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汉语(上)10被动句.ppt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3315307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4.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上)10被动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古代汉语(上)10被动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古代汉语(上)10被动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古代汉语(上)10被动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古代汉语(上)10被动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汉语(上),主讲教师 :徐志奇,辅导课程十,5 .“维(惟)、非(匪)即、乃、皆”等不是判断词,“维(惟)”是语气助词,放在判断句谓语前起引出谓语加强语气的作用。“非”等为副词,在判断句谓语前可译 “不是、就是、都是”,所译“是”是句式翻译带出来的。它们都不是判断词。例如: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孟子万章上)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帝本纪)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史记袁盎列传),与“维”等用法相同的语气助词或副词,还有“伊、繄 、诚、实、尽、素、固、良、必

2、、真、又、本、盖、其”等。例如:其带伊丝,其弁伊骐。(诗曹风鸠)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传僖公五年)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列御寇盖有德之士也。(庄子让王),6.判断句的活用,判断句是表示判断的,说明主语和谓语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有些名词谓语句形式是判断句,但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即非判断用法,称为判断句的活用。其有对主语作比喻性解释,对主语的有关方面加以压缩式的解释,对主语作原因性解释三种用法。,例如:仲尼,日月也。(论语子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孟尝

3、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四.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意念上的被动句 被动句式,1.意念上的被动句,也称“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句中没有任何专门用来表示被动作被动形式标记的词语,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和主动句在句法结构上没有区别。例如:昔者龙逢斩,比干剖。(庄子胠箧)谏行言听(孟子离娄下),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史记萧相国世家)邑人又杀杨季主,季主家上书人又杀阙下。(汉书游侠郭解传)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论语公冶长)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2.被动句式,也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

4、的被动性质的被动句。句中有某些助动词、助词或介词等作为被动句的标志,并构成多种句子形式。,1)“于(於)”字句在动词后加上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即施动者。句式:动词十于十主动者。例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 “为”字句在动词前加介词“为”引出行为主动者,放在动词前,句式为:“为+主动者+动词”。有时省去主动者,句式为“为+动词”。例如:战而不克,为诸侯笑。(左传襄公十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阳侯列传)自今无有代

5、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若不趋降汉,今为虏矣。(汉书高帝纪),在前两种句式的动词前加上“所”,构成句式:“为+主动者+所+动词”和“为+所+动词”。例如: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军为秦所坑于长平之下。(论衡辨崇)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沮授为操军所执,乃大呼曰:“授不降也,为所执耳!”(后汉书袁绍传),3) “见”字句在动词前加助动词“见”。句式:“见十动词”和“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若皆恤国如是,则大不丧威,而小不见陵矣。(国语晋语八)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

6、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事孝武数十年,见谓忠谨。(汉书赵充国传),蔡泽见逐于赵。(战国策秦策)故子胥见说于阖闾而恶乎夫差。(吕氏春秋不苟论)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放在动词前的“见”从汉魏六朝起,有指代第一人称的作用,可理解为“我”或“自己”,句中主语是施事者,此时句子不是被动句。例如:乃今日见教。(汉书司马相如传)加少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吕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后汉书吕布传)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南史江淹传)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三国志魏书陈矫传)

7、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晋书罗企生传),4)“被字句”“被”直接加在动词前。句式为“被+动词”,始见于战国后期。助词“被”由动词虚化而来,初有“遭受”义。例如: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也,贞也。(韩非子五蠹)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论衡感虚) 时焉被天火烧城。(三国志蜀书刘焉传),介词“被”引出行为主动者,放在动词前,始见于汉代。介词“被”也由动词虚化而来。句式为“被+主动者+动词”。例如: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亮子被苏峻害

8、。 (世说新语方正)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椽属。(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隋书西域列传),五.副词,副词的概念和分类 程度副词 范围副词 时间副词 数量副词 情态副词 语气副词 否定副词 谦敬副词,1.副词的概念和分类,副词是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名词谓语的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但却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谓语。能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等。它能作句子成分,在句中大都作状语,有时作补语,一般不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中心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古汉语中动词谓语句占压倒优势,因而副词特

9、别发达,根据其意义和作用,可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数量、情态、语气、否定、谦敬等八类。,2.程度副词,1)表示程度高、过甚、至极。有“丕、孔、重、甚、大、深、颇、最、酷、至、极、殊、尤”等。这些副词古今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颇”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一是表程度偏高,义近“很”和“甚”;一是表程度偏低,义为“稍微”、“略微”。例如:,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也。(史记河渠书)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子通列传)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2)表示程度轻微。除了“颇”,还有“少、小、差、

10、略”等,而“稍”是时间副词,直到唐代都有“逐渐”意。例如:今予病少痊。(庄子徐无鬼)其为人也小有才。(孟子尽心下)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汉书西域传下)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籍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3)表示程度加深,更进一步。有“益、加、滋(兹)、尤、增、愈、弥”等,意义近于“(比较起来)更加”、“(比现在)越来越”。“益、弥”今日还常用,需加注意。例如: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群臣辑睦,兵甲益多。(国语晋语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欲盖弥彰,竟有何益?(资治通鉴唐纪)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

11、惠王上)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吕氏春秋慎大),2.范围副词,1)表示全体或多数。有“皆、尽、钧(均)、索、悉、举、备、咸、并、俱(具)、毕、胜、遍、尽、总、都”等。其中“索、举、毕、胜”在现代汉语中少见。例如: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史记滑稽列传)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荀子王制)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尚书泰誓中),2)表示仅只。有“但、独、特、直、徒、第(弟)、啻、止、仅”等和现代的“只”意思相当。例如: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三国志华佗传)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

12、相)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列传),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国语晋语三)公执之曰:“违君命者,女亦闻之乎?”对曰:“臣以死奋笔,奚啻其闻之也。”(国语鲁语上)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独”在反问句中主要表达反问语气,不再有“独自”或“只”意。例如: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史记王翦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仅”除了言其少之外,在唐代诗文中用在数词前还可以言其多,有“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例如: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

13、阳城下)初守睢阳时,士卒仅 万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3)表示各别。有“各、每、别”例如: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尚书汤诰)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说苑君道)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后汉书邓禹传)王每见之必泣。(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史记项羽本纪)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白虎通崩薨),3.时间副词,可分以下八类:表正在:方、正、鼎 表曾经:已、既、业、尝、曾表承继:遂、乃、即 表随即:旋、寻、随、便表终竟:终、竟、卒、迄(讫) 表才始:才、始、适、甫表暂时:暂 表经常:常、恒表将要:将、且,时间副词多数古今意义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有“方”、“

14、鼎”、“曾”、“尝”、“旋”、“寻”、“适”、“甫”的用法。“方”和“鼎”相当于现汉的“正”、“正在”。例如: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史记剌客列传)天子春秋鼎盛。(汉书贾谊传),“旋”、“寻”,有“随即”、“紧接着”之义。例如:使虞卿久用于赵,赵必霸,会虞卿以魏齐之事弃侯捐相而归,不用,赵旋亡。(新序善谋)先主寻悔,请还。(三国志蜀书庞统传),“适”、“甫”都可表事情发生在不久以前,义为“才”、“刚才”、“适才”,而“适”还可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的巧合或者情理上的必然联系,可译为“刚好”、“正好”。例如: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汉书贾谊传)伤夷者甫起,而哙欲

15、动摇天下。(汉书匈奴传)时太祖适近出, 随从,因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三国志魏书阮 传)俱死无益于国,适所以快敌耳。(三国志吴书孙峻传注),“曾”、“尝”在古代汉语中都可当“曾经”讲,表示事实发生在过去。例如: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剌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至今仍袭旧名,未曾改正。(梦溪笔谈辩证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人穷则返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曾”在古代主要作用是表情态,用来加强否定语气,表示事实出人意外或已达到某种极限,可译为“竟

16、(然)”、“居然”、“简直”。例如: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纣贵为天子,死曾不如匹夫。(史记淮南王列传),4.表数副词,表屡次、频仍:屡、数、亟、频、仍表重复:又、复、再、更表大约:约、可、且、将表总数:凡上述副词中古今差别较大的有“数”、“仍”、“复”、“再”、“可”、“且”。,“数”和“仍”在古汉语中用作副词,义为“屡次”、“频繁”、“重复多次”,与在现代汉语中“数”作名词或动词,“仍”作副词表“仍然”、“仍旧”义不同。例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汉书袁术传)寿星仍出,渊耀光明。(史记封禅书)晋仍无道而鲜胄。(国语周

17、语),“复”在古汉语中作副词,义为现代汉语的“又”、“再”;“再”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又”,在古代汉语中则是“两次”或“第二次”的意思。例如: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史记项羽本纪)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膑列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史记平原君列传),“可”和“且”在古代汉语中,用在数词前,作表数副词,“可”表约计,义为“约”、“大约”,“且”表将要达到某一数字,义为“将近”、“近”。例如: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史记大宛列传)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同上)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8、列子汤问)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三国志魏书方技传),5.情态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性质情况状态的副词称为情态副词。有“稍、渐、诚、信、果、固、反、顾、曾、且”等。,“稍”作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义为“渐渐”,“逐渐”。例如: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史记梁孝王世家),“诚”、“信”作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义为“实在”、“确实”、“的确”。例如: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史记春申君刘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子皙信美矣。(左传昭公元年)臣,北方之

19、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吕氏春秋爱类),“固”作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义为“本来”“当然”或 “坚决”、“肯定”,与现代汉语“固然”意思完全不同。例如: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许行)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臣固知王之下忍也。(孟子梁惠王上)禹拜稽首固辞。(尚书大禹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牧杜门不出,固称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顾”作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义为“反倒”、“反而”、“却”,现代汉语中无此用法。例如: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史记伍子胥刘传)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汉

20、书萧何传)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战国策燕策一),“且”作情态副词,义为“姑且”、“尚且”,表动作行为是暂时的;作时间副词,义为“将要”、“马上就要”,表动作行为马上或将要发生。例如:民劳,未可,且待之。(史记伍子胥列传)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史记滑稽列传)不反列,且行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6.语气副词,表示说话人语气的副词称为语气副词。有的人把这种副词归并入情态副词。有“必、殆、其、盖、岂、独、宁、庸”等。,“殆、其、盖”表示不定的论断语气,义近“大概”。例如: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史记赵世家)易之兴

21、也,其于中古乎?(易经系辞)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盖”还可放在句首表示提示和推测性论断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其”还可用在祈使句中表劝勉、期望、命令等祈使语气,用在反问句中表反问语气。例如: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考文本纪)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上),“宁、庸、独”表示反问词气,相当于“岂”,义同“难道”。例如: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陆贾列传)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管子在匡)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也?(孟子许行),7.否定副词,古汉语中常用的否定副词有

22、“不、弗、毋(无)、勿、未、非(匪、靡)、微、莫、否)”等。,“ 不、弗”都表一般性否定。“不”古今用法同,可否定所有动词和形容词;“弗”一般只否定及物动词,而且其动词后面不带宾语,只偶有例外。例如: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昭王之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今吕氏王,大臣弗平。(史记吕后本纪),“毋(无)、勿”常用于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毋”或写作“无”,可否定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而“勿”一般只否定及物动词,其动词

23、后不带宾语。二者的语法作用分别和“不”与“弗”相当。例如:信乃令军毋斩广武君,有生得之者,购千金。(汉书韩信传)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左传文公十年)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齐侯许之,管仲曰:“君其勿许”。(左传僖公七年),“勿”不带宾语的规则在先秦已不太严格,汉魏之后,“毋”和“勿”分别渐失,“勿”渐代替“毋”。例如: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孙子兵法行军),“毋(无)、勿”有时用在疑问句或陈述句中,不表禁止,表一般性否定,用同于“不”。例如: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韩非子说林下)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

24、国无攻秦。(战国策西周策)天子以伍被雅辞多引汉之美,欲勿诛。(史记淮南王传),“未”是带有时间性的否定,表示事情在当前还没有实现,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例如:宋人即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未尝”是否定过去的动作行为或事情,意思是“不曾”、“没有过”。例如: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 三年之后,未尝见牛也。(庄子养生主),“未”有时不表时间性否定,而只表一种委婉的否定,义同“不”。例如: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非(匪靡)”作为否定副词,否

25、定整个谓语,义同“不是”。与“不”只否定动词或形容词本身有不同。例如: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微”一般否定动词性谓语,义为“不”或“不是”,例如:微独赵,请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柏舟)“非”和“微”都可用在假设句中表事后假设,义同“如果不是”。例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微禹,吾其鱼乎!(左传昭公元年),“莫”作否定副词,可表示禁止性否定和一般性否定,与“勿”和“不”用法同,分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不要”、“别”和“不”。例如:德音莫违

26、,及尔同死。(诗邶风谷风)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早图之,莫如尽灭之。(左传哀公六年)诸将皆莫信。(史记淮阴侯列传),“否”作副词、一是常用于单词句,和表肯定的应答辞“然”相对立,相当于今的“不”或“不是的”;一是与肯定词语迭用,表否定的一面。例如: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袍。”(孟子滕文公上)夫人韩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左传僖公三十年)凡此饮酒,成醉枵否。(诗小雅宾之初筵),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织布而衣乎?”曰:“否。许子衣褐。

27、”(孟子滕文公上)夫人韩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左传僖公三十年)凡此饮酒,或醉或否。(诗小雅宾之初筵),8.谦敬副词,指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君王、晚辈对长辈、或者同辈之间表示尊敬的副词。可分为表敬副词和表谦副词两类。表敬副词,用在表示别人发出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表达对别人的动作行为的感激和尊重之情。常见的有“幸、辱、惠、蒙”等。表谦副词,用在表示说话人本人发出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表示自身的谦逊,当然也就含有对对方的尊敬。常见的有“谨、敬、敢、请、窃、忝、伏、猥等。,“幸、辱、惠、蒙”等本来是幸运、屈辱、恩惠、承蒙等意思,用作表敬副词后,原有

28、的具体意义变得不明显,甚至消灭,仅表示一种敬意,除“蒙”可仍译“承蒙”,其他都可不译出。例如:愿大王幸听臣等。(史记孝文本纪)子,一国太子,辱在此。(史记晋世家)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后汉书班超传),“谨、敬、敢、请、窃、忝、伏、猥”等本来是谨慎、恭敬、敢于、请求、私下、辱没、伏地、卑贱等意思,用作表谦副词后,原有意思多不能译出,而已经消失。例如:驺忌子曰:“谨受令。”(史记田敬仲世家)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赤也惑,敢问。(论语先进),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臣伏计之,大王奉高帝宗庙最宜称。(史记孝文本纪)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