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 计 文 件 文 件 名 称 用户手册 文 件 代 号 0416370038 产 品 名 称 1.5MW 双馈异步发电机 产 品 型 号 YJ135A 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09-06-18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 页 目 录 1 注意事项 2 2 制造商声明 .3 3 电机结构和技术参数 3 4 安装. .7 5 运行. .11 6 温升参数 .13 7 维护. .13 8 发电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 15 9 易损件明细 17 10 运行记录报告 .18 11 记录 19 附件: 1.YJ135A 双馈风力发电机外形图 2.YJ135A 辅助接线盒接线标牌 职
2、务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设 计09-06-18 版本 校 核09-06-18 用户手册 B 主管设计09-06-18 标准化09-06-18 审 核09-06-18 YJ135A 1.5MW 双馈异步发电机 批 准09-06-18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2 页 1.注意事项 1.1 请在装机和启动电机前仔细阅读本手册! 1.2 电机的运输、装机、启动、运行、维护需由受到相关培训人员或专业人员进行!吊运须严格按照吊装铭牌要求,采用专用吊具进行! 1.3 进行电气操作时,注意电机相关部位的安 全警示标记!并按照操作手册进行作业!
3、1.4 电机运行过程中,严禁拆卸电机任何部件! 1.5在电机安装、运行、维护过程中, 需要解决疑难问题或技术支持时,请联系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售后服务中心!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3 页 2.制造商声明 1.1 电机型号: YJ135A 1.2 电机名称: 1.5 兆瓦空空冷却双馈风力发电机。 1.3 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 1.4 电机符合以下标准: 1.4.1 额定值和性能 GB755-2008 1.4.2 电机试验方法 GB1032-2005 1.4.3 保护类型 IEC60034-5-2001 1.4.4 冲击电压耐受水平 IEC60034-1
4、5-1995 1.4.5 冷却方式 IEC60034-6-1996 1.4.6 结构类型 IEC60034-7AMD1-2001 (IEC60034-7Edition2.1/EN60034-7-2001) 1.4.7 噪声标准 IEC60034-9-2003 1.4.8 振动强度等级 IEC60034-14-2003 1.4.9 防腐等级 ISO12944-2-C4 3.电机结构和技术参数 3.1 应用 该产品为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具有温升低、容量大、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 3.2 结构 3.2.1 定子 机座为焊接结构,内部铁心叠压后由轴向扣片紧固。定子线圈为三相成型线圈,采用聚酰亚胺薄
5、膜导线并用云母材料绝缘 ,真空压力浸漆,绝缘等级 H 级。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4 页 3.2.2 转子 转子铁心固定在转轴上。转子绕组为成型线圈 ,用铜扁线绕制而成。绕组 K、L、 M 端头通过轴孔引出与滑环连接。转轴接 地采用接地电刷。刷架及碳刷装在滑环室,并有电刷磨损报警单元。编码 器固定在滑环端部支架上,装于轴非传动端。 3.2.3 加热器 电机装配有一个加热器 230V、 800W,电源线接自辅助接线盒中。参见辅助接线盒接线标牌示意图(标牌安装在辅助接线盒盖板内侧) 。 3.2.4 轴承 电机传动端及非传动端分别装有一个型号为 6332M /C3 深沟球轴承,传动
6、端轴承为定位轴承。轴承轴向压紧,保证低噪音 运行。两个轴承盖下部装有集油器,收集废旧润滑脂。 电机两端外轴承盖为迷宫式油封。 轴承盖带有锥形润滑油嘴 M10 1,用于手动润滑;电机前端安装 有自动注油器,为自动润滑系统。 3.2.5 冷却和通风 电机采用空空冷却结构。 电机内部为自然通风,把热量传到电机背 部的空空冷却器内进行冷却。 滑环室的风扇装配于轴上,冷却风由周围环境吸入滑环室通过过滤器吹出机舱。 3.2.6 监控系统 发电机装有以下监控系统: -定子绕组温度传感器 PT100,每相 1 个,共 3 个。 -定子绕组温度传感器 PTC-160,当绕组温度为 160时系统控制停机。每相 2
7、 个(其中 1 个备用) ,共 6 个。 -传动端和非传动端轴承各有两个温度传感器,其中一个备用。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5 页 -定、转子防雷击保护装置。 -主电刷监控报警装置。 -接地电刷监控报警装置。 3.2.7 滑环室 滑环室装在电机外部的非传动端,内部安装有一个单独的离心风扇,用于对滑环等部件的冷却和排出碳粉。滑环装在轴上 ,可方便拆卸。刷架系统装配于滑环室上,固定在非传动端端盖上。滑环装配有 三个绝缘滑环和一个没有绝缘的轴接地滑环。通过侧面窗口处维护电刷、刷握和 滑环。主电刷和接地电刷的磨损状况通过报警单元进行反馈,报警单元 联线固定在辅助接线盒内。 3.2.8
8、碳粉过滤器 滑环室内部安装有一个单独的离心风扇,用于对滑环等部件的冷却和排出碳粉。发电机附带一个碳粉收集箱,用于收集碳 刷碳粉,废气排出机舱之外。 3.2.9 电气连接 (a)定子接线盒连接 电机定子三相绕组( U, V, W)由外接电缆引出固定于接线盒内,用 M16 的螺栓分别连接到各自导电母排上。 (b)转子接线盒连接 电机转子三相绕组外接电缆连接 到转子接线盒各自导电母排上。 (c)电机接地连接 将发电机用接地导线可靠连接到机架上。 (d)加热器连接 加热器连接在辅助接线盒中。 (e)空空冷却器连接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6 页 通风机、顶驱风机连接也在辅助接线盒中。
9、( f)监控系统连接 温度传感器、监控碳刷的微动开关及防雷击保护等所有检测点都连接在辅助接线盒中。 接线原理图见辅助接线盒接线标牌示意图 (安装在辅助接线盒盖板内侧) 。 3.3 技术参数 电机型号 : YJ135A 中心高 : 500mm 额定功率: 1560kW 极数: 4 额定电压: 690V 额定电流: 1090 A 额定转速: 1800 r/min 功率因数: 从 cos= 0.9 电感型到 cos= 0.9 电容型 频率: 50Hz 相数: 3相 效率: 96.5 绕组温升: 90K(额定运行点按 B 级考核) 定子绕组: 角形 转子绕组: 星形 冷却方式: 空空冷却 结构形式:
10、IMB3 环境温度: -30 +45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7 页 海拔高度: 1000 m 防护等级: IP54 工作制: S1(连续) 重 量 : 7100kg 旋转方向: CW(面对轴伸端顺时针) 4. 安装 4.1 运输、存储 吊运电机时请使用专用吊具按照吊运指示牌进行吊运。 4.1.1 运输后检验 目测电机表面是否有损伤。如果有,需要进行处理。在表面漆损伤之处,喷涂新的表面漆。如果电机不能在 10 天之内安装,请按照以下方法存放。 4.1.2 存放措施 把电机及其配件用防护罩包装好,存放在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小的库房内。库房内要求干燥、防潮防震,这样有利于电机的 启动和
11、运行维护。库房温差小可以防止在电机内形成冷凝水。 4.1.3 配件保存 电机的所有部件应在存储之前作防护。使用防腐油脂、蜡或防锈漆来对部件加工面或其它易生锈面进行保护。零部件如传 动轴端、地脚底面等可用油纸或铝箔附着油脂紧紧包裹进行防护。定期更换润滑 油脂。定期检查所有库存部件。安装电机时,才可清洗防护剂或防腐油脂。 4.2 安装 为保证电机平稳运行,安装的机架必须坚固,而且要确保发电机与联轴器的连接对中。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8 页 发电机有 4 个脚板,用地脚螺栓将发电机固定在机架上。电机地脚的支撑点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0.2mm。如果电机要安装减振垫时,应遵循减振垫制造
12、商的减震指导。 使用地脚螺栓安装时,要根据总装技术要求,对螺栓施加紧固力矩,保证螺栓安全紧固。 4.3 校准 为确保安全装机,必须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a)检查机架无制造缺陷,符合安装要求。 (b)安装联轴节。 (c)测量发电机转轴径向跳动,小于或等于 0.05mm 为合格。 4.3.1 对机架的要求 机架设计应符合电机的防护等级。注意机架的水平位置要求,水平的允许公差参见机组装机要求。选择电线通道 时应考虑电线弯度半径和连线高度。 4.3.2 装联轴节 去除发电机轴端保护装置,用汽油清洗掉轴端的防腐油脂。 清洗所有配合面。 安装联轴节时要避免冲撞磕碰造成转轴表面损伤,并遵守联轴节制造厂家提出
13、的注意事项,保证联轴节卸下时避免转轴损伤。 4.3.3 粗校 将电机放在机架上,调整电机轴中心线与相连部件中心线一致。在电机地脚和地基之间加垫片来校准。校准采用激光对中 仪进行。在粗校之后,将电机地脚孔在机架上做好标识。将电机从地基 上吊开,在地基上钻地脚孔、攻丝。 4.3.4 精校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9 页 使用的测量工具:千分表、固定千分表的夹具。也可以使用激光对中仪,用合适的调整垫片在轴向和径向方向进 行调整,同时微调紧固地脚螺栓。 电机每运行 500h 后,需要进行一次对中检查调整。 电机轴中心线、连接部件的同轴度偏差,以及联轴节端面平行度在静态停机时测量不能超过
14、 0.02mm。 4.4 定子、转子接线盒连线 -正确连接用户外接电缆到接线盒。 -仔细排放电缆,避免电线之间的短路或产生电弧。 -根据电机额定电压,保证端子和线头之间距离大于放电间隙。 -根据保护等级封住电线进口。 -检查紧固螺栓,确保其正确接触紧固。 -按照防雷击保护接线原理图,检查内部连线是否有松 动、脱落,确保其正确连接紧固。 4.5 接地线连接 正确连接电机接地线,电机接地导线截面积 30mm2。 4.6 辅助接线盒连线 正确连接用户系统连线到辅助接线盒中,包括 温度传感器、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和电刷监控系统。用压力密封管接进电缆 。在电机用户手册和辅助接线盒盒盖内侧有接线图及接线要求
15、。温度传感器和电刷监控系统的接线端子适合最大2.5mm2的电线;用于加热和通风系统的电线最大截面积为 4mm2。 需要注意:该电机上部安装的空空冷却器采用两个风机,电压 690V,功率分别为 5.5kW(前端风机 )、 4kW(顶驱风机) 。请按照接线原理图连接电源。控制策略如下:当定子绕组温度超过 70时,前端风机开启运行;当定子绕组温度超过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0 页 90时,除前端风机继续运行外,顶驱风机开启运行。 前端风机旋向从电机传动端看为逆时针方向,顶驱风机旋向从 空冷器顶部俯视看为逆时针方向。 4.7 最终检查 封闭定、转子接线盒、辅助接线盒前,再次按照接线原
16、理图检查所有连线及接地保护连线无误,接线盒内部清洁,没有残 断线头污物。各引线头紧固,并满足防护等级、绝缘类型、允许线径等要求,并 装配正确。外露电缆绝缘无损伤。不用的进线口要密封。 检查接线盒的所有垫圈和密封圈状态良好。如果有带螺纹的端子,都应合理紧固。 4.8 电机长时间存放或不运行时应检查轴承润滑。 电机在正常环境条件下( -30到 +45) ,静止状态,润滑脂的有效期为 1 年。检查润滑脂时,松开外轴承盖,目测润滑脂。 润滑脂必须柔软性一致,不能有腐烂或发黑迹象。如有上述现象应立即更换润滑 脂。如有轻微漏油现象,应及时补充适量润滑脂。 切忌将不同牌号的润滑脂混合使用。 4.9 检查轴承
17、对地绝缘 电机安装绝缘轴承或绝缘端盖结构,电机运行 前需要检查转轴对地绝缘情况。将接地电刷拔出,避免转轴对地,用 500V 兆欧表测量电机转轴对地绝缘,其热态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10M,冷态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100 M。 4.10 检查轴承自动注油器 轴承带有自动润滑设备,开机前检查自 动注油器是否正常工作。再润滑周期和润滑量的设置为:每 18.9h 润滑泵工作一次, 1 号口接传动端轴承, 2 号口接非传动端轴承。若不使用自动注油器,可用润滑 油枪手动进行,单个轴承一次性加注量为每 3500h 加注 100g 润滑脂。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1 页 4.11 检查碳刷 开机
18、前需要再次检查滑环 -刷架系统的碳刷安装情况。检查碳刷数量是否齐全安装到位,主碳刷 12 个,接地碳刷 2 个。注意接地碳刷安装方向与电机旋向有关,见下图所示: 5. 运行 5.1 准备 5.1.1 检测绝缘电阻 第一次启动之前或长时间放置之后启动前,应先测量绝缘电阻值。用 1000V兆欧表测量转子绝缘电阻,用 500V 兆欧表测量定子绕组绝缘电阻。 (a)测量最小绝缘电阻 Ris绕组温度不同时,测量到的相 间绝缘电阻应满足以下要求: 绕组最小绝缘电阻( M) 热态(约 75) Risw=1 UN(kV) 冷态(约 20) Risk =15 UN(kV) UN为额定电压 如果最小绝缘电阻达不到
19、要求,不要启动电 机,应对绕组进行干燥处理。 (b) 对绕组进行烘潮处理 如果必要对绕组进行烘潮处理。烘 潮方法可选择以下方案其中一种: 电流干燥法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2 页 对绕组分别通以合适的低压直流或交流电源,使绕组温度不超过 75。例如,选择两个端子 U、 V 为输入,每小时交换接线,更换为 U、 W 或 V、 W。同时打开观察孔通风来消散潮气。 此种干燥方法适用于非常潮湿的绕组(其值接近 1M) 。 用加热装置干燥 用干燥炉、加热器、热吹风机或其他装置进行干燥;或使用发电机自带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干燥。加热时注意打 开观察孔,以利潮气散失。 ( d)干燥要求:
20、每种干燥方式都应缓慢连续进行。最高的干燥温度为 75。 干燥时,每小时测量记录一次绝缘电 阻,确保绝缘电阻达到要求值。 确认潮气消散后,结束干燥处理过程,重新运行电机。 5.1.2 开机前再次检查(定期维护时同样检查此项点) ( a) 检查轴承自动润滑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油管充满润滑脂。 ( b) 确认转轴对中是否良好。 ( c) 检查转轴对地绝缘是否满足要求。 ( d) 检查空冷器风机电源是否连接良好。 ( e) 检查主碳刷、接地碳刷是否安装到位,接触良好。 ( f)检查确认除尘箱滤网是否满足清洁要求。 ( g)检查各紧固螺纹连接良好。 ( h)检查接线端子。确保连线正确,并密封良好。 ( i
21、)比较电机技术参数是否与控制系统要求一致。 ( j)检查铭牌参数与实际是否相同。 ( k)检查主、辅电路以及电机内加热器电路无误。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3 页 ( l)清理工作现场,收拾好现场所有的工具。 5.2 开机运行 5.2.1 空载运行。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轴承等无异常。 5.2.2 空载无异常后再负载运行。首次负载运行需要进行 72h 测试记录。电机完成负载考核后方可长时运行。 6. 温升参数 电机正常使用时,各部件温度限值如下 (ETD 法检测 ): 绝缘等级 温升限值( K) H(按照 B 级温升考核) 90 轴承 温度限值 95 7. 维护 电机维护必须由
22、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 维护时须配备相应的保护措施 (防护眼镜、过滤口罩或呼吸过滤器等用品) ! 维护前必须关闭电机,确保安全!作好维护记录! 7.1 整机维护 7.1.1 根据电机运行环境,每年对电机进行一次 整体清洁维护(包括空空冷却器) ;检查所有紧固件(螺栓、垫圈等)连接良好; 检查个引接电缆绝缘是否良好;检查绝缘电阻满足要求(按照 5.1.1 进行) 。 7.1.2 轴承维护(包括润滑) 。 ( a)电机使用润滑脂牌号为 Shell Albida EMS2;电机运行每 3500h 加入一次清洁润滑脂,传动端及非传动端各加 100g 油脂。若不使用自动注油器,可用润滑油枪手动进行,加
23、注量同上。 ( b)加注润滑脂需要在电机运转时进行,加 注润滑脂后从集油器中排除废油。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4 页 ( c)用带 G1/2 锥形润滑头的润滑油枪注油。 ( d)使用自动注油器时,每 7 个月对油罐补充注入新脂。 ( e)电机长时停用,或更换轴承,或使用不 同的润滑脂时需要重新加油。按如下顺序进行: 整体卸下轴承,用己醚或汽油彻底清除旧油脂。注意有爆炸危险!汽油挥发后在轴承上注入新的润滑脂。 其中单个轴承加注量为 600g, 轴承内盖加注量 150g。要求安装间无尘土。电机运行过程中再加入适量润滑脂。 7.1.3 电刷维护 ( a)运行一周后,进行首次检查。
24、每隔 6 个月进行定期检查。关停电机,逐个取下电刷并检查电刷接触面。正常状 态下的电刷表面应光滑清洁。 ( b)检查电刷高度 ,注意电刷磨耗和剩余高度(不少于新电刷高度的 1/3) 。 ( c)如果电刷监控系统报警,请更换所有电 刷。更换电刷时,注意用同一型号的新电刷代替。新电刷必须能在刷握里活动自 如,不能有异响。如有响声,取下电刷检查刷握。刷握压力为:%20%7020+= kpaP ,如果电刷压力达不到,更换损坏的刷握。刷握压力可用测力计进行。 ( d)检查电刷的同时要检查滑环状态。尤其要对滑环、刷握、连线、绝缘和刷架,进行必要的清洁。 ( e)更换电刷前要预磨电刷,按以下方法进行: 用
25、100 号砂布包住滑环,砂布宽度 =滑环宽度 +两端余量约 200mm,按电机旋转的方向将电刷按组排列预磨。预磨可以用较 粗大砂粒的砂纸来粗磨,然后用 100号砂布进行精磨。粗磨两个方向都可以磨,精 磨只能按电机旋转方向进行。电刷接触面最少要达到滑环接触面的 80%。磨完后,用软布仔细擦拭电刷表面,用手指触摸电刷,以确认没有异物。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5 页 完成磨校之后,仔细清洗电刷刷件, 滑环室和滑环组件(参见第 7.1.4-5 章) 。 更换电刷后再次启动运行时,注意事项参见 5.1.2 章节内容。 7.1.4 滑环维护 检查周期:每 6 个月一次。滑环是电接触面,
26、正常运行时会留下电刷的刷痕,滑环的表面质量反映出电刷的运行特 性。电机静止时,目测滑环面。 运行时间约 500h 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注意在运行时间约 500h 之后会出现小刷痕,小刷痕不会影响到滑环的安全功能 。如果表面有烧结点,大面积烧伤或烧痕,滑环径向跳动超差,必须重磨滑环。 如果出现小污点,用木制研磨工具,不断地按旋转方向来重磨滑环。此磨具必须与滑环的实际弯曲面一致,磨具和滑环之间夹一层 100 号细砂布。 电机运行时滑环的允许最大径向跳动量为 0.05mm。 修磨时要注意滑环最小直径。初始直径 320mm ,最小直径 310mm。 7.1.5 清洗滑环室和防沙过滤器 每 6 个月清
27、洗滑环室一次。用毛刷仔细清洁滑环槽和中间部位。用软布清洁所有部件,彻底清洁滑环室。 清洁之后检查滑环室绝缘值 100M。滑环室如果带有防沙过滤器,每 6 个月对过滤棉清理一次或更换。 7.1.6 清洗集尘器 每年清洗集尘器一次。滑环室下方的集尘器,用来收集电刷碳粉。打开集尘器盖板,拆掉 4 个过滤板,清扫或更换过滤棉,保证集尘器通风顺畅。 7.1.7 编码器防护:运输过程中避免对编码器进 行机械撞击、脚踏等损伤行为。 7.1.8 每半年对空冷器除尘清洁一次。用毛刷清理进风 口、叶轮等部件表面尘土及杂物,勿用湿布巾清洁;并对电气接线盒及连 线进行检查,保证电源线绝缘良好。 8.发电机常见故障及处
28、理方法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6 页 双馈发电机作为变频调速风力发电系统的执行部件,表现的故障现象往往与变频器的设定和状态有关。在排除控制系统及 相关部件故障的前提下,发电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 现象 造成故障可能的原因 处理方法或预防措施 发电机无法正常启动1.定子连线错误 2.定子绕组有开路 3.定子绕组匝间或相间短路4.负载或机械传动故障 5.系统控制失效 1.检查绕组连线并更改。 2.检查绕组开路点并修复。 3.测量绕组电阻, 查出短路点绝缘处理。4.检查系统传动链, 排除拖动系统故障。5.检查控制系统排除故障 发电机无法并网1.定、转子绕组三相不平衡2.变频器
29、参数设置不当 3.滑环接触不良 1.用电桥测量定、转子三相绕组,若存在不平衡现象,进行绕组修复。 2.检查并调整变频器参数。 3.调整或更换碳刷。 发电机绕组温升高1.发电机空冷器风机是否正确连接电源 2.风机电机旋向错误 3.空冷器风道不畅 1.检查风机电源并连接。 2.按照铭牌要求调整连线,保证旋向正确无误。 3.清理空冷器风道。 发电机轴承过热1.轴承损坏 2.润滑脂过多或过少 3.轴承安装精度差 4.转子接地是否良好 1.更换轴承 2.调整加注量或检查注油器运行。 3.检查轴承盖、端盖安装精度,调整到合适位置。 4.检查调整接地。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7 页 发电
30、机异常噪声或振动大1.扫膛 2.转轴对中不良 3.轴承缺脂或损害 4.发电机缺相运行 5.转子动平衡失效 6.转轴变形或弯曲 7.安装基础松动 8.发电机超速 1.解体检查定转子间隙,校正修理。 2.检查转轴与联轴器对中并调整。 3.加注润滑脂或更换轴承。 4.检查电源或发电机,修复后运行。 5.解体,重新进行转子动平衡。 6.校轴或更换转子。 7.重新调整发电机基础, 保证安装牢固。8.检查控制策略,避免发电机长期超速运行。 发电机外壳带电1.整机接地不好 2.绕组绝缘损害 3.绕组受潮绝缘电阻低 4.各引出线绝缘破损 1.检查接地装置,确保接地状态良好。2.修复绕组绝缘。 3.加热绕组确保
31、绝缘电阻在范围内。 4.修复或更换引接线。 9. 易损件明细 电机安装的易损件如下表: 序号 名称 尺寸 数量 备注 碳刷 4020100 12 个 1 接地电刷 2512100 2 个 2 加热器 KQDRQ-800W 1 套 3 过滤棉 4 个 4 润滑脂 Shell Albida EMS2 3kg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8 页 10.永济电机公司 1.5MW 双馈异步发电机运行记录报告 发电机型号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配属用户 风电场或业主单位 地 址 负责人或联系人 联系电话 初始装机时间 开始并网运行时间 机组编号 累计运行时间( h) 累计发电量 (kW/h)
32、累计故障时间( h) 运行检查记录(状态良好填“” 、状态差填“” ) 1外观状态是否良好、附件齐全。 8轴承温升是否正常。 2发电机空转良好、无异音。 9绕组温升是否正常。3发电机与联轴器对中良好。 10滑环 -刷架系统是否正常 4润滑系统是否工作正常(自动 +手动润滑) 。 11接地碳刷是否正常5 空冷器电机是否正常运行 ( YJ135A 为双风机) 。 12接地碳刷报警单元是否正常 6风机转向是否正确。 13雷电保护报警系统是否正常 7辅助接线盒接线端子连接是否正确。 14接地碳刷是否正常 运行以来主要 故障现象描述 改进意见或建议 运行结论: 单位名称(盖章) : 永济电机售后服务人员 联系电话 日期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19 页 11 记录 首先填入电机编号。 编号 11.1 启动记录 日期 内容 签名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20 页 11.2 维护记录 日期 工 作 内 容 签名 0416370038 共 19 页 第 21 页 11.3 故障记录 日期 工作内容/故障原因 签名