺乏计划。2、忌条理不清。3、忌逻辑混乱。 4、忌无启发性。5、忌无规范性。6、忌考虑不周。
14、 7、忌不讲姿势。,第六讲:一、课堂活动变化技能课堂教学的变化技能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动作、移动、讲话及个人的教学风格有重要关系,同时也包括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等,它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1、课堂活动变化技能的一般要求: (1)、教学变化应该目的明确。 (2)、教学变化应该因“需”而变。 (3)、教学变化应该运用适度。,2、课堂活动变化技能的基本要求 (1)、目光的变化 (2)、面部表情的变化 (3)、身体动作的变化 (4)、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a.语言节奏的变化。b.内容节奏的变化。c.时间节奏的变化 。 (5)、教学语言的变化。a .教学导入语言的变化 。b.教学讲授语言的
15、变化。 (6)、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化 (7)、教学媒体的变化,第七讲:一、课堂调控技能技巧 1、什么是课堂调控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关注学生的基础上,运用智慧和策略灵活调节和控制课堂教学秩序和突发问题,协调课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的过程。,2、教学调控技能的分类包括对教师“教”的行为调控与学生“学”的行为调控。,(1)、教师“教”的行为的调控 调控课堂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目标的基本方向;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调控教学方法:教师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要追求教法的新颖性、实用性、多样性、灵活性。 调控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
16、意改变唱独角戏、满堂灌的做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及时多渠道多方式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教学过程最优。 调整教师自己的情绪教师在课堂上应始终保持情绪饱满,目光有神,讲解不同的内容时,表现不同的神情,出现突发事件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有效处理问题。,(2)、学生“学”的行为的调控 、课堂纪律调控。 管理课堂的纪律,严肃活动的课堂使教学在一种良好的状态中进行。 、学习目标调控;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反思与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防止办知半解、学习自满现象,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信念 、对学生情绪的调控。关注学生进入课堂的初始
17、情绪状态,搞好课堂导入调动学生激情,注意“问题”学生的去、情绪;注意调控学生过程中的情绪变化。,3、如何提高课堂纪律调控能力 1、扫视法。2、问候法。3、停顿法。4、记录法。5、齐读法。6、限时法 。7、暗示法。8、鼓励法。9、短休法。10、提问法。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基本方法,新教师刚参加工作时很实用,要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纪律调控能力,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综合能力,以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规律,不断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创造多彩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调控能力。,第八讲:课堂教学反馈 1、课堂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1)、及时性 。反馈
18、的目的在于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进程。 (2)、准确性 。由于教师把反馈信息作为教学改进的主要依据,因而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必须是准确的。否则,教学也将成为“盲人摸象”一样,凭着错误的感觉,何谈教学效果的提高。,2.课堂教学反馈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要求切实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2)要有教学敏感。(3)要有应变能力。(4)要加强计划性。,3.获取反馈信息的技能和方法 视觉反馈:(1)察颜观色。(2)检查作业。听觉反馈:(1)提问回答的激励 (2)提问对象的选择 (3)提问回答的确认,3.课堂教学反馈中的师生交流,第九讲:课堂观察技能 一、 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 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19、;2、有适当的观察内容;3、有科学的观察方法;4、有清晰的观察分析和结论。 二、课堂观察的基本形式1. 课堂活动全息观察 。2. 关键问题聚焦观察 。3.依据价值标评判准的课堂观察 。4.现场情境描述性观察 。5.典型个体追踪观察 。,第十讲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结束,是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终端,是师生间在一堂课中情感共鸣的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技能是指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的教学活动方式。它通过归纳总结、领悟主题、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其心理学任务是使学生保持
20、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教学效果。,一、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作用 1、形成知识网络,巩固所学知识。 2、总结教学内容,埋下教学伏笔。 3、总结思维过程,促进智能发展。 4、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习技能。 5、领悟内容主题,进行思想教育。,二、课堂教学结束方法的原则1、总结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5、迁移性原则6、刺激性原则.,三、课堂教学结束方法的类型1、总结结束法。2、质疑结束法。3、延伸结 束法。4、悬念结束法。5、复述结束法。6、鉴赏结束法。7、练习结束法。8、传道结束法。9、表演结束法。10、迁移结束法。,最后想将我对高效课堂理解的十句话送给大家 1、凡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不要代替。 2、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 4、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5、课堂是学生表现得地方,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 6、课堂时间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应把课堂时间尽可能的还给学生。 7、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能乃至于力生成权利还给了学生。 8、书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9、对老师充满希望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学生。 10、让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响起。,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