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十四,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护,案例导入,案例患者,男,28岁,因被车撞伤腰骶部3天,呼吸困难8h,于2008年6月27日19时由当地医院转入襄樊市中心医院。查体:T 37.6,P 117次/分,R 32次/分,BP 110/70mmHg,口唇紫绀。入院后患者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拍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见小片状模糊阴影,查血气:PaCO2 42mmHg,PaO2 66.75mmHg,指端血氧饱和度85%。加大吸氧浓度(FiO2 )至49%,仍不能缓解呼吸困难,PaO2 /FiO2 200mmHg,诊断为ARDS。 学习任务1、该病人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2、应对该病例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3、如何
2、保持该病人气道畅通?4、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以维持病人呼吸?,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对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正确评估;能根据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护程序配合与实施救护;能正确使用呼吸机维持病人呼吸。 知识目标:明确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情评估内容;知道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护程序及救护要点;知道呼吸机的连接及基本参数设置。 态度目标:具备救死扶伤精神,具有争分夺秒的抢救意识,反应敏捷,行动迅速。,学习内容,病因 病情评估 救治与护理呼吸机的使用,病 因,(一)严重感染: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二)多发性损伤 1. 肺内损伤2. 肺外损伤 3.大手术 (三)其他 1. 有毒气体 2. 药物过量 3. 代谢紊乱
3、,病情评估,(一)临床表现1症状 严重的进行性呼吸困难。 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 2体征 仅闻及双肺少量细湿罗音。 后期可闻及大量水泡音和管状呼吸音。,(二)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液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床边功能检查监测 4血流动力学监测,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一)救治措施1治疗原发病 2呼吸治疗 3维持循环 4应用抗生素5. 其他 糖皮质激素 肺血管舒张剂营养支持 体位治疗。,(二)护理要点1作好基础疾病抢救的护理配合。 2切实作好患者氧疗的护理,密切观察氧疗效果。 3做好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 4多做患者的思想工作。,救治与护理,呼吸机的使用,(一) 适应证1严重通气不足。
4、2低氧血症 在吸氧状态下PaO2仍然低于60mmHg。3换气功能障碍。4应用呼吸机进行呼吸道给药。5全身麻醉和手术呼吸功能支持。6心肺复苏呼吸功能支持。,呼吸机的使用,(二) 禁忌证1呼吸道中度以上活动性咯血。2心肌梗死和严重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低血容量休克未补足血容量之前。,呼吸机的使用,(三) 应用呼吸机的指征 1.临床指征 呼吸表浅、不规则、频率5/min或35/min、极度呼吸困难,意识障碍。2.血气分析指征 急性呼吸衰竭, PaO2在60mmHg,PaCO250mmHg。慢性呼吸衰竭,PaO2在50mmHg,PaCO270mmHg80mmHg,pH7.207.25。,呼吸机的使用,
5、(四)机械通气的模式1机械控制通气(CMV) 2机械辅助通气(AMV) 3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4持续气道正压(CPAP)5压力支持通气(PSV) 6间歇指令通气(IMV) 7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吸机的使用,(五) 选择呼吸机1、定容型。2、定压型。3、定时型。,呼吸机的使用,(六) 准备工作 1检查呼吸机连接的各种管道是否紧密, 呼吸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 2检查氧气瓶或中心供氧装置压力,维持在10kg/cm2。 3检查电源和地线,保证安全。 4清洁、消毒湿化器,减少交叉感染。,呼吸机的使用,(七) 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1面罩 2口含管 3气管内插管 是最常用的连接方法。
6、4气管切开 适于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呼吸机的使用,(八) 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1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各个导管。2确定呼吸模式。3调节呼吸机参数。,呼吸机的使用,机械通气主要参数选择,项 目 参考值 呼吸频率(R) 1016次/min 吸/呼对比(l/E) 1:1.52 每分钟通气量(VE) 810L/min 潮气量(Vr) 1015ml/kg 呼气压力(EPAP) 0.1471.96kPa 呼气末正压(PEEP) 0.490.98kPa 吸入氧浓度(FiO2) 3040,(九) 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作好血气监测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4作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5严密监听呼吸机工作报警 6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呼吸机的使用,(十) 呼吸机的撤离如出现以下情况即刻恢复机械通气 1. 拔管后出现喉头水肿或痉挛导致通气困难。 2. PaO260mmHg,PaCO250mmHg。 3. 烦躁不安、紫绀、呼吸频率加快,三凹征、鼻翼扇动等呼吸困难。 4. 心脏手术后患者出现低排血量。 5. 心率减慢或增快,血压下降或突然出现心律失常。,呼吸机的使用,谢谢!,请珍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