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3

类型建筑基础知识4.12.ppt

  •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 文档编号:3314779
  • 上传时间:2018-10-12
  • 格式:PPT
  • 页数:93
  • 大小:8.13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建筑基础知识4.12.ppt
    资源描述:

    1、博思堂地产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基础知识,贺强 产品研究院,大家对建筑物有什么要求?,期望建筑物高耸为自己遮风挡雨; 期望自己能够在建筑物中享受安逸; 期望建筑物能提供水源; 期望建筑物能处理垃圾; 期望建筑物能工提供新鲜的空气; 期望建筑物能为家电等提供动力; 期望建筑物能够通过门窗、电话、邮箱等把人与外部世界相连; 期望建筑物方便自己进出; 期望建筑的维护费用不要太高; ,建筑物是怎么搭建起来? 怎么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 建筑物建造、老化、最终消逝的过程如何? 为什么有些建筑的某些方面会强于其他建筑?,为什么建筑物不能保持恰当的温度? 为什么我的地下室每年夏天都要“发洪水”? 为什

    2、么不能把楼建的让我听不到邻居每天喋喋不休的争吵?,一、野外环境,太阳和地球,太阳是人们生活和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白天与黑夜,春夏与秋冬,中纬度地区日照特征,冬季:越往北日照时间越短; 夏季:越往北日照时间越长; 夏季是每年比较温暖的时候,但是每年最热的时候比夏至晚4-6个星期;越靠北,季节变化越明显,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因素影响照射到某个表面的阳光 白天的长度 阳光入射到地面的角度 大气的情况 地表的情况,其他太阳现象,提供可见光,大气散射的均匀、宁静并有阴影的光 光合作用 紫外线杀菌 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天气,风、云、雨 地表特征对气候的影响(水域、沙石、植被等) 地形对气候的

    3、影响,野外环境的其他方面,地球的地质与人们使用的建筑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人们适用的建筑材料原本就是矿物质,如土、石、金属等; 地质条件如地下水位、表层土和现场的岩石等影响建设时采用的开挖方法; 地形小山、山谷和坡度等影响排水及确定可能出现的土壤侵蚀,道路等的建设; 风向什么地方在刮风时该遮盖 阳光哪些地方暴露在阳光之下,职务的种地等等,建筑工地的个别生物因素 微生物的作用 高等植物如草皮、灌木的涵养水分、调整风向、提供阴凉及其他功能方面的作用; 昆虫如蚊、蚁等的影响; 其它动物如鸟类、邻居家的狗等的影响,受到周边建筑的影响 阳光 风向 排水 视野及私密性 相关设施如停车场、过道、地下设施影响 以

    4、前或临近业主破坏性的适用导致的杂草或土壤侵蚀等,人为因素的的影响 烟、气体、灰尘或化学微粒造成的空气污染 交通、工业、服务业或隔壁家庭等发出的噪音 被污染的土壤及地下水等 施工时的破坏或施工质量等,什么人需要占据并使用这种环境? 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他们需要的与环境所能提供的是否协调?,二、人类环境,人类环境的质量只能通过该环境对身处其中的人们的影响来衡量,需要正常的供水、食物、空气等等 保持正常的温度 充分的卫生条件 对环境如阳光、声音等的要求 活动的空间,人类文明的环境需求,基本生活层面睡觉、食物、家庭生活等 工作场所的需求 各种聚会的需求如锻炼、玩耍等,高质量的人类环境要求常常是多种多样

    5、的并且令人鼓舞的,他们包括生理和社会方面的要求、以及更难以定义的心理要求。,综合起来,这些需要构成一个在自然界不存在的地方。野外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文明来说变数太大、太极端、太具破坏性、太不稳定并且太不友好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类已经学会了不仅要寻找天然地形所提供的避身场所,而且学会制造人工的、大自然不能给予的、更持久和更舒适的起身环境。,三、庇护所的概念,庇护所最基本的意义不是人类的发明,它是人们本能所寻求的东西。,炎热的夏天人们都想坐在树荫下,呆在瀑布水帘近旁 寒冷的冬天人们本能的躲在地形被风的一侧,特别是有一缕阳光的地方 避免潮气和冷空气的低洼之处或者山谷之中 ,乡村小镇总在河流与泉水 下

    6、风向阳的坡上,原始的庇护,通过墙体及其热容量 大热天在北面创造一片阴凉的区域 冬天享受南边创造出的温暖阳光和抵挡北风 墙体能保持一些热量,并在日落之后将热量扩散出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定义及分类 建筑构造基本知识 居住区规划 住宅建筑设计基本常识 建筑形体组合,目录,CONTENTS,建筑既表示建造房屋和从事其他土木工程的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如隋唐五代建筑、明清建筑、现代建筑等。,建筑物:人们为从事生产、生活和进行各种杜会活动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条件,运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而创造的杜会生活环境。 构筑物:仅仅为满

    7、足生产、生活的某一方面需要,建造的某些工程设施。桥、围墙等等。,一、建筑的定义,建筑,建筑物,构筑物,建筑物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建筑三要素:实用、经济、美观,建筑功能:指建筑的实用性,是建筑的目的,是主导因素。任何建筑物都具有为人所用的功能,如住宅供人生活起居;学校是教学活动的场所;园林建筑供人游览、观赏和休息。,建筑材料: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建筑结构是运用建筑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构成的建筑骨架。它们是形成建筑物空间的实体。物质技术条件是达到建筑目的的手段、新技术、新材料为满足愈来愈复杂的建筑功能要求创造了条件。,建筑形象:建筑除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外,又以它不

    8、同的空间组合、建筑造型、细部处理等,构成一定的建筑形象,从而反映出建筑的性质、时代风采民族风格以及地方特色等。能给人以某种精神享受和艺术感染力,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如住宅,外形简单朴素给人以亲切、宁静的气氛。,狭义的建筑建筑物,建筑的分类,通常按下列几种方法进行分类。,一、按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分,建筑物,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寓等)和公共建筑(如学校,办公体剧院等)。,工业建筑:包含各种生产和生产辅助用房。后者如仓库、动力设施等。,农业建筑:包括饲养牲畜、贮存农具和农产品的用房,以及农业机械用房等。,二、按建筑物的层数分,建筑物,高层建筑,非高层

    9、建筑,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三、按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指墙、柱、楼板、屋顶等)采用的材料分类,建筑物,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刚结构,砖木结构:是用砖墙、木楼层和木屋架建造的房屋。这种结构耐火性能差,耗费木材多,已很少采用。,砖混结构:用砖墙,钢筋混凝上楼板层、钢、木星架或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房屋,又称混合结 构。这种结构多用于层数不多(六层或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及小型工业厂房中。其中木屋架已很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均用钢筋混凝上制作、达种结构形式普遍应用于单层或多层业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这

    10、种结构类型多用于某些工业建筑和高层、大空间、大跨的民用建筑中。,四、控建筑物承重结构体系类型分,建筑物,以墙承重的梁板结构建筑,骨架结构建筑,剪力墙结构,大跨度结构建筑,以墙承重的梁板结构建筑:它是以墙和梁板为主要承重构件,同时又是组成建筑空间的围护构件的结构形成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装配式板材结构建筑均为这种结构形式的建筑。,骨架结构建筑:它是用梁、柱、基础组成的结构体系来承受屋面。楼面传递的荷载的建筑。其墙体仅起围护和分隔建筑空间的作用。分门架(又称刚架)和框架(由梁和柱构成框架)两种。,剪力墙结构:它是把建筑物的墙体(内墙和外墙),做成可抗剪力的剪力墙,作为抗侧向力(地震力、风力)并承受

    11、和传递竖向荷载的构件。剪力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这种结构类型常用在横墙有规律布置的高层建筑(住宅、旅馆、公寓等)中。,大跨度结构建筑:它们是横向跨越30米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形成的建筑。其结构类型有:折板、壳体、网架、悬索、充气、蓬帐张力结构等。这些结构类型多用于民用建筑中的影剧院、体育馆、航空港候机大厅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大跨度厂房,飞机装配车间等。,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分力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大量性建筑 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等。 大型性建筑 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大型火车站等。建筑规模巨大

    12、,耗资也大,不可能到处都修建,与大量性建筑比起来,具修建量是很有限的、但这些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的面貌影响也较大。 工业建筑有单层、多层及单层与多层混合的几种类型。,五、按照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六、建筑物的质量等级和耐火等级,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类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这两个因素来确定。,建筑物按其使用性质和耐久年限为四级,二、建筑构造,基础 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 墙体(柱) 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 楼板 建筑物水平方向承重构件 地板 建筑物与大地之间的隔离构件 楼梯 建筑物的垂直交通构件 屋顶

    13、建筑顶部的外围构件的承重构件 门窗 提供内外交通、采光、通风、隔离围护构,屋顶,窗洞,外墙,散水,地板,楼梯,基础,楼板,内纵墙,门洞,内横墙,建筑构造设计原则,一、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由于建筑物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不同,除满足空间尺度要求外,有些建筑物还有某些特殊要求,如保温、通风、隔热、吸声、隔声等。在构造设计时,要综合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优化设计,选择经济合理的构造措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二、必须有利于结构安全 建筑构造设计应该从材料、结构、施工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但是必须注意因地制宜,不能脱离实际。即在构造方案上首先应考虑坚固实用,保证房屋的整体刚度,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三

    14、、必须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四、必须讲求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 建筑构造设计处处都应考虑经济合理,在选用材料上应就地取材,注意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并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造价。 五、必须注意美观 建筑构造设计是初步设计的继续和深入,建筑要做到美观大方,构造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墙和基础构造,墙体按所处位置分类:外墙和内墙 墙体按布置方向分类:纵墙和横墙 墙体按构造方式分类 实体墙单一材料组成,如砖墙、砌块墙等。 空体墙也是由单一材料组成,可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空腔,也可用具有孔洞的材料建造墙。 组合墙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 按施工方法墙体分类 块材墙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成,

    15、例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 板筑墙在现场立模板,现浇而成的墙体,例如现浇混凝土墙等。 板材墙预先制成墙板,施工时安装而成的墙,例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各种轻质条板内隔墙等。 墙体按受力方式分类: 在混合结构建筑中,墙体可以按受力方式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种。承重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仅起分隔与围护作用。,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墙体承重方案,墙体的要求,结构及抗震要求 (1)强度要求 (2)刚度要求 功能要求 (1)外墙保温与隔热 (2)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 (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4)隔声要求 (5)其它方面的要求 a、防火要求 b、防水防潮要求 c

    16、、建筑工业化要求,砖 墙,隔断,砌块砖,基础和地下室,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的下部结构。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 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 地基则是承受由基础传下的荷载的土层。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就可忽略不计。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地下室由于经常受到下渗地表水、土壤中的潮气和地下水的侵蚀。 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无滞水可能时,地下水不会直接浸入地下室。地下室外墙和底板只受到土层中潮气的影响,这时,一般只做防潮处理,防潮层的

    17、位置一般在首层室内地面(+0.00)下60mm70mm处,及标高-0.06m-0.07m处;若地下水位高出地下室地坪,应做防水处理。,防水处理,防潮处理,根据所采用材料的不同,楼板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上楼板以及钢衬板承重的楼板等多种型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强度高、防火性能好、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用截面为凹凸形压型钢板与现浇混凝土面层组合形成整体性很强的一种楼板结构,楼板的类型,木楼板:自重轻、保温性能好、舒适、有弹性。但易燃、耐久性差,特别是需耗用大量木材。此种楼板越来越少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分板式楼

    18、板、梁板式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无梁楼板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平板、槽形板、空心板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分密肋填充块楼板、预制薄板叠合楼板,承载力小,破坏突然,承载力大,变形性能好,破坏有预告,地面构造,对地面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坚固性 2面层的保温性能要好 3面层应具有一定弹性 4有特殊用途的地面则应有如下要求:对有水作用的房间,要求地面能抗潮湿,不透水;对有火源的房间,要求地面防火、耐燃;对有鞍、碱腐蚀的房间,则要求地面具有防腐蚀的能力。,阳台,一,根据阳台与建筑物外墙的关系可分为挑(凸)阳台、凹阳台(凹廊)和半挑半凹阳台。按阳台在外墙上所处的位置不同,有中间阳台和转角阳台之分

    19、。,根据雨篷板的支承不同,有采用门洞过梁悬挑板的方式,也有采用墙或柱支承的。其中最简单的是过梁悬挑板式,即悬挑雨篷。,雨棚,楼梯,楼梯的组成: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组成。,楼梯的类型,剪刀楼梯,弧形楼梯,螺旋形楼梯,折行多跑楼梯,平行双分双合楼梯,平行双跑楼梯,直行多跑楼梯,直行单跑楼梯,其他垂直交通类型,屋 顶 构 造,屋顶按其外形一般可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其它形式的屋顶,屋顶设计应考虑其功能、结构、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1) 功能要求 屋顶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能抵御自然界各种环境因素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屋顶应能抵御气温的影响。 (2) 结构要求 屋顶要承受风、雨、水等的荷载及

    20、其自身的重量,上人屋顶还要承受人和设备等的荷载,所以屋顶也是房屋的承重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房屋的结构安全,并防止因过大的结构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漏水。 (3)建筑艺术要求 屋顶是建筑外部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的形式对建筑的造型极具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变化多样的屋顶外形和装修精美的屋顶细部,现代建筑也应注重屋顶形式及其细部的设计,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艺术方面的需求。,门和窗,门窗按其制作的材料可分为: 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彩板门窗等,门 门按其开启方式通常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等。 门的尺度通常是指门洞的高宽尺寸。一般民用建筑门的

    21、高度不宜小于2100mm。门的宽度:单扇门为7001000mm,双扇门为12001800mm。,窗 窗按其开启方式通常有:平开窗、固定窗、推拉窗、悬窗等。 一般平开木窗的窗扇高度为8001200mm,宽度不宜大于500mm,上下悬窗的窗扇高度为300600mm,中悬窗窗扇高不宜大于1200mm,宽度不宜大于1000mm;推拉窗高宽均不宜大于1500mm。对一般民用建筑用窗,各地均有通用图,各类窗的高度与宽度尺寸通常采用扩大模数3M数列作为洞口的标志尺寸,需要时只要按所需类型及尺度大小直接选用。,建筑细部,勒脚是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主要为了避免受到人、物和车辆的碰撞以及雨、雪、土壤潮

    22、气的侵蚀而破坏。,踢脚是外墙内侧和内墙两侧与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踢脚的作用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散水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 明沟是靠近勒脚下部设置的排水沟 迅速排除从屋檐滴下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造成建筑物的下沉,三、居住区规划,(一)居住区概念 居住区: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有一定地块:具有用地边界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有一定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有与人口规模相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有一定的规划组织结构 (二)要求 方便人的需要在时间、空间上的分配水平和质量 舒适健康环境与居民生理、心理要求的适应和和谐 安全社会安全、

    23、生活稳定,各功能系统正常运转 优美人与视觉环境的情境沟通和交融,(三)居住区的组成 一、组成要素物质要素地质、地形、水文、气象、植物、建构筑物等精神要素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二、组成内容建筑工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市政设施用房、小品建筑室外工程道路、绿化、工程管线、挡土墙、护坡、踏步 三、用地组成(见用地平衡控制指标表)居住区用地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其他用地,(四)现代居住区规划的演变过程 20世纪30年代邻里单位(图9-8)美C.A.佩里提出邻里单位(Neighbourhood Unit):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三点原则: 城市道路不

    24、得穿越邻里单位,以保证幼儿上学的安全; 设有小学并以此来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设有商店、公共活动中心等。 同期前苏联的大街坊(supper block)建设扩大街坊,在空间布局上强调轴线构图和周边布置 小区以小学最小规模为人口下限,城市的“细胞” 扩大小区(居住区、综合居住区、综合居住体,(五) 居住区规划设计前瞻 一、集约化趋势:公共设施和住宅建筑联合、地下与地上空间联合、建筑综合体和空间环境联合以获得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二、社区化趋势:由“单位办社会”转向城市和社区,社区是居住结构中最稳定的基本单元,体现社区精神和认同感。 三、生态化趋势: 人与环境的关系,人、自然、技术的

    25、协调,利用新技术营造自我“排放转换吸纳”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四、颐养化趋势:人口老年化,无障碍设计、老人公寓、老人看护照料中心等。 五、有机化趋势:住宅结构体系的多样化使得室内外空间达到有机渗透、整合。 六、智能化趋势:SOHO,家庭办公,新的生活方式,(五) 居住区规划案例,四、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依据,(一)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二)家具、设备的尺小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三)温度、湿度、口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四)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地震区的房屋设计,主要应考虑: (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 (2)房屋设计的体型,应尽可能规整,简洁、避免在建

    26、筑平面及体型上的凹凸 (3)采取必要的加强房屋整体性的构造措施 (4)从材料选用和构造做法上尽可能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五)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六)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一、套型各功能空间介绍,住宅建筑的基本内容包括:居住部分: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厅辅助部分:厨房、卫生间等交通部分:过道、楼梯、前室等其它部分:储藏空间(壁柜、搁楼、搁板等)和室外部分(庭院、阳台等),(一)居住空间居住空间是一套住宅的主体空间,它包括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等功能空间,根据住宅套型面积标准的不同包含不同的内容。 (一)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既要考虑家庭成员集中活动的需要,又要满足家庭成员

    27、分散活动的需要。 1.卧室:可细分为主卧室、次卧室、客房以及保姆室等。 2.起居室:主要功能是满足家庭公共活动,如团聚、会客、娱乐消遣的需要。(一户一间) 3.工作学习室:满足住户家庭成员工作学习的需要。 4.餐室:满足住户家庭成员就餐及交际会餐的需要。(二)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居住部分各空间的尺度把握涉及众多相关因素。最主要的是各功能活动与人体尺度的需要及家具设备的布置决定了居住部分各空间的划分和大小。在住宅套型设计中,把握好房间平面尺寸、家具尺寸和人体活动尺寸,合理布置家具,避免随意性。,常用家具尺寸(MM),人体活动范围及家具尺寸,(二)厨卫空间厨卫空间是住在设计的核心部分,它对住在的

    28、功能和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平面设计涉及设备、管线、操作流程、人体工程学、通 风换气。功能:完成炊事活动。设备主要有洗涤池、案桌、炉灶、贮物柜、乃至排气设备、冰箱、烤箱、洗碗机、微波炉、餐桌等。,(一)厨房厨房设备及操作流程: 食品购入贮藏清洗配餐烹调备餐进餐清洗贮藏,(二)卫生间 卫生间的布置形式与尺寸,(三)交通及其它空间,交通联系空间、杂物贮藏空间以及生活服务阳台等室外空间及设施。(一)交通联系空间1.包括门斗或前室、过道、过厅及户内楼梯等。前室(玄关):起到户内外的缓冲与过渡作用。净宽:不宜小于1200mm,并应注意搬运家具的可能。2.过道或过厅:目的是避免房间穿套,并相对集中开门位置,

    29、减 少起居室墙上开门数量。净宽:通往卧室、起居室时不宜小于1000mm。当通往辅助用房时不应小于900mm。3.户内楼梯:以有单跑、双跑、三跑及曲尺形、弧形等净宽: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750mm,当两边为墙时900mm, 梯级踏步:宽度应不小于220mm,高度不大于200m。扇形踏步在内侧250mm处不应小于220m。,(二)室外空间1.阳台1).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生活阳台和服务阻台。2).平面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a.挑阳台 b. 凹阳台 c. 半凸半凹阳台 d.封闭阳台3).构造要求:应保证安全、牢固、耐久,特别是阳台栏板,需具有抗侧向力的能力。阳台的地面标高宜低于室内标高3015Omm,并应有

    30、排水坡度引向地漏或泄水管。4).阳台栏杆的高度: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OOmm。2.露台露台是指其顶部无覆盖遮挡的露天平台。如顶层阳台不设雨篷时即形成露台。,挑阳台 凹阳台 半凸半凹阳台,(三)贮藏空间,(四)其它设施1.晾晒设施 :设在阳台上方2.垃圾处理:多层:设垃圾收集点;中高层和高层:每层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间。,二、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一)户内功能分析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会客、家人团聚、娱乐、 休息、就餐、炊事、学习、睡眠、洗盥、便溺、晾晒、 贮藏等。 (二)户内功能分区户内功能分区: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性

    31、质及使用时间等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性质和使用要求相近 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性质和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互相干扰。,户内功能分析图,住宅内部功能分析图 (虚线为高档住宅可增加部分),住宅功能空间的组合关系,住宅功能空间的组合关系,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1.公私分区按照空间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来划分的,也可称为内外分区,2.动静分区也可叫昼夜分区。包含父母、子女分区 动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室、厨房和家务室,使用时间一般在白天或部分夜晚。 静区:卧室,主要在夜晚使用学习和工作空间,时间随职业不同而异,3.洁污分区也称干湿分区。厨房、卫生间集中布置,住宅功能空间分区及组合关系,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每套有相

    32、对或相邻两个朝向,每套只有一个朝向,1、错层住宅:进行套内功能分区后,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内,而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 优点:空间的高效利用, 缺点:室内有高差,不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 2、复式住宅: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采用吊楼或阁楼的形式,将家具尺度与空间利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但有些空间狭小、拥挤。3、跃层住宅: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咳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三、三维空间组合型,4、内部空间与户外空间的联系衡量居住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大自然的阳光、空气和绿色。与户外空间的交流,可以通过门、窗、阳台、庭院等媒介进行。 底层的住户:可通过庭院联系。 楼层的住户:可利用阳台、露台、屋顶退台等,四、住宅套型实例分析,五、建筑体型的组合,完整均衡、 比例恰当,主次分明、 交接明确,体型简洁、环境协调,建筑立面设计,尺度和比例,节奏感和虚实对比,材料质感和色彩配置,重点及细部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建筑基础知识4.12.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331477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